感知经验的重构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ke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纳尔作为“纳比派”成员之一,是一位承上启下的绘画大师,为艺术史增添了单纯、高雅而不容忽视的一笔。博纳尔以其独特的视觉感受和绘画方式为我们复现了一个特殊的绘画视角,他以高度讲究的色彩为我们带来了一种观看的感性满足,以其单纯的绘画意味为我们提供一种审美的幸福感。博纳尔以抒情的笔调,融性情于画面,有着装饰绘画性的讲究。本文从其绘画形式的形成来源和色彩的秩序来分析其作品的形式,以微观的视角切入来剖析画面的色彩,展现艺术家对于绘画的感知经验是以何种方式物化为具体的画面形式,从而为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的绘画提供一种观看的视角。
  【关键词】图案性;装饰绘画性;色域;色彩秩序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一、博纳尔绘画的色彩语言探源
  1885年,博纳尔到巴黎学法律,他业余时为《白色杂志》设计的《法国香槟》彩色招贴画被大量印制并张贴在巴黎街头后,他决心开始从事绘画。他醉心于日本画风并具有“日本纳比”的绰号。博纳尔的绘画样式吸收了日本的浮世绘风格,浮世绘是日本的风俗画,它的图示呈现的主要艺术特征是装饰性与平面性,以点线面为元素创作的各元素的平面的组织,画面色块分明,颜色醒目。其在1889-1892年创作的石版画屏风,柔和的色彩和平面色块的布局独具日本味道的装饰绘画风格,即是典型受浮世绘影响的时期。1898年创作的《室内》一画开始脱离纯粹的装饰风格,1912年,博纳尔开始在维侬居住而且离印象派绘画大师莫奈在吉维尼的住所很近,俩人时常一起讨论关于艺术的事情,促使博纳尔的绘画观念由早期单纯的装饰绘画转向继承印象派对于光色的描绘同时带有装饰性的绘画风格。
  博纳尔的绘画风格受印象主义影响,在画面色彩的组织上却受高更的影响。高更在纳比派的地位非常高,这帮青年将高更奉为“先知”,将他的艺术观点视为宗教启示和训条般的“先见”。博纳尔作为纳比派成员之一,在艺术上也同样受高更影响。从高更的名画《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我们可以看到在对色彩安排的方式上,两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运用不同的色域来建立画面的结构,各个事物以及各要素不是孤立的单独在画面之中,而是由不同色域来统领,显然这样组织色彩的颜色,博纳尔是受到了高更的影响。
  二、博纳尔绘画的色彩秩序
  形式主义批评家罗杰·弗莱在视觉与赋形中说:“某种科学的好奇心和理解欲在每个阶段都驱使我做出概括,尝试对我的印象进行逻辑整理。”博纳尔在绘画中是通过对观察事物的印象进行逻辑整理,他绘画是去自然中观看,然后通过记忆和思想的整合复现出观看到的他所要向我们呈现的物表下的真实。博纳尔的绘画经历过由纯粹装饰到绘画装饰性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其绘画作品有暗色调,有高明度调的,也有中明度调的作品,前期绘画多暗色调,后期多中高明度调的作品。其在绘画的用色上非常主观,他并不是纯粹描绘事物表面的光影,而是根据画面主观改变物体颜色,使被描绘的事物皆浸染于整个画面氛围之中。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往往是隐匿在环境中,和环境颜色融为一体。同时,在冷暖色彩的安排上相互交织,互相辉映,共同奏出和谐优雅的乐章,其色彩的各个要素共同构成其特殊的绘画形式。
  (一)博纳尔绘画中色彩的色相、明度与纯度关系
  对于博纳尔绘画的观看只有深入到色相、明度与纯度的细微体察方能得其绘画形式的真要。当我们观看博纳尔绘画的时候,整体感观上有流畅愉悦之感,在视线不断游走于画面上的各个色块之间时,会发现博纳尔的画面是不同色相的颜色组成的大片色域,在一片色彩区域内各个形状和物体的颜色统一在大体相似的明度下,高低纯度的色彩呈包裹、交错的状态。博纳尔绘画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用色的讲究,可以使画面保持整体重量的微妙均衡。
  以博纳尔于1940-1946年创作的一副《浴室的裸女和小狗》(Nude in the Bath with Little Dog)为例来深入解析。这是博纳尔晚期的作品,纵观整幅画面,可以看出是由一片冷红色区域、一片蓝色区域和一片暖黄色带点橙与紫的三片大的色彩区域组成。画面的最前端是整幅画明度最低的色块,一只褐色的小狗卧在高明度的暖红色地毯上,形成画面中最强烈的对比。在画面的中间是一个躺在浴缸里的裸女,在人物形象的用色上,明度与水的明度基本相似,但是在色相上做了细微的区分,人物的颜色是浅的冷红色,水的颜色是浅的冷蓝色,微妙的地方是人物身体的浅冷红与墙面的冷红色相近,但是在明度上,墙面略低于身体的冷红色区分了不同的物体,也产生和谐之感,从而增加了色彩的层次与画面的可读性。后面的背景是浴室墙面上的砖,是不同冷暖的两片色彩域,蓝色区域墙角部分的明度低,色彩分量重感(画面色彩的重量感分布参看图1可以更加直观),而暖橙黄色系的色彩明度略高于蓝色墙角,但是面积大并且延伸至画面右侧中部,因此,暖色系色块在画面中的重量略高于背景的蓝色区域。博纳尔的高明之处在于前景左边的蓝色点状地砖深于右边前景中的地砖,从而使整个画面的重量产生了心理上微妙的平衡。画面每一块色彩区域内都夹杂着相同明度与纯度的补色,其色块的连绵不断和整体色彩的一气呵成,加上其运用皴擦这种写意性的笔法,线条松动,给人酣畅淋漓的视觉与心理感受。
  (二)博纳尔绘画中色块的分割与边缘线的关系
  在边缘的处理上,博纳尔亦非常讲究,他经常是在一块没有绷上框的画布上作画,然后根据画面将所需要的部分选取出来绷在画布上,这与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的选取画面方式一致。其中存在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截取什么样的画面,画面色块与边缘线产生什么样的关系,这幅画在艺术家的心理是成立的、完整的。通过对图1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窥知一二。在画面左右两边的边缘有两块小的黄色色域,左边明度低于右边,左边边缘是上面一块黄色,下面是蓝色,右边边缘黄色区域的位置位于边缘中间,将边缘分割成三块且大小、长度、颜色适当,且变化丰富,左边边缘线的简与右边边缘线的丰富形成对比,上边的边缘线色块分割多,下边的边缘线分割少是简,产生对比。值得玩味的是,小狗下面粉色块的长方形形状,右下角在形状上并没与边缘重合,而是与边缘形成一个斜三角,使得画面变化生动自然,具有音乐的节奏性。他会多次、反复地修改他的画面,甚至去博物馆修改自己的作品,定然是在调整这细微的小色块之间的一点点明度、一丝丝纯度的效果,对于画面极致的严谨,体现艺术家的固守与执着和心灵上对于完美的追求。
  三、总结
  博纳尔的绘画以压缩空间、平面性的装饰绘画风格和热情洋溢的色彩,极致讲究的画面形式经营,展现了艺术家的执着、认真与坚守和其所处时代的艺术风貌,对于印象派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使其具有印象派最后一位大师的称号。他的绘画描绘周围的寻常事物与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体现他所处时代的绘画的一种追求,他的绘画既可以看出描绘的物象,同时具有抽象的写意性,呈现出寻常事物的陌生感。在亟待拓展绘画形式的今天,博纳尔的个案可以带给我们关于绘画形式、传承与创新、时代特质与精神风貌的思考。
  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静下心来体味博纳尔绘画中的一切,会让人觉得获得视觉上的满足感与内心的平静,不禁让人重新审视周围事物。在装置艺术、观念艺术、参与式和沉浸式新媒体高科技艺术等新时代艺术形式不断冲击我们的身体和大脑的同时,油画这种有距离观看的艺术方式在今天依然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是什么?就是艺术家精神世界的真实展现和对于人类共同问题与情感的深刻思考及真挚的表达。
  参考文献:
  [1]王瑞延主编.西方现代艺术流派书系:纳比派/翟墨[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25.
  [2]范景中主编.美术史的形状——从瓦萨里到20世纪20年代[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501.
  作者简介:刘洋(1995-),女,汉族,湖北省,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实验艺术。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音乐方面的欣赏水平,激发对音乐更大的兴趣,提高音乐课堂的参与性。音乐教育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鉴赏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艺术所具备的真正魅力。但是現实情况是由于教学方法的错误,致使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本文主要针对高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对音乐教育者能有一定的帮助,完善教学方法,使教
【摘要】电影《十二公民》自上映以来深受好评,该影片一举夺得第9届罗马国际电影节、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多项奖项。定名为《十二公民》不仅是为了强调,更有一种讽刺意味掺杂其中。电影通过讲述十二个陪审员对案件的不同看法以及探究过程来反映当今社会的真实情况,以及人们对于认识、思考、理解和处理问题的一种真实反映,给观众以反思。  【关键词】电影《十二公民》;理性;事实真相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
【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图书馆的管理,需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需求开展服务。山西工商学院图书馆为迎接教育部教学合格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从队伍建设管理、阅读推广活动、读者服务措施等方面开拓思路,注重成效抓落实,加强内涵建设提质量。进行了学科专业馆员队伍的充实,阅读学分认定和课程过程性考核办法的制订,读书活动、书社研究会的创新,为探索新建本科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文
【摘要】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是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19世纪中国较早亲身经历近代世界变化与中西文化冲击的中国文人。本文试图结合王韬的特殊经历,探索他对女性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晚清;王韬;女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天生王韬,使文史之士常不得清闲”。自清末陈其元《庸闲斋笔记》为同时人记载起,研究论著论文几近百种,这大概与王韬特殊的人生经历有关。王韬生于道光八年(182
【摘要】《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迄今已播出11部,历时14年,其生产和消费具有现象性价值。本文不拟评断该剧之优劣,而是要透过它分析文本意涵及其与时代的联系,从而指出《乡村爱情》是当代中国(东北)大众文化过渡性文本的活化石。“活化石”不代表完美和完成,而指示过程和状态。它显示着大众文化文本由树状图结构、块茎结构向资料库结构转变,显示着社会由“故事消费”向“数据库消费”的转变,显示着大众文化如何从现代性
【摘要】清初黄之隽的《虎媪传》曾作为中国民间童话故事广泛流传于我国江、浙、皖、赣等地,被誉为中国版《小红帽》,其与格林兄弟所著的《小红帽》无论在故事内容、故事情节还是叙事手法、叙事形态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文章通过对二者比较发现,在不同的语境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同一故事类型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阅读情感体验,从而探讨中西民间童话的叙事差异,以加深对此类型童话故事深刻内涵的理解,发掘童话在儿童生活及个性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一些国家开始重视设计史的研究,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英国“设计史学会”,其对欧美设计史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但促进了欧美设计史研究的进步,还使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始意识到了设计史研究的重要性。在西方国家,设计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设计史研究不断的发展,日本、西班牙等国家也开始学习英国的设计史研究方法,不断建立自己本土的设计史研究团体和网络。由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使得设计
【摘要】青年是推动民族进步的源泉,校园文化活动是青年大学生活跃的舞台。本文通过探究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融合意义等,阐述青年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如何传承、发展、创新贵州省民族文化,同时分析在民族文化进校园举措中,如何实现青年大学生的活动育人实效。  【关键词】贵州省;校园文化活动;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
【摘要】我是1994年因工作调动而踏入图书馆管理工作行列的。经过20几年的摸爬滚打,我已从图书馆工作的“门外汉”,蜕变成为合格的图书馆工作者。我校图书馆经过同事们的不懈探索与努力,也已成为一个有浓厚办馆特色、在泉州市区有较高知名度又充满活力和朝气的省级中学示范图书馆。在各级各类图书馆建设交流会上,我曾多次代表我馆作了图书馆工作经验交流介绍。天道酬勤,我们的付出赢得了同行及专家的肯定。在此,我想借机
【摘要】笔者以有500多年历史的傣族老寨为个案,通过田野调查,以传统工艺为视角,展现了傣族老寨丰富的传统工艺风貌,分析了传统工艺及其产品在现代背景下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功能,也反映出傣族传统宗教文化的变迁过程。  【关键词】傣族;田野调查;传统工艺;宗教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仑镇的城子自然村位于勐仑镇西南,距离乡镇2.4公里,处于州府景洪市与勐腊县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