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2012年新课标再次修定发行,语文最该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教学研究和课堂一线要勇于面对和回答的问题。我们应语文教学置身课程视域之下,努力厘清本质,探索语文构成,认定教学目标,在语文课堂中构建打造出一种教学生动和谐的境界。
关键词:厘清本质;探索构成;认定目标;构建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97-02
说到教学,有人戏曰:数学一条线,语文模糊一大片。随着课标的修订、课改的深入,语文最该教什么?怎么教?时至今日,这是我们要勇于直面的问题,为此,本文试图释读几个关键词,溯本求源,对此作出回答。这些关键词汇包括——
1 厘清本质:语文,为儿童打下民族的生命底色
语文最该教什么?怎么教?似乎一言难尽。有人说,语文教学,一切都像雨像雾又像风;还有人说,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但是肯定的,即我们对于语文学科的本质认识,有了比较清晰统一的认识,语文要为儿童打上民族的精神底子,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的根本属性,二者不可偏废。实际上,修订后的课标对于语文的基本属性,有着清晰的界定,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分别从语文"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方面,作出了概括。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历经千百年,成为中华民族通用的母语,是古老的华夏文明史一脉相承的结果。现在我们称之语文,之前我们称为国语。从名称看,包含着无限的尊重与不可忽略的价值,与其他的"国粹""国宝""国宴"等词汇一样,传递着难以言清的情绪,汉语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通用的交流工具,全世界约有25%左右的人在使用汉语。她已经成为内在的华夏子孙精神层面的文化基因,将更加深远地延续着我们的精神命脉。
由此看来,我们的语文教育,任重道远。我们肩负着为民族的未来奠基为生命打上文化底色的责任,这既是使命,又是崇高的理想。语文教学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上,才能真正地实现培养人的目标,而非教些语言的鳞片或语文知识,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
2 探索构成:语言、言语和文字文学
儿童在母语的环境中长大,但不能表明他就掌握了母语。母语学习是必须的经历,弄清语文的构成,则为学习做好准备。我们认为,语言是构成语文的主体,它包括口头和书面两个方面。从内涵来划分,语文又可以分为语用和文学,两者都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文字是二者共同依赖的形式与基础,口头语言又是书面语言的基础。
言语是动态的语言,是语言表达的过程、形式和应用的音形意的综合。学习任何一种语言,不经历言语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儿童的语文学习也必然如此。所以,把言语作为语文的组成部分,并不是对其他语文要素的冲淡或忽略,恰恰是我们对于语文构成的深刻认识。薛法根老师明确提出——为"言语智能"而教!语文学习,是以言语活动作为推动力量和发展基础的。
语文也离不开文字文学。文字是我们汉语言得以流传千百年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但它远不是语文的全部,文学才是母语的气脉、人脉、命脉。一句简单的台词,一个词汇,一个字,都可能是符号化的文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十个字,看似枯槁,其实不知包含了多少文化与文学的信息。
3 认定目标:习惯、能力、素养
国学经典《大学》首章有言: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如所先后,则近道矣。语文教学当然要先弄清语文的根本目标。我们以为,从教学的层面来看,其核心构成大概有三个:习惯、能力和素养。
台湾学者贾馥茗在《教育的本质》一书中,指出人道教育的本质有三个方面:
(1)设法引起主动学习的意向,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2)培养主动控制情绪的习惯,时时顾及别人的感受;(3)使学习者养成正当的行为习惯,建立价值生命;[1]由此推论,小学语文作为启蒙教育,母语教育,为儿童的性灵和生命奠基,承载"独当之任",各种习惯的养成,实在是重中之重。
江苏朱泳焱老师指出:在众多的议论中,语文素质可能会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我想,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两种习惯和两种能力,即经常读点书报的习惯,经常写点东西的习惯……两种能力:一种是赏析好的语言作品的能力,一种是评改差的语言作品的能力。这两种习惯两种能力正是语文学习的精髓,即语文学习重在"吸纳"和"倾吐","学会阅读"和"学会表达"。[2]
小语专家张庆也指出,"语文教学的出路何在?我看还是要眼睛向下,固本培元。起点不妨低些,但训练一定要扎实,要求一定要严格。要把着力点放在加强识字、写字、朗读、背诵、作文等训练上,放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素质上。要使过去被视为'软'的东西真正地'硬'起来。"[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大处着眼,把习惯养成和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终身发展等因素结合起来;从小处着手,从基础的根本的"小事"抓起,如写字、读书、用心作业等。其实质是着力训练和培养"会学习的自动化的人"。
习惯养成,则能力自生;能力既生,则素养蓬勃而长。所以,语文的目标,首要之处,应该是习惯,这种习惯不仅包括学习的习惯,也包含了诸多语文的习惯。如乐于读,勤动笔,查工具书,爱思考等。能力是习惯的延伸,如抽枝长叶的大树;而语文素养,则如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面结出无限的思考力、创造力等智慧之果实。
4 构建课堂:读书、思考、对话、表达
语文全部的理念和精神,必须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和具体的教学行为来落实,课外读书,也是课堂生活的一种延伸。
那么,小学语文课堂该是怎样生动和谐的状态呢?是读书,思考,对话,表达。
先说读书。读什么书?当然是教科书。不仅仅是一篇篇课文,所有编入教材的每张图片,每个问题,每个句逗,都可读应读,这就是语文课堂里的读书。 以苏教版三上《古诗两首》中《山行》一诗课文配的插图为例,一般的老师也许忽略了。但笔者是如何引导儿童阅读这幅图的呢?
师:同学们,《山行》这首诗写了这么多的景物,最突出的景物,你以为是什么呢?
师:如果要是画一幅画,又该画些什么呢?
师:是啊,其实,这幅画早有老师给我们画好了,我们一起看看这幅画。请你想,若给这幅画起个名字,你又会起个什么名字?如果写上一两句诗,你最想写什么?
这种全息式的教材阅读,引导儿童注意了课本中的那些文字以外的信息,抓住了儿童智慧的增长点,发展点。
书怎么读?语文课堂上的读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读,略读,而是一种慎思式的"文本细读"。何谓"文本细读", 实际上是引领儿童用心灵贴近语言文字,体悟文字的内在的情意、韵味、质感等。王崧舟老师对此有宏论,尤值得我们去借鉴和领会。他在《诗意语文》一书中有详细的陈述,这里限篇幅,略举一二:
(1)什么是文本细读?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慢慢走,欣赏啊!"……把这个"走"字换成"读"字,(就是)"慢慢'读',欣赏啊!"
(2)用谭学纯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
(3)用王尚文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4]
读书过程中的文本细读,其核心是一种思考力,这种思考,应该贯穿于课堂的全部,从老师走入课堂开始,到儿童合上课本。这种思考,是如何发生了的呢?在语言空白之处,在儿童的心灵感悟之处,在课堂最安静的思考和等待中,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与留白之处等。
再说对话。十几年来,对于它的论述,从鸿篇巨制到微言大意皆有,但仍赘言几句。
对话是当今世界新秩序的一种存在方式。课堂作为一种特殊的微观社会生活,也应该而且必须走向对话。对话不是简单的师生问答,而是就一定的话题,在教学的应有之意和范围之下,教师的组织活动下,师生心灵展开的追问、求索、叩击、反思等。对话即心灵的成长,对话即精神的沉思,对话即人文的进步,对话就是精神和语言同构共生。
对话从不怀疑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促进的作用。因为,作为心灵的长者和成熟者,教师需要作为一座桥,一艘船,一盏灯,引导或帮助儿童,从无知到略知,从低岸到高处,从惊慌到从容的精神状态,实现成长和飞跃。所以,教师是对话的引发者示范者,也是对话活动中追问者,激励者。教学不一定完全是对话,但对话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以《彭总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为例,师生如何进行精神上对话的:
师:枪响了,那只从江西来的大黑骡子倒下了,老饲养员的心里多难受啊,他多想说出心里的话啊--请你来说一说?……
师:枪响了,那只一直陪伴彭总的大黑骡子倒下了,战士们心里多难受啊,他们有多少话想说啊--请你来说一说?……
师:枪响了,那只立过大功吃过彭总的干粮的大黑骡子,自己多想和彭总再说说话啊。--请你来说……
师:枪响了,那只陪伴了彭总好多年的大黑骡子倒下了,远处的青山有余音传来--请你来说……
师:枪响了,那只从不出声的任劳任怨的大黑骡子倒下了,草地上留下了临终的遗愿,那是什么?请你来说……
这样的对话,是儿童精神与语言的交融,是课文的主旨在思考和对话的彰显,是情感与价值观源自文本和儿童内心的积淀。
但审视我们的课堂,孩子们的许多表达已经成为一种标准化的"八股说辞",这对于儿童的性灵成长与性情表达,是一种抑制和扼杀,儿童的灵性正在课堂中渐渐丧失!
当然,以这样的几个词语,显然无法描述语文教育教学的全部要义。罗红霞老师坦言:"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对'课程'和'课文'两个概念混淆不清。其实,所谓'课程',指的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技能、价值观等要素。它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语文本体性课程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这些内容是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基础。二是人文教化,即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课程内容。这类内容重体验,重在感悟,应渗透在语文知识和方法的教学过程中。"[4]
既然这样,我们不必赘言,只需在课程视野下开展语文教学,变教课文为教课程,变机械的枯读,为涉险般的深思和品读,变专制的教师独语为和谐的多重对话,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更加精彩而生动,这是理想的儿童课堂生活。
参考文献
[1] 贾馥茗,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M],第2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12
[2] 左东,有效教学:从文本主义到人本主义,江苏教育研究[J],2012(2)
[3] 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罗红霞,变"教课文"为"教课程",小学语文教学[J],2012(2)
作者简介:
左东 ,江苏淮安人。1987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
关键词:厘清本质;探索构成;认定目标;构建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97-02
说到教学,有人戏曰:数学一条线,语文模糊一大片。随着课标的修订、课改的深入,语文最该教什么?怎么教?时至今日,这是我们要勇于直面的问题,为此,本文试图释读几个关键词,溯本求源,对此作出回答。这些关键词汇包括——
1 厘清本质:语文,为儿童打下民族的生命底色
语文最该教什么?怎么教?似乎一言难尽。有人说,语文教学,一切都像雨像雾又像风;还有人说,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但是肯定的,即我们对于语文学科的本质认识,有了比较清晰统一的认识,语文要为儿童打上民族的精神底子,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的根本属性,二者不可偏废。实际上,修订后的课标对于语文的基本属性,有着清晰的界定,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分别从语文"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方面,作出了概括。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历经千百年,成为中华民族通用的母语,是古老的华夏文明史一脉相承的结果。现在我们称之语文,之前我们称为国语。从名称看,包含着无限的尊重与不可忽略的价值,与其他的"国粹""国宝""国宴"等词汇一样,传递着难以言清的情绪,汉语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通用的交流工具,全世界约有25%左右的人在使用汉语。她已经成为内在的华夏子孙精神层面的文化基因,将更加深远地延续着我们的精神命脉。
由此看来,我们的语文教育,任重道远。我们肩负着为民族的未来奠基为生命打上文化底色的责任,这既是使命,又是崇高的理想。语文教学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上,才能真正地实现培养人的目标,而非教些语言的鳞片或语文知识,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
2 探索构成:语言、言语和文字文学
儿童在母语的环境中长大,但不能表明他就掌握了母语。母语学习是必须的经历,弄清语文的构成,则为学习做好准备。我们认为,语言是构成语文的主体,它包括口头和书面两个方面。从内涵来划分,语文又可以分为语用和文学,两者都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文字是二者共同依赖的形式与基础,口头语言又是书面语言的基础。
言语是动态的语言,是语言表达的过程、形式和应用的音形意的综合。学习任何一种语言,不经历言语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儿童的语文学习也必然如此。所以,把言语作为语文的组成部分,并不是对其他语文要素的冲淡或忽略,恰恰是我们对于语文构成的深刻认识。薛法根老师明确提出——为"言语智能"而教!语文学习,是以言语活动作为推动力量和发展基础的。
语文也离不开文字文学。文字是我们汉语言得以流传千百年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但它远不是语文的全部,文学才是母语的气脉、人脉、命脉。一句简单的台词,一个词汇,一个字,都可能是符号化的文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十个字,看似枯槁,其实不知包含了多少文化与文学的信息。
3 认定目标:习惯、能力、素养
国学经典《大学》首章有言: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如所先后,则近道矣。语文教学当然要先弄清语文的根本目标。我们以为,从教学的层面来看,其核心构成大概有三个:习惯、能力和素养。
台湾学者贾馥茗在《教育的本质》一书中,指出人道教育的本质有三个方面:
(1)设法引起主动学习的意向,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2)培养主动控制情绪的习惯,时时顾及别人的感受;(3)使学习者养成正当的行为习惯,建立价值生命;[1]由此推论,小学语文作为启蒙教育,母语教育,为儿童的性灵和生命奠基,承载"独当之任",各种习惯的养成,实在是重中之重。
江苏朱泳焱老师指出:在众多的议论中,语文素质可能会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我想,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两种习惯和两种能力,即经常读点书报的习惯,经常写点东西的习惯……两种能力:一种是赏析好的语言作品的能力,一种是评改差的语言作品的能力。这两种习惯两种能力正是语文学习的精髓,即语文学习重在"吸纳"和"倾吐","学会阅读"和"学会表达"。[2]
小语专家张庆也指出,"语文教学的出路何在?我看还是要眼睛向下,固本培元。起点不妨低些,但训练一定要扎实,要求一定要严格。要把着力点放在加强识字、写字、朗读、背诵、作文等训练上,放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素质上。要使过去被视为'软'的东西真正地'硬'起来。"[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大处着眼,把习惯养成和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终身发展等因素结合起来;从小处着手,从基础的根本的"小事"抓起,如写字、读书、用心作业等。其实质是着力训练和培养"会学习的自动化的人"。
习惯养成,则能力自生;能力既生,则素养蓬勃而长。所以,语文的目标,首要之处,应该是习惯,这种习惯不仅包括学习的习惯,也包含了诸多语文的习惯。如乐于读,勤动笔,查工具书,爱思考等。能力是习惯的延伸,如抽枝长叶的大树;而语文素养,则如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面结出无限的思考力、创造力等智慧之果实。
4 构建课堂:读书、思考、对话、表达
语文全部的理念和精神,必须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和具体的教学行为来落实,课外读书,也是课堂生活的一种延伸。
那么,小学语文课堂该是怎样生动和谐的状态呢?是读书,思考,对话,表达。
先说读书。读什么书?当然是教科书。不仅仅是一篇篇课文,所有编入教材的每张图片,每个问题,每个句逗,都可读应读,这就是语文课堂里的读书。 以苏教版三上《古诗两首》中《山行》一诗课文配的插图为例,一般的老师也许忽略了。但笔者是如何引导儿童阅读这幅图的呢?
师:同学们,《山行》这首诗写了这么多的景物,最突出的景物,你以为是什么呢?
师:如果要是画一幅画,又该画些什么呢?
师:是啊,其实,这幅画早有老师给我们画好了,我们一起看看这幅画。请你想,若给这幅画起个名字,你又会起个什么名字?如果写上一两句诗,你最想写什么?
这种全息式的教材阅读,引导儿童注意了课本中的那些文字以外的信息,抓住了儿童智慧的增长点,发展点。
书怎么读?语文课堂上的读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读,略读,而是一种慎思式的"文本细读"。何谓"文本细读", 实际上是引领儿童用心灵贴近语言文字,体悟文字的内在的情意、韵味、质感等。王崧舟老师对此有宏论,尤值得我们去借鉴和领会。他在《诗意语文》一书中有详细的陈述,这里限篇幅,略举一二:
(1)什么是文本细读?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慢慢走,欣赏啊!"……把这个"走"字换成"读"字,(就是)"慢慢'读',欣赏啊!"
(2)用谭学纯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
(3)用王尚文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4]
读书过程中的文本细读,其核心是一种思考力,这种思考,应该贯穿于课堂的全部,从老师走入课堂开始,到儿童合上课本。这种思考,是如何发生了的呢?在语言空白之处,在儿童的心灵感悟之处,在课堂最安静的思考和等待中,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与留白之处等。
再说对话。十几年来,对于它的论述,从鸿篇巨制到微言大意皆有,但仍赘言几句。
对话是当今世界新秩序的一种存在方式。课堂作为一种特殊的微观社会生活,也应该而且必须走向对话。对话不是简单的师生问答,而是就一定的话题,在教学的应有之意和范围之下,教师的组织活动下,师生心灵展开的追问、求索、叩击、反思等。对话即心灵的成长,对话即精神的沉思,对话即人文的进步,对话就是精神和语言同构共生。
对话从不怀疑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促进的作用。因为,作为心灵的长者和成熟者,教师需要作为一座桥,一艘船,一盏灯,引导或帮助儿童,从无知到略知,从低岸到高处,从惊慌到从容的精神状态,实现成长和飞跃。所以,教师是对话的引发者示范者,也是对话活动中追问者,激励者。教学不一定完全是对话,但对话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以《彭总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为例,师生如何进行精神上对话的:
师:枪响了,那只从江西来的大黑骡子倒下了,老饲养员的心里多难受啊,他多想说出心里的话啊--请你来说一说?……
师:枪响了,那只一直陪伴彭总的大黑骡子倒下了,战士们心里多难受啊,他们有多少话想说啊--请你来说一说?……
师:枪响了,那只立过大功吃过彭总的干粮的大黑骡子,自己多想和彭总再说说话啊。--请你来说……
师:枪响了,那只陪伴了彭总好多年的大黑骡子倒下了,远处的青山有余音传来--请你来说……
师:枪响了,那只从不出声的任劳任怨的大黑骡子倒下了,草地上留下了临终的遗愿,那是什么?请你来说……
这样的对话,是儿童精神与语言的交融,是课文的主旨在思考和对话的彰显,是情感与价值观源自文本和儿童内心的积淀。
但审视我们的课堂,孩子们的许多表达已经成为一种标准化的"八股说辞",这对于儿童的性灵成长与性情表达,是一种抑制和扼杀,儿童的灵性正在课堂中渐渐丧失!
当然,以这样的几个词语,显然无法描述语文教育教学的全部要义。罗红霞老师坦言:"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对'课程'和'课文'两个概念混淆不清。其实,所谓'课程',指的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技能、价值观等要素。它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语文本体性课程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这些内容是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基础。二是人文教化,即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课程内容。这类内容重体验,重在感悟,应渗透在语文知识和方法的教学过程中。"[4]
既然这样,我们不必赘言,只需在课程视野下开展语文教学,变教课文为教课程,变机械的枯读,为涉险般的深思和品读,变专制的教师独语为和谐的多重对话,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更加精彩而生动,这是理想的儿童课堂生活。
参考文献
[1] 贾馥茗,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M],第2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12
[2] 左东,有效教学:从文本主义到人本主义,江苏教育研究[J],2012(2)
[3] 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罗红霞,变"教课文"为"教课程",小学语文教学[J],2012(2)
作者简介:
左东 ,江苏淮安人。1987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