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usu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是目前课程改革和发展中极需被关注的一个问题,而小学语文教科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政策的主要载体,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例,解析了这些问题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影响,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 课程执行力 教科书
  小学语文的教学主体之一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及教育教学能力,而其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也是目前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因素很多,如教师的理念、知识结构及基础的教学能力等,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提升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将主要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来研究小学语文教科书建设与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执行力之间的关系。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与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则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课程政策目标的指引下、在相应的政策执行条件(如经费、制度、文化等)的基础上、依靠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努力、有效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政策目标的能力,是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政策目标能否高效达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执行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程目标达成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科书是体现小学语文课程政策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小学语文课程政策的执行过程主要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依据和媒介即是小学语文教科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必然会受到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制约和影响。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使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得以高效达成,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是极为必要的,而由于教科书是课程政策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执行课程政策的重要“武器”之一,因此关注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与建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研讨是提高小学教师语文课程执行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课程政策的认知内化力、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课程政策的设计推进力和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课程政策的反思提高力。认知内化力是指其对于课程政策的如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等一系列课程政策内容的认识、理解、接纳、内化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能力;设计推进力是在认知内化课程政策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将课程政策转化实际可操作的教学过程,推进课程目标达成的能力;反思提高力则是指在教学过程实施之后,教师对于前期的认知、内化、设计、推进过程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及通过反思提升前两项能力的能力。这几方面的能力主要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并在执行过程中得到不断地提升和发展。
  这三方面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均与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师主要是依据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内容来进行教学的,并通过达成每课时教学目标来逐步达成课程标准这一最重要的课程政策的阶段性目标和总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课文内容是否合理、科学,成为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这三方面课程执行力的重要因素。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对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执行力提升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执行过程是建立在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与学生对话的基础上的,在这个基础上也在进行与课程政策的对话,其中与文本、编者的对话都要以文本为依据,如果教科书的文本出现某些问题,必然会影响课程的执行及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提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设计理念、编写体系及课文内容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与课程政策目标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但在其课文内容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的提升是有一定的阻碍的。
  (一)部分课文内容信息的不充分、不准确,使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课程政策的认知内化过程中出现思想冲突,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政策认知内化力的提升。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科书这一课程政策的重要载体应能满足学生对准确、充足的信息需求和审美引导的要求,教师方能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提高对此课程政策的认知内化能力,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某些课文内容存在着一些与历史真实的差异或逻辑上的混乱,造成信息的不充分、准确,使教师在与文体对话的过程中出现疑惑。出现与阅读教学中信息处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包括审美体验这一课程政策的冲突,使教师对于课程政策的认知内化力低下。
  (二)课文内容的不当删减,使小学语文教师在实现课程政策目标过程中的教学设计推进艰难,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课程设计推进力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主要以课文为载体设计、推进完成课程目标,如果这个主要的载体在内容上出现问题,那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及执行教学的过程中,必然出现执行力低下的情况。教师在执行课程政策的设计推进过程中在审美体验这一部分就只强调外貌与内在的差距,而不是原意中的“特别”,给教师的设计推进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使故事中的童话美大打折扣,让教师完成课程目标:对于童话的美有一定的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让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没有了依据,在设计推进教学中没有了说服力。
  这种删减可能是因为文本篇幅的问题所带来的,但对于课程的执行主体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就需要他们在执行准备时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如阅读原文、分析文本,在设计与推进教学时要应对更多的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对于大多数普通语文教师来尤其是新手教师来说,无疑是加大了他们对课程的设计推进力提升的影响。
  (三)教科书内容的“成人性”,使教师无法进行合理的反思和提升,使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反思提升力的发展受到阻碍。语文教科书内容的“成人性”即是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文本的选择。目前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大部分是名家的经典作品,这些经典作品中本身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着各自的价值,但基本上都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进行选择的,这样的文本内容不但给教师们带来一定“权威性”的压力,而且也给教师在依据文本对话为基础而进行的与学生对话中带来阻碍。如寓言《揠苗助长》和《南辕北辙》、散文《匆匆》和《再见了亲人》,还有《桃花心木》和《金钱的魔力》等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本身是极为优秀的,但“儿童性”缺乏,使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程的反思与提高时无从下手,从而很难让他们根据目前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去反思如何利用教科书来满足目前学生的实际需求,完成课程目标的要求。但我们看美国教师在教授《灰姑娘》一文时,其情况却大不相同,教师对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品质如守信、整洁、对人的评价、自信等进行了全面的引导与学习,这固然与教师的理念与知识相关,但与文本内容的选择更是密切相联。   三、完善小学语文教科建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教科书文本信息的充分与准确,促进小学语文教师课程认知内化力的提升。小学语文教科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载体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首先要保证其文本本身信息的充分与准确。这要求我们在进行教科书建设时对于文本的内容要进行更加充分的梳理与论证。古今中外文学与文化内容浩如烟海,给教科书内容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如孔子一生有多位教师,在小学阶段,选择其“拜师项橐”无疑更符合课程政策目标的需求,而《女娲补天》一文则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的修订、或使用古文的原文、还可以留白,让学生自己想象女娲是如何补天的。只有教科书所提供的信息尽量达到充分、准确,才能让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其对于课程政策认知的内化力,从而达到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最终目标。
  (二)尊重文本的原创完整性,减少小学语文教师课程设计推进力提升的难度。小学语文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教师设计推进教学的基础,保持文本的原创完整性,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推进课程执行的时候有正确的逻辑关系,在完成知识、技能、情感及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时循序渐进,给学生提供更合理的对话学习过程,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推进力也会水到渠成地得以完成。
  (三)提升教科书文本的“儿童性”,使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的反思提升力的发展更为顺畅。小学教育的对象是6-12岁的小学生,小学教师的思维特点也须有“半童性”的特征,而小学语文课程政策也一直是以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设置的,因此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文本也应更多地体现“儿童性”,这样使教师在课程执行的过程中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更好地进行结合,在对课程执行进行反思提升时更为顺畅。
  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是目前高效达成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所必须面对的课题,而在这一能力的提升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完善建设是必须关注的,只有教科书才能更加完善地体现课程政策的要求,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更加科学的依据,也就是说达成目标的“武器”更为合理,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语文课程政策的认知内化力、设计推进力、反思提高力不断提升,形成良性的循环,最终高效达成小学语文的课程政策目标。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建设是新一轮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的提升无疑也会受到小学语文教科书文本内容的制约,虽然我们一直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科书这一重要的教学载体无疑是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欲善小学语文课程执行之“事”,必先利小学语文教书这一“器”,只有小学语文教科书建设完善了,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游刃有余,高效地达成小学语文课程政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姚志敏,谢利民.教师课程执行力——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J].教育探索,2010(11):94-95.
  [2]汪潮.试论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和设计[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39-45.
  [3]刘艳琳.小学语文教材改选编应遵循怎样的价值[J].编辑理论与实践,2011(6):37-39.
  [4]丁炜.中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建构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8(11):52-56.
  [5]陈亚鹏.当前我国增强课程执行力的策略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7):30-34.
  [6]王智秋.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小学教师职前教育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72-76.
其他文献
齐建霞  字天暇。师从谢季筠、何应辉先生学习书法多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书法篆刻大专班、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文化史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四川省诗书画院何应辉工作室书法创作高级研修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协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妇女专委员會副主任、四川省书协青少年书法工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美术师、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特聘书法家、四川省新联会书画院书画家、成都文艺志愿者协会顾问、蜀都书画
他们以身作则,他们身体力行。  在父亲的眼中,他是厚重与绚烂的颜色;  在儿子的眼中,他不是单一的颜色,内心静如止水,但又非常豐富。  父亲主攻中国山水,儿子主攻人物;  父亲的画很传统,儿子的画较现代,这是不同的时代赋予的烙印。  父亲希望儿子坚持思考和创作,不断地突破自己;  儿子感谢父亲在其艺术之路上的鼓励与陪伴。  愿他们在山水世界自由翱翔,描绘气象万千的时代风云,抒写内心深处的浩荡之思,
摘要:《蛙》具有极强写实感、同时又有真正的超越性,它极其丰富的写实手法以及虚实共生的审美特质,远远超出了历史与现实的种种表象。作者以独特的审美视觉,朴实的写实风格,叙写与感悟结合、现实与魔幻共融,似乎不动声色,却又感动得痛心地回顾过去,剖析人性,反思着一个无奈的特别的时代。  关键词:现实 魔幻 写实风格 审美视觉  《蛙》以独特的结构呈现了一个古老的传统熔铸下的畸形社会图像。它由四封长信和一个九
摘要:语文是高校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能形成有利于發展学生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本文就高校语文教学的文本意识做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语文味 高校 语文课堂  引言  在高校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施教学方式
一   “我朝乾隆嘉庆年间,元所见所藏北朝石碑不下七八十种”,乾嘉之际,随着出土的碑刻不断增多,金石学日益兴盛。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李璧墓志》出土于河北省景县,出土后不久便归济南金石博物馆存藏,20世纪50年代初移藏至山东省博物馆。此志刻于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12月21日,高一百零四厘米,宽八十九厘米,共三十三行,每行有三十一字,背面有题名一列,原石保真程度比较高。由于出土时
摘要:《觉醒》与《海伦娜的觉醒》这两部作品分别讲述了当时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境遇。两位女主人公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但性格的差异最终使她们走上不同的归途。本文从两位女主人公命运的异同,分析她们如何沦为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寻找并揭示导致她们不同命运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艾德娜海伦娜 女性觉醒 男权社会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美国涌现出一大批女作家,她们的作品以探讨爱情、婚姻、独立、自由等主题
2017年春季,我十分有幸地受到峨影集团和国家一级导演苗月的邀请,担任广电总局作为重点题材向党的“十九大”献礼影片《十八洞村》的电影总美术师及剧组美术指导,参加到影片的主创工作中。  剧本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为背景,通过展现湖南湘西大山深处几户村民在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村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折射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的碰撞与融合。故事讲述了退伍老兵杨英俊和几个堂兄弟均被精准
该剧采取了“戏中戏”的模式,将现代故事和传统戏结合在一起,将川剧传统剧目《琵琶记》融入其中,犹如面条中加了美味鲜,味道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传统戏剧是否适合表现现代生活?如何表现?这些问题自新中国成立,现代戏创作被官方重视起来之后就一直争论不休,甚至今天,仍有不少论者认为戏曲并不适合表现现代生活,而样板戏则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并不具备普遍性。那么,传统戏曲在当下究竟如何转型?因为,艺术必然离不开
方寸白布一盏舞台,尺把小人演绎华彩。当青灯之影穿透人物、花草、楼宇……千人千像在画幕的另一端映现,声色犬马、时间百态。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川北皮影主要活跃于南充、西充、南部、阆中、仪陇等地,以其生动的造型,精巧的雕工,细腻的表演,优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艺术院副院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诗书画院、成都画院特聘画家,东坡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竹篱画院执行副院长。  一组以水墨幻象吟咏自然、歌唱生命、开启心智的图式在画家吴晓东的笔下流淌出一条通向自由精神的独立大道。遁着这条思路,我们看到了一个水墨氤氲、气象万千的新世界。直觉告诉我们,这是超越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