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围绕互联网自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和分析,以互联网自媒体的涵义和特征为切入点,阐述了互联网自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应对互联网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自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影响,探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对弘扬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主旋律,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互联网自媒体的涵义和特征
1.互联网自媒体的涵义。“自媒体”概念的第一次出现是在2002年,由硅谷的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提出。2003年7月份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两位联合提出的自媒体研究报告中也给自媒体定义:“自媒体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
2.互联网自媒体的特征。
2.1互动式和大众式的传播模式。草根性是互联网自媒体的特征之一,这是一种体现平民化、私人化和自主化的传播方式。信息的发布、接收和整合的全过程都集中在每个普通的参与者身上,这种集中就使得互联网自媒体的每个重要结点和中心就变成了普通公民。作为参与者的普通公民利用手中的互联网自媒体设备,通过一定简易的申请程序后,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表言论、抒发观点、收发信息的权利。
2.2传播快速,体现强烈的个性。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在现实生活中目前充当着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面向社会公众的及时播报员的角色。当今时代,资讯信息层出不穷、应接不暇,在众多的媒体信息中,个人更加倾向于打造专属自己的,有特色的网络自媒体平台。互联网自媒体平台的独特性成为个人思想与他人相差异的重要平台,因而也就成为个人向外界展示自我形象的重要途径,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
2.3技术简单,层次不高。互联网自媒体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还不长,水平的高低差异很大。想要成为自媒体的主人,只需要具备简单易得而且操作简单的电子设备即可。另外,由于技术简单易掌握,所以互联网自媒体的主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发布网络信息,甚至是可以简单的不加鉴别的转载,这种转载大多数是一些非社会主流的的内容,甚至是一些不雅非健康的内容。
2.4法律约束不强,可信度低。因为公民网络活动管控的难度很大,所以国家法律目前也仅限于管控网站,而对于形式众多的个人网上活动,由于法规的不健全,仍然无法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进行遏制。所以,专门设立对于互联网自媒体行为规范性的法律文本已经成为我国健全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的迫切需要。
二、互联网自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育人功能。互联网自媒体打破了传统的“点到面”、“上到下”的信息传播机制,遵循的是“点到点”的一种对等传播。我们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权威媒体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受到了普通民众平民化、个性化信息的挑战,甚至是淹没。现实中,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但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既缺乏专业化运作又缺少平民化、个性化的互动交流,面对数以亿计的参差不齐的自媒体信息冲击,其实际教育效能受到严重挑战。
2.更加复杂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在互联网自媒体环境下,每个网民都能轻易地通过基于“关注”与“被关注”的用户关系,完成信息的生产、分享、传播和获取。这种信息传播机制不受制于严格的核实与检验,甚至是无法及时控制的。信息话语权的大小和权威性常常取决于个人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关注”与“被关注”的用户群体质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某些私人互联网自媒体平台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官方媒体,互联网自媒体平台良莠共存的信息状况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趋复杂。
三、高校应对互联网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1. 依托互联网自媒体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1.1利用互联网自媒体拓展道德实践空间,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互联网观念
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文化自由观的教育指导。引导学生要正确对待言论自由和文化自由,要理解“自由”必须要得到法律的允许才可以,“自由”的泛滥必然会导致人们网络行为的泛滥,进而造成网络秩序的混乱。
其次,多元化的互联网自媒体要求大学生必须学会理智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要主动的去探索和选择网络世界中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不能一味的被动式的接受,尽可能的发挥网络的积极正面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最后,加强对学生骨干队伍的正面教育和培养,引导其正确使用互联网自媒体。可以先对一批政治素质较高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学生干部重点进行培养,让这些学生骨干首先掌握一定的互联网自媒体技术专长,同时培养其正确的互联网伦理道德。通过朋辈感染和带动作用,起到以点带面,以部分带动全体的示范效果。
1.2创建优质的互联网平台,巩固高校互联网自媒体阵地。互联网自媒体时代催生出很多更为现代和便捷的沟通方式,这些新兴的沟通方式可以被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所利用。在网上可以将自身的生活经历、感想以及内心独白等与学生们分享。这样做一方面方便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真正符合学生的实际。
2.加强教育者传播技能,提升教育者综合能力。
2.1要不断以新的正确观念武装自己。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效的平台作为传播载体,而互联网自媒体便可以成为这样的平台。互联网自媒体可以引起青年学生多方面的变化,包括理想、信念、追求、愿望、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因此,必须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不断培养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2.2要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认识到学习大众传播技术的重要性,有效的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自媒体的运用相结合,这就需要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着谦虚学习、全面提升的态度,熟练掌握互联网自媒体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同时,恰当有效利用互联网自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阵地。
3.互联网建设和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3.1以媒体监督确保信息安全和稳定。高校要通过制定网络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不断加强对校园局域网的管理,密切注意网络舆情的变化,通过一定的机制审查和监督大学生的网络言行,从而强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和实效性。这是确保在当今的互联网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和话语权的主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高校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在高校校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明辨是非的,正義法制的互联网自媒体环境。
3.2发挥伦理道德的作用约束互联网自媒体行为。通过教育,使大学生牢固确立规范使用互联网自媒体的理想信念,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不断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和危害,自觉做到个人在从事网络活动时不信谣、不传谣、负责任的发布正面言论,遵纪守法,树立“维护网络安全光荣、网络违法可耻”的指导思想,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将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真正合法、合情、合理。
参考文献:
[1]邢勇.微博的自媒体特征及社会责任建构[J].中国出版,2012(7).
[2]刘超.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3(19).
[3]赵军.重视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稳定中的重要作用[J].国家高级行政学院学报.2001(2).
作者简介:徐春明(1983—),男,辽宁大连人,讲师,大连科技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张喜林(1980—),男,辽宁大连人,讲师,大连科技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王璨(1985—),女,辽宁大连人,讲师,大连科技学院;研究方向:管理优化与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自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影响,探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对弘扬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主旋律,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互联网自媒体的涵义和特征
1.互联网自媒体的涵义。“自媒体”概念的第一次出现是在2002年,由硅谷的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提出。2003年7月份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两位联合提出的自媒体研究报告中也给自媒体定义:“自媒体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
2.互联网自媒体的特征。
2.1互动式和大众式的传播模式。草根性是互联网自媒体的特征之一,这是一种体现平民化、私人化和自主化的传播方式。信息的发布、接收和整合的全过程都集中在每个普通的参与者身上,这种集中就使得互联网自媒体的每个重要结点和中心就变成了普通公民。作为参与者的普通公民利用手中的互联网自媒体设备,通过一定简易的申请程序后,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表言论、抒发观点、收发信息的权利。
2.2传播快速,体现强烈的个性。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在现实生活中目前充当着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面向社会公众的及时播报员的角色。当今时代,资讯信息层出不穷、应接不暇,在众多的媒体信息中,个人更加倾向于打造专属自己的,有特色的网络自媒体平台。互联网自媒体平台的独特性成为个人思想与他人相差异的重要平台,因而也就成为个人向外界展示自我形象的重要途径,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
2.3技术简单,层次不高。互联网自媒体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还不长,水平的高低差异很大。想要成为自媒体的主人,只需要具备简单易得而且操作简单的电子设备即可。另外,由于技术简单易掌握,所以互联网自媒体的主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发布网络信息,甚至是可以简单的不加鉴别的转载,这种转载大多数是一些非社会主流的的内容,甚至是一些不雅非健康的内容。
2.4法律约束不强,可信度低。因为公民网络活动管控的难度很大,所以国家法律目前也仅限于管控网站,而对于形式众多的个人网上活动,由于法规的不健全,仍然无法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进行遏制。所以,专门设立对于互联网自媒体行为规范性的法律文本已经成为我国健全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的迫切需要。
二、互联网自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育人功能。互联网自媒体打破了传统的“点到面”、“上到下”的信息传播机制,遵循的是“点到点”的一种对等传播。我们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权威媒体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受到了普通民众平民化、个性化信息的挑战,甚至是淹没。现实中,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但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既缺乏专业化运作又缺少平民化、个性化的互动交流,面对数以亿计的参差不齐的自媒体信息冲击,其实际教育效能受到严重挑战。
2.更加复杂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在互联网自媒体环境下,每个网民都能轻易地通过基于“关注”与“被关注”的用户关系,完成信息的生产、分享、传播和获取。这种信息传播机制不受制于严格的核实与检验,甚至是无法及时控制的。信息话语权的大小和权威性常常取决于个人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关注”与“被关注”的用户群体质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某些私人互联网自媒体平台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官方媒体,互联网自媒体平台良莠共存的信息状况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趋复杂。
三、高校应对互联网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1. 依托互联网自媒体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1.1利用互联网自媒体拓展道德实践空间,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互联网观念
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文化自由观的教育指导。引导学生要正确对待言论自由和文化自由,要理解“自由”必须要得到法律的允许才可以,“自由”的泛滥必然会导致人们网络行为的泛滥,进而造成网络秩序的混乱。
其次,多元化的互联网自媒体要求大学生必须学会理智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要主动的去探索和选择网络世界中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不能一味的被动式的接受,尽可能的发挥网络的积极正面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最后,加强对学生骨干队伍的正面教育和培养,引导其正确使用互联网自媒体。可以先对一批政治素质较高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学生干部重点进行培养,让这些学生骨干首先掌握一定的互联网自媒体技术专长,同时培养其正确的互联网伦理道德。通过朋辈感染和带动作用,起到以点带面,以部分带动全体的示范效果。
1.2创建优质的互联网平台,巩固高校互联网自媒体阵地。互联网自媒体时代催生出很多更为现代和便捷的沟通方式,这些新兴的沟通方式可以被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所利用。在网上可以将自身的生活经历、感想以及内心独白等与学生们分享。这样做一方面方便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真正符合学生的实际。
2.加强教育者传播技能,提升教育者综合能力。
2.1要不断以新的正确观念武装自己。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效的平台作为传播载体,而互联网自媒体便可以成为这样的平台。互联网自媒体可以引起青年学生多方面的变化,包括理想、信念、追求、愿望、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因此,必须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不断培养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2.2要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认识到学习大众传播技术的重要性,有效的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自媒体的运用相结合,这就需要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着谦虚学习、全面提升的态度,熟练掌握互联网自媒体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同时,恰当有效利用互联网自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阵地。
3.互联网建设和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3.1以媒体监督确保信息安全和稳定。高校要通过制定网络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不断加强对校园局域网的管理,密切注意网络舆情的变化,通过一定的机制审查和监督大学生的网络言行,从而强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和实效性。这是确保在当今的互联网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和话语权的主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高校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在高校校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明辨是非的,正義法制的互联网自媒体环境。
3.2发挥伦理道德的作用约束互联网自媒体行为。通过教育,使大学生牢固确立规范使用互联网自媒体的理想信念,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不断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和危害,自觉做到个人在从事网络活动时不信谣、不传谣、负责任的发布正面言论,遵纪守法,树立“维护网络安全光荣、网络违法可耻”的指导思想,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将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真正合法、合情、合理。
参考文献:
[1]邢勇.微博的自媒体特征及社会责任建构[J].中国出版,2012(7).
[2]刘超.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3(19).
[3]赵军.重视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稳定中的重要作用[J].国家高级行政学院学报.2001(2).
作者简介:徐春明(1983—),男,辽宁大连人,讲师,大连科技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张喜林(1980—),男,辽宁大连人,讲师,大连科技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王璨(1985—),女,辽宁大连人,讲师,大连科技学院;研究方向:管理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