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保乳技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整形保乳技术和传统保乳技术的术后美容效果及并发症。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实施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67例,其中应用乳腺腺体瓣转移等整复技术行保乳手术的30例作为试验组,实施传统保乳手术的37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效果。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美容效果评估为优良的患者分别为22例(73.33%)、16例(43.24%),评估为一般的分别为6例(20.00%)、14例(37.84%),评估为差的分别为2例(6.67%)、7例(18.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513,P=0.012)。试验组13.33%(4/30)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皮瓣坏死并发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1例、皮下积液3例;对照组5.41%(2/37)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各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0,P=0.484)。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对照组发现局部复发1例、远处转移2例,试验组患者未发现术后复发及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

结论

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肿瘤整形技术进行保乳手术治疗,肿瘤治疗安全性高,美容效果好,值得推荐。

其他文献
核糖体蛋白L23是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其通过调控p53激活、灭活鼠双微体2、间接影响c-Myc致癌活性、参与肿瘤多药耐药、影响肿瘤生物学行为等方式参与肿瘤进程,是影响肿瘤患者临床预后的潜在因素。
目的探讨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对肝癌荷瘤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及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抗瘤效果。方法建立小鼠皮下肝癌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35只):正常对照组、单独荷瘤组、单次CTX组(共1次,100 mg/kg,腹腔注射)、循环CTX组(6 d 1次,共3次,100 mg/kg,腹腔注射),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Treg/CD4+细胞比例变化。取小
目的探讨同源异型盒基因B1(HOXB1)与微小RNA-3175(miR-3175)在人胶质瘤中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60例人胶质瘤组织和15例正常脑组织中HOXB1与miR-3175的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人胶质瘤组织中HOXB1、miR-3175表达的相关性,分析HOXB1、miR-3175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
目的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肿瘤中心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80例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中化疗方案采用TP方案即紫杉醇+顺铂,放疗采用适形调强放疗
微小RNA(miRNA)可通过细胞信号转导、上皮间质转化、血管生成等调控机制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特定的血清miRNA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预后的新型肿瘤标志物。近来研究表明miRNA可提高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敏感性甚至逆转多药耐药,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微小RNA-143(miR-143)在食管癌细胞株ECA109中的作用。方法ECA109细胞分为转染阴性对照组、miR-143模拟剂组和miR-143抑制剂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Annexin V-FITC/PI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K-ras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荷载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alCer)联合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小鼠Heps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诱导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DC细胞和T淋巴细胞,使其成为具有肿瘤特异性的CTL;DC细胞体外荷载α-GalCer。建立Heps肝癌移植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模型鼠分为4组(n=9):对照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CTL组、DC荷载α-GalCer组、DC
恶性肿瘤患者易并发静脉血栓形成,是恶性肿瘤患者第二大致死因素。肿瘤并发血栓形成的机制与肿瘤类型、治疗、转移、遗传以及肿瘤本身有关。对肿瘤患者伴发静脉血栓的风险进行评估,针对高危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性抗凝措施,对肿瘤患者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癌结节的形成与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和脉管侵犯有关。癌结节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一个不利预后因素,增加结直肠癌患者复发转移的概率。纳入淋巴结转移计数后评估预后的价值大于七版癌结节分期方法,可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在抗肿瘤免疫中具有不同功能。放疗可通过放射生物效应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间接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协同产生局部或远处抗肿瘤免疫效应。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动物和临床试验证实其良好的应用前景,联合治疗时具体的放射治疗模式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