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松喦
(1899—1985),江苏宜兴人,1923年毕业于无锡江苏省第三师范学校。曾任无锡市第一届文联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
(上接第一期)
土
岩石种类多,变化大,有无穷皴法。土没有多大变化,没有种种的表现程式。但是土的质感要重视,它比岩石轻得多多。董、巨、倪、黄等江南画家,由于多描写江南土山而发展为“披麻皴”,是现实的。
清朝龚半千是董、巨、倪、黄一系。他久住南京,多画南京地区景色,对土质的表现有经验。南京地区为长江下流冲积地,多土丘。龚画土少用线条,多用衬擦积墨之法,具有松而厚的土的质感。他勾轮廓,不作波磔凌厉之势,则已具有土的质感。
西北黄土高原,古代没有人画过,传统技法上没有现成的“黄土高原皴”。黄土高原的土质特征是僵硬的,和江南土质大不同。因此可以凿成窑洞住人,为江南人所不能想象。地面陷落处被雨水冲刷成为大沟谷,两岸土壁高高的峭立,甚而数丈高的土柱巍然不塌,坚硬的土壁由于水的侵蚀确有皴纹可找,但是,既不能像江南土质的松软,又不能象岩石一样坚硬,是皴法上的新课题。
有土即能生长草木庄稼,土面被遮,不画土已有土。南方草木华滋,山不露骨,例如:峨嵋山全山拊木,即有石块,也为厚厚的绿苔所掩,分不出土石。(沟边悬崖,时刻为水冲刷处,长不起草木,可以看到石纹石理。)西北有大面积裸露的黄土高原,今天推行绿化政策,不久的将来,一定也会草木华滋。
山西、陕西都属于秦晋高原,土质相同。抗日战争,平型关大捷的主要战场,在灵丘县的一个长沟,此沟也是高原陷下去的一条长沟,两崖陡峻,如果描写这一个革命英雄地,就可当作坚硬的石壁来画,浪漫一下嘛。
山
山有三个类型:①全部裸露的石山。②表面由泥土掩盖或全由泥土累积而成的土山。③土多石少或土少石多,土石兼有的山。
石山,即以构成这座山的岩石皴法为基础,石山是石块的扩大或许多石块的累积。土山一般用“披麻皴”。土石兼有的山,即须有几种的皴法结合起来画。
画山,既要抓住具体的特征,又要概括的抓住整个的气势。因为山的面积过大,内容复杂,非但兼有土石,还有草木涧瀑和建筑物,素材范围广泛,没有办法都一一画来出,也不须都画。所以要概括,愈远愈概括。近山超出视域范围,根据传统画法,观察山不能用固定的“焦点透视”,宋·郭熙观察山说:“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势”和“质”是画山的着眼点,“势”即整个的形势;“质”即具体的质地和组织关系。这座山是奇峰的或是浑厚的,综合了种种具体因素所获得一个总的感觉,就是所要取得的“势”。这座山是土是石有没有其它特点,所获得的真实感,就是要所取得的“质”。要有全局观点得其概括,所以要远望,要具体分析并找出特点,所以要近看。“势”、“质”齐备,即得山的总的现象。
这是对生活体验而言,至于创作,又需要选择夸大或剪裁,即根据主题思想,有计划的取舍,甚而结合浪漫主义加以改变。在学习阶段或搜集素材,是必须忠实于现实生活。
山水画着重整幅的气概,山的“势”,是整幅气概的重要因素。但抛却“质”,没有真实感,则流于概念化。孤立的只斤斤于真实,又会琐碎不浑成,妨碍了山的“势”和整幅的气概,这是辩证的统一。郭熙非但举出观察山的方法,也举出了创作山水画的要点。
民族欣赏山水画的习惯,是看到那里,即我身在那里,没有固定的立脚点和视点。作画也是如此,因此观察真山水,不用西洋画理写生的观察法(即焦点透视法)。郭熙又说:“山近看如此,远看如此,自十百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形状,可得不悉乎?”山的正侧背,形态不同,是步步移的,因此须面面看,选择最合理想的角度和镜头以入画。
这里必须指出,国画是重视透视的,尤其是山水画,山水画的境界,包举宇宙,在平面的画幅上看到咫尺有千里之势,这就是透视作用。郭熙说:“山有三远”—高远、深远、平远,即表现空间的高度、深度、阔度。讲到远,是从近出发的,分清远近,即在搞好透视关系。传统重视透视,不过不为透视理所束缚,而以透视理为我用,不需要焦点透视,正所以大胆的突破视域,咫尺中才可以画到千里。
郭熙观察山,非但要选择好角度,而且通过视觉记忆把看到许多好镜头积累起来,就在这丰富的客观的现实资料上结合主观的企图,融会贯通,升华到创作思维,画出比真山更美的画。郭熙非但突破固定角度,还突破了时间,更丰富了创作条件。他说:“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山,朝看如此,暮看如此,阴晴看如此,所谓朝暮之变态不同也;如此,一山而兼数十百山意态,可得不究乎?”这说明,山,不是抽象的山,不是永恒不变的山,山的形态和季节、气候、时间有密切关系,这才是具体的山。郭熙看山,更发展到突破空间。他主张“饱游饫看”,把无穷的好材料“历历罗列于胸中”,他说:“嵩山多好溪,华山多好峰,衡山多好别岫,常山多好列岫,泰山特好主峰,东南之山多奇秀,西北之山多浑厚”。伟大壮丽的祖国,有看不尽画不尽的好河山,而且各有优点,看得更为具体,美而又有真实性,更能说服人。学习民族绘画,必须遵循传统的观察法和创作法。
从生活到画幅,其间有一段相当的过程,即通过艺术思维达到形象化。真山真水是画的现实基础,究其直接是画。有一个笑话,有一个画家为了直观教学,率领学生到南京钟山实地观察,指手划脚地说:“这是真正的董源的‘披麻皴’。”学生对山瞠目而视,半晌说:“老师,这山上,我实在看不到董源‘披麻皴’”。这画家没有交代清楚,传统的皴法确是以真山形态特征为基础,但必须通过提炼到艺术程式上去,才成为艺术品。风景照相片不等于山水画,照相机万万摄不到像画一样的皴法,但是确具有画中皴法的意味。既像山又像画,这是现实基础与艺术程式的一致。
一座山以岩石为组织基础,石是具体的,山是综合的(岩石之外包括其他附属物)。所以既具体取其“质”,又概括取其“势”。山的本身要画得浑成,切不可为了局部组织画得破破碎碎,山与山之间,尤其远近之间要交待清楚,“质”与“势”,“浑成”与“清楚”是辩证的。(山,往往上部清楚而深重,渐下会渐模糊渐轻淡。自然而然地分清了山与山层次,这轻凌甚而虚无空白的叫做岚气。)总的讲,画面必须有整体感,创作上将达完成收拾时,可通体统一处理一下,或用点擦,或用勾斫,或用烘染,寓成于破。
江南春 钱松喦 72cm×52cm 1958年
初学画山画石,为了易于入手,可分为下列几个步骤:
(一)勾—勾出山和石的大轮廓,在一笔中以虚实轻重,初步表现出山与石的形态、质感、体感、明暗、向背来。
(二)皴—在轮廓内分出山或石的组织关系,即分清纹理,但不能在轮廓内皴得满满的,有虚有实,有明有暗,有立体感。
先勾后皴,这是从外而内,从大到小;纯熟时,也可带勾带皴,一气呵成。勾与皴,奠定了初稿。
勾与皴,用笔粗细,墨色深淡,刚健或柔和,必须一致。皴笔方向和外廓方向必须一致。
(三)渲—用淡墨水衬托,加强立体感。根据需要,一次或增加几次不一定,这样完成墨稿。如果是墨画,已达到完成阶段,如果是设色画,也完成了基本任务,这是国画的特点。
必须指出,国画对立体感的表现,只不过说是明暗,没有西洋画的“光”的观念。国画的明暗的产生,不靠有一定角度的日光,是直觉对山石凹凸的一种表现。主要表现在于山石的组织和质感,重在勾皴,不渲,已基本成一画,当然,加渲,更完美。
(四)染—即着色,国画以墨色为主,以色彩为副。国画和西洋画的色彩观点不同,国画着色是概括的,所说是“随类傅彩”,“随类”即有概括意义,所以国画色彩比西洋画色彩单纯得多。自然的色彩跟着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刻刻处处在变化,国画不理睬这一套,实则在墨色深淡中已表现了色彩的变化。
国画虽说以色彩为副,究不能看作可有可无,不过与西洋画设色法另成一个系统,这是民族形式的一个因素。传统的设色法:
(1)淡设色—以墨为主,可分:(甲)全部已成的墨画,仅在其一小部分上着一种色。例如:一幅墨画,只用一种赭色在松干、人面或坡侧略涂一些。(乙)山石全部着赭色,传统上叫做“浅绛”。或赭与墨间着。(丙)全部墨青。(丁)全部墨绿。(戊)赭色青色间着。
色彩有火辣气,叫做“跳”,如嫌“跳”,可罩淡墨水,或赭色上罩青色或绿色,但不能为了防止“跳”,使画面灰暗。
淡设色,既以墨色为主,传统上强调“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中有墨,墨中有色”,这是要见到色,也要见到墨,墨和色又要相互和谐,辩证的统一。
(2)重设色—即重彩,亦叫做“青绿山水”,用石青、石绿、朱砂、铅粉、石黄等矿物性不透明颜料,(淡设色要见墨,故不能用不透明的矿物性颜料,前所讲青与绿,乃是植物性的花青、藤黄等颜料。)设色法分下列几类:
(甲)小青绿—山石用石青、石绿、赭石、墨,一片片的间着,画面艳丽多变化,但须防零乱琐碎和小家气,色彩分布,应该有计划,轻重聚散有统调。
(乙)大青绿—整幅只用一种石青或一种石绿,画面易统一,并且大气些,但须防呆版(板)。
(丙)勾金—即“金碧山水”。国画设色带有装饰意味。重彩,装饰意味较突出,金碧山水,装饰意味更突出,在山石轮廓上或主要组织线上加勾金线,使画面产生辉光感觉,富丽堂皇,反映今天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的建设,颇为适合。
(丁)没骨法—不用墨勾轮廓,全部用颜料表现,色彩感很浓,如石青底子上用花青勾或皴,石绿底子上用草绿勾或皴,(部分也可以用赭色勾或皴)亦富有装饰美。
淡设色以墨稿为主,要经过勾、皴、渲,以后再设色,设色不能妨碍墨色。重设色以颜料为主,虽用墨勾,但不能用墨多皴或竟不皴,甚而不用淡墨渲;因重设色要有明洁感,多皴恐脏。重设色,涂色要匀,用加矾纸或矾绢颇适宜。如用生宣纸,先把纸打湿,涂色即易匀净,或涂色后,再加一次水亦可。
重设色要发挥颜料不透明的效果,有一定厚度。有一种水绿画,即在墨稿上薄薄的略施淡石绿,不妨碍墨色,应该属于淡设色类,与一般重设色的青绿山水趣味不同。
(五)刻—施于一幅画的结束阶段。根据整幅画面的需要突出处,用较浓墨或浓墨,点几点苔,或在轮廓的顶端重重刻划几笔,提提精神,这是收拾时的重要手续。
虞山揽胜 钱松喦 108cm×37.5cm 1936年
点苔,不完全是苔,这是国画技法上的一个词汇,国画独特的艺术程式。但也有生活基础,是从山上的远树,灌木,或零星露头石块,不断提炼概括而成,作为画面上点线面节奏之一,好象京剧乐队中的版鼓,版鼓没有象胡琴发音有高低抑扬,为唱腔伴奏的主要乐器作用,但是它尖锐的高音,足以控制整个歌唱与音乐的节奏,所以叫做“点鼓”。传统技法对点苔非常重视,如果画得筋疲力尽,宁可暂不点苔,隔一段时间再点。
通幅要浑成,(没有枪枪棒棒的笔墨痕迹)用笔忌板刻不化,即通幅要和谐统一,但一味和谐又显得没有精神,应该振足一下,在淡处加上几点几划,顿觉醒目,好象一段歌唱与音乐配合中,在节眼上有几点鼓声。
传统的点苔有三种形式:①圆点,②横点,③竖点。最初没有点苔,经过宋朝到元朝,逐渐成熟。点苔有统一画面作用,只可以用一种苔式,不能乱用。即使一幅画兼用两种苔式,也要有主次之分。例如:宋朝米芾用横点;元朝吴镇多用圆点;黄子久用横点也用竖点。竖点一名“泥里拔钉”,表现远树及一丛灌木颇宜。点苔从现实发展到作为艺术程式,古人说“似苔非苔,有此一片”。
点苔既然有振作精神,增加气氛之用,要点得准,点得重,有聚有散,有多有少,统一中有变化。石涛说:“点有雨露风晴四时得宜点,有反正阴阳衬贴点,有夹水夹墨一气混杂点,有含苞藻丝缨络连牵点,有宽宽阔阔干遭没味点,有有墨无墨飞白如烟点,有焦似漆,邋遢透明点;更有两点未肯向学人道破,有没天没地当头劈面点,有千岩万壑明静无一点。”由于浓淡干湿,(干墨点又叫做“渴苔”)兴会淋漓,使点苔这一程式更为丰富;可以多点,可以少点甚而不点,根据画面火候是否已到,不一定要点苔,程式要灵活运用。
以上作画顺序,墨稿通过一次次的渲染,易使原有笔划漫漶或灰暗,又可根据灰稿(柳炭定的稿)先打底色,再点擦勾斫,逐渐加深和交代分清,最后聚精会神醒刻一下,则见笔见墨,从淡到深,也是一法。
远 山
远山的特点,只有轮廓没有内容,只有面没有点线,所说“远山无皴”,这是空气隔离关系,一般用没骨法来画。但也要见笔,不是乱涂而是写,有了远山可增加画面深度,把境界推得更远。
淡如影的远山和清晰详尽的近山对照之下,加强了艺术节奏感。远山并不占主要地位,但是初学者不能以为远山不过是淡淡的一抹,如果处理不恰当,会使整个一幅画前功尽弃。明朝唐志契说:“远山用染不用皴,画家以为易事,岂知安放高下妥贴,正一幅之眉目。”
远山有一定形状,尖尖的峰或连绵的岭,和近山有什么关系,都要实地观察,在画面所占地位和面积大小,都要从全局出发,通盘筹划一下。
多山地区,登高一望,看到连天的重重叠叠的远山,渐远渐淡渐模糊,多到七八层,富有装饰的渐层美,而且“苍山如海”,如波涛起伏,气势阔大,壮人胸怀;不过要表现出许多层次有困难,也可用墨水勾轮廓及不勾轮廓来逐渐分割。
远山色彩一般用淡墨,墨青青汁或青底罩石绿。远处有日光可用赭色,朝暾或夕阳照射可用朱砂最为鲜艳。在艺术处理上,远山与近山的色彩,或用调和色或用对比色,须临时妥为斟酌。阴天或为云影所照的远山,均深于近山,可用浓墨。远山上深下淡,岚气作用甚为明显。淡到不见痕迹,可用清水接引,干后即不见有痕迹的边缘。也可先打湿了纸,再画远山,会没有明显的边缘,有缥缈无际的感觉。
田
田,是农业建设的主要生产资料。田的构成,是人力和自然的结合。由于地形高低亢湿不同,庄稼宜干宜水,适应性不同,田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也显著不同。在平原的叫平田,在山区的叫山田,山田及丘陵地区,地势高低不平有梯田,北方少水多干田,南方多水多水田。两熟田,种麦时干,种稻时有水。低洼地区有终年积水。西南南山中有一种田,冬季沤水,阡陌纵横,积水空明,映带白云青林,是特有的山区美景。
画田,要用阡陌来表现(水乡还有圩埂)。旧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田划分为一区区的小面积,而且大小不等。今天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把阡陌拆除,拼成一片,过去窄窄的不规则的阡陌已经见不到。在辽阔的平田上,只有有计划的纵横开拓几条可通拖拉器的大道,两边种树,夹道开渠,开朗整齐,是古所未有的新面目。画法改变,首先思想上改变,审美观点改变。
介(解)放后,劈山垦荒,梯田增多,由于坡度倾斜,又要保持水平面,便拓成无数阶级式的田面,又受地形限制不能过大,而且随着地形曲曲折折,统一中有变化,构成天然的美丽的图案画。有的在岩隙山隈,占取一部分,有的连峰整岭都是,洋洋大观,古画本所无。
高坡梯田层层叠叠,最为突出。丘陵地区(没有高山,坡度较平),地势起伏,所劈梯田,图案状的组织又不同。山间小面积盆地,地形还是不平,用阡陌圈成的田亩,还成为许多大小不规则形。
黄土高原有大面积的平地可种庄稼,高原的断崖峭壁上可凿窑洞住人,好象田底下住人,“屋顶”上种庄稼,别一风格。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