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位年轻女孩,显然是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面对我们这一群来自大陆的访客,她的脸色有些潮红,略微发抖的声音里透着满满的兴奋。她在介绍图书的配送流程,怎样接受订单,怎样及时发货,怎样……从琐碎的叙述里头,听得出几分未曾掩饰的骄傲。
有人问:“你们也做编辑和出版吗?”
她回答:“不做的,这里其实只是一个图书仓库而已。”
“而已”两个字,让我意识到这里是台湾,台北人的口语习惯,带着点淡淡的书卷气。
在一座离台北市一小时车程的建筑里,我们正在参观一个以拥有庞大数据库著称的出版集团。那位年轻女孩在忙碌之余为我们讲解。
“你们图书销售的利润怎样?”有人随口问。
她却认真起来:“我们的收益其实不是太好,没法跟卖化妆品之类的相比。但因为感觉自己是在为传播文明做一点事情,所以会有特别的满足和欣慰。”
有一位同行的中年访客是国内某杂志的主编,敏感于她话里的“文明”一词,当即“开导”她:“小孩儿,别拔得那么高,别把事情整到文明的高度上去,这词儿太大!”
女孩沉默了。我的心里却掠过一丝不悦。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一些习惯以“大叔”自居的人,总觉得自己有资格教导年轻人。
在一个堆满书的仓库里劳作,感受不到文明吗?文明必须很高大上吗?高到一般人都不可企及或不敢攀附吗?文明的模样,非得是司马迁著书、唐三藏取经,非得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满载丝绸和茶叶的驼队走在丝绸之路上吗?
我分明从那“小孩”略显紧张的脸上,从她有些紊乱的气息里,看到了文明闪现出来的柔辉。她以能够帮到他人、帮到社会为荣,她对书籍抱着一份真切的期望,她对自己微不足道的工作充满热情并且有着美好的想象,让那一个“仓库而已”成了吞吐文明的要津。
文明并不在高处。
在台湾的几天里,我经常看到文明的样子,在低处,在小处。走在喧闹的街头,我几乎没有听到一声汽车喇叭刺耳的鸣叫。路边没有胡乱停车的乱象,只有“人等车”而鲜有“车等人”影响交通的现象。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车停三分钟必须熄火,在停车场等候的大巴司机哪怕满头大汗也不开空调。街头巷尾很少看到垃圾桶,但是地上并不脏,因为实行了“垃圾不落地”政策,人们赶在清洁车开到时交付垃圾——如果自己没有时间,也会请邻居或家附近的便利店员工帮忙处理。无论在什么场合,人们都尽可能地喝尽矿泉水(喝了几口就弃置一旁是可耻的),并且把塑料瓶子压扁集中起来以便统一回收,在不污染环境的同时还能制作出化纤衣物,等等。
文明,是卖茶叶的女子奉上充满善意的微笑,是道旁排着整整齐齐的“机车”,是喝咖啡时服务生递过来放包的篓子,是退税单纸夹里附上的一张捷运地图,是地铁站里陌生人特意带着你走过“迷宫”,是高速公路两侧建起的画着老鹰图像的玻璃墙(为屏蔽噪声且不阻挡视线,同时也为“吓阻”鸟儿以免其撞到透明的玻璃墙上殒命),是不怕亏本的诚品书店洋溢着熨帖身心的人文气息……当然,还有博物馆里连台阶上都站满了人、只能一步一挪的“盛况”,这似乎比展厅里陈列着的毛公鼎、“翠玉白菜”、圆璧方琮等价值连城的宝贝们,给我带来了更强烈的“文明冲击”。我亲身经历的这一切也许是肤浅、感性甚至是片面和过度美化的,但确确实实带给了我别样的体验。我把它们看成是文明的样子。
也登上过高处。台北有著名的地标建筑101大楼,据说曾经是世界第一高楼。从1层到第89层,382米的高度,只需费时39秒。那高度和速度都令人晕眩。文明在高处吗?只怕高处不胜寒。那个夜晚,我跟所有人一样,从那样的高度,俯瞰一座城市的全貌,多么璀璨的灯火,多么壮美的夜景!可是,难道不正是地面上每一盏照明的路灯、每一个平凡的窗口、每一辆流动的汽车,都参与到了这场美丽制造之中,才能拼写出眼前这最美的视界吗?
我还感受到,高楼下的全景,每一点灯火中,每一点闪烁里,都有一个人,都有一颗心。就像那个因参与到“传播文明”事业而骄傲的年轻女孩,用自己平常却有价值、有自我期许的行为,让貌似高端的文明落地生根。
文明在低处,在身边。
“世界无车日”当天,由于台风的袭击,杭州下着大雨。清晨送孩子上幼儿园,出门一看,只见满大街的汽车堵在路上。公交车来了,我一手抱孩子,一手收伞兼提被服包,奋力挤上了汽车。车厢太拥挤了,我们只能站在门后的一个小空当。车辆启动,我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正在沮丧之际,却传来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请那位小朋友过来坐吧!”挤在我与她之间的人群主动留出了一道缝隙,我的孩子竟然得以通过并且坐到了座位上。
也许不必援引到海峡对岸走马观花的那点经验来讲有关“文明”的道理,只需好好看、好好听,文明的美善就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地呈现。只不过,当人置身于异地,接收文明信号的感官会相对更加灵敏,所以也便生出更多感触,更多惊奇,如是而已。
红珊瑚是台湾一种著名特产,它生长在一定深度的海底,经过漫长的岁月(平均十年才生长一厘米),由无数珊瑚虫前仆后继形成的。小小的珊瑚虫“一群群地聚居在一起,一代代地新陈代谢,生长繁衍”,最终它们的残骸粘合在一起,才形成了令人惊艳的红珊瑚。我们每个人就像那小小的“珊瑚虫”,都在为造就文明的“红珊瑚”一点点地贡献自身的努力。此时此刻,我这么想,不算牵强吧?
有人问:“你们也做编辑和出版吗?”
她回答:“不做的,这里其实只是一个图书仓库而已。”
“而已”两个字,让我意识到这里是台湾,台北人的口语习惯,带着点淡淡的书卷气。
在一座离台北市一小时车程的建筑里,我们正在参观一个以拥有庞大数据库著称的出版集团。那位年轻女孩在忙碌之余为我们讲解。
“你们图书销售的利润怎样?”有人随口问。
她却认真起来:“我们的收益其实不是太好,没法跟卖化妆品之类的相比。但因为感觉自己是在为传播文明做一点事情,所以会有特别的满足和欣慰。”
有一位同行的中年访客是国内某杂志的主编,敏感于她话里的“文明”一词,当即“开导”她:“小孩儿,别拔得那么高,别把事情整到文明的高度上去,这词儿太大!”
女孩沉默了。我的心里却掠过一丝不悦。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一些习惯以“大叔”自居的人,总觉得自己有资格教导年轻人。
在一个堆满书的仓库里劳作,感受不到文明吗?文明必须很高大上吗?高到一般人都不可企及或不敢攀附吗?文明的模样,非得是司马迁著书、唐三藏取经,非得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满载丝绸和茶叶的驼队走在丝绸之路上吗?
我分明从那“小孩”略显紧张的脸上,从她有些紊乱的气息里,看到了文明闪现出来的柔辉。她以能够帮到他人、帮到社会为荣,她对书籍抱着一份真切的期望,她对自己微不足道的工作充满热情并且有着美好的想象,让那一个“仓库而已”成了吞吐文明的要津。
文明并不在高处。
在台湾的几天里,我经常看到文明的样子,在低处,在小处。走在喧闹的街头,我几乎没有听到一声汽车喇叭刺耳的鸣叫。路边没有胡乱停车的乱象,只有“人等车”而鲜有“车等人”影响交通的现象。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车停三分钟必须熄火,在停车场等候的大巴司机哪怕满头大汗也不开空调。街头巷尾很少看到垃圾桶,但是地上并不脏,因为实行了“垃圾不落地”政策,人们赶在清洁车开到时交付垃圾——如果自己没有时间,也会请邻居或家附近的便利店员工帮忙处理。无论在什么场合,人们都尽可能地喝尽矿泉水(喝了几口就弃置一旁是可耻的),并且把塑料瓶子压扁集中起来以便统一回收,在不污染环境的同时还能制作出化纤衣物,等等。
文明,是卖茶叶的女子奉上充满善意的微笑,是道旁排着整整齐齐的“机车”,是喝咖啡时服务生递过来放包的篓子,是退税单纸夹里附上的一张捷运地图,是地铁站里陌生人特意带着你走过“迷宫”,是高速公路两侧建起的画着老鹰图像的玻璃墙(为屏蔽噪声且不阻挡视线,同时也为“吓阻”鸟儿以免其撞到透明的玻璃墙上殒命),是不怕亏本的诚品书店洋溢着熨帖身心的人文气息……当然,还有博物馆里连台阶上都站满了人、只能一步一挪的“盛况”,这似乎比展厅里陈列着的毛公鼎、“翠玉白菜”、圆璧方琮等价值连城的宝贝们,给我带来了更强烈的“文明冲击”。我亲身经历的这一切也许是肤浅、感性甚至是片面和过度美化的,但确确实实带给了我别样的体验。我把它们看成是文明的样子。
也登上过高处。台北有著名的地标建筑101大楼,据说曾经是世界第一高楼。从1层到第89层,382米的高度,只需费时39秒。那高度和速度都令人晕眩。文明在高处吗?只怕高处不胜寒。那个夜晚,我跟所有人一样,从那样的高度,俯瞰一座城市的全貌,多么璀璨的灯火,多么壮美的夜景!可是,难道不正是地面上每一盏照明的路灯、每一个平凡的窗口、每一辆流动的汽车,都参与到了这场美丽制造之中,才能拼写出眼前这最美的视界吗?
我还感受到,高楼下的全景,每一点灯火中,每一点闪烁里,都有一个人,都有一颗心。就像那个因参与到“传播文明”事业而骄傲的年轻女孩,用自己平常却有价值、有自我期许的行为,让貌似高端的文明落地生根。
文明在低处,在身边。
“世界无车日”当天,由于台风的袭击,杭州下着大雨。清晨送孩子上幼儿园,出门一看,只见满大街的汽车堵在路上。公交车来了,我一手抱孩子,一手收伞兼提被服包,奋力挤上了汽车。车厢太拥挤了,我们只能站在门后的一个小空当。车辆启动,我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正在沮丧之际,却传来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请那位小朋友过来坐吧!”挤在我与她之间的人群主动留出了一道缝隙,我的孩子竟然得以通过并且坐到了座位上。
也许不必援引到海峡对岸走马观花的那点经验来讲有关“文明”的道理,只需好好看、好好听,文明的美善就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地呈现。只不过,当人置身于异地,接收文明信号的感官会相对更加灵敏,所以也便生出更多感触,更多惊奇,如是而已。
红珊瑚是台湾一种著名特产,它生长在一定深度的海底,经过漫长的岁月(平均十年才生长一厘米),由无数珊瑚虫前仆后继形成的。小小的珊瑚虫“一群群地聚居在一起,一代代地新陈代谢,生长繁衍”,最终它们的残骸粘合在一起,才形成了令人惊艳的红珊瑚。我们每个人就像那小小的“珊瑚虫”,都在为造就文明的“红珊瑚”一点点地贡献自身的努力。此时此刻,我这么想,不算牵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