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财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为胜任教学工作,高职高专财会专业教师必须通过“学、做、研”,吸收财会理论与实务的最新动态,介绍学科发展前沿的最新动向,围绕提高教学水平开展科学研究。“学、做、研、教”周而复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应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处于动态螺旋上升状态。
[关 键 词] 终身学习;职业成长;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5-0052-02
赵桂文在《中国职工教育》2013年第10期《探讨研究型教师培养目标的途径》一文中指出: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高志敏在《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一文中指出:为了谋求对社会巨变的适应性,现代人“要么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要么面临从这个世界上消踪匿迹或历经苦恼而陷入精神错乱地步的危险”。未来的学习,必须是终身性的学习,以帮助人们在这两条“道路”的选择中,毫不迟疑地选择前者。
近年来,财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会计准则方面: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出台,2007年率先在上市公司施行,2008年实施范围扩大到中央国有企业,2009年,进一步扩大新准则实施范围。2011年《小企业会计准则》发布,2013年开始实施。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修改、《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大规模修订,并自2014年7月实施。2015年、2016年《企业会计准则》仍然与时俱进、不断修改。
税法方面: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变革,2009年增值税、营业税变革,2011年发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2012年开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并逐步推行,2016年5月1日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
审计方面:2006年审计准则出台,2007年施行,2010年审计准则修订,2011年施行。
这些变革为财会专业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及学习与研究的空间。
高职高專财会专业教师应构建“学、做、研、教”终身学习模式,以促进自身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以适应财会领域的不断变革。
一、“学、做、研、教”终身学习模式
高职高专财会专业教师应把提高教学水平作为自己科研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主要内容是“学”本身,即学会学习。只有教师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所以教师本身应学会学习。面对财会领域的巨大变革,教师要与时俱进,注意吸收财会理论与实务的最新动态,介绍学科发展前沿的最新动向,反映最新信息。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通过“学与做”。一方面,财会领域的巨大变革,对谁都意味着新,这时自我学习尤为重要。由于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税务师等执业、职称资格考试用书及配套习题与时俱进、每年更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政府网站会计、税收相关政策及时发布,财会专业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这类教材、政策,并加以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把握财会领域理论发展前沿的最新动态,随时觉察每年相关制度、方法、政策的变化;另一方面,财会专业教师应与行业企业保持联系,通过到行业企业一线“学和做”,从事相关财会实践,了解财会实务发展的最新动态。财会理论与实务的“学和做”,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在教学中才有可能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得当,知识与技能的讲解才能做到熟能生巧,教学中才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
“研”是建立在深厚的“学与做”的基础之上的。教师要进行科学研究,必须把握科研脉搏,高职高专财会专业教师应时刻关注会计类核心期刊的研究动向,认真研读该类核心期刊的相关论文,结合自己“学与做”理论与实践的积淀,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加以分析、总结、提炼,从而形成自己的科研成果。
“教”是高职高专财会专业教师从职业角度来讲“学、做、研”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教师的职业是“教学”,教学能力的提高应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高职高专财会专业教师“学、做、研”水平的提高、理论与实务的与时俱进、科研能力的加强,必然会反过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做、研、教”周而复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应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处于动态螺旋上升状态。
“学、做、研、教”终生学习循环图
二、“学、做、研、教”终身学习是高职财会专业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一)“学、做、研、教”终身学习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自我约束
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育有德之人,靠有德之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必须胜任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由于现代社会新知识、新技能发展变化层出不穷,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把握专业及教学改革的脉搏,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式、新方法,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及技能,以适应教学,并注意教学反思,适时地进行教学总结,以指导教学实践,同时提升教研与科研水平。
近年来财会知识与技能的动态更新,客观要求其专业教师必须潜下心来“学、做、研、教”,以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与时俱进,并内化、熟化和巧化。俗话说“知易行难”,财会专业知识技能性相对强,有的理论上看上去不难,真正实施起来却不会,这就需要教师对知识与技能课前要反复进行学习与实践,找出规律,化难为易,这需要教师巨大的精力投入。由此也会带动科研水平的提升。
(二)教师的“学、做、研、教”终身学习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客观要求
教师教学实践中要很好地引领与组织课堂教学,要遵循行动导向教学要求,要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每一个教学环节。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新形势下,手机的普及,云班课、翻转教学、混合教学方式,师生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革命,给教师带来了新的学习机遇与挑战。教师课前布置微课视频、学习任务书,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课中,针对学生课前的线上疑问,教师线下系统地开展财会知识与技能的讲练,讲练中注意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注意体现财会实务的操作性、过程性,并尽可能使用浅显的语言,使学生易于理解与接受;同时注意给学生以想、给学生以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讲练过程,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提高学生对课堂关键知识点及技能点的掌握度,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合格教师的内在成长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学、做、研、教”终生学习,以掌握专业及教学改革中的新知识、新技能,以胜任教学岗位。教师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并不断进行反思、研究、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并教会学生学习的技能,使学生能适应未来职业成长对终生学习能力的要求。
(三)“学、做、研、教”终身学习是教师实现文化自觉、自我超越的必由之路
教师文化自觉,是指“教师自觉地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自觉地参与教育、研究教育,激发从事教育活动的创造力,使教育活动成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教师的文化自觉,源于对所在学校文化内涵及价值的认同。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教师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划。明确自己所属专业的发展方向、特色,分析自己的专业及能力优势,知道自己的爱好、特长、潜质及不足,在专业发展中注意扬长避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学校文化、运行制度等也会不断变化,对教师的职业要求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促使自身的职业成长与专业、学校的长远发展协同一致。
教师职业成长,可能会遇到科研及教学水平提升的瓶颈,较长时间很难超越,进入职业高原期,陷入职业倦怠,进而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影响事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自我设限进行突破与超越。无论外部环境如何,要树立信心,悦纳自我,肯定自我,正确面对挫折。加强学习,积极反思。学习不只是局限于专业与教学方面,甚至于哲学与宗教方面,也要多有涉猎,以樹立正念、放大心量、拓宽眼界,不断超越。思想引领行为。思想的转变,心态的改变,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教师定会加大投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进取,教学与科研水平定能获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赵桂文.探讨研究型教师培养目标的途径[J].中国职工教育,2013(10):72.
[2]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1):79-85.
[3]徐红.文化自觉:提升市郊教师的专业素养[J].新课程(综合版),2012(3):59-61.
[4]周韫轶.教师专业发展文化路径的实践诉求与行动建议[J].教师专业发展,2014(1):16-18.
[5]潘裕民.文化自觉与教师专业发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9-102.
[关 键 词] 终身学习;职业成长;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5-0052-02
赵桂文在《中国职工教育》2013年第10期《探讨研究型教师培养目标的途径》一文中指出: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高志敏在《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一文中指出:为了谋求对社会巨变的适应性,现代人“要么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要么面临从这个世界上消踪匿迹或历经苦恼而陷入精神错乱地步的危险”。未来的学习,必须是终身性的学习,以帮助人们在这两条“道路”的选择中,毫不迟疑地选择前者。
近年来,财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会计准则方面: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出台,2007年率先在上市公司施行,2008年实施范围扩大到中央国有企业,2009年,进一步扩大新准则实施范围。2011年《小企业会计准则》发布,2013年开始实施。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修改、《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大规模修订,并自2014年7月实施。2015年、2016年《企业会计准则》仍然与时俱进、不断修改。
税法方面: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变革,2009年增值税、营业税变革,2011年发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2012年开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并逐步推行,2016年5月1日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
审计方面:2006年审计准则出台,2007年施行,2010年审计准则修订,2011年施行。
这些变革为财会专业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及学习与研究的空间。
高职高專财会专业教师应构建“学、做、研、教”终身学习模式,以促进自身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以适应财会领域的不断变革。
一、“学、做、研、教”终身学习模式
高职高专财会专业教师应把提高教学水平作为自己科研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主要内容是“学”本身,即学会学习。只有教师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所以教师本身应学会学习。面对财会领域的巨大变革,教师要与时俱进,注意吸收财会理论与实务的最新动态,介绍学科发展前沿的最新动向,反映最新信息。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通过“学与做”。一方面,财会领域的巨大变革,对谁都意味着新,这时自我学习尤为重要。由于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税务师等执业、职称资格考试用书及配套习题与时俱进、每年更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政府网站会计、税收相关政策及时发布,财会专业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这类教材、政策,并加以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把握财会领域理论发展前沿的最新动态,随时觉察每年相关制度、方法、政策的变化;另一方面,财会专业教师应与行业企业保持联系,通过到行业企业一线“学和做”,从事相关财会实践,了解财会实务发展的最新动态。财会理论与实务的“学和做”,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在教学中才有可能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得当,知识与技能的讲解才能做到熟能生巧,教学中才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
“研”是建立在深厚的“学与做”的基础之上的。教师要进行科学研究,必须把握科研脉搏,高职高专财会专业教师应时刻关注会计类核心期刊的研究动向,认真研读该类核心期刊的相关论文,结合自己“学与做”理论与实践的积淀,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加以分析、总结、提炼,从而形成自己的科研成果。
“教”是高职高专财会专业教师从职业角度来讲“学、做、研”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教师的职业是“教学”,教学能力的提高应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高职高专财会专业教师“学、做、研”水平的提高、理论与实务的与时俱进、科研能力的加强,必然会反过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做、研、教”周而复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应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处于动态螺旋上升状态。
“学、做、研、教”终生学习循环图
二、“学、做、研、教”终身学习是高职财会专业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一)“学、做、研、教”终身学习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自我约束
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育有德之人,靠有德之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必须胜任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由于现代社会新知识、新技能发展变化层出不穷,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把握专业及教学改革的脉搏,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式、新方法,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及技能,以适应教学,并注意教学反思,适时地进行教学总结,以指导教学实践,同时提升教研与科研水平。
近年来财会知识与技能的动态更新,客观要求其专业教师必须潜下心来“学、做、研、教”,以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与时俱进,并内化、熟化和巧化。俗话说“知易行难”,财会专业知识技能性相对强,有的理论上看上去不难,真正实施起来却不会,这就需要教师对知识与技能课前要反复进行学习与实践,找出规律,化难为易,这需要教师巨大的精力投入。由此也会带动科研水平的提升。
(二)教师的“学、做、研、教”终身学习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客观要求
教师教学实践中要很好地引领与组织课堂教学,要遵循行动导向教学要求,要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每一个教学环节。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新形势下,手机的普及,云班课、翻转教学、混合教学方式,师生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革命,给教师带来了新的学习机遇与挑战。教师课前布置微课视频、学习任务书,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课中,针对学生课前的线上疑问,教师线下系统地开展财会知识与技能的讲练,讲练中注意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注意体现财会实务的操作性、过程性,并尽可能使用浅显的语言,使学生易于理解与接受;同时注意给学生以想、给学生以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讲练过程,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提高学生对课堂关键知识点及技能点的掌握度,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合格教师的内在成长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学、做、研、教”终生学习,以掌握专业及教学改革中的新知识、新技能,以胜任教学岗位。教师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并不断进行反思、研究、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并教会学生学习的技能,使学生能适应未来职业成长对终生学习能力的要求。
(三)“学、做、研、教”终身学习是教师实现文化自觉、自我超越的必由之路
教师文化自觉,是指“教师自觉地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自觉地参与教育、研究教育,激发从事教育活动的创造力,使教育活动成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教师的文化自觉,源于对所在学校文化内涵及价值的认同。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教师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划。明确自己所属专业的发展方向、特色,分析自己的专业及能力优势,知道自己的爱好、特长、潜质及不足,在专业发展中注意扬长避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学校文化、运行制度等也会不断变化,对教师的职业要求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促使自身的职业成长与专业、学校的长远发展协同一致。
教师职业成长,可能会遇到科研及教学水平提升的瓶颈,较长时间很难超越,进入职业高原期,陷入职业倦怠,进而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影响事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自我设限进行突破与超越。无论外部环境如何,要树立信心,悦纳自我,肯定自我,正确面对挫折。加强学习,积极反思。学习不只是局限于专业与教学方面,甚至于哲学与宗教方面,也要多有涉猎,以樹立正念、放大心量、拓宽眼界,不断超越。思想引领行为。思想的转变,心态的改变,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教师定会加大投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进取,教学与科研水平定能获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赵桂文.探讨研究型教师培养目标的途径[J].中国职工教育,2013(10):72.
[2]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1):79-85.
[3]徐红.文化自觉:提升市郊教师的专业素养[J].新课程(综合版),2012(3):59-61.
[4]周韫轶.教师专业发展文化路径的实践诉求与行动建议[J].教师专业发展,2014(1):16-18.
[5]潘裕民.文化自觉与教师专业发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