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无视规则招生是“闹剧”?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unshi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在重庆没有文科招生计划的清华大学,为从北大手中夺走今年的重庆文科高考状元,承诺录取该名学生,并给予奖学金,可清华大学争取招生名额的努力失败,重庆文科状元一度面临无校可上的尴尬,这被认为是“文革”后30年高招史上非常罕见的一幕。在教育部的协调下,文科状元经过了几乎无校可读的痛苦后,最后花落北大,为这一纷争拉下了帷幕。
  关于此事的议论,已经很多了。有人说,这一“事件”反映出国内高校缺乏自主权,在国外,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一个学生可以拿到多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然后自主作出选择;有人说,这是清华大学无视规则的过错,破坏了高招秩序,方才制造了这场闹剧;还有人说,都说要给高考状元降温,可两校对状元的争夺无疑是背道而驰,而根据状元成才调查显示,抢夺状元其实很不“明智”。
  谈论高校没有自主权,显然十分“在理”,但现实的中国,高考规则是高校按事先计划好的指标在某地进行招生,每个学生在高考录取制度下,只有可能被一所学校录取,打破这一规则,是学者们一直的呼声,可改革一直因社会诚信等问题而悬置。
  鄙视两校对状元的争夺,理由却十分牵强,在当前几乎以分数为唯一录取依据的高考录取制度中,衡量一所学校生源好的标准是什么?当然是录取分数线以及录取了多少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在这样的制度中,一所学校不去努力争抢高分学生,倒是奇怪了。美国高校也抢生源,但因为他们的制度是“双向选择”,所以他们实施的选拔标准是多元评价标准,而采取的措施,是提高办学质量与服务质量。
  笔者所关心的是此次争锋中对清华大学“无视规则”的议论。与有的评论者认为这是一出“闹剧”相反,笔者认为,这是一出颇有意味的“好戏”,而且,如果没有清华大学“无视规则”,那么就不可能有今年的高考这么“好看”,当然事件的意义决不止于“好看”与否。
  这出“戏”的情节并不复杂:在重庆没有文科招生计划的清华大学,想采取非正常的特殊程序和手段来录取当地的文科高考状元,由此制造了“混乱”——也许,清华高估了自己的“能量”,认为自己可以“运作”成功,但最终,在强大的既定规则中败下阵来。这一出“戏”,至少有三大看点。
  一是内地高校萌生抢夺生源的意识。不管怎么说,此次清华大学看着重庆“状元”眼红,想把他揽入校门,并为此想尽办法,不惜上报教育部,直面交锋北京大学,相当程度上显示其注重生源的强烈意识。类似清华大学这样的“过错”,这两年连连发生在自主招生的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身上,不是被传为美谈吗?
  二是高校挑战陈旧规则的勇气。虽然有人认为此次清华大学太“霸道”,竟然无视规则,最后碰了一笔子灰,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校具有包括招生权、学科设置权、专业设置权、科学研究权在内的自主权,可是统一高考录取规则,当所有高校总是对高考规则一味地服从和遵守,是不是对办学自主权的丧失?任何事不宜极端。试想,一个地区所有文科考生无论你学得多好、表现多优秀,居然没有一个拥有资格报考清华大学,这是现代教育所允许看到的局面吗?
  三是对行政权威强化的忧虑。这一事件中,最大的赢者显然是教育主管部门。清华为“状元”特别增加招生计划的要求,先是被重庆市招办拒绝,随后与教育部的交涉也没成功,所有努力受挫于教育部的“招生规定”,而最后教育部自己违背“招生规则”,以“特别协调”的方式要北京大学增加名额,“补录”这名学生。结局似乎不错,没让状元惨遭落第,但是它不能不引起更多的思考:为何高校违背规则自主招生就不行,而教育主管部门违背规则就一路绿灯?这无疑再一次强化了行政权威,而如此行政强化,对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但假如在清华大学违背规则之后,教育部却坚持规则,那么,恢复高考三十年来首例“状元落榜案”就如期发生,这样一种假设的结果当然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但也值得我们思索——它是对不遵守规则考生的惩罚,还是对目下教育规则的讽刺?而为了招好学生而制造“混乱”的学校,又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
  2007年夏天这一出高校招生“戏”,再一次将当下教育的弊端暴露无遗:在一个尚不完善的录取规则面前,高校如此缺乏自主空间,还谈何创建一流大学?当我们高声赞美着港校用高额奖学金来抢内地状元,却排斥内地学校也“自主”一把,只因内地高校有“规则”所限,这不能不令人称奇。这样的规则,是不是该早一点破了的好呢?
  中国的教育改革,必将面临各种利益的复杂博弈,包括学校之间、地方政府之间、受教育者之间。如果博弈的均衡结果,是导向政府淡化行政管理,高校增加自主权,考生增加选择权,那么,教育改革走向成功的希望还在。而如果博弈的结果,还是行政权力不断被强化,那么,有关教育种种理想的改革设计,都只能停留在纸面,用来对比现实规则的无奈。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其他文献
编者按:中国当代艺术正呈现一种异象:对一些近年在国际市场备受追捧、屡创天价的作品,有一些人奉其为“新经典”极尽褒扬之辞,也有不少人嗤之以鼻,认为其是“文化垃圾”。本期刊发郭庆祥先生一文,仅是当下激烈争议中观点之一,旨在引发更多有识之士对中国当代艺术发表真知灼见,由此帮助人们更清醒地辨析艺术之清浊。    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前不久在成都落成了,与这个“群”签约的有张晓刚、周春芽、何多苓、王广义、
《残雪文学观》  残雪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出版    当代汉语文学已经彻底成为一种小众文化,残雪向来又是这个小众圈子里的小众——这情形不能说为她的作品加了分,然而也无损她的价值。但现在,她做的一切表明,她要跳出这个圈子,第一步是将这个圈子里的教条打倒。  新近出版的《残雪文学观》里,残雪逐一批评她那些有名气的同行;从作家批评家,从王蒙、王安忆到余华到谢有顺,老中青三代,一个
安东尼奥尼死了,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里,只有少数文化上的精英分子感觉怅然若失。他是遥远的1960年代和1970年代电影的活化石,肉身的毁灭形象地宣布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唯独在中国,他的死引逗起许多人的回忆。安东尼奥尼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不管你信不信,经历过1974年对其作品《中国》的批判的人,都清晰地知道这个事实。  我有个年长的朋友,那时候在北大荒当农工,免不了也要加入战团,批判一通。他没有看过那电
伦敦市中心最引人注目的东西之一,就是大面积的开放空间,这可以从随处可见的街道地图上一目了然。这座城市的“肺”不仅由大片皇家公园和公共花园组成,还包括由大型居民区环绕的不计其数的小片绿地。这些花园广场是伦敦的私密公园,许多都是上锁的,仅供住户使用。  通常,它们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都有铁栏杆或篱笆环绕,成熟的树木和灌木丛形成一处处遮阴的隐蔽场所,与马路相隔。有些广场还有网球场和孩子们的游乐区;
小老鼠这次恐怕又证实了一些东西——比起那些每天仅仅跑步或者只饮用混合着咖啡因的水的小动物们,每天跑步并喝咖啡的老鼠,身体状况看起来很不一样,它们似乎更能抵抗由紫外线引起的细胞损伤。由此,研究人员最近宣称,运动并摄入咖啡因能抵抗皮肤癌。  “我们认为,咖啡因比只是锻炼起了更多的作用”,美国新泽西罗格斯大学的生物学家阿兰·康尼说。他领导了这次实验,并把结果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根据美国癌
很高兴普洱茶重新回到人间。最近的消息显示,"普洱热"终于高位跳水,大大降温,这种理性的回归,我们宁可把它视作一种暗喻:"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它姓"普",这很清楚,普通的"普"。查《中国茶经》,140万字的叙述,专门介绍"普洱茶"的只有500字,虽不彰显,但是平实中见嘉许,已经给了它够高的地位。然而曾几何时,转踵之间,黄袍加身,山呼万岁,大单涨停,"一克普洱一克金",癫狂时,京城诸豪计量财富据
"普市"如同股市,"普民"如同股民,神话破灭后殊途同归,套牢的总是成千上万的散户。在一个充塞投机的投资领域,总待有人提着一桶金全身而退,众生方才如梦初醒。    人们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伴随着炒作之声在两三年内迅速成为茶中"黑马"的普洱茶,进入5月终于悬崖一跃,至今仍跌声一片,一次次的高位跳水,一次次的胆战心惊。  普洱与股市,这两个原本不相干的投资领域,现在却宛若一对难兄难弟。沪指进入2007年,
由于时常揭别人的短,邹家驹被很多人咒骂、憎恨,甚至有人大叫"邹家驹该下地狱"。    "他是一个疯子,看不得普洱茶红火,看不得别人赚钱。"  "他是一个麻烦制造者,他一说话,茶市就地震。"  在云南茶界,很多人拒绝谈论邹家驹,长期以来,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要他闭嘴。  当泡沫破裂,很多人开始冷静思考他在这几年针对"普洱神话"的每一篇檄文。有人将他称为捍卫普洱茶的卫道士,在众生狂热的普洱潮中幸有
在一些地方,人们一边在搞退耕还林,一边在大肆砍伐天然林;一边地方政府在大力宣扬六大古茶山的传奇,一方面六大茶山的原生态环境几乎毁坏殆尽。    在各类普洱茶宣传手册上,"六大茶山","自然生态"是最重要的关键词,很多照片都展示一些身着民族服装的美丽少女,在茂密的森林中,爬在树上采茶的倩影,这些是茶商最好的推销广告,但也却有人告诉笔者,再过两年真正"六大茶山"就再也看不到了。  记者从思茅、景洪到勐
本在重庆没有文科招生计划的清华大学,为从北大手中夺走今年的重庆文科高考状元,承诺录取该名学生,并给予奖学金,可清华大学争取招生名额的努力失败,重庆文科状元一度面临无校可上的尴尬,这被认为是“文革”后30年高招史上非常罕见的一幕。在教育部的协调下,文科状元经过了几乎无校可读的痛苦后,最后花落北大,为这一纷争拉下了帷幕。  关于此事的议论,已经很多了。有人说,这一“事件”反映出国内高校缺乏自主权,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