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巴利语佛教研究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814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0年金秋时节,我怀着欣喜的心情踏进北京大学的校门。到东语系报到后,首先面临选择专业的问题。那时候,在我们这些青年学生心目中,外语是革命的工具。尽管季羡林先生在全系新生大会上,鼓励在中学学过英语的同学选择梵语、巴利语专业,却没有一个学生将梵语、巴利语填为第一志愿,最好的也是填为第二志愿,多数像我那样填为第三志愿。就这样,按照组织分配,我进入了建国后开办的第一个梵语、巴利语班。
  经过政治学习和下乡劳动这样一些新生入学教育后,在初冬时节,正式上课了。一开始,我们是在外文楼一间阳光充足的教室里上课。没上几次,便通知我们换教室。那是外文楼后面的一排低矮的平房。前面的外文楼挡住了阳光,所以,这些平房比较昏暗,有时上课还要开灯。而且,平房里没有水暖设备,只在墙角边安个火炉。当时正逢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煤炭供应不足,火炉只是怏怏地保持着低温。而那时北京的冬天比现在冷多了,在这样的平房里上课总有冻手冻脚的感觉。课间休息时,大家就跺跺脚,搓搓手,也喜欢凑到火炉边暖和暖和。我们这些青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季羡林和金克木这两位年已半百的老师呢!就在这样的平房中,季先生和金先生把我们带入了繁琐的梵语语法海洋之中。他们一个一个字母地教我们书写,一个一个音节地教我们念诵,继而讲授语法、例句和课文。就这样,我们在外文楼后面的平房里度过了学习梵语的启蒙阶段。
  直到后来,我们才听说是季先生主动将好教室让给系里的外国专家使用。“文化大革命”期间,趁着去北京大学看大字报,我也曾特意到外文楼后面去看看。只见那里野草丛生,平房门窗洞开,桌椅残缺,炉子冰冷,一派凄凉景象,使我茫然的心中更添惆怅。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那一排平房已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一座气宇轩昂的博物馆。那排平房是被拆除了,但它们永远耸立在我的心中,连同两位老师的谆谆教诲。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当时,全国正在开展“四清”运动。告别母校时,季先生与我们相约:参加一年“四清”运动后,大家再到北大来,一起学习和工作。不曾想这个约言直到十余年后才得以实现。十年“文革”动乱后,季先生又出来工作。他没有违约,想组织我们翻译巴利语佛典《本生经》。那时,还没有复印机,他让系里打印了一部分《本生经》原文,分发给我们。我拿到《本生经》的打印稿后,便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不料想,这就促成了我以后十余年与巴利语佛典结下不解之缘。
  不久,我调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合办、季先生主持的南亚研究所工作。那些岁月,是国内学术研究蓬勃发展的年代。我与黄宝生合作译完《佛本生故事选》后,于1983年前往斯里兰卡佩伦德尼耶大学进修巴利语,主要从事巴利语佛典《经集》的翻译和研究,1985年回国。这时,《佛本生故事选》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而我翻译的《经集》于199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从斯里兰卡回国后,我无形中已成为巴利语“专家”,主攻巴利语佛教。而当时巴利语三藏经典只有北大东语系图书馆存有一套,书的原主人是陈寅恪先生,藏在外文楼三层的一间小屋里。我每次从城里赶往北大借阅几册,工作起来,诸多不便。金克木先生还将他经过“文革”残存的几册天城体巴利语佛典赠送给我。后来,我与北京图书馆东编室朱小兰谈及此事,不想她很快征得领导同意,为北图订购了英国巴利圣典会出版的全套巴利语经典。这套巴利语经典为我的巴利语佛教研究提供了方便,也鼓起了我撰写《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这部专著的勇气。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这部专著于199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其宗旨是,利用巴利语原典,向中国读者提供尽可能接近原始面目的佛陀生平传记和原始佛教思想。因为巴利语三藏毕竟是现存最早的佛教文献资料。佛教源远流长,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发展演变过程。原始佛教与大乘佛教乃至密宗相比,其内容和形式变化之大,在世界宗教中实不多见。因此,研究佛教必须高度重视它的历史发展过程。
  无论如何,从历史和现实看,中国还称得上是一个佛教研究发达的国家。可是,对于原始佛教的研究,始终是个薄弱环节。这里面有佛教派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存在语言障碍。近代以来,陈寅恪、汤用彤和吕澄诸先生都学习和掌握梵语和巴利语,以求对佛教进行追根溯源的研究。季羡林和金克木两位先生开设梵语、巴利语班,也是意在继承这一优良学术传统。可惜,这届梵语、巴利语班学生毕业后,分散在各个工作岗位,经历种种波折,迄今还坚持从事梵语、巴利语文献研究的老同学,已寥寥无几。长期以来,我在巴利语佛教研究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不胜寂寞。欣慰的是,我的研究工作始终得到我的两位恩师季先生和金先生的热情关怀和支持,我的译著和一些论文发表后,也能得到一些真正关心佛教研究的、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们的勉励。
  我对原始佛教的研究还是初步的,《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这部著作也是粗浅的。但路总是由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或者一段一段铺出来的,学术研究也有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我想我的这部著作将会成为国内原始佛教研究的垫底沙石,后来者必高于我。我坚信,中国的佛教研究前途无量。
其他文献
去年刘小枫先生在北大等校讲演尼采的思想与接受,很是成功,颇引起了大学生们的欢迎。但他到底讲了哪些独到的精神体认,我们无从得知。个别刊物报道了只言片语,读者自然不能从中发现丰富的价值。当我在刚刚踏进新世纪的门槛时,意外得到一本真正的新书——《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里面刊发了刘小枫的3万多字的讲演全稿。我很快就读完了这篇精彩的讲稿,感到一种特别的喜悦。作为研究西方思想的学
期刊
熟悉黄裳先生作品的,想来都知道先生于文章结集之事颇为矜慎,这回的《春回札记》篇幅近四百页,新章旧作率多前所未曾收集者,其价值不问可知。  近些年来,四十年代的书报每有重刊重印者,黄裳先生当日的文采风流也因之偶然再现,像《蠹鱼篇》和《万象》杂志的选本中就有先生以笔名发表的作品,单以文章论,似乎较其时纪果庵、周黎庵等所作略胜一筹,然而先生似乎对这些文章不大认可,从未加以理董,殊为遗憾。收入《春回札记》
期刊
伦纳德·史莱因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外科医生,业余爱好艺术,特别是绘画。1979年上半年的一天,他带12岁的女儿去参观纽约市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史莱因医生的打算是,想让女儿一开眼界,见识人类文化遗产的若干出色代表。  边走边看,史莱因医生试着努力激起女儿对伟大画作的崇敬和兴奋,女儿一个劲地问个不休,让父亲解释为什么这幅画是“杰作”,那幅画是“瑰宝”,面对一幅幅印象派、立体派的现代作品,医生也感到难
期刊
《回归五四》这本书是早就翻过,但却是一直到最近才认真读过的。  如果再收入舒芜1955年所提供的当时妇孺皆知的《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一些材料》,应该说,《回归五四》这本书将是一部具有特别意义的历史文献。从这本书中,读者将不难看出,舒芜是怎样从一个追随时代进步的知识青年,在胡风、路翎等师长朋友的引导下,成为积极参加四十年代启蒙运动的思想斗士;又是怎样在遭受挟政治威权的理论打击后,在五十年代决然否定过去
期刊
去年7月中旬,老作家梅娘要去加拿大居住一段时间,就便顺访温哥华,参加卑诗大学特意为她安排的东北沦陷时期女作家座谈会。我前往她那小小的两居室话别。闲谈中,她告诉我,她翻译的《中国的光荣与悲哀——评赵树理》玉川大学出版社,1979一书,出版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高兴并不亚于她。  我知道,解放初期的一段时间里,她与赵树理过从密切,有过思想上的碰撞。我编《梅娘小说散文集》北京出版社,1997时
期刊
“北地冱湿的高丘,寂立着一棵孤松;皑皑的冰雪蒙头,他立在那里做梦。它梦见远远东方,那儿有一棵棕榈,立在如焚的坡上,伤心地默默无语。”  这是四川籍创造社、浅草社诗人邓均吾(1898—1969)早年翻译的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名诗《松》。原诗是海涅诗集《抒情插曲》(1822—1823)中的第35首,曾被众多作曲家谱成乐曲,邓均吾用优美的韵律、隽永的译文准确地传达了海涅诗歌的意蕴。  为纪念
期刊
读了三联书店新版《黄仁宇作品系列》中的后三本——《关系千万重》、《地北天南叙古今》和《放宽历史的视界》,黄仁宇的思想和性格更加鲜活地凸显在人们面前。从《万历十五年》到《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他还是站在历史之外观察和品评历史,无论是考察微观的历史人物,还是纵览世界大历史,都还是一个冷静客观的仲裁者,而在这里,他似乎把自己融入了人类的文明历程,于是便从有我之境进入了无我之境。  无论有我无我,黄仁宇
期刊
二十世纪末,人类叫得最响的词除了“跨世纪”、“迎千年”之外,恐怕当数“回归”了。出去了,再回来,就叫“回归”,本来十分普通。然而,中国的百年历史却赋予了这个普通词汇极不普通的意义。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如同失散的儿女回归母亲的怀抱,这是二十世纪末中华民族骨肉团聚的两大盛事,是全球华人的共同的节日。  这是中国百年屈辱、百年抗争、百年聚变
期刊
儒家哲学、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研究重心,特别是对于孔、孟、荀的研究,更可以说具有基础性的地位。王杰先生的新著《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以早期儒家思想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并不使人感到新颖,但是从人学视野,对早期儒家文化重新作出解释,以至重新给予检讨,不能不说作者具有独到的眼光。仔细想来也确实如此。虽然对于什么是人学,学术界尚有争议,但是儒家,特别是先秦之孔、孟、荀,其思想主要是围绕“人”而展
期刊
在这个现代化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都在匆匆向外扩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已少有闲暇反顾自身。然而一旦我们沉思于人的存在,对生命的本质作精审细究,就会发现,人生的根基不在外部,而在人的精神深处。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我们通常叫做人的东西,也就是饮食、播种、数钱的存在物,完全不是人。人是精神,肉体是它的器官,说尊重人的时候,我们所尊重的不是肉体,而是他的精神”。  精神相当于心灵或灵魂。文明的现代人已不再相信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