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思念的偿还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st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7月中旬,老作家梅娘要去加拿大居住一段时间,就便顺访温哥华,参加卑诗大学特意为她安排的东北沦陷时期女作家座谈会。我前往她那小小的两居室话别。闲谈中,她告诉我,她翻译的《中国的光荣与悲哀——评赵树理》玉川大学出版社,1979一书,出版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高兴并不亚于她。
  我知道,解放初期的一段时间里,她与赵树理过从密切,有过思想上的碰撞。我编《梅娘小说散文集》北京出版社,1997时,收了她两篇回忆赵树理的文字。那真是娓娓道来,情真意切。此外,我还知道,该书作者日本驹泽大学教授釜屋修,也对赵树理十分崇敬。在翻译的过程中,梅娘与他也成了好朋友。
  这些年,我在研究沦陷区文学的同时,一直在留意这样一个课题:国外中国新文学研究史稿。日本的赵树理研究,当然在我的视野之内。于是,我迫不急待索要新作,以先睹为快。
  梅娘说,她自己还没有见到。山西赵树理研究会计划在赵树理逝世三十周年之际召开纪念研讨会,邀请她和釜屋先生参加,书在会上首发。如果会议的经费落实,她将在9月间从加拿大直接去大同参加会议。
  后来,我得到梅娘先生的信,说会议不开了。年底,她返回北京。得到这本书的时候,已是今年春节。中译本书名改作《玉米地里的作家——赵树理评传》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封面的背景是一片沟梁纵横的贫瘠黄土地。赵树理的木刻像置于左上方,头戴毡帽,朴实凝重,活脱脱一位农民。著者和译者的名字,置于其上。在这里,梅娘和赵树理联系在一起。
  作家梅娘和赵树理同处一个时代,却分属两个世界。
  赵树理1906—1970,成长于晋冀鲁豫边区,与乡土和乡村革命有着不解之缘,是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转型”意义的“农民作家”。在“文化大革命”批判斗争的高潮期中,不幸含冤殒命。
  梅娘1920—,活跃于日本占领时期的东北、北京文坛,曾在异族殖民统治和封建男权专制的双重压迫之下,顽强地为女人和女人的生存状态述说呐喊,是长期被冷落的中国沦陷区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在沉寂近五十年“复出”后,仍不懈地在新的历史时期执着于“女性书写”。
  作为东北巨贾的庶出女,在人伦关系紧张纷扰的大家庭中,幼小的梅娘就已经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和世态的炎凉。还在小学阶段又逢东北沦丧,让她过早地体味到民族灾难给个人、家族带来的痛苦和损失。所有这些,对梅娘的情感、思想以及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她的作品中,出现得最多的人物是战乱中的妇女,往往通过她们的坎坷经历和悲惨命运,以“女人和女人之间的浓厚的感情”,展示出女人的不幸和人世间的不平,进而提升到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关注与爱护。历史是公正的。今天,梅娘那些尘封半个世纪的旧作一版再版,从九十年代开始,作家梅娘的文学成就渐次被纳入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赵树理、梅娘两人的年龄相差有14岁。可是在解放前,两个人的主要作品的出版时间,却大体上相近。
  赵树理是壮年成名。新中国成立前夕,作为新世界缔造大军的一员,44岁的赵树理意气风发地从解放区来到北京。此时,他是蜚声文坛的前辈作家,是新中国主流文学的代表,是文化界的基层领导人物。
  梅娘可以算作少年得志。几乎在同时,强忍着丈夫意外遇海难弃世的悲痛,29岁的梅娘携带着两个幼女和腹中的胎儿,急切地从台湾返回即将成为共和国首都的北平。她背负着“汉奸”的历史包袱,以及据说是正在执行中共特殊任务的丈夫死因不明的疑案,决心脱胎换骨,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就是这样两个属于不同世界的人物,在以后风风雨雨的岁月里,有一段时间碰到了一起。
  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由赵树理任主席的北京市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没有把梅娘、雷研等一批从日本占领区走过来的文化人排斥在外。梅娘参加的是康濯等人主持的小说组。由于赵树理在曲艺组活动,梅娘与她的接触不是很多。然而,两次近一年的异地邂逅,使她与赵树理有了更为深入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由于与工业生产方式及市民生活模式格格不入,赵树理决心走农村的熟路。1951年3月来到了平顺县川底村体验生活。第二年4月,以及9到12月,又两度入住该村,参加了建社、生产、分配、并社、扩社等一系列工作。凑巧的是,当时已调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的梅娘,受命编写有关农村合作化运动的系列电影脚本,也于1952年春季来到川底村体验生活。在这远离都市的穷乡僻壤,赵树理和社妇女主任一起接待了她。梅娘后来曾用“喜出望外”来形容当时见到赵树理的感受。
  赵树理在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曾无私地帮助过许多人。从他的身上,梅娘“体会到了共产党人改造天下的豁然大度”。而在川底村的朝夕相处,却使他们都意识到俩人背景的差异。
  比如,赵树理要为梅娘做一顶当时女干部最流行的八角帽。梅娘一句“我戴上八角帽,也戴不出共产党员的风采”,使他愕然,从此不再触及此类话题。毕竟,梅娘是留用人员、改造对象。梅娘也在内心深藏着不以为然:男女有别,不愿戴。
  还有一件事深深刺激了梅娘。房东的独生子参军七年没有音讯,估计已为国捐躯。梅娘想按照婚姻法帮助儿媳办理离婚手续,开始新的生活。当梅娘征求赵树理的意见时,他表示反对,理由是,这里是老区。的确,像房东儿媳这种情况的人很多。帮助儿媳就等于拆了这个需要有帮手的家,会引起连锁反应。最后,梅娘还是被同样心怀深切同情但无可奈何的赵树理说服了,但心头挥之不去的,是对自己无能的愧疚,是对青春被扼杀的控诉。
  这些天翻地覆时代的小插曲,对生命个体而言并非无足轻重。追昔抚今,我们似乎无权责怪谁,甚至也不必作价值判断。也许,只能惋叹历史的有情或无情。
  此后,梅娘和赵树理各自走着自己的道路。
  在不间断革命的年代里,农民作家赵树理虽也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但仍创作了一批较好的作品。
  旧文人梅娘则很快沦为革命运动的对象。
  1952年,在忠诚老实运动中被认定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遭批判。1955年,在肃反运动中因经历复杂被打成“日本特务嫌疑”。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被定为右派,按一级条款处理,被关进劳改农场。服刑期间,13岁的二女儿得不到母亲的呵护,在救济院中病死。1961年解除劳教,成为无业人员。“文化大革命”使得本已岌岌发可危的的生活航船,一下子跌入无底的深渊:批判、斗争骤然升级;23岁的儿子因无钱及时治病而夭折;幸存的女儿为向社会表明与反动家庭划清界限,离她而去,三年之后才觉醒返回……不过,比赵树理幸运的是,梅娘终于熬到了重见天日:1978年得到彻底平反,恢复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编剧的公职。回首既往,令人喟然的是,在没有固定收入的那漫漫二十年间,梅娘完全靠各种粗活零工,以及个别大胆好心人的少许接济,维持着这个破碎家庭的生存。梅娘确实从富贾官僚之家的小姐太太,改造成了名副其实的自食其力者。
  共和国成立之后,梅娘基本上与文学创作绝缘。新与旧的时代差距与鸿沟,使得一批著名现代作家在创作的大门前都举棋不定或改换职业,更不用说沦陷区作家了。梅娘只化名在《上海新民报晚刊》上连载过短篇小说《我和我的爱人》。五六十年代,她曾以各种署名在北京、上海、辽宁等地出版了多种由她改编的连环画、通俗故事,以及她参与翻译的著作。这些已不是原创性的文学创作了。
  梅娘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阶段,始于七十年代末,两者间中断近四十年。这个阶段,主要写知识小品、游记文、回忆录以及时文。翻译也是她笔耕内容之一,其中,最重要的译作,就是日本学者的这部研究赵树理的专著。
  建国初期与赵树理共处的那一段时光,给梅娘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印象。八十年代初,当得知此书后,她出于对赵树理的怀念,转辗托人找到一本,迫不及待地翻译起来。用梅娘自己的话来说,“那翻译,不仅是词句上的准确转换,而是每一组遣词,都缠绕着我的苛求:我苛求所有的词语都是最恰当的,不仅符合原意,而且潜含着原书的神采。”之所以字斟句酌、殚思竭虑地推敲,并不是为了扬名,也不是为了稿酬,只是为了“偿还思念”《赵树理与我》。
  梅娘的翻译,不但在外在形式上力求准确,而且刻意在内容上抓住研究对象赵树理和研究者釜屋修的精髓。对此,原著者和赵树理研究者都作了充分的肯定。釜屋修看了梅娘的译文之后就曾说:他从“译笔中潜含的情愫”里发现,“梅娘对赵树理怀有很深的友谊之情”日本《中国季刊》1994年春季号。
  在几经周折之后,梅娘这部早已交稿的译著,终于在世纪之交得以问世。梅娘履行了自己的诺言:稿酬分文不取。对于早已逾古稀望期颐的梅娘老人来说,这部译著的出版,无疑了却了她的一个心愿。同一个时代曾分属两个不同世界的作家,梅娘和赵树理,在五十年代初的美好会合之后,通过这部译著,又一次会合。赵树理早在三十年前含恨离世,留下了冤屈、疑惑和不甘。时过境迁,这近半个世纪之后的第二次会合,是一种精神上的会合。
  漫漫历史长河中,五十年只是弹指一挥间。可是对于人生不过百年的个体生命来说,这几十年的波谲云诡、时移俗易,真可谓沧海桑田。梅娘与赵树理,殊途同归,最终得到了历史的承认。
  《玉米地里的作家——赵树理评传》,[日]釜屋修著,梅娘译,北岳文艺出版2000年11月版
其他文献
《马寅初全集》共分十五卷,系年收辑马寅老专著11部含初次译为中文的博士论文《纽约市的财政》、专论2种、文章或讲演辞641篇,约570万言。  引人注目的是第十五卷附录一份“《马寅初全集》尚缺资料目录”,包括《关于印度币制之变迁》、《法币与抗战》、《辞去北京大学校长的报告》等38件篇,足见编委会诸公的坦诚。感动之余,将区区平时浏览所及,可再补充的29件集外佚稿篇目一并列出:  39 关于建
期刊
世纪之交,所谓“后现代”亦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后现代论者质疑现代大工业破坏了自然,而工具理性又吞噬了人性;如果说前者主要表现为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深切关注,那么后者就是针对现代科技所蕴含的“知识/权力”结构的猛烈批判,“现代性”便成了一个众说纷纭的跑马场。但事实上,“现代”(modern<拉丁文modus=mode)这个概念并不只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它更基本地代表了一种“模式”,而现代化就是“就范”于
期刊
两年前的仲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的褚赣生先生来湘组稿,聊天时,这位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的老编辑对湘地的人才激赏有加,他对我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湖南一鼓作气涌现了三大拨人才,第一大拨是以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晚清中兴将帅,第二大拨是以黄兴、蔡锷、宋教仁为代表的民国元勋,第三大拨是以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为代表的共和国缔造者。这些人物个个都是一部传奇,你是湖南人,有天然的地利,若能将这三大拨人才串
期刊
明清两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末端,社会内部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现象光怪陆离。小说、野史、笔记等使人们得以窥探历史的某一方面,因而引起了研究者于文学史以外的关注。要研究明清时期为理学所禁锢所不齿的性爱风气,也只能借助于这些正史以外的史料。  远古时代的人们由于对性无法解释,故将其神秘性和庄严性幻化为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继而又以“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乾坤等各种说法来解释性,后经由儒家文明的荡涤与整
期刊
近些年来,学术界的各种丑闻越来越频繁地见诸报端,广大读者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当前的腐败正在向着神圣崇高的学术领域长驱直入。这样下去,我国的精神生产和文化建设实在堪忧。例如,今年湖北省社会科学1994—1998年优秀成果奖政府奖的评奖活动、尤其是其中的哲学社会学组的评奖活动,就是学术腐败在政府评价体制中的一次公开的粉墨亮相。在本次评奖过程中,评奖主持人和个别评委利用职权,在哲学社会学组把一场严
期刊
(9)正面辨认  一个术语让人如此折腾,不知他们西方这二百年来是否有过。  通常设想,在他们,这种事,大不了是几个国家语种彼此间语音转写而已。大致相同的历史背景,久矣夫所处相近的环境,共同面对的现象,恼人的同类型问题,语系不同也言语风习相近,思维结构机制接近,术语能指所指几乎多不待言传而易沟通领会。有的暗转就可了之,需要明转的也不待多折腾。  如今狭路相逢,认真较劲,连累我沈恒炎、燕宏远二君编《国
期刊
去年刘小枫先生在北大等校讲演尼采的思想与接受,很是成功,颇引起了大学生们的欢迎。但他到底讲了哪些独到的精神体认,我们无从得知。个别刊物报道了只言片语,读者自然不能从中发现丰富的价值。当我在刚刚踏进新世纪的门槛时,意外得到一本真正的新书——《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里面刊发了刘小枫的3万多字的讲演全稿。我很快就读完了这篇精彩的讲稿,感到一种特别的喜悦。作为研究西方思想的学
期刊
熟悉黄裳先生作品的,想来都知道先生于文章结集之事颇为矜慎,这回的《春回札记》篇幅近四百页,新章旧作率多前所未曾收集者,其价值不问可知。  近些年来,四十年代的书报每有重刊重印者,黄裳先生当日的文采风流也因之偶然再现,像《蠹鱼篇》和《万象》杂志的选本中就有先生以笔名发表的作品,单以文章论,似乎较其时纪果庵、周黎庵等所作略胜一筹,然而先生似乎对这些文章不大认可,从未加以理董,殊为遗憾。收入《春回札记》
期刊
伦纳德·史莱因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外科医生,业余爱好艺术,特别是绘画。1979年上半年的一天,他带12岁的女儿去参观纽约市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史莱因医生的打算是,想让女儿一开眼界,见识人类文化遗产的若干出色代表。  边走边看,史莱因医生试着努力激起女儿对伟大画作的崇敬和兴奋,女儿一个劲地问个不休,让父亲解释为什么这幅画是“杰作”,那幅画是“瑰宝”,面对一幅幅印象派、立体派的现代作品,医生也感到难
期刊
《回归五四》这本书是早就翻过,但却是一直到最近才认真读过的。  如果再收入舒芜1955年所提供的当时妇孺皆知的《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一些材料》,应该说,《回归五四》这本书将是一部具有特别意义的历史文献。从这本书中,读者将不难看出,舒芜是怎样从一个追随时代进步的知识青年,在胡风、路翎等师长朋友的引导下,成为积极参加四十年代启蒙运动的思想斗士;又是怎样在遭受挟政治威权的理论打击后,在五十年代决然否定过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