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对大学生干部处理学业和协会工作之间一些理解及处理方法进行讨论,得出应该如何辅导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及处理学业与协会工作之间的轻重。
Abstract: It will discus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hool work and association, then got how to help the students and know the relationship.
剛刚毕业的我当上了辅导员,从一名被辅导的学生转身成为了一名辅导学生的辅导员。我觉得我自己新鲜当学生的经历,可以说对学生这个群体比较有一定的了解。大一的时候,学生刚刚从高中毕业过来,高考刚刚过去,那些高中保持的读书的习惯还保存着。上了大学还会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大二,或者更高的年级,在师兄师姐的影响下,把自己的重点移到了学习以外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学生会,协会等一些学生组织的管理工作。我并不是反对学生去接触这类型的东西。的确这些经历会对学生以后的处理事情有很大的帮助。等毕业工作以后,接触过这一类工作的学生相对于没有接触过的学生更加有气场,更加有应变和管理能力。
一个优秀的学生组织 常常可以
(一)、推动大学生社会化
大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可以推进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生活,为将来大学生毕业的社会化做准备。同时促进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的增长增加社会知识。
(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社团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体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服务精神、开拓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大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
(三)、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大学生社团是由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追求的大学生自愿自发组成的团体,在这里大家可以自主观察、自主操作、自主讨论、自主总结,给了每一个社员充分的空间和自由,让其拥有展现自己个性的机会。因此大学生社团对于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
(四)、促进大学生学习社会角色
大学生社团组织岗位多,如社团中设置会长、副会长、部长、干事等社团角色。社团组织结构中的每种职位和每个角色都有一套行为模式,都有一套对应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机会,大学生在扮演这些角色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按照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学生获得步入社会前的模拟和锻炼。适应社会角色。
现在的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普遍高。在面试的时候,企业单位的招聘者对于当过班干部的和有管理学生会,协会经历的学生会特别垂青。因为招聘者会认为,他们没有相对于没有接触过的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的节奏,能更快地适应工作,投入工作。然而这一理论也慢慢地潜移默化着在读学生的意识,慢慢的形成学生热衷于参加学生组织的现象,造成学生组织臃肿,而且学生组织锻炼学生的效果也不明显。
这种情况慢慢地发展成为老师跟学生组织形成对立。有很多学生都会以学生组织有工作要做为理由请假不去上课。学生不去上课,课堂内容肯定会有一定会有所遗漏,对自己的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等老师批改成绩出来了,有学生组织工作的学生又会去要求老师能不能帮他们补习,让他的成绩高点,好评上什么优秀干部的。老师就会认为这个学生平时学习的时候不认真。评价再好也不会很高。对学生本身的学习态度也好,对老师的管理工作也好,这种恶性态度不断的恶性循环,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现在在实训基地的工作有一项就是语言控制,控制学生在实训基地实训期间内只允许使用英文交谈。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个学生就在宿舍的楼道里面大声的说着中文。被我发现以后该学生还很有理由的对我说,她在处理协会文化节的一些问题,而且自己英文基础差,必须使用中文交谈才能处理工作事情。作为一名学生,最本职的责任就是认真学好该学的知识,另一个本职责任就是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这种完全忽视学校定下的规定,还以处理学生组织工作为强大理由违背学校的制度的态度,从根本来说,是该学生错误的认为学生组织的工作高于一切。实训基地有一句标识语:Attitude is everything.态度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基础。首先,态度摆错位置了,那么所做的事情很可以会偏离自己预期想要达到的目的。
对于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参加学生组织的最大目的,都是想在学生组织中锻炼自己,不断的自我提升,提高自我处理突发情况等等的能力,从而转换成自我价值的积累。无疑,在大学期间,参加学生组织工作有一定的收益。但收益有分层次。最浅显的层次就是挂个名,好让以后简历能够多增些色彩;更深一层次,是要让自己反思。每一项活动,自己收益了些什么,获得了些什么,拾取了些什么经验,而这些获取的东西,又让自己失去了什么。有得便有失。作为一个学生,更为一名学生干部,要更加的懂得取舍。而不是一味的强调自己的组织工作的成绩。因为,你是一名学生干部的同时,更是一名学生,若连一名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也无法兼顾得当,只能说明一点,就是能力还处于低层次的阶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识,一个人的需求行为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现代大学生在父母的保护甚至可以说是呵护下,日常生活经费和人生安全问题已经完全消失在他们的字典里面。然而归属与爱的需求,他们会向自己的男(女)朋友出发。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就只有在学校的各种团体或者是班级里面实现了。
作为一名辅导员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平衡处理学业与协会工作之间的问题。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尽量的参与学生组织的活动。在参加学生组织活动的时候,必须要能尽可能的学到东西,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不能只拥有科学文化知识,却没有半点人际交流能力及团队管理能力。然而在参加学生组织的时候也有一些知识需要清楚地。自己的到底是为了学习管理能力,还是为了自己的课余兴趣而参加的呢?参加的组织是否能给到你自己的想要效果呢?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科学文化知识过关之后的事情。这个世界上就只有一个比尔盖茨。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他们那样,没有学好,在自己的意向,喜好去做,就去的成功的。至少在中国还没有这样的一个人存在过。
小结:大学不再是高中,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只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学生的本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不能因为其他的一些事情而影响基本的学习。在兼顾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才,才建议参加学生组织。
参考文献:
伊冬梅 丁力 中国当代高校学生组织研究 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8
喻凌云 周冠文 高校学生组织对大学生的成长成长的影响 培训教育2009
摘要:对大学生干部处理学业和协会工作之间一些理解及处理方法进行讨论,得出应该如何辅导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及处理学业与协会工作之间的轻重。
Abstract: It will discus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hool work and association, then got how to help the students and know the relationship.
剛刚毕业的我当上了辅导员,从一名被辅导的学生转身成为了一名辅导学生的辅导员。我觉得我自己新鲜当学生的经历,可以说对学生这个群体比较有一定的了解。大一的时候,学生刚刚从高中毕业过来,高考刚刚过去,那些高中保持的读书的习惯还保存着。上了大学还会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大二,或者更高的年级,在师兄师姐的影响下,把自己的重点移到了学习以外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学生会,协会等一些学生组织的管理工作。我并不是反对学生去接触这类型的东西。的确这些经历会对学生以后的处理事情有很大的帮助。等毕业工作以后,接触过这一类工作的学生相对于没有接触过的学生更加有气场,更加有应变和管理能力。
一个优秀的学生组织 常常可以
(一)、推动大学生社会化
大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可以推进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生活,为将来大学生毕业的社会化做准备。同时促进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的增长增加社会知识。
(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社团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体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服务精神、开拓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大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
(三)、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大学生社团是由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追求的大学生自愿自发组成的团体,在这里大家可以自主观察、自主操作、自主讨论、自主总结,给了每一个社员充分的空间和自由,让其拥有展现自己个性的机会。因此大学生社团对于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
(四)、促进大学生学习社会角色
大学生社团组织岗位多,如社团中设置会长、副会长、部长、干事等社团角色。社团组织结构中的每种职位和每个角色都有一套行为模式,都有一套对应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机会,大学生在扮演这些角色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按照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学生获得步入社会前的模拟和锻炼。适应社会角色。
现在的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普遍高。在面试的时候,企业单位的招聘者对于当过班干部的和有管理学生会,协会经历的学生会特别垂青。因为招聘者会认为,他们没有相对于没有接触过的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的节奏,能更快地适应工作,投入工作。然而这一理论也慢慢地潜移默化着在读学生的意识,慢慢的形成学生热衷于参加学生组织的现象,造成学生组织臃肿,而且学生组织锻炼学生的效果也不明显。
这种情况慢慢地发展成为老师跟学生组织形成对立。有很多学生都会以学生组织有工作要做为理由请假不去上课。学生不去上课,课堂内容肯定会有一定会有所遗漏,对自己的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等老师批改成绩出来了,有学生组织工作的学生又会去要求老师能不能帮他们补习,让他的成绩高点,好评上什么优秀干部的。老师就会认为这个学生平时学习的时候不认真。评价再好也不会很高。对学生本身的学习态度也好,对老师的管理工作也好,这种恶性态度不断的恶性循环,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现在在实训基地的工作有一项就是语言控制,控制学生在实训基地实训期间内只允许使用英文交谈。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个学生就在宿舍的楼道里面大声的说着中文。被我发现以后该学生还很有理由的对我说,她在处理协会文化节的一些问题,而且自己英文基础差,必须使用中文交谈才能处理工作事情。作为一名学生,最本职的责任就是认真学好该学的知识,另一个本职责任就是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这种完全忽视学校定下的规定,还以处理学生组织工作为强大理由违背学校的制度的态度,从根本来说,是该学生错误的认为学生组织的工作高于一切。实训基地有一句标识语:Attitude is everything.态度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基础。首先,态度摆错位置了,那么所做的事情很可以会偏离自己预期想要达到的目的。
对于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参加学生组织的最大目的,都是想在学生组织中锻炼自己,不断的自我提升,提高自我处理突发情况等等的能力,从而转换成自我价值的积累。无疑,在大学期间,参加学生组织工作有一定的收益。但收益有分层次。最浅显的层次就是挂个名,好让以后简历能够多增些色彩;更深一层次,是要让自己反思。每一项活动,自己收益了些什么,获得了些什么,拾取了些什么经验,而这些获取的东西,又让自己失去了什么。有得便有失。作为一个学生,更为一名学生干部,要更加的懂得取舍。而不是一味的强调自己的组织工作的成绩。因为,你是一名学生干部的同时,更是一名学生,若连一名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也无法兼顾得当,只能说明一点,就是能力还处于低层次的阶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识,一个人的需求行为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现代大学生在父母的保护甚至可以说是呵护下,日常生活经费和人生安全问题已经完全消失在他们的字典里面。然而归属与爱的需求,他们会向自己的男(女)朋友出发。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就只有在学校的各种团体或者是班级里面实现了。
作为一名辅导员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平衡处理学业与协会工作之间的问题。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尽量的参与学生组织的活动。在参加学生组织活动的时候,必须要能尽可能的学到东西,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不能只拥有科学文化知识,却没有半点人际交流能力及团队管理能力。然而在参加学生组织的时候也有一些知识需要清楚地。自己的到底是为了学习管理能力,还是为了自己的课余兴趣而参加的呢?参加的组织是否能给到你自己的想要效果呢?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科学文化知识过关之后的事情。这个世界上就只有一个比尔盖茨。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他们那样,没有学好,在自己的意向,喜好去做,就去的成功的。至少在中国还没有这样的一个人存在过。
小结:大学不再是高中,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只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学生的本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不能因为其他的一些事情而影响基本的学习。在兼顾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才,才建议参加学生组织。
参考文献:
伊冬梅 丁力 中国当代高校学生组织研究 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8
喻凌云 周冠文 高校学生组织对大学生的成长成长的影响 培训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