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抓好供电所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县级供电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的关键,对促进农村电力发展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企业形象意义重大。
【关键词】供电所;安全;管理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所成为供电企业实施设备运行维护和用电管理的最基层单位,负责农村电网的运行维护与用电管理,作为县级供电企业生产任务的主要执行者,其安全管理状况在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抓好供电所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供电所安全生产水平,是县级供电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的关键,对促进农村电力发展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企业形象意义重大。因此,加强供电所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一、强化安全意识,构筑思想堡垒
坚持以人为本,开展系统化、经常化、有针对性的安全思想教育,是供电所加强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供电所必须引导员工深刻认识确保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做到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对安全生产工作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麻痹大意。要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是最大的经济效益”的思想,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使安全工作在整个农电工作中置于首位。加大对各项安全生产规程、规定的执行力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确保安全、技术、组织措施三到位。提高全员安全意识,要从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工作抓起,注重“两票三制”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在工作中坚持“三不伤害”的原则,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执行安全规程的好作风。
二、健全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要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就必须在落实安全生产責任制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制定全面、完善、合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如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建立供电所安全责任终身追究机制、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值班责任制等,并运用相应的考核制度来保证责任制的严格执行,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能明确知道本部门、本岗位应负的安全责任并且认真地履行。供电所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范围难度相对加大.因此,必须明确责任,划分区域,以台区为单元,把安全责任明确落实到员工个人,使每个员工身上有担子,有义务,有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三、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目前,供电所人员素质普遍低下,文化水平偏低,技术水平不能满足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的要求。坚持有的放矢地搞好安全教育,是搞好安全生产的立足之本,安全知识是安全工作的保障。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是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造成事故的重要途径。供电所应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把安全教育融入班前会、绩效评价等会议中。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上,要注意把握创新性、灵活性与实效性,通过各种安全知识的培训、考试和考核,职业道德和安全责任心教育,安全活动日学习等方法,使员工学好安全知识,吃透《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掌握常用的急救知识;对典型事故进行剖析,对照事故特点对规程做针对性的讲解,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农电工的安全意识,对于不能通过年度《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考试者,要坚决取消其上岗资格。
四、严格执行技术措施, 杜绝习惯性违章
要使员工认清习惯性违章的危害,自觉抵制习惯性违章,养成自觉遵章守纪的好习惯。同时,要充分发挥安全员和所长的监督作用,从严查处习惯性违章。搞好技术措施是确保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但由于供电所人员结构,综合素质,历史原因等情况,在执行时总是难以落实要把反习惯性违章定作制度,明确规定任何人只要严重违章就必须待岗学习,学习合格后才能重新上岗,用制度来保证反习惯性违章工作的落实。要做到事前提醒,事中纠正,事后处罚,绝不姑息。对不执行安全措施的行为要严重查处习惯性违章是诱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但要彻底根除习惯性违章又绝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1、要培训到人,培训到现场,改变凭经验做事的坏习惯;2、要加强监管力度,对习惯性违章要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不讲人情、不讲面子,严格管理,加重处罚。3、要端正员工思想态度、努力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对照《安规》,做到时时刻刻查漏洞、找差距。4、要加强“百问百查”活动,通过对员工问、查的形式,不断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从而,积极有效地促进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改善,切实提高供电所安全生产工作的水平。
五、加强现场管理,杜绝事故苗头
严格执行现场到位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监护人的责任,发现不安全的动作,要立即纠正。开好开工会、收工会。开工前,工作负责人要交待清楚工作任务、安全措施、停电地段、停电时间、送电时间,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把好开工关;工作终结后,要清点工班成员,检查工作现场有无遗留工器具,对安全工作进行总结,收工关。检修现场要做到:“四明确—检修前要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工作地点,明确临近带电部位,明确安全措施、危险点及注意事项。四检查—检修人员工作前要检查设备名称、编号是否与工作票相一致;检查设备电源是否确已断开;检查工作地点与带电设备距离是否符合规程要求,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要求;检查工作地点是否在接地线保护范围之内。四把关—检修工作人员工作时要把好开工关、转移关、间断关、收工关。”
六、加强设备管理,抓好设备巡查
健康的设备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因此,供电所一定要抓好设备管理,重点抓好设备巡视、消除缺陷两方面的工作。1、对所有设备应分别建档、建卡。将设备检修维护的责任落实到人。巡视检查设备时必须认真、细致,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除周期性巡检外,还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及运行方式、负荷、自然条件的变化等情况增加巡查次数。在特别时期,应对检查的安全措施、执行人等作出具体规定,并对巡视结果做好详细记录。在巡视设备时,要善于分析,发现缺陷时应立即写出缺陷通知单,通知有关部门及时进行抢修。2、要本着“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迅速进行缺陷处理。无论是消缺还是检修,工作结束后,运行和检修人员应一起到现场验收,办理交接手续。此外,还要对缺陷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建立档案,以便分清责任,避免出现延误消缺、推诿责任的现象。
结束语:供电所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环节,如果安全抓不好,就无效益,稳定和发展之谈.只有认真抓安全,管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强化安全工作计划,细化安全责任,确保规范管理,做到先防、早防、提前防,防范于未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做到有组织,有措施,有考核,供电所的安全生产管理才能扎实、到位,供电企业的安全才能得到有力保障,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电力服务。
作者简介:宣红辉(1978-)男、助工,本科,弋阳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电所长
【关键词】供电所;安全;管理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所成为供电企业实施设备运行维护和用电管理的最基层单位,负责农村电网的运行维护与用电管理,作为县级供电企业生产任务的主要执行者,其安全管理状况在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抓好供电所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供电所安全生产水平,是县级供电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的关键,对促进农村电力发展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企业形象意义重大。因此,加强供电所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一、强化安全意识,构筑思想堡垒
坚持以人为本,开展系统化、经常化、有针对性的安全思想教育,是供电所加强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供电所必须引导员工深刻认识确保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做到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对安全生产工作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麻痹大意。要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是最大的经济效益”的思想,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使安全工作在整个农电工作中置于首位。加大对各项安全生产规程、规定的执行力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确保安全、技术、组织措施三到位。提高全员安全意识,要从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工作抓起,注重“两票三制”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在工作中坚持“三不伤害”的原则,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执行安全规程的好作风。
二、健全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要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就必须在落实安全生产責任制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制定全面、完善、合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如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建立供电所安全责任终身追究机制、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值班责任制等,并运用相应的考核制度来保证责任制的严格执行,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能明确知道本部门、本岗位应负的安全责任并且认真地履行。供电所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范围难度相对加大.因此,必须明确责任,划分区域,以台区为单元,把安全责任明确落实到员工个人,使每个员工身上有担子,有义务,有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三、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目前,供电所人员素质普遍低下,文化水平偏低,技术水平不能满足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的要求。坚持有的放矢地搞好安全教育,是搞好安全生产的立足之本,安全知识是安全工作的保障。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是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造成事故的重要途径。供电所应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把安全教育融入班前会、绩效评价等会议中。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上,要注意把握创新性、灵活性与实效性,通过各种安全知识的培训、考试和考核,职业道德和安全责任心教育,安全活动日学习等方法,使员工学好安全知识,吃透《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掌握常用的急救知识;对典型事故进行剖析,对照事故特点对规程做针对性的讲解,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农电工的安全意识,对于不能通过年度《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考试者,要坚决取消其上岗资格。
四、严格执行技术措施, 杜绝习惯性违章
要使员工认清习惯性违章的危害,自觉抵制习惯性违章,养成自觉遵章守纪的好习惯。同时,要充分发挥安全员和所长的监督作用,从严查处习惯性违章。搞好技术措施是确保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但由于供电所人员结构,综合素质,历史原因等情况,在执行时总是难以落实要把反习惯性违章定作制度,明确规定任何人只要严重违章就必须待岗学习,学习合格后才能重新上岗,用制度来保证反习惯性违章工作的落实。要做到事前提醒,事中纠正,事后处罚,绝不姑息。对不执行安全措施的行为要严重查处习惯性违章是诱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但要彻底根除习惯性违章又绝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1、要培训到人,培训到现场,改变凭经验做事的坏习惯;2、要加强监管力度,对习惯性违章要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不讲人情、不讲面子,严格管理,加重处罚。3、要端正员工思想态度、努力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对照《安规》,做到时时刻刻查漏洞、找差距。4、要加强“百问百查”活动,通过对员工问、查的形式,不断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从而,积极有效地促进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改善,切实提高供电所安全生产工作的水平。
五、加强现场管理,杜绝事故苗头
严格执行现场到位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监护人的责任,发现不安全的动作,要立即纠正。开好开工会、收工会。开工前,工作负责人要交待清楚工作任务、安全措施、停电地段、停电时间、送电时间,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把好开工关;工作终结后,要清点工班成员,检查工作现场有无遗留工器具,对安全工作进行总结,收工关。检修现场要做到:“四明确—检修前要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工作地点,明确临近带电部位,明确安全措施、危险点及注意事项。四检查—检修人员工作前要检查设备名称、编号是否与工作票相一致;检查设备电源是否确已断开;检查工作地点与带电设备距离是否符合规程要求,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要求;检查工作地点是否在接地线保护范围之内。四把关—检修工作人员工作时要把好开工关、转移关、间断关、收工关。”
六、加强设备管理,抓好设备巡查
健康的设备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因此,供电所一定要抓好设备管理,重点抓好设备巡视、消除缺陷两方面的工作。1、对所有设备应分别建档、建卡。将设备检修维护的责任落实到人。巡视检查设备时必须认真、细致,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除周期性巡检外,还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及运行方式、负荷、自然条件的变化等情况增加巡查次数。在特别时期,应对检查的安全措施、执行人等作出具体规定,并对巡视结果做好详细记录。在巡视设备时,要善于分析,发现缺陷时应立即写出缺陷通知单,通知有关部门及时进行抢修。2、要本着“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迅速进行缺陷处理。无论是消缺还是检修,工作结束后,运行和检修人员应一起到现场验收,办理交接手续。此外,还要对缺陷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建立档案,以便分清责任,避免出现延误消缺、推诿责任的现象。
结束语:供电所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环节,如果安全抓不好,就无效益,稳定和发展之谈.只有认真抓安全,管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强化安全工作计划,细化安全责任,确保规范管理,做到先防、早防、提前防,防范于未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做到有组织,有措施,有考核,供电所的安全生产管理才能扎实、到位,供电企业的安全才能得到有力保障,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电力服务。
作者简介:宣红辉(1978-)男、助工,本科,弋阳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电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