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活”了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i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提问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如《变色龙》一文,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例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就是一个很“曲”的问题,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注定他必死无疑。)结论: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四、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識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五、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节课的教学中,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表现出“执一而驭万”的一系列智能训练活动,更由于这一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的学生活动板块。
  总之,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一堂成功的设疑释疑课,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高。我们要善于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随机而变,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在當今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里,对于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较强的交流信息的口头表达能力。言语表达从事富有创造性的文学艺术、科学研究等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培养学生的口头言语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语文教师自身的口头言语就是学生最直接的模仿榜样。口才好的教师上语文课,往往生动、活泼、风趣、热烈,而不善口头表达的教师却会把生动的课文讲得枯燥无味,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影响课
期刊
摘 要:如何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钓”法。所谓创设问题,就是把课堂教学相关的重点和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去思考。教师在创设这些问题时,要多动脑筋,尽量设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使学生一听到问题,就都想一试锋芒。课堂对他们的影响都可谓十分深远,是课堂发展了学生独立的理解、思考和判断能力,是课堂促使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堂实现了师生丰富而完整的生命交流,在认知与情感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学习新教材大纲,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对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兴趣培养的认识与做法。强调学生兴趣升华应在转变观念,推进教学创新,在新面孔、新气氛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中注意培养。  关键词:课堂改革 导入激趣 情植氛围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進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模式,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
期刊
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工具。在识字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快乐识字、主动识字,是学生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识字的个性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识字也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生理、心理、语言能力,在不同的阶段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我们就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来进行识字教学。  学生识字的个性化主要表现在识字方法的多样化上,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形状记忆。学生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要创造,非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不可,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实验是知识的源泉,化学是凭借实验发展的科学。化学实验以其合理的设计方案,严密的科学论证和创造性思维的探索精神,为培养和造就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对中学生而言,培养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极为重要的
期刊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然而我們知道词汇量的多少是直接影响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作为幼教第一线的工作者,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幼儿积累和丰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评价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鉴定,也不是为了选拔,而是以发展、促进、激励为其标准,一切都是为了发展的需要。为充分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应注意:评价主体多元化,实现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评价的及时性、客观性、层次性。  关键词:评价 教学 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评价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鉴定,也不是为了选拔,而是以发展、促进、激励为其
期刊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計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很难想象,一个计算能力薄弱的学生怎能够学好数学和其它有关学科呢?根据这几年教学经验,绝大部分学生对于计算题都会做。只不过,有些学生是计算时粗心大意,把数字写错了,或把运算符号写错了,或者就是在计算时把减法运算当作加法运算。如果,老师再让学生重做一遍,学生也能做对,这些都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检查验算的习惯。我想,应重点抓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难点之一。学生认为难写,教师认为难教,因而,作文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美育化的“快乐语文”作文教学,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利用学生爱美和渴求欣赏美、创造美的心理,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审美情景。通过一系列的审美活动,强化学生的审美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美益智,引导学生投入“大语文”学习;以美培德,逐步树立“真、善、美”的观念;以美陶情,使学生
期刊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技能、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过程。因此,《国家基础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列为课程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即指学生在学习中心情是否愉悦。态度是指对某一客观事物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即指态度是否积极。价值观,可以说是态度的凝练,个体的有些态度经过时间的冲刷而流存下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