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推拿结合旋转拔伸整复术治疗软组织型颈椎病89例

来源 :按摩与导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jj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传统推拿结合旋转拔伸整复术治疗软组织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传统推拿手法在软组织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部及肩背部作传统手法操作,使患者的局部肌肉得到放松,再结合旋转拔伸整复术对颈椎后关节进行拔伸调整。结果 治疗89例患者,其中治愈64例,占71.9%;好转25例,占29.1%;总有效率100%。 结论 利用传统推拿结合旋转拔伸整复术治疗软组织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软组织型颈椎病 传统推拿 旋转拔伸整复术
  
  软组织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以颈椎退行性病变和颈部周围软组织劳损为病因。以颈肩部酸痛、板滞不舒、活动不利为主症的疾病。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常因劳神劳力过度所致,劳则伤气血,筋脉失养,久则风寒湿邪趁虚而入,凝滞于脉络,脉络拘结,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我们根据颈段椎体的正常解剖结构。运用以往已报道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法为基础,针对软组织型颈椎病我们结合临床实践对手法进行了调整和改进。自2001年到2005年,对89例软组织型颈椎病患者运用传统推拿结合改进后的旋转拔伸整复术进行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诊断标准
  
  1.1发病多见于长期从事电脑,写作,阅读等工作的人群。好发年龄:20~35岁。
  
  1.2—侧或两侧颈肩部酸痛板滞不舒,颈部活动不同程度的受限,遇劳和遇寒则症状加重。
  
  1.3偶有头晕和手麻症状。
  
  1.4一侧或两侧头夹肌、提肩胛肌痉挛。颈部韧带轻度钙化。
  1.5C3~4,C4~85,C5~6间隙旁及两侧肩井穴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1.6椎间孔挤压试验和臂丛牵拉试验均阴性。
  
  1.7 x线提示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椎体间间隙减小,病变椎体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棘突生理位置不正及小关节出现轻度偏移。
  
  2 一般资料
  
  病例均来自我院推拿科门诊,共89例,其中女性56例,占62.9%;男性33例,占37.1%;年龄均在20-35岁。病程最短者6月,最长者4年。
  
  3 治疗方法
  
  3.1传统推拿手法患者取俯卧位:
  3.1.1按揉法:取穴如下:风池、华佗夹棘、肩井、肩中腧、肩外腧、曲垣、秉风、天宗等穴,每穴按揉1-2秒钟。
  3.1.2一指禅推法:自颈部风池穴至肩部肩井穴作一指禅推法,先左侧后右侧,每侧2分钟。
  3.1.3滚法:医者位于患者左边,左手置于患者左颈部,右手置于左侧肩胛部,作双手滚法2分钟,同法在右侧也作双手滚法2分钟。
  3.1.4掌揉法:医者双手相叠,用掌根部作用于患者的第一颈椎至第七胸椎的两旁和肩颈部,掌揉1~2分钟。
  3.1.5拿法:医者双手在患者的颈项部和肩颈部施以轻柔的拿法,1分钟。
  3.1.6搓法:医者双手在患者的双侧颈肩部和肩胛部作搓法1分钟。
  
  3.2旋转拔伸整复术
  3.2.1对照x正位片,作旋转拔伸整复术。①患者取俯卧位,在棘突不正,后关节偏移之处,以医者之左手之大拇指指端垂直的按于患者右侧不正的棘突旁,其余四指固定于患者背部,右手掌根置于患者头部左侧,然后以左手大拇指用微力向对侧进行按压调整,同时右手掌根也向患者右侧用力与左手作协同调整。再以同法于对侧进行相同的调整。②患者取仰卧位,头部伸于床外,两手抓住两侧床沿,两下肢伸直,自然放松。医者坐于患者头前,左手托住患者的下领部(手掌小鱼肌、小指及无名指不可压迫患者喉管部,以免引起患者呼吸不畅),右手的掌心托住患者的枕外粗隆部,大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别置于患者颈部两侧的风池穴上。术者双手同时用力。水平位断续性拔伸患者颈部1分种,然后在拔伸的状态下缓缓向一侧旋转患者的颈部,转至30°后再继续扩大旋转5~10°,即可旋正患者的颈部,然后以同法向另一侧旋转。
  3.2.2将患者的颈部前曲15°后,轻微拔伸并向双侧作旋转整复术。
  3.2.3将患者的颈部后伸15°后,轻微拔伸并向双侧作旋转整复术。
  3.2.4以上手法完成后,在患者的颈部按揉1分钟。
  
  3.3上述方法1周2~3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而后做每周1次的保养治疗,持续6个月。
  
  4 疗效标准
  
  4.1有效性评价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分为治愈、好转、未愈3级。
  
  4.2总体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原有症状和体征消失,症状在劳累后或受寒及逢阴天雨前也未见加重,x线提示颈椎生理弧度及椎间隙基本正常。棘突生理位置不正及小关节出现轻度偏移得到纠正;好转:主症及体征明显减轻,颈部疼痛得到显著改善;未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在治疗过程中加重。
  
  5 治疗结果
  
  治疗89例患者。其中治愈64例,占71.9%;好转25例,占29.1%;总有效率100%。
  
  6 病例介绍
  
  王某,女,26岁,2003年12月初诊,患者颈部酸痛3个月,伴右侧肩背板滞不舒,症状时轻时重,劳累及受冷后症状明显加重。体检颈部活动:前曲20°,后伸15°,左旋小于30°,右旋小于25°,右侧头夹肌肌张力增高。同侧的第3~6颈椎棘突旁、肩胛内上缘及肩井穴压痛明显,病理试验未引出。x光检查颈椎生理弧度变小并向右轻度侧弯,病变第3~6椎体间间隙减小,并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双侧斜位片未见椎间孔变小。诊断为软组织型颈椎病。用以上方法治疗5次,颈部酸痛及肩背板滞有显著改善,继续治疗10次,巩固治疗5次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x线显示:颈椎生理弧度及椎间隙基本恢复正常,棘突生理位置不正及小关节出现轻度偏移得到纠正。继续保养治疗,每周1次,持续6个月,患者症状无复发。
  
  7 讨论
  
  7.1软组织型颈椎病的主要病理目前认为颈椎及椎间盘退变所致椎体排列紊乱、颈部软组织变性是引发本病的两大因素,在脊椎各节段中,颈椎负重较大、生理功能复杂由于不断承受各种负荷、劳损或意外损伤,从而使椎间盘出现加速退变,尤其以椎间盘的变性出现最早。从而导致椎间张力下降,引起椎间松动不稳。椎节的失稳一方面直接引起颈部各肌群之间的失平衡而导致肌肉的防御性痉挛;另一方面椎节的失稳会引起椎间出血水肿,直接刺激分布于椎间周围的窦椎神经末梢,使颈部出现酸、痛、胀等临床症状。另外由于椎间盘的变性引起的椎间隙变窄,椎体旋转侧偏,导致椎体周围软组织过度牵拉,形成无菌性炎症以及肌肉痉挛,压迫肌间小血管,导致颈部主要动脉的血流阻力增大,血流速度减慢。由于颈椎的动力性平衡取决于附着在椎体和附件的头、颈、背、肩区不同层次肌群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统一性以及协调性。颈部不同的肌群损伤引起的动力平衡失调反过来加重颈椎的退变。刺激支配颈部动脉的交感神经丛,反射性使动脉产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这与祖国医学关于肾精亏虚、脊髓不充、筋骨失养,骨骼退变、而发生骨赘,压迫刺激颈部,促使颈部周围筋脉不通、导致颈部疼痛、酸胀的理论相符。
  
  7.2整骨推拿法综合了一指禅推法、掌揉法、滚法、拿法、搓法等手法以放松椎旁软组织,最终起到了解除肌肉的痉挛,缓解了对颈肩部小血管的压迫,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吸收了炎症产物,从而减小了颈部主要动脉的血流阻力,加快了血流速度,增加了供血量,同时由于椎旁痉挛的软组织得已放松,为棘突和后关节的整复作了良好的前期准备。而拔伸状态下的旋转复位等整骨手法整复了椎间关节的错位。由于错位的小关节得以复正,减轻了椎间盘的压力负荷,调节了颈椎的内外平衡,从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骨刺的继续生长,使之恢复最佳应力状态。
  
  7.3我们曾在1989年山东《中医杂志》第5期报道了“拔伸旋转整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50例”2001年《按摩与导引》第4期发表了“托肘拔伸旋转整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在那个时期尚未对颈椎病提出保养的问题,但近年来,由于工作强度的增加患者颈部负荷时间的不断增长(女口电脑,写作,阅读),给颈部软组织增加了诸多不利的因素,虽然患者在得病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密集治疗,颈椎病的症状可以近瘥或痊愈,但当这些病员一旦停止治疗,回到原来的工作环境,颈部症状便又会逐渐出现,在临床上我们称之为复发。但是尚若病员每周一次继续进行保养性的治疗,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了,如我们报道的那样,症状元一复发。故我们希望凡同道可用保养之法一试,然后对保养之法提出宝贵的意见。
其他文献
关键词:嗅觉减退;综合治疗;案例    钟兰老师擅长针灸等传统疗法综合治疗顽固性疾病。尤其强调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针药并用、辨证论治疑难杂症。包括耳鼻喉科久治难愈的患者,经师精心调治。亦取得可喜疗效。下面仅录老师结合方药、针灸与拔罐治疗嗅觉减退、经3次后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的1例报道。  申某某,女,53岁。自述长期颈椎病及慢性胃炎,平时易感冒(月均2-3次),自用“滴鼻液”、“红霉素软膏”或“氯霉素
期刊
关键词 失眠,顽固性 推拿治疗 中医药治疗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中医称不寐,多是由于情志失常,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阴阳失衡,阳盛阴衰,阳不入阴所致。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笔者自2006年1月至今用手法配合自拟安神汤治疗该病,特别是对顽固性失眠,收到较好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以7字牵引抖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两组不同的方法对照,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采用7字牵抖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推拿手法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好转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好转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 推拿治疗 时效观察 7字牵抖法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
期刊
关键词 疲劳综合征,慢性 推拿调整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e Fatigue Syndrome,简称CFS)是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同时伴有头痛、咽痛、肌肉关节疼痛、失眠和多种精神神经症状,但无其他慢性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的症状群。CFS是1988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Holmes等正式命名的,1994年CDC的Fukada修订了CFS的诊断标准,并得到国外医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多功能牵引结合按压手法、内服“痹证散”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综合治疗50例腰椎滑脱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其发病机理与治疗机理。结果:治愈率达92%,有效率达94%。结论:三维多功能牵引结合按压手法、内服“痹证散”综合治疗腰椎滑脱具有疗效好,安全性好,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三维多功能牵引治疗 按压手法治疗    腰椎滑脱是指相邻腰椎间移位而引起腰腿疼
期刊
摘要 本文报道采用国产经皮腰椎间盘切吸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经85例患者治疗观察。以3月至2年的随访,优良率达94.12%,元并发症发生。切吸疗法创伤小、恢复快,不干扰椎管内结构,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疗效较为满意。本文介绍了切吸疗法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对其治疗机理、适应症与禁忌症进行了诗论,强调认真阅读CT片,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提出部分“固着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列为
期刊
关键词 关节功能紊乱,颞下颌 推拿治疗 中药外熨治疗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又称“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颞颌关节区疼痛、弹响、肌肉酸痛、乏力、张口受限、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其多因暴力打击、好吃硬性食物、关节发育不对称、长时间张口、习惯性单侧咀嚼等引起。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及愤怒时的咬牙切齿、寒冷刺激使颞颌关节周围肌群痉挛等亦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近5年来,笔者采用手
期刊
关键词:发热;小儿;推拿治疗    发热作为一个常见症状,无论外感,内伤,多种急、慢性疾病均可出现。尤其小儿“稚阴未长”不耐寒热,病理特点决定不仅外感阳热邪气,最易发热:即使外感阴寒邪气,内伤饮食积滞,也易热化,因而发热是小儿最常见而又明显的症状之一。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收集时间2003年9月-2007年8月:最小年龄6个月,最大年龄10岁,共52例;男29例,女23例。本病组腋测
期刊
关键词 肩周炎,真性,重度粘裢 推拿治疗    1 病例    患者,麦某某,女性,52岁,1998年6月8日就诊。  患者于1989年1月初,自觉右肩疼痛,夜甚,遇寒或右手劳累则疼痛加剧。自行服食消炎痛或茶普生片而痛减轻,于同年2月发觉患肩上肢不能抬举,曾在本院内科、骨科、针灸科诊治;又到省某某医院神经科、骨科就诊,检查:风湿、血糖、尿酸、肩部x线照片,均未发现异常,均诊为肩周炎。经过中药外洗、
期刊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小儿 推拿治疗    面神经麻痹,俗称吊线风,以颜面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又称为面瘫。以其损害的部位不同,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本文只讨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造成的面瘫(俗称“歪嘴”)。病变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例如脑桥下部、中耳或腮腺等。其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嘴歪眼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