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乎学生——和谐的课堂氛围呼唤教学民主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F66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堂语文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些文章中的新词。突然,有个学生轻声地说:“老师,你有个字写错了。”我问:“是哪个字啊?”“‘沫’这个字。”我回头审视了一下黑板上的字,觉得并没有错,就继续问:“错在哪里?”他鼓起勇气站起来说:“右半边的‘末’第一横应该最长,可是您没有体现出来。”
  我仔细看了一下书上的字,说:“你观察得真细致,确实是老师写错了。”说着,我拿起黑板擦,擦去原先的那个字,写上正确的。改过后的那个字显得那样地神气、好看。我再看看那个学生,只见他脸上漾起灿烂的笑容。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板书时更仔细了,学生也更挑剔了。我想:师生之间的这种共同努力,不能不说是一种教学相长。这种结果,完全是因为我在乎学生。
  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如何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一方面要靠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要让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在我们的课堂中,教师往往站在比学生高的角度,居高临下,扮演着不可挑战的知识权威的角色。这种情况的存在,造成了不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了压力。即使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往往收到的只是事倍功半的效果。因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呼唤教学民主;要做到教学民主,就必须在乎学生。
  
  一、为什么要“在乎学生”
  
  毋庸讳言,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学生仍旧在回答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做自己不愿做的作业;这是属于教师的问题,学生是为回答教师的问题而存在的;重视最终获得的知识,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等等。所有这些,反映出我们的课堂教学还缺乏民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方法上
  教师仍然按照自己的教学习惯、教学程式、思维方式教学,不管所教学的对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学生,意图在教学的流水线上生产出符合考试规格的“产品”。试想:学生是孩子,教师是成人,他们怎么能够走进教师的思维世界,成为教师思维的代言人吗?
  2、教师角色上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比他们更有知识。因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就成了权威。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也把自己当作至高无上的权威,“我讲你听,我问你答,一切以我为中心”,就会更加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这样的课堂教学就缺少民主性。
  3、教学侧重上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成为教师的附庸。教学由此变成了一种单纯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它所注重的是知识,而不是人的发展。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将注意力放在知识上,教师为知识而教,学生为知识而学。这样,最主要的人的发展却被忽视了。而人是有差异的,如果不注意这些,对所有学生实行“一刀切”,显然是不科学的。
  综上所述,缺乏民主的课堂缺乏生机,对学生的发展不利。
  
  二、如何“在乎学生”
  
  1、正视自己
  教师的职责是什么?《学会生存》中说:“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师拥有的知识确实是比学生多,但我们不能以绝对权威自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讨问题,应该让学生觉得教师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另外,教师也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够把自己当作知识的化身。教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但这种威信不能只建立在知识的拥有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自己的人格方面。
  2、珍视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会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当学生禁锢自己的时候,可能问题就出在教师身上。这时,我们应该反思自身的做法,而不只是苛求学生。当学生大胆发表自己意见时,教师切不能加以遏止,要珍视学生,对他们这种敢于表现自我、积极思考的行为要加以认可甚至鼓励,从而使他们敢说、会说、乐说。
  3、珍惜时机
  任何教学活动不可能完全按照某个人的想法进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种情况产生。面对这些临时出现的情况,教师要把握时机,加以引导,切不可置之不理,更不能粗暴对待。
  教学活动中,学生会经常出错,而教师也会出错。每一个错往往都蕴藏着一个很好的教学时机。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错横加指责,对自己的错含糊其辞,那么不光会错失教学时机,而且会拉大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在乎学生,就要在乎他们的喜怒哀乐,在乎他们的言行举止,在乎他们的情感态度,像他们在乎教师一样在乎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不再是孤独的演奏者,才能使课堂响起动听的交响乐。
  (作者单位:421002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光明路小学)
其他文献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过:“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每个学校都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实践证明,创新不是某个人的专利,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都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只是属
期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但是,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和变幻莫测的社会生活,使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小学是个体生
期刊
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智力是密切相关的。智力是人在认识过程中各种能力的综合,加强能力的培养,能有力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自学能力更是如此。在数学中,能力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把这一能力培养好了,就是学生自己学会了学习。这就是我今天所要谈的小学生自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从婴儿期、幼儿期、青少年期逐步培养。作为小学教师,主要抓少年期学生在校期间自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
期刊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二十一世纪是经济知识时代,是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竞争的时代。那么,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谈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创新需要从小培养,从习惯抓起    许多著名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具备巨大的潜在能力,其中创造力属于最有价值的能力。那么,如何将孩子的潜在创造力转化为实现的能力?关键在于早期发现这种潜在创造力所迸发出的火花并
期刊
一、什么叫创造    创造,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是人类智慧之源;创造,是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新颖、独特成果的最有价值的劳动过程。    二、如何进行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    1、改应试教育为创造教育  传统的教育观念一直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被动者,由教师来精心雕塑——学生是可塑之材,教师是雕塑家。在教与学的关系上,片面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自主
期刊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某种教学模式是针对某个实际问题,为达到某种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最佳教学操作范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代教学中的一个综合性的课题。近年来,新教学模式的探讨引起了教师们的关注与兴趣。   教学模式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教学模式,它反映着那个时代的教育思想。从古至今,我国经历了从私塾式
期刊
【摘要】数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但是由于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导致厌学情绪相当严重,中职数学课堂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和谐。因此,为了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树立“全纳教育”理念,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得,让师生之间互相悦纳,实现和谐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全纳教育 课堂改革 分层教学 学习兴趣 探索交流 相互悦纳 和谐发展    俗话说:“学好数
期刊
“兴趣”是学生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很浓。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消极、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对了问题,教师会很高兴,有时会大加赞美;但学生一旦回答出错,有些教师就很难沉住气,有
期刊
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平凡而深远的影响。  例如:一天上午第二节课刚上课,我准备批改作业时,小玉同学拿着一本《学生指要》急匆匆跑到办公室对我说:“何老师你看嘛!这是秋菊写的”。她气愤她指着书的最后一页,我接过书一看,写着:“小玉是大力的女朋友、恋人……”我看完后问小玉:“你和同桌秋菊闹矛盾了吗?”“没有。”“你什么时候得罪她了?”“没有。”“她写的内容是真的吗?”“不是”。“你去把秋菊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普及,学生已经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们必须掌握各方面、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初中班主任更应该多学习、多钻研,掌握更宽更广的知识技能。    一、中学班主任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具备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信念    中学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已基本接近于成人。他们的行为、思想、情感已经趋向于成熟,他们比上小学时更加期望教师和家长的理解和关爱。作为一位中学班主任,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