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案例再现了聊出来的空心菜课程产生及实施过程,以及从课程开发、学科整合、家校联系三个方面分析聊出来的空心菜课程背后的故事。
关键词:聊 空心菜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0-0187-01
母亲节这天,洪妈妈在二年三班班级微信群发了张图片,内容是空心菜梗做的三根竖笛和一把二胡,然后说:“语文吕老师、英语黄老师节日快乐!满是羡慕嫉妒恨呐!孩子说她现在有三个妈妈,吕老师、黄老师也是妈妈,三根竖笛最长的是吕老师的,中的是黄老师的,可怜的我,靠边站。然后她看我可怜了,就说算了,再做一把二胡给您,话说,这真的是亲生的吗?”我看了觉得很有意思,接过话说:“好可爱的孩子!”洪妈妈解释道:“昨天正好买空心菜,她就地取材,空心菜的梗,挺合适的。”我回答:"这份母亲节礼物充满了创意!”洪妈妈突发奇想:“周二美术课要不要来一场空心菜叶梗创意大比拼,要的话我让她带一大把到班级,孩子们一起互动制作肯定比一个人做得更棒!”
我经过考虑,觉得上一堂手工空心菜课也可以,于是就答应了,并在班级微信群里通知周二早上美术课孩子们要带的工具材料。为了不浪费空心菜,通过商量,语文吕老师也决定上一节作文课,并做好教学分工。
周二早上,洪同学带来了妈妈买的一大堆空心菜。美术课在第三节,利用一二节,我抓紧时间备课,先制作二幅范图,一个是“划船”,一个是“滑板”,顺便发在二年三班班級微信群。黄爸爸顺着:“桃花潭水深干尺,蕹菜演绎成作品。”吴妈妈补充:“滑板鞋。”我把做完的第三个范图“鱼”也发在群里,吴爸爸把三个范图换了个顺序,编了一个故事:“早上出海打鱼,抓了一条大鱼,很高兴,上岸后滑着滑板回家。”真的佩服家长们的想象力,三个范图居然联想出这么多的东西,超级可爱的一群家长们!
第二节,语文吕老师上作文课,小朋友兴致很高,通过看、闻、摸等环节,近距离接触空心菜。吕老师启发想象,孩子们妙语连珠,写出来的作文,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融入了生活,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第三节,美术手工课,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空心菜结构,展开想象,裁剪莱叶和梗,重组形体,最后粘贴作品。学生们创作出很多出人意料的作品:有的粘贴成美丽的武夷山、草原世界,有的制作房子、小汽车,想象丰富,制作精细。课后延伸环节,我和学生讲,家里炒空心菜时,经常会把老的空心菜梗折掉,这些折掉的空心菜梗我们就可以拿来制作手工作品,废物利用,经济环保。
1.聊出课程立足生活的校本开发
新课程改革提出老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应是课程开发者,特别是开发学生熟悉的乡土化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让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活即教育,生活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空心菜对于生活在泉州城区的二年级孩子来说,虽然没有种植过,但都有吃过,餐桌上烹饪过的空心菜和没烹饪过的空心菜也是有所区别,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把空心菜作为课程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聊出来的空心菜课程,虽然带有偶然性,但是老师如果没有课程意识,按部就班,因循守旧,也就不可能上这种教材没有的课程了。这样的课程开发是一种挑战,它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没有可供参考的教参。所以,不管作文课还是手工课,任课教师课前都要做足功课,写教案、查找资料、制作范图等,课上要做诸多的铺垫、启发、引导,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话说,有话写,懂制作,会制作,百花齐放,达到教学的目的。
2.聊出整合 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新课标注重多个学科的课程整合,美术学科的手工课和语文学科作文课同时教学空心菜,两课各有侧重点,表现形式也不同,作文课主要是观察、想象、口头描述,以文字形式表达,培养的是孩子的写作能力;手工作品则是裁剪、重组、创造新形象,以图形形式表达,培养的是孩子的动手能力。不管是文字还是图形的表达,都是学生对空心菜的个性表达,都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两者既有联系又有所侧重。洪同学带来的空心菜,吕老师的作文课上让孩子们近距离的观察、写作,然后在手工课上,孩子们制作成手工作品,是我和吕老师基于资源合理利用的一次分工与合作,这样的分工与合作需要互相交流,这样的交流可以在班级微信群里,在私下里。
3.有效的聊 构建和谐的家校联系
沟通是一门学问,有效的沟通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条件,融洽的家校关系是有效沟通的保证。家庭、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共同的“利益”,作为老师,千万不可以高高在上,不和家长沟通交流。有效的沟通,可以化解矛盾,增加了解。不同的家长来自不同的行业,他们培养孩子的方法也不一样,有一些好的做法可以在全班推广,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这些好的做法。聊出来的空心菜课程就是由于洪同学在家里利用废弃的空心菜梗组合成三根竖笛和一把二胡,引发了我和洪家长的对话,最后在洪家长的推动下形成的课程。因此,要发挥班级微信群平台的作用,家校经常互动交流,关注孩子的教育,分享教育心得,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庆波.空心菜花的启示[J].新课程教学案例,2007(5):26-27
关键词:聊 空心菜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0-0187-01
母亲节这天,洪妈妈在二年三班班级微信群发了张图片,内容是空心菜梗做的三根竖笛和一把二胡,然后说:“语文吕老师、英语黄老师节日快乐!满是羡慕嫉妒恨呐!孩子说她现在有三个妈妈,吕老师、黄老师也是妈妈,三根竖笛最长的是吕老师的,中的是黄老师的,可怜的我,靠边站。然后她看我可怜了,就说算了,再做一把二胡给您,话说,这真的是亲生的吗?”我看了觉得很有意思,接过话说:“好可爱的孩子!”洪妈妈解释道:“昨天正好买空心菜,她就地取材,空心菜的梗,挺合适的。”我回答:"这份母亲节礼物充满了创意!”洪妈妈突发奇想:“周二美术课要不要来一场空心菜叶梗创意大比拼,要的话我让她带一大把到班级,孩子们一起互动制作肯定比一个人做得更棒!”
我经过考虑,觉得上一堂手工空心菜课也可以,于是就答应了,并在班级微信群里通知周二早上美术课孩子们要带的工具材料。为了不浪费空心菜,通过商量,语文吕老师也决定上一节作文课,并做好教学分工。
周二早上,洪同学带来了妈妈买的一大堆空心菜。美术课在第三节,利用一二节,我抓紧时间备课,先制作二幅范图,一个是“划船”,一个是“滑板”,顺便发在二年三班班級微信群。黄爸爸顺着:“桃花潭水深干尺,蕹菜演绎成作品。”吴妈妈补充:“滑板鞋。”我把做完的第三个范图“鱼”也发在群里,吴爸爸把三个范图换了个顺序,编了一个故事:“早上出海打鱼,抓了一条大鱼,很高兴,上岸后滑着滑板回家。”真的佩服家长们的想象力,三个范图居然联想出这么多的东西,超级可爱的一群家长们!
第二节,语文吕老师上作文课,小朋友兴致很高,通过看、闻、摸等环节,近距离接触空心菜。吕老师启发想象,孩子们妙语连珠,写出来的作文,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融入了生活,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第三节,美术手工课,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空心菜结构,展开想象,裁剪莱叶和梗,重组形体,最后粘贴作品。学生们创作出很多出人意料的作品:有的粘贴成美丽的武夷山、草原世界,有的制作房子、小汽车,想象丰富,制作精细。课后延伸环节,我和学生讲,家里炒空心菜时,经常会把老的空心菜梗折掉,这些折掉的空心菜梗我们就可以拿来制作手工作品,废物利用,经济环保。
1.聊出课程立足生活的校本开发
新课程改革提出老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应是课程开发者,特别是开发学生熟悉的乡土化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让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活即教育,生活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空心菜对于生活在泉州城区的二年级孩子来说,虽然没有种植过,但都有吃过,餐桌上烹饪过的空心菜和没烹饪过的空心菜也是有所区别,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把空心菜作为课程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聊出来的空心菜课程,虽然带有偶然性,但是老师如果没有课程意识,按部就班,因循守旧,也就不可能上这种教材没有的课程了。这样的课程开发是一种挑战,它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没有可供参考的教参。所以,不管作文课还是手工课,任课教师课前都要做足功课,写教案、查找资料、制作范图等,课上要做诸多的铺垫、启发、引导,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话说,有话写,懂制作,会制作,百花齐放,达到教学的目的。
2.聊出整合 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新课标注重多个学科的课程整合,美术学科的手工课和语文学科作文课同时教学空心菜,两课各有侧重点,表现形式也不同,作文课主要是观察、想象、口头描述,以文字形式表达,培养的是孩子的写作能力;手工作品则是裁剪、重组、创造新形象,以图形形式表达,培养的是孩子的动手能力。不管是文字还是图形的表达,都是学生对空心菜的个性表达,都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两者既有联系又有所侧重。洪同学带来的空心菜,吕老师的作文课上让孩子们近距离的观察、写作,然后在手工课上,孩子们制作成手工作品,是我和吕老师基于资源合理利用的一次分工与合作,这样的分工与合作需要互相交流,这样的交流可以在班级微信群里,在私下里。
3.有效的聊 构建和谐的家校联系
沟通是一门学问,有效的沟通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条件,融洽的家校关系是有效沟通的保证。家庭、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共同的“利益”,作为老师,千万不可以高高在上,不和家长沟通交流。有效的沟通,可以化解矛盾,增加了解。不同的家长来自不同的行业,他们培养孩子的方法也不一样,有一些好的做法可以在全班推广,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这些好的做法。聊出来的空心菜课程就是由于洪同学在家里利用废弃的空心菜梗组合成三根竖笛和一把二胡,引发了我和洪家长的对话,最后在洪家长的推动下形成的课程。因此,要发挥班级微信群平台的作用,家校经常互动交流,关注孩子的教育,分享教育心得,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庆波.空心菜花的启示[J].新课程教学案例,2007(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