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我心依旧高原情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ma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995年6月26日上午,北京首都机场候机大厅人头攒动,举步难移,泪眼轻拭,别情依依。领导、同事、家人在为一群即将西行的人送别。他们,就是中央国家机关首批89名援藏干部。
  一首讴歌党的好干部孔繁森的歌曲《公仆赞》,激荡在大家的心田:“你是公仆,身上凝聚着民族魂;你是大树,身后成长着大森林。孔繁森,你是一团不灭的火,光焰照后人。”中央国家机关首批援藏干部出發之际,正是全国学习孔繁森的高潮。所有同志都知道,他们将踏着孔繁森走过的道路,迈向雪域高原。可所有同志也都清楚,与以孔繁森为代表的老一辈援藏干部相比,他们肩负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党中央在不同时期从全国各地抽调了大批干部,技术人员,工人支援西藏。他们忠实地贯彻中央有关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共同奋斗,在百万农奴翻身解放、万里高原日新月异的伟大变迁中,矗立下一座座惊天泣神的历史丰碑,谱写下一曲曲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以自己鲜血与汗水,以对藏族人民深厚的感情,凝聚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的老西藏精神。
  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支援西藏进行了新的部署,从资金、项目、人力的援助上加大了力度,使古老的西藏与全国一起进入了开发建设的新阶段。特别是1 994年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制定了由中央国家机关和全国较发达省市对口支援西藏的新规划,成为加快西藏发展建设的里程碑。按照“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原则,在中央国家33个部委和全国14个省市选派出621名同志,作为首批实施对口支援工作的干部,肩负着让西藏与全国人民一起走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奔赴高原。
  89位中央国家机关援藏干部,是从在部委中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者。从孔繁森同志的身上,他们体会到“老西藏精神”的深刻内涵;从中央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的理解中,他们意识到这个“首批”的特殊意义。发扬传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这是援藏工作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时刻,这是西藏发展建设将要进入历史新阶段的重要开端。能作为首选者参与这样一项伟大事业的起跑,能作为一个践行者见证古老西藏向现代化的巨大变迁,他们的胸中满怀激扬的豪情与骄傲。
  中央规定援藏干部的年龄为45岁以下,而首批中央国家援藏干部中,超过45岁的有好几人,年龄最大的张小平同志已53岁。可见,这些同志为了争取到这难得的机会,下了多么坚定的决心,鼓足了多大的勇气;更多的同志则是三十出头的年轻干部,他们中有的刚刚结婚,有的是爱人已怀孕在身,有的还来不及听到年幼的孩子叫一声“爸爸”;还有一对夫妻,双双加入了进藏的行列……舍家别子,辞离亲人,背上行装,义无反顾。
  大家永远记得十五年前的那个中秋之夜——中央国家机关首批援藏干部进藏后第一次大聚会。谁都没有见过,高原月亮竟然这么大,这么耀眼,离人间这么近。离家三个多月,是最想家的时候。囤坐在凑份子买来的食品饮料前,大家情不自禁地想唱歌,而唱得最多的是《说句心里话》。唱着唱着,歌词就做了修改:“来来来——既然上高原,就知责任太。你不援藏,我不援藏,谁来保卫祖圆,谁来保卫家!”
  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要说长,来日很多;要说短,稍纵即逝。因为是首批,他们格外珍惜在西藏的每一天,忘我地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并非来“镀金”,不会混日子;因为是首批,他们在生活上不要照顾,不讲特殊,有困难自己来克服,以尽快的融入赢得当地干部群众的信任与好感;因为是首批,他们积极主动向派出部委联系,死磨硬泡地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一切能给对口支援单位做贡献的事情,很快让当地干部群众了解对口支援的重大意义和实际成效,体会到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对西藏的亲切关怀。
  十五年前的西藏,城乡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可各方面比起现在依然是很艰苦的。很多同志都有这样的记忆;那时候没有手机。腰里的BB机一响看到是家里人在呼,就为到处找电话急得头上冒汗;多数单位没有食堂,工作忙起来顾不上做饭或没有地方解决,常年吃方便面的结果是让人以后闻到那个味道就反胃;某一天有病了,受伤了,自己默默去忍受和解决,只有回到家里才给亲人提起;没有暖气的拉萨寒冬,冰天冒地,厚衣裹身,能到哪个地方洗上一个热水澡是莫大的幸福……
  更让大家记忆深刻的是在西藏随时可遇的车祸,某一次下乡途中,车翻了,人摔了,万幸没有骨折受伤,只是作为普通的历险;而有些同志则没有那么幸运,原人事部的李惠斌同志,因工作中的一次车祸导致下胶瘫痪,如今还不能站立起来。有的援藏干部,则长眠在这片土地上。
  1998年6月,首批援藏干部完成了三年任务,即将轮换。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会。大家蓦然回首,突然发现三年时间竟是这样短暂,发现心中的感情已经与这片神奇的热土深深地融合在一起,难舍难分,眷恋无比。由于工作的需要,中央国家机关首批援藏干部中有5位同志留下来,继续第二批的援藏任务,其中由中宣部选派的苟天林同志一干就是10年,横跨了四批次的轮换,成为工作时间最长的摄藏干部。
  珠峰离去,雅江渐远。回到北京的援藏干部,对工作生活了三年的高原始终魂牵梦绕,情怀心挂。尽蕾时间已经过去十多年,大家的工作岗位有了很大的变化,可依然不变的是浓浓的西藏情结。每年大家都要聚集一起,畅谈西藏的往事,关心西藏的发展变化;每当工作中有与西藏相关的事情,他们都格外上心,不遗余力。
  在首批援藏干部进藏15周年之际,我们策划了专题“梦萦西藏”,选择了中央国家机关部分摄藏干部,请他们讲述当年的经历,抒发心底的情怀。而千千万万不同时期的摄藏干部与他们一样,都是祖国的好儿女,中华的铁脊梁。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的所作所为,记住他们的名字。
  在我们采访和编辑这组稿件的时候,耳边总会想起由那首流行神州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
  她们的名字叫光明。
  啊,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名字叫中国……
其他文献
近日读书,读到一则有关毛竹的故事:在亚洲国家生长着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它以一种不易被人发觉的方式向地下生根,在5年时间伸展出长达几公里的根系,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发展变化。第6年雨季到来时,毛竹终于钻出地面,而后,像被施与了魔法一样,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生长,迅速到达30米的高度。  毛竹神话般的生长速度,让人惊叹不已。世间万象,事理相通。毛竹的生长方式,给人深刻的启迪。试想,没有笃定的目标,没有
期刊
5月5日,由北京人艺和紫禁城影业联手拍摄的电影《第一书记》(原名《沈浩日记》)在北京盈之宝北青剧场拍摄最后一场戏。扮演男主角沈浩的杨立新被几十家媒体“围追堵截”。拍完自己的戏份后,在剧场一隅,他接受了《中华儿女》的独家专访。  身穿白色衬衣的杨立新因连夜赶戏显得有些疲惫,但是,坐下开始接受采访时,又恢复了镜头前的神采飞扬。他认真地听着记者的提问,仔细地回答着每个问题,声调不高,语速平缓,不时举例或
期刊
一个多月前,许遵武双喜临门,先后出席了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表彰大会。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退去、全球航运企业复苏艰辛的背景下,能获得这一荣誉殊为不易。谈话中,他却以“我只是中远集团四名获奖者的其中之一,是中远集团的代表而已”一句话带过。  过去的一年多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航运市场一片萧条,许多著名的大型航运企业遭遇到了空前的困难。保持了105年盈利记录的航
期刊
热词,就在身边    如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常常能让爱上网的年轻人也听得“会心一笑”,诸如“智能化房屋设计让‘宅男’、‘宅女’不出家门也能知尽享社会生活的快乐”、“‘拼客’拼出绿色生活”等新闻标题让他们感觉非常亲切。不像从前网络与其它媒体的语言似乎总是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墙,大量的网络热词跳出了虚拟世界,不断地出现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广告等各种媒体形式上。像“蚁族”这样刺眼又鲜明的新词汇,在网
期刊
A:在一些相关网站上,个人和企业只需要发布任务公布报酬,天南淘北的“威客”就会通过竞标来争取接下任务。这些任务小到为人取名,大到产品设计应有尽有,报酬也根据难度不同小到几十元大到数万元。  B:生活在城市里,却有游客的心态,他被称为酒店“试睡员”,专门入住酒店、感受服务并撰写住店评论,并从专业的角度给出参考意见,帮助人们找到最适合的酒店。有人说这是一份“中国最舒服的工作”。  C:早晨6点,他走进
期刊
平和的仪表,从容的神情,掩饰不了“中关村策划第一人”、“杀毒市场电子商务第一人”毛一丁的成熟、自信与干练。对面这个说话像杯清茶、不温不火的“白面书生”,居然在中国软件领域里,游刃有余地运作了一个又一个高科技企业。他的侃侃而谈,犹如一泓小溪,流淌出这个“中关村策划第一人”的职业传奇……    从“武教头”到“电脑通”    大学三年级有选修课,开了10多门,要求每人必须选修3门。我选了5门,但没有选
期刊
一场让生灵涂炭的地震,却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希望。  多难兴邦,中国人的一句古训,经总理之手,在一块普通的黑板上穿越了时空,照亮了神州,点燃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灵之光。  中华民族从伏羲至今,有着近三千年部落史和五千年的国家史,有着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即使魏晋南北朝长达360年的分裂,最终重新归于统一。惟其文明悠久,愈显其灾难深重。洪水地震等天灾且
期刊
我们面对面坐着。  他有一张黑而清癯的面孔,眼神中闪烁着一种或许只有孩童才有的清澈与纯粹。这一点让我大为讶异。毕竟,他已经是“奔50”的人了。所谓人生过半,世态炎凉,人世沧桑,该经历的也都经历了,却还能于眼神中保有那样的一份清澈与纯粹,我只能将其称之为“奇迹”。  坐在我面前的这个名叫胡玉新的中年人,就是如此的纯粹——在二炮某研究所工作的20多年间,他一直都埋首于一项项科研中,穷经皓首,废寝忘食,
期刊
“思源-爱心火炬基金”是我国第一个引入风险投资的理念,专注帮助灾区与贫困地区女性创业的造血式基金。基金由三名全国青联的女委员成卓、李婧和罗雪娟共同发起成立的,因奥运冠军罗雪娟将其从雅典传递到中国的举世瞩目的奥运第一棒火炬捐出发起而命名。  她们希望奥运的火炬变为爱心的火炬,在大灾面前能够点燃人们心中的希望、心手相传。基金隶属于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是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一样经民政部
期刊
赵亚辉 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主任记者,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有一幕镜头始终定格在赵亚辉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2008年12月22日,赵亚辉完成了历时18个月、行程超过10万公里的“重走中国西北角”采访活动。这一天,由他发起的“希望北川”公益活动暨“重走中国西北角”结束仪式在北川中学位于绵阳的临时校址举行。  赵亚辉向北川县赠送了2007年7月拍摄的北川县城全景的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