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四川省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创业创新。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次创业热潮?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有怎样的困惑?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应该怎样为创业者更好地服务?本刊特别邀请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盛毅谈谈自己的看法。
创业和创新紧密联系
记者:当前,在创业热潮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创业的队伍中。我省也加速走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创业和创新?
盛毅:创业和创新是两个概念,又紧密联系,有创业必须有创新,而创新伴随着创业。仅仅就经济活动来讲,创业就是创办一些企业、实体和服务性项目。创新是附着在创业基础上的,不完全是科技创新,也有经营模式的创新,有管理的创新,有服务理念的创新。比如四川的伤心凉粉全国连锁,这是经营模式的创新。总体来说,创业需要更多的创新,创新可能是创业,也可能是依托企业进行创新。
记者: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过多次创业热潮,与以往相比,本轮创业热潮有哪些明显的时代特色?您怎么看待这股创业热潮?
盛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整个都是创业的高潮,一代一代的创业者不断参与进来。这次创业热潮,首先是政府鼓励,非常明确地提出“大众创业”,希望更多的创业者参与进来。第二是中国现在的创业配套环境开始形成,金融、中介、资讯等都在逐步完善,创业门槛在降低,领域也在拓宽。第三,政府在支持创业上,有更加细化、具体的支持政策,而且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政策陆续出台。
中国经济已经走过了靠数量、靠规模,靠大企业、国有企业发展的阶段,现在经济总量已经很大,靠哪一个企业、哪一个地区、哪一个群体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个体、团体的创业来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这股创业热潮从意义上来讲,第一,是中国经济向中高端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扩大消费、促进创新,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手段。第二,是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可以为投资贸易便利化创造更好的环境。第三,可以开拓更多新的领域。只要是创业都应该去鼓励,但是我们更鼓励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创业项目。
创业不要盲目
也要有失败的思想准备
记者:政府扶持创业的力度越来越大,创业门槛降低了,这会不会导致大家一窝蜂地都去创业,没有考虑自身实际,出现一些非理性的创业现象?怎样引导非理性的现象?
盛毅:创业本身就具有冒险性,本身就有风险,既然有这么好的创业环境,难免有一些人会出现非理性的创业。创业的关键是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做选择,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减少非理性因素。
政府对创业者不但要有扶持政策,而且要进行引导,对他们进行基本的培训,比如怎么起草公司章程,公司怎么来运转,怎么内部管理,还有引导金融投资机构来为创业者提供创业的资讯,让创业者一开始就能够客观地评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科学地选择创业的方向和内容,包括怎样控制创业的风险,怎样克服创业的困难等,既然创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了,那么我们就要发挥它的作用。
记者:毕业就创业和先工作再创业,您怎么评价这两种情况?
盛毅:不可否认,现在一些新的领域确实很适合年轻人创业,年轻人有新的理念,有比较旺盛的精力,新的领域相对来说竞争没有那么激烈。现在社会是多层次、多环节的竞争,如果项目选择得好,就能很快进入角色,创业成功。
但创业不能一概而论,我认为年轻人应该先工作几年,积累一定的经验再去创业。虽然我们不能说每个人都要如此,但从现有的创业者经验来看,大部分都是先经历了一些“实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年轻人如果说一点经验都没有就仓促地去创业,可能失败率比较高。
如果有意识地先去实践,看人家是怎样做的,企业怎么运作,怎么管理,怎么开发产品,怎么开拓市场等,然后再去创业可能会好一点。不要盲目,不要太仓促,同时也要有失败的思想准备。而且即使创业成功了,也要经历做大做强的过程。
记者:调查显示,现在的创业主体以青年人为主,而大学生创业占了很大比例。四川省也出台了《关于加大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意见》,这样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盛毅:鼓励创业的最大意义是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为就业创造条件。大学生就业是整个社会的难题,加上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本身这个群体基数庞大,大学生经历了高等教育,对岗位又有较高的期望,所以社会完全满足这些人的就业要求是有难度的。
再者,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就业,是解决就业的一种手段,还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也为年轻人进入社会舞台提供了条件,使经济更活跃,让年轻人的才能得到更大地发挥。
政府应该适当放宽条件
也应承受风险
记者:不少创业者反应,遇到创业的问题没有地方咨询,有一些创业政策缺乏针对性,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门槛较高、手续繁琐等,这些都让创新创业之路看起来很美,却也充满挑战。那么,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应该怎样更好地为创业者服务呢?
盛毅:从中央到地方,已经把创业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但是创业有多个层次,每个创业者可能遇到不同的问题,有的可能需要资金,有的可能需要技术,有的可能需要场地,有的可能需要管理人员,有的还可能需要一些特殊人才,怎样细化这些支持政策,完善相关的法规,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政府确实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目前资金难题可能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各地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比如通过政府公益性的贷款等。创业者申请资金的时候有难度,这也可以理解。政府的资金不可能随便给创业者,肯定需要一些评估条件,这个条件设置严了,资金发挥不了作用,设置过宽,也有可能钱拿出去了,但是因为创业者的项目过时、水平不高,很难成功,这样项目资金可能浪费了。
政府鼓励创业,就应该适当放宽条件,也应承受风险。我们要在中间找一个平衡点,在简化标准上下功夫,尽可能减少审批环节、降低风险、降低失败比例,但是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失败。创业对创业者来说有风险,对政府来说也有风险,政府也要敢于承担风险。即使创业者创业失败了,但是创业的环境形成了,对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有经验的企业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可以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经验,但是这种支持应该自然而然地形成。我们的创业者也会很自觉地寻找与自身相匹配的消费者、市场,通过市场配置资源。高校也可以搞些创业培训,邀请有经验的创业者来开讲座,开设相应的课程,帮助创业者。(责编:李妍婕)
创业和创新紧密联系
记者:当前,在创业热潮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创业的队伍中。我省也加速走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创业和创新?
盛毅:创业和创新是两个概念,又紧密联系,有创业必须有创新,而创新伴随着创业。仅仅就经济活动来讲,创业就是创办一些企业、实体和服务性项目。创新是附着在创业基础上的,不完全是科技创新,也有经营模式的创新,有管理的创新,有服务理念的创新。比如四川的伤心凉粉全国连锁,这是经营模式的创新。总体来说,创业需要更多的创新,创新可能是创业,也可能是依托企业进行创新。
记者: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过多次创业热潮,与以往相比,本轮创业热潮有哪些明显的时代特色?您怎么看待这股创业热潮?
盛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整个都是创业的高潮,一代一代的创业者不断参与进来。这次创业热潮,首先是政府鼓励,非常明确地提出“大众创业”,希望更多的创业者参与进来。第二是中国现在的创业配套环境开始形成,金融、中介、资讯等都在逐步完善,创业门槛在降低,领域也在拓宽。第三,政府在支持创业上,有更加细化、具体的支持政策,而且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政策陆续出台。
中国经济已经走过了靠数量、靠规模,靠大企业、国有企业发展的阶段,现在经济总量已经很大,靠哪一个企业、哪一个地区、哪一个群体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个体、团体的创业来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这股创业热潮从意义上来讲,第一,是中国经济向中高端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扩大消费、促进创新,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手段。第二,是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可以为投资贸易便利化创造更好的环境。第三,可以开拓更多新的领域。只要是创业都应该去鼓励,但是我们更鼓励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创业项目。
创业不要盲目
也要有失败的思想准备
记者:政府扶持创业的力度越来越大,创业门槛降低了,这会不会导致大家一窝蜂地都去创业,没有考虑自身实际,出现一些非理性的创业现象?怎样引导非理性的现象?
盛毅:创业本身就具有冒险性,本身就有风险,既然有这么好的创业环境,难免有一些人会出现非理性的创业。创业的关键是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做选择,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减少非理性因素。
政府对创业者不但要有扶持政策,而且要进行引导,对他们进行基本的培训,比如怎么起草公司章程,公司怎么来运转,怎么内部管理,还有引导金融投资机构来为创业者提供创业的资讯,让创业者一开始就能够客观地评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科学地选择创业的方向和内容,包括怎样控制创业的风险,怎样克服创业的困难等,既然创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了,那么我们就要发挥它的作用。
记者:毕业就创业和先工作再创业,您怎么评价这两种情况?
盛毅:不可否认,现在一些新的领域确实很适合年轻人创业,年轻人有新的理念,有比较旺盛的精力,新的领域相对来说竞争没有那么激烈。现在社会是多层次、多环节的竞争,如果项目选择得好,就能很快进入角色,创业成功。
但创业不能一概而论,我认为年轻人应该先工作几年,积累一定的经验再去创业。虽然我们不能说每个人都要如此,但从现有的创业者经验来看,大部分都是先经历了一些“实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年轻人如果说一点经验都没有就仓促地去创业,可能失败率比较高。
如果有意识地先去实践,看人家是怎样做的,企业怎么运作,怎么管理,怎么开发产品,怎么开拓市场等,然后再去创业可能会好一点。不要盲目,不要太仓促,同时也要有失败的思想准备。而且即使创业成功了,也要经历做大做强的过程。
记者:调查显示,现在的创业主体以青年人为主,而大学生创业占了很大比例。四川省也出台了《关于加大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意见》,这样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盛毅:鼓励创业的最大意义是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为就业创造条件。大学生就业是整个社会的难题,加上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本身这个群体基数庞大,大学生经历了高等教育,对岗位又有较高的期望,所以社会完全满足这些人的就业要求是有难度的。
再者,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就业,是解决就业的一种手段,还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也为年轻人进入社会舞台提供了条件,使经济更活跃,让年轻人的才能得到更大地发挥。
政府应该适当放宽条件
也应承受风险
记者:不少创业者反应,遇到创业的问题没有地方咨询,有一些创业政策缺乏针对性,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门槛较高、手续繁琐等,这些都让创新创业之路看起来很美,却也充满挑战。那么,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应该怎样更好地为创业者服务呢?
盛毅:从中央到地方,已经把创业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但是创业有多个层次,每个创业者可能遇到不同的问题,有的可能需要资金,有的可能需要技术,有的可能需要场地,有的可能需要管理人员,有的还可能需要一些特殊人才,怎样细化这些支持政策,完善相关的法规,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政府确实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目前资金难题可能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各地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比如通过政府公益性的贷款等。创业者申请资金的时候有难度,这也可以理解。政府的资金不可能随便给创业者,肯定需要一些评估条件,这个条件设置严了,资金发挥不了作用,设置过宽,也有可能钱拿出去了,但是因为创业者的项目过时、水平不高,很难成功,这样项目资金可能浪费了。
政府鼓励创业,就应该适当放宽条件,也应承受风险。我们要在中间找一个平衡点,在简化标准上下功夫,尽可能减少审批环节、降低风险、降低失败比例,但是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失败。创业对创业者来说有风险,对政府来说也有风险,政府也要敢于承担风险。即使创业者创业失败了,但是创业的环境形成了,对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有经验的企业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可以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经验,但是这种支持应该自然而然地形成。我们的创业者也会很自觉地寻找与自身相匹配的消费者、市场,通过市场配置资源。高校也可以搞些创业培训,邀请有经验的创业者来开讲座,开设相应的课程,帮助创业者。(责编:李妍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