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对事关学生终身发展与社会适应的关键能力与品质的培养,即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也是如此,传统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弊病逐渐凸显,满足学生发展性需求的新型教学方式逐步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推广。本文在反思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学生学科能力的增强提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从当下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以结论性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仍占据主流。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对学生考试分数的一味强调使得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倾向,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均被窄化,使得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深度相关的学生学习状态与过程未得到足够重视。根据构建主义发展理论可以得知,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依赖于自身知识结构与外部知识体系之间的冲突,学生知识的增长并非被动地接受外界施与,而是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冲突中不断重塑自身的认知结构[1]。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认识到以结论性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转向以思路与方法的引导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得其数学核心素养得以在实践与探索中生发。
二、整合教学资源,启发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设置方面有很强的系统性与渐进性,这一方面是因为数学强调逻辑性与抽象性的学科特点,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教师也应遵循这一规律,在高学段数学的教学中,要强化对过往数学知识的整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探究新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2]。比之被动接受教师结论性知识的灌输,这这种方式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掌握教材中数学结论与规律的推导过程。加强学生对思考工具和方法的掌握,而非对书面结论的机械记忆,前者正是数学核心素养得以生发的关键。
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第3课的主题为《圆柱与圆锥》。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圆、三角形等基本平面图形及其面积的计算方式,也学过了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两种基础的立体图形,及其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简单回顾,然后引入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设问的方式驱动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比如:第一,圆柱与长方体在特征上有何不同?圆锥又与圆柱有何不同?第二,类比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尝试回答圆柱与圆锥的表面积组成,以及尝试计算圆柱与圆锥的表面积。第三,类似的,如何依照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来试算出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分析新问题与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并整合所学的体积、表面积、平面图形的面积等知识来推导出解决办法。这体现了具体—一般—具体的思维过程,对于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具有启发作用。
三、善用问题情境,激活学习动力
依照学生的构建主义发展规律,争议性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的重要因素。传统机械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对数学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也容易死气沉沉。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借助问题情境来渗透新知识,通过争议性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将新知识的讲述巧妙转化为学生积极探求答案的过程[3]。这一过程的关键意义在于使得学生的知识获取充分发挥了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借助问题的“思考—验证—再思考”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从与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密切相关的问题入手,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要保证问题的探究性,这样才能确保其能成为刺激学生好奇心与主动性的教学切入点。
比如在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数学的生活场景入手,来加深其对圆的基本概念的认知。比如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呢?车轮上的轴所在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如果要在车轮外沿贴上一圈荧光带,那么需要多少荧光带呢?通过类似的问题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场景中,便于学生调动真实经历来发挥想象,辅之以动手实践环节,能够加强学生对圆的基础知识的把握。
四、理论联系生活,促进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衔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指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指导下,从真实生活场景的具体问题中发现数量关系,并翻译为数学问题,然后调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模是对“数学应用于生活”这一教学目标的践行,也是对学生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考查。在小学六年的教学中,学生的数学知识也处于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教师不应着重于对单独题目解答方法的教学,也应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学会以数学的视角分析问题,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数学本身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生活化教学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趋势。教师不光要将生活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也应教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回归到真实的生活问题中。对此,教师可以组织数学实践活动,比如让學生分组观察某一时段内学校门口的交通状况,分别统计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交车以及其他类型的交通工具通行的数量分别有多少,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上述数据以直观明了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过了“概率与统计”部分的柱状图、折线图与扇形统计图,这一实践活动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调度这部分知识对交通数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增强其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结束语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彻底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转而加强对学生学习状态与过程的干预,促进学生的兴趣养成与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长远发展性问题作为自己教学活动设计的基准,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林长华.基于核心素养下建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07):12-13.
[2]马德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06):37.
[3]王广营.基于核心素养课堂如何创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5):44-45.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从当下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以结论性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仍占据主流。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对学生考试分数的一味强调使得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倾向,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均被窄化,使得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深度相关的学生学习状态与过程未得到足够重视。根据构建主义发展理论可以得知,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依赖于自身知识结构与外部知识体系之间的冲突,学生知识的增长并非被动地接受外界施与,而是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冲突中不断重塑自身的认知结构[1]。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认识到以结论性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转向以思路与方法的引导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得其数学核心素养得以在实践与探索中生发。
二、整合教学资源,启发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设置方面有很强的系统性与渐进性,这一方面是因为数学强调逻辑性与抽象性的学科特点,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教师也应遵循这一规律,在高学段数学的教学中,要强化对过往数学知识的整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探究新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2]。比之被动接受教师结论性知识的灌输,这这种方式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掌握教材中数学结论与规律的推导过程。加强学生对思考工具和方法的掌握,而非对书面结论的机械记忆,前者正是数学核心素养得以生发的关键。
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第3课的主题为《圆柱与圆锥》。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圆、三角形等基本平面图形及其面积的计算方式,也学过了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两种基础的立体图形,及其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简单回顾,然后引入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设问的方式驱动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比如:第一,圆柱与长方体在特征上有何不同?圆锥又与圆柱有何不同?第二,类比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尝试回答圆柱与圆锥的表面积组成,以及尝试计算圆柱与圆锥的表面积。第三,类似的,如何依照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来试算出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分析新问题与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并整合所学的体积、表面积、平面图形的面积等知识来推导出解决办法。这体现了具体—一般—具体的思维过程,对于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具有启发作用。
三、善用问题情境,激活学习动力
依照学生的构建主义发展规律,争议性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的重要因素。传统机械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对数学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也容易死气沉沉。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借助问题情境来渗透新知识,通过争议性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将新知识的讲述巧妙转化为学生积极探求答案的过程[3]。这一过程的关键意义在于使得学生的知识获取充分发挥了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借助问题的“思考—验证—再思考”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从与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密切相关的问题入手,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要保证问题的探究性,这样才能确保其能成为刺激学生好奇心与主动性的教学切入点。
比如在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数学的生活场景入手,来加深其对圆的基本概念的认知。比如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呢?车轮上的轴所在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如果要在车轮外沿贴上一圈荧光带,那么需要多少荧光带呢?通过类似的问题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场景中,便于学生调动真实经历来发挥想象,辅之以动手实践环节,能够加强学生对圆的基础知识的把握。
四、理论联系生活,促进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衔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指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指导下,从真实生活场景的具体问题中发现数量关系,并翻译为数学问题,然后调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模是对“数学应用于生活”这一教学目标的践行,也是对学生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考查。在小学六年的教学中,学生的数学知识也处于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教师不应着重于对单独题目解答方法的教学,也应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学会以数学的视角分析问题,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数学本身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生活化教学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趋势。教师不光要将生活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也应教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回归到真实的生活问题中。对此,教师可以组织数学实践活动,比如让學生分组观察某一时段内学校门口的交通状况,分别统计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交车以及其他类型的交通工具通行的数量分别有多少,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上述数据以直观明了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过了“概率与统计”部分的柱状图、折线图与扇形统计图,这一实践活动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调度这部分知识对交通数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增强其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结束语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彻底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转而加强对学生学习状态与过程的干预,促进学生的兴趣养成与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长远发展性问题作为自己教学活动设计的基准,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林长华.基于核心素养下建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07):12-13.
[2]马德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06):37.
[3]王广营.基于核心素养课堂如何创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