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父母总在擔心:“过早让孩子了解身体真的好吗?等他再长大一点说是不是更好?”如果我问你:“你觉得孩子几岁时需要学习自我保护能力?你肯定会说越早越好。那么,让孩子早早接触一些健康知识,也是对他成长最好的保护吧!”
我在急诊科工作的时候,有一次遇到一对夫妇带着刚过1岁的孩子来看急诊,妈妈讲述了孩子遇险的经过:“他吃东西时不小心摔倒了,抱起来后发现,孩子全身都变得青紫,呼吸困难。我当时吓得瘫在了地上,手足无措。孩子的爸爸则马上把孩子抱起来拍背,随后半粒花生米从孩子的嘴里咳了出来,孩子马上缓过来了。”
孩子在医院里经检查,已经恢复正常。这件事让孩子妈妈对她的老公佩服得五体投地,她不止一次对我说:“崔医生,我老公当时太冷静了,太帅了。”但我想说的是,光有冷静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正确的急救措施。这位爸爸的急救措施一定不是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经过询问,他说是他在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学习过急救演练,他就记住了。而正是凭着这个小时候的记忆,在几十年后救了自己的儿子一命。
由此可见,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不仅对他自己,对周围人,对他自己的孩子,都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如果是我来回答孩子该在什么时候接触健康科普知识这个问题,我会说:“就是现在。”
为什么是现在,而不是将来?
正确认识成因,才能勇敢面对疾病来袭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生病在所难免。为什么有的孩子总爱生病,有些孩子则很少生病?除了先天体质因素之外,与孩子对疾病的认知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孩子懂得感冒时流鼻涕,是因为鼻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食物残渣残留在牙齿缝隙,其产生的酸性物质侵袭牙齿,使之脱矿产生龋洞;变质的食物进入人体后,其中的细菌会和消化道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孩子会对如何避免生病,生病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以及如何能更快地恢复健康有一定的概念和认知,会减少恐慌,也会对自己的身体和健康拥有一定的主动权。
如果有一天,孩子主动早睡早起、按时刷牙,生病后主动要求去看医生并按时服药,将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了很多呢?
“对待孩子生病,并不是马上治疗,而是应该了解疾病的本质—起因、发展过程、可能的转归。只有真正了解了疾病的全貌,才好下手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也许就是‘生活护理 等待’。”
——摘自《崔玉涛谈自然养育:直击常见病的护理》
早早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对孩子从小进行健康科普,提升他的健康素养,会让孩子保护自己的能力变强。我在门诊给3岁以上的孩子做检查时,当根据病情需要孩子脱下裤子或者要摸他的小肚子时,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我都会先跟孩子说:“我要脱下你的裤子做检查了。”“我要摸摸你的肚子,看看有没有问题。”有些父母觉得我说这些话有些多余,常常说:“孩子小,他听不懂,您不用说。”
但我认为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科普,要让孩子从小就有对身体的自我保护意识。而且我在给孩子检查的时候,也经常告诉他们,除了妈妈,只有医生才可以看你的身体,而且一定是在医院里,在医生检查你的身体时才能这样做。我觉得这样说,能让他们从小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潜意识里知道自己的身体是不能轻易让人触碰的。这样的意识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
小时候的机械记忆,关键时刻真的可以救命
儿童健康科普并不复杂,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器官是什么,鼻子是怎么呼吸的,骨骼是如何支撑身体的,眼睛是如何借助光线看见东西的,用简单的可视化语言告诉孩子即可。即便他当时可能不会完全理解,但基于具体形象的记忆,这些健康知识都会深深地烙在他的脑海中。就像“1 1=2”,大家都不会去追问为什么“2”是答案,但就是记住了,以后也不会忘掉。
当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他肯定会想知道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如何才能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教育精髓所在。所以,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就应该给他正确的健康知识,并且不断积累,这些知识会在他的大脑里保存下来,以后在需要的时候会反射出来,他不仅能用这些记忆来帮助自己,也许还能帮助别人,帮助自己的孩子,让这些知识被活学活用,真正在生活中发挥作用。
理解生长的奥秘,才能构建科学的家庭养育环境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如何利用健康知识帮助孩子实现健康成长,如何帮助父母和孩子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帮助父母正确地理解疾病的过程,解答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是我身为现代儿童保健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在接诊和科普宣教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发现,家庭的养育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有科学的健康观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将身体健康知识和好的生活方式传递给孩子,孩子对待自己身体的态度,对待成长的看法,以及面对疾病时的状态,都会更加积极、正向。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家庭饮食结构,如果父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膳食搭配,那么孩子的味蕾上也会早早烙下健康饮食的印记;如果父母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越运动越快乐的理念,孩子自然也不会变成小懒虫。更重要的是,如果父母理解生长的奥秘,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成长变化背后的意义,那么,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育环境就会变得更加轻松和简单。
“孩子的生长在一定范围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所谓的正常值也不是绝对的。家长要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才能了解孩子生长的真实情况。”
——摘自《崔玉涛谈自然养育:理解生长的奥秘》
对儿童的健康科普,这样做才更轻松有效
孩子对身体的好奇,是接触健康科普知识的好时机
孩子的生长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遗传、营养、睡眠、运动等等,而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 随着孩子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他会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好奇。宝宝一出生就会啃咬手和脚,用他的方式感知自己的身体。3岁左右的宝宝开始缠着爸爸妈妈问个不停,他很想知道“为什么我的小手能抓紧小勺?”“为什么牙齒能把饭饭磨碎?”“为什么闭上眼睛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再大一点的宝宝会注意到小男生和小女生的不同之处,比如小男孩可以站着尿尿,小女孩却不行。这些问题都会让孩子特别好奇,当他主动向你提问的时候,正是你对他进行健康科普的好机会。
借助科普绘本或者一些可爱的模型、图示,我们可以大大方方地让孩子了解人体的构造,告诉孩子我们的骨头虽十分坚硬,却又非常轻;全身有600多块肌肉,它们像橡皮筋一样富有弹性,可以协助我们运动;心脏日夜不停地工作,将血液泵入全身,一生要跳动约30亿次;而生命的原点,是从一个小小的细胞开始的……这不可思议的一切就是我们的身体,它们精妙地组合在一起,顺畅地协同工作着。当孩子明白原来自己宝贵的生命是如此的神奇,会对生命产生一种好奇,一份珍视。
从被动到主动,让孩子明白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自己少生病
与其说千万遍“饭前要洗手”“饭后要刷牙”“早睡早起身体好”,还不如让孩子真正了解这些事:看到饭前不洗手,细菌是如何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并繁殖的;饭后不刷牙,残留的食物残渣是如何附着在牙齿表面的,以及坚硬的牙体是如何一步一步被腐蚀坏掉;晚睡的习惯是如何打破身体内环境平衡的,等等。
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有时候我们也不妨让孩子直面坏的生活习惯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会让孩子入迷,他们会说:“真相原来是这样啊,我真的要好好保护我的身体。”一旦这些认知在孩子的脑海里形成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他自然就会按时刷牙、按时睡觉了。
用互动代替单向传输,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对健康的认知
我认为,儿童的健康科普不只是医生的事,也不仅是孩子自己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事,父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养育者、陪伴者,更需要在不断地学习中将正确的健康观念传递给孩子!
在我们小时候,健康知识远没有现在这样普及。所以,当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时,不知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是很多父母的“难言之隐”。所以,真正的儿童健康科普应该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健康知识,父母的知识不断增加,观念正确,孩子的收获也会越来越多。而且,在这个时代,有时候孩子掌握的知识可能比父母还会多一点,因此,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才是认识身体、了解疾病、珍爱生命的正确方式。
医生和健康科普工作者是父母的朋友,能给予专业实用的建议。比如现在在各种渠道上都能看到相关的儿童健康知识,当父母对这些知识有疑问或不解的时候,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问医生或健康科普工作者。面对来自父母的问题,医生及健康科普工作者会及时去查询这些知识是否正确,是否有最新的研究和说法,以便能更好地反馈给父母,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良性互动,无论是父母、医生还是科普工作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不断地更新知识。我特别赞成这样的互动式成长。
生命只有一次,值得你和孩子好好珍惜。关于身体是什么,健康是什么,以及身心健康对未来的重要意义,从孩子向世界说“你好”的那一刻就开始吧。
儿科医生崔玉涛送你的健康素养养成关键词:
科学、实用、互动
再深奥的医学知识,只要使用合适的方法,都可以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述。
亲子共读是家庭日常进行健康科普的重要方式,比如在讲到人体骨骼时,我们可以一边和孩子看图画书,一边告诉孩子骨骼是这样帮我们抵御外界的伤害的,但如果不小心摔倒可能会发生骨折,所以运动时一定要小心;在讲到眼睛时,可以提醒孩子看图画书上眼睛里的构造是怎样的,告诉他通过晶状体将光聚焦到视网膜上会产生图像,如果用眼过度,晶状体变形,聚焦就会变得模糊,眼睛就看不清东西了;讲到耳朵时,可以让孩子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耳朵,再看看图画书上画出的精密复杂的耳朵内部结构,这样孩子会懂得不能随意抠耳朵,如果耳朵里面进了水或者异物,要及时向父母或老师求助。
我在急诊科工作的时候,有一次遇到一对夫妇带着刚过1岁的孩子来看急诊,妈妈讲述了孩子遇险的经过:“他吃东西时不小心摔倒了,抱起来后发现,孩子全身都变得青紫,呼吸困难。我当时吓得瘫在了地上,手足无措。孩子的爸爸则马上把孩子抱起来拍背,随后半粒花生米从孩子的嘴里咳了出来,孩子马上缓过来了。”
孩子在医院里经检查,已经恢复正常。这件事让孩子妈妈对她的老公佩服得五体投地,她不止一次对我说:“崔医生,我老公当时太冷静了,太帅了。”但我想说的是,光有冷静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正确的急救措施。这位爸爸的急救措施一定不是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经过询问,他说是他在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学习过急救演练,他就记住了。而正是凭着这个小时候的记忆,在几十年后救了自己的儿子一命。
由此可见,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不仅对他自己,对周围人,对他自己的孩子,都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如果是我来回答孩子该在什么时候接触健康科普知识这个问题,我会说:“就是现在。”
为什么是现在,而不是将来?
正确认识成因,才能勇敢面对疾病来袭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生病在所难免。为什么有的孩子总爱生病,有些孩子则很少生病?除了先天体质因素之外,与孩子对疾病的认知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孩子懂得感冒时流鼻涕,是因为鼻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食物残渣残留在牙齿缝隙,其产生的酸性物质侵袭牙齿,使之脱矿产生龋洞;变质的食物进入人体后,其中的细菌会和消化道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孩子会对如何避免生病,生病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以及如何能更快地恢复健康有一定的概念和认知,会减少恐慌,也会对自己的身体和健康拥有一定的主动权。
如果有一天,孩子主动早睡早起、按时刷牙,生病后主动要求去看医生并按时服药,将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了很多呢?
“对待孩子生病,并不是马上治疗,而是应该了解疾病的本质—起因、发展过程、可能的转归。只有真正了解了疾病的全貌,才好下手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也许就是‘生活护理 等待’。”
——摘自《崔玉涛谈自然养育:直击常见病的护理》
早早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对孩子从小进行健康科普,提升他的健康素养,会让孩子保护自己的能力变强。我在门诊给3岁以上的孩子做检查时,当根据病情需要孩子脱下裤子或者要摸他的小肚子时,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我都会先跟孩子说:“我要脱下你的裤子做检查了。”“我要摸摸你的肚子,看看有没有问题。”有些父母觉得我说这些话有些多余,常常说:“孩子小,他听不懂,您不用说。”
但我认为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科普,要让孩子从小就有对身体的自我保护意识。而且我在给孩子检查的时候,也经常告诉他们,除了妈妈,只有医生才可以看你的身体,而且一定是在医院里,在医生检查你的身体时才能这样做。我觉得这样说,能让他们从小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潜意识里知道自己的身体是不能轻易让人触碰的。这样的意识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
小时候的机械记忆,关键时刻真的可以救命
儿童健康科普并不复杂,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器官是什么,鼻子是怎么呼吸的,骨骼是如何支撑身体的,眼睛是如何借助光线看见东西的,用简单的可视化语言告诉孩子即可。即便他当时可能不会完全理解,但基于具体形象的记忆,这些健康知识都会深深地烙在他的脑海中。就像“1 1=2”,大家都不会去追问为什么“2”是答案,但就是记住了,以后也不会忘掉。
当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他肯定会想知道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如何才能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教育精髓所在。所以,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就应该给他正确的健康知识,并且不断积累,这些知识会在他的大脑里保存下来,以后在需要的时候会反射出来,他不仅能用这些记忆来帮助自己,也许还能帮助别人,帮助自己的孩子,让这些知识被活学活用,真正在生活中发挥作用。
理解生长的奥秘,才能构建科学的家庭养育环境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如何利用健康知识帮助孩子实现健康成长,如何帮助父母和孩子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帮助父母正确地理解疾病的过程,解答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是我身为现代儿童保健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在接诊和科普宣教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发现,家庭的养育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有科学的健康观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将身体健康知识和好的生活方式传递给孩子,孩子对待自己身体的态度,对待成长的看法,以及面对疾病时的状态,都会更加积极、正向。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家庭饮食结构,如果父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膳食搭配,那么孩子的味蕾上也会早早烙下健康饮食的印记;如果父母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越运动越快乐的理念,孩子自然也不会变成小懒虫。更重要的是,如果父母理解生长的奥秘,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成长变化背后的意义,那么,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育环境就会变得更加轻松和简单。
“孩子的生长在一定范围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所谓的正常值也不是绝对的。家长要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才能了解孩子生长的真实情况。”
——摘自《崔玉涛谈自然养育:理解生长的奥秘》
对儿童的健康科普,这样做才更轻松有效
孩子对身体的好奇,是接触健康科普知识的好时机
孩子的生长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遗传、营养、睡眠、运动等等,而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 随着孩子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他会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好奇。宝宝一出生就会啃咬手和脚,用他的方式感知自己的身体。3岁左右的宝宝开始缠着爸爸妈妈问个不停,他很想知道“为什么我的小手能抓紧小勺?”“为什么牙齒能把饭饭磨碎?”“为什么闭上眼睛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再大一点的宝宝会注意到小男生和小女生的不同之处,比如小男孩可以站着尿尿,小女孩却不行。这些问题都会让孩子特别好奇,当他主动向你提问的时候,正是你对他进行健康科普的好机会。
借助科普绘本或者一些可爱的模型、图示,我们可以大大方方地让孩子了解人体的构造,告诉孩子我们的骨头虽十分坚硬,却又非常轻;全身有600多块肌肉,它们像橡皮筋一样富有弹性,可以协助我们运动;心脏日夜不停地工作,将血液泵入全身,一生要跳动约30亿次;而生命的原点,是从一个小小的细胞开始的……这不可思议的一切就是我们的身体,它们精妙地组合在一起,顺畅地协同工作着。当孩子明白原来自己宝贵的生命是如此的神奇,会对生命产生一种好奇,一份珍视。
从被动到主动,让孩子明白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自己少生病
与其说千万遍“饭前要洗手”“饭后要刷牙”“早睡早起身体好”,还不如让孩子真正了解这些事:看到饭前不洗手,细菌是如何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并繁殖的;饭后不刷牙,残留的食物残渣是如何附着在牙齿表面的,以及坚硬的牙体是如何一步一步被腐蚀坏掉;晚睡的习惯是如何打破身体内环境平衡的,等等。
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有时候我们也不妨让孩子直面坏的生活习惯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会让孩子入迷,他们会说:“真相原来是这样啊,我真的要好好保护我的身体。”一旦这些认知在孩子的脑海里形成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他自然就会按时刷牙、按时睡觉了。
用互动代替单向传输,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对健康的认知
我认为,儿童的健康科普不只是医生的事,也不仅是孩子自己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事,父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养育者、陪伴者,更需要在不断地学习中将正确的健康观念传递给孩子!
在我们小时候,健康知识远没有现在这样普及。所以,当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时,不知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是很多父母的“难言之隐”。所以,真正的儿童健康科普应该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健康知识,父母的知识不断增加,观念正确,孩子的收获也会越来越多。而且,在这个时代,有时候孩子掌握的知识可能比父母还会多一点,因此,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才是认识身体、了解疾病、珍爱生命的正确方式。
医生和健康科普工作者是父母的朋友,能给予专业实用的建议。比如现在在各种渠道上都能看到相关的儿童健康知识,当父母对这些知识有疑问或不解的时候,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问医生或健康科普工作者。面对来自父母的问题,医生及健康科普工作者会及时去查询这些知识是否正确,是否有最新的研究和说法,以便能更好地反馈给父母,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良性互动,无论是父母、医生还是科普工作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不断地更新知识。我特别赞成这样的互动式成长。
生命只有一次,值得你和孩子好好珍惜。关于身体是什么,健康是什么,以及身心健康对未来的重要意义,从孩子向世界说“你好”的那一刻就开始吧。
儿科医生崔玉涛送你的健康素养养成关键词:
科学、实用、互动
再深奥的医学知识,只要使用合适的方法,都可以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述。
亲子共读是家庭日常进行健康科普的重要方式,比如在讲到人体骨骼时,我们可以一边和孩子看图画书,一边告诉孩子骨骼是这样帮我们抵御外界的伤害的,但如果不小心摔倒可能会发生骨折,所以运动时一定要小心;在讲到眼睛时,可以提醒孩子看图画书上眼睛里的构造是怎样的,告诉他通过晶状体将光聚焦到视网膜上会产生图像,如果用眼过度,晶状体变形,聚焦就会变得模糊,眼睛就看不清东西了;讲到耳朵时,可以让孩子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耳朵,再看看图画书上画出的精密复杂的耳朵内部结构,这样孩子会懂得不能随意抠耳朵,如果耳朵里面进了水或者异物,要及时向父母或老师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