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与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e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先秦历史散文,或称先秦历史叙事文,是中国叙事文学的主要源头。本文主要对于《战国策》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讨论和分析,希望对于今后的叙事文学中塑造女性形象方面的能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战国策》 女性形象分析 个性特点 细节描写
  
  1 引言
  尽管我们今天看到的《战国策》,是西汉时经刘向整理过的本子,但各篇的原始作者,应都是战国人。《战国策》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战国策士游说的言论和行事。记事的起止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至秦统一。其性质,从形式上看是史书,但有较多子书因素。它的文学成就,历来为人们称道。从富丽铺排的言辞,夸张虚构的手法,具体细致的写人记事到生动活泼的寓言故事,都较之前的历史散文在文学上有长足的进步[1,2]。相应的,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战国策》也显示出了比前代历史散文更高的成就。
  2 推翻传统道德、高歌人欲的历史背景
  战国时代,继承了春秋时代的激烈动荡,但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发生了更加剧烈的变化。周天子已沦为无足轻重的小国之君,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称雄,时而合纵,时而连横,尔虞我诈,兼并战争不断。同时,在各个国家内部,为了称雄争霸和扩充自己的势力,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变法。在这一背景下,旧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遭到了彻底的破坏,如刘向在《战国策序录》中所描述的: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滑然道德绝矣.
  当时,虽然仍有孟子、荀子等人高呼礼义之重要性,但与整个社会风气相比,声音极其微弱。因此,作于战国初年的历史散文,如《左传》和《国语》中,仍强调传统道德的重要性;而反映合纵连横的战国图景的《战国策》文,则将传统道德弃之不顾,热情地高歌人对欲望的追求。如《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写苏秦连横失败后,苦心修习,每日提醒自己:
  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金玉锦绣”所代表的富贵,“卿相”所代表的功名,不仅是苏秦一个人的追求,而且是《战国策》文所写到的众多策士的共同追求。作者带着深深赞同的笔调,记录下了苏秦在合纵说赵成功后的感慨:
  嗟乎!贫穷则父母不予,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表现了对人追求富贵名利的欲望的充分肯定。
  3 封建道德色彩的消退
  《战国策》里的女性形象,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寓言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和非寓言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由于描写相对详细的女性形象总共只有十几人,两类形象的塑造手法又基本相通,所以,我们合在一起分析,个别地方再分开论述。
  由于受时代影响,《战国策》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从道德上“惩恶扬善”的创作动机基本消失了。
  无论在《左传》或《国语》里,都塑造了大量正面的“善女”和反面的“恶女”。尤其对反面女性人物淫嬖祸乱的行为,攻击得十分厉害。但在《战国策》里,没有明确的反面女性人物。像秦昭王之母秦宣太后,独断专权,比《左传》中的穆姜有过之而无不及:与魏人魏丑夫、义渠国君等多人淫乱,并公然下令让情夫为自己殉葬,较‘左传》、《国语》中的文姜、声孟子等人的淫乱程度也“毫不逊色”,但《战国策》里丝毫没有对她进行任何直接或间接的道德批评。
  《战国策》不但对前代历史散文眼中的“恶女”,不带任何道德色彩地塑造出来;有时还对传统意义上的正面女性人物,表示出否定和质疑。《燕策一》里,两次写到了“忠心得罪”的寓言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忠心的小妾。按照传统的价值观念,这位小妾牺牲自我的行为是很可贵的,即使我们今天看也是如此。因而,西汉刘向在编撰《列女传》时,特地把这位显系虚构的小妾也写入其中,即《节义传·周主忠妾篇》。
  我们需要注意到,《战国策》里并不是没有正面女性形象,但它所塑造的是体现战国时代精神的“新女性楷模”。像齐王建之母君王后,是《战国策》中明显带着赞赏态度来写的一位女性人物。《齐策六·齐闵王之遇杀》篇里,写了关于她的三个故事,其中着重赞美的是她能够在战国复杂的局势下,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智谋维护齐国:
  襄王卒,子建立为齐王.君王后事秦谨,与诸侯信,以故建立四十有馀年不受兵.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日:“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日:“谨以解矣。”??君王后死,后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玉,使宾客入秦,皆为变辞,劝王朝秦,不修攻战之备。
  战国局势,风云万变,而君王后能够周旋其中,保护齐国几十年不受兵乱,实在是杰出的女政治家。尤其是破玉连环的故事,实际上是秦始皇与君王后两国元首的直接较量,君王后引椎破环,大长了齐国的士气,也显示出她的聪明与魄力。这样的正面女性形象,是战国激烈剧变的环境中运筹帷幄的强者,自然值得大书特书。
  4 全面的细节描写
  《战国策》里,仍有一部分女性形象的塑造是继承这种方式。像《秦策二》“江上处女”的寓言故事里,江上处女的形象主要是通过她的语言构建起来:
  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
  但《战国策》对更多女性形象的塑造,已由这一初级阶段上升,开始注意到从神态、动作、语言等多角度入手,创造出更为细致动人的形象。
  5 结语
  我们所重视的是,《战国策》在塑造女性形象上,体现出从文学角度看更加进步的两个个特点:一是不再带着“惩恶扬善”的道德动机塑造女性人物,从而使她们呈现出丰富多样的个性特点;二是开始全方位地运用细节描写。而有力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手段。
  
  参考文献
  [1] 滕静.人性的光芒——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的性格特征[J].
  [2] 刘雨婷.重门掩幽怨,草木爱情柔——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情感空间[J].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对音乐感兴趣是每个孩子的共性。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和积极的情绪,并能增长知识,提高审美能力,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本文主要探索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如何体验到快乐的。  【关键词】音乐 情感体验 幼儿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对音乐感兴趣是每个孩子的共性。孩子们往往把每次的音乐活动视为“最开心的时刻”
【摘要】信息技术有自身的特征和特点。教师要思考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有效性,最终达到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信息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性    “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学的课程设置中,可以说是一门新新的学科,它是由90年代开设的计算机课程演化而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人机交互的透明化,应用的容易化,信息技术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手段,有专家
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探求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我在高一作文教学上作了一次尝试,教后反思,自觉受益匪浅。  这堂课的课前教学设计如下: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两篇作品《政治老师的那点事》 、《父亲的游戏》,学生阅读并评价;然后,让学生阐述评价两篇作品优劣的理由,并引出本次训练重点“写出人物的个性”;接着,教师重点介绍写出人物的个性的三种主要方法,①写好肖像,以形传神,②刻画眼睛,
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所以为了更好的取得教育的成功,教育必须改革
【摘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亲合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注重教学效果,强化习题训练。  【关键词】兴趣 亲合力 赞赏 乐学 调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了,就会导致教师讲课,无人听讲;上课提问,无人回答;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还会使原本复杂的英语知识更难学,学生累、教师也累。所以说在英语学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各种能力要综合培养,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英语 学习 能力 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各种能力要综合培养,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减少课内外学习的难度,就会使学习动机更加强烈,积极性更加高涨。因此,我们从高一就要从各个方面抓起,做好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工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沐浴着祖国课改的春风走过十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伴随着全区“目标教学,自主有效”课堂改革的浪潮拼搏五载,我校“分层教育教学”特色的创建,终于让校园的角角落落都散发了奇葩的异香。行走在腰关中学的校园里,每一位老师都是责任的天使,每一位学生都是充满自信的主人。这是课改远景践行,更是我们多年来孜孜不倦进行特色创建绽放的奇葩。  一、分层管理评价体系的
学科教育和人生观培养是两个不同发展领域的教育命题。长期以来,在教育行动中这两个命题始终未能做到相得益彰。80年代后,随着日益沉重的应试压力,语文教学中繁琐刻板的字、词、句操练愈演愈烈,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既漠视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审美,也忽略了对学生人生观和品德等方面的有效塑造。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
物理知识来源于人们对实际生活的认识,但又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初中物理是小学综合科部份知识的延伸,是属于自然学科的范畴,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物理这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更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这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赋予全新教育理念的新教材,广大贫困山区中学物理教师感到困难重重,笔者认为这些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面临教育价值观的困惑  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是教育活动的
“学案教学”以实用主义为原则,以我们学校当前的教学实际为出发点,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素质与应试兼顾。“学案教学”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的结合起来,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学案”,从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解题技能的培养到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开发 ,对学生学习进行系统的指导。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突出个性和创新,通过师生的教学互动,达到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