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学生幸福感的理论依据、提升学生幸福感的必要性进行阐述,认为化学教学应从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打造“幸福课堂”,建立让学生有成功感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幸福感和满足感。
【关键词】化学;幸福感;教学;成就感;课堂气氛
追求幸福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幸福是什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幸福感一直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们要求的不仅仅是“结束痛苦”,而是“更幸福”。积极心理学把目光定位在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掘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当代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他们的幸福感代表着青少年们的主流和方向,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国家的前途命运。但是当代的高中生并不满意幸福现状,他们的幸福感正在消逝,这提醒我们教育一线的教师们应以新目光和新方法去注视中学生的成长历程,在希望他们成绩分数提高的同时,也应让他们的幸福感与日俱增。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幸福感得到满足和提升,这既是高中生成长需要的实现,也是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幸福感的实现。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满足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幸福感?下面我以高中化学教学为例,谈谈中学生学习幸福感提升的一些策略。
一、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这是提升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前提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感。它来源于学校和家长的认同,学生成才和感恩,还有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教师只有努力把握好个人因素,理性调整期望值,学会知足常乐,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注重个人素质提升,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增强爱人的能力,学会以享受的态度从教,才能不断提升享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幸福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幸福可以让自己开心,同时也可以把快乐传递给别人。试想一下,在课堂这个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上,只要当教师心中洋溢着幸福美好的情愫,脸上就会有灿爛的阳光并自然的照亮和温暖学生的心房;只要当教师情绪饱满和内心充实,就会自然的流露出对细节的关注和乐于真诚的分享。因此只有教师幸福了,学生才会感到幸福,师生共同感受幸福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幸福课堂、和谐课堂。它必将营造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舞台,让师生在这个舞台上共同收获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打造“幸福课堂”,这是提升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关键
1.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幸福
自主学习要以“学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它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自主学习就是要在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中学会学习促进发展并获得幸福的感受。
例如,在《化学必修1》教材中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中,可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学生实验】首先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些认识,实验的同时请同学们仔细记录实验现象
(1)取一小块钠,观察表面,切开再观察
(2)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3)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并滴加几滴酚酞
【学生活动】 讨论刚才的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钠的性质
实验(1)结论:钠是银白色金属,质地柔软,放置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暗
实验(2)结论:钠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得到淡黄色固体
实验(3)结论:钠与水反应时浮于水面上,并会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伴随发出吱吱声,最后融化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烧杯壁发烫,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
概括得出浮、游、融、响、红(芙蓉又想红)
【讨论】归纳总结金属钠的某些物理和化学性质、保存方式
【实验拓展】验证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是氢气
(1)学生讨论,提出实验方案(注:考查氢气的收集方式,氢气的验证方法)
(2)老师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共同探讨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讨论、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充分的动起来,能激发其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体会收获知识的喜悦和成就感。
2.趣味课堂,让学生享受幸福
创造一个充满信任、创造力、积极性、好奇和快乐的学习环境,通过歌曲、顺口溜、逸闻趣事、游戏、竞争、趣味实验、巧用多媒体和其他有趣的项目建立一个充满欢笑和新奇有趣的课堂,能极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知识易于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引入歌曲、绕口令、顺口溜等
化学教材中有些知识内容繁多,也有许多要点需要记忆,在教学中把这些知识点可以编成朗朗上口的歌曲、顺口溜等,能增添课堂气氛,优化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并形成长期意识。例如,广东省台山市一位化学老师为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炼了各种化学元素的特征而创作出了化学版的《青花瓷》:"无色酚酞面对碱羞涩脸绯红,紫色石蕊遇到碱青蓝慢淡出,酸碱和盐融入水离子解离开,酸和氢氧跟金属三角恋。氢氧化钠易腐蚀潮解味道涩,火碱烧碱苛性钠俗名遍地找,你用途十分广泛精炼石油制作干燥剂……" 此歌改用化学原理用词,把晦涩难懂的问题阐述得新奇有趣,深受中学生们的喜爱。又如,在记忆化学溶解度时,可编成绕口令:“钾钠铵盐皆可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酸易溶;碱难溶,钾钠钡钙皆除外;最多不溶碳酸盐,来个微溶碳酸镁。”又如,在学习元素周期律中,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奇偶性与其序数的奇偶性的关系:“价奇序奇,价偶序偶”可记其谐音:“嫁(价)鸡(奇)随鸡,嫁狗(偶)随狗”。极富魅力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轻松理解和记忆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引入新闻、传闻、故事等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闻、趣味小故事等,能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从中领悟到蕴含的道理,从而化繁为简、寓教于乐。例如,在讲授“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一课时,引入“5·13沧州氯气泄漏事故”新闻,让学生深刻体会氯气的毒性,并理解消防员根据氯气化学性质处理泄漏事故的方法;在讲授金属钠的性质之前,可以引用《观音菩萨生病了》的故事,通过思考观音“病恹恹”的现象理解钠的化学性质;在讲授原电池原理时,可引入《格林太太的假牙》的故事,让学生寻找格林太太牙疼的原因,理解原电池的形成原理;在讲到农药“波尔多液”时,可简述《没有生病的葡萄》的故事等。有趣的故事往往比乏味的说教理论更能表明事物的内涵,让人一目了然,更加有说服力。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人一步一步迈入科学的殿堂,获得成功的喜悦。
(3)引入游戏、竞争机制等
有竞争就有进步。竞争机制能激发更强的学习热情,创建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成功感和进取精神等。例如,在讲解《选修5》教材关于“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时,由于命名规则冗长繁琐而枯燥,学生容易走神或打瞌睡。如果将命名规则里的“寻找主链”“给主链编号”“书写烷烃名称”等几个步骤设计成一个个小游戏的形式传授,而所有问题采用抢答的方式来回答,出现错误答案时也是以抢答方式进行修正,课堂的气氛将瞬间变得兴奋和愉悦。又如,在记忆《必修1》繁多的化学方程式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默写,比赛哪组写得多写的对。这样学生在享受课堂竞争乐趣的同时,也会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使其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4)善用多媒体辅助化学轻松教学
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形象的画面、动听的声音、逼真的动画、生动的视频,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直观性,突破教学重难点,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多媒体技术能将宏观世界的博大和微观世界的复杂直观再现在课堂上,使许多抽象微观的知识具体形象化。比如,通过動画可以模拟分子、原子的无规则运动,再现氯化钠、氯化氢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如在学习《化学键》一课时,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往往很难用语言描述,而通过动画可以让学生很直观的看到钠原子和氯原子怎样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的,然后阴阳离子又如何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的。利用多媒体还可以模拟化工生产过程,模拟难以实现的的化学实验等。多媒体以其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多彩的演示效果等强大功能,充分地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强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化学课的教学效率,使化学教学更加有声有色。
3.和谐课堂,让学生获得幸福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丰富的、复杂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要构建和谐课堂,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中师生关系应是“鱼水”之间的关系,互相交融,互相接纳,互相包容。教师尊重学生学习实践中的感受,呵护学生学习中闪现的智慧火花,鼓励学生自主发表独特见解并积极地创造学生合作的机会;而学生信任教师,尊重老师的劳动,理解和感恩教师教学的辛苦付出,认真听取老师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看法与见解。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沟通,彼此分享,彼此成长,形成和谐愉悦、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将大大提高教学信息传输的质量和速度,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同时也能使学生真正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渐完善和发展自由个性及健康人格。
三、建立让学生有成功感的激励机制,这是提升学生学习幸福感的保障
拿破仑有句名言:“给我足够的奖牌,我就能征服世界。”激励是人的生命中最好的养料,让人充满希望,让人生辉煌。只要教师善用、会用激励的力量唤醒学生心中的巨人,每个学生都能在激励中走向成功,从而变得更加出类拔萃。
因此,教师应有一双慧眼,拨开云雾,尽量发现学生的优点,欣赏每个学生的美,并且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在他们取得成就的时候及时肯定和赞扬他们;在他们失败的时候鼓励他们;在他们做得不够好时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评价便于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通过激励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和自信心,如果长期坚持这样的思路组织教学,那学习过程中每天小小的进步积累下来便会是惊人的成就。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思路,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学生快乐地接受知识,健康成长,实现自我, 从而真正实现师生双方的快乐和幸福。
参考文献:
[1]苗元江. 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2]苗元江,陈浩彬,朱晓红. 探索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0).
[3]颜丽.教师职业幸福感对构建高效课堂的影响[J]. 求知导刊,2016.
[4]肖修锋. 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培养与实践[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5).
[5]袁祥.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带给学生幸福感[J]. 新课程(中学),2012(9).
[6]王艳萍. 浅析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优点[J]. 中国校外教育,2011 (5).
[7]刘祖苗.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感[J]. 快乐阅读,2013(17).
【关键词】化学;幸福感;教学;成就感;课堂气氛
追求幸福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幸福是什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幸福感一直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们要求的不仅仅是“结束痛苦”,而是“更幸福”。积极心理学把目光定位在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掘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当代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他们的幸福感代表着青少年们的主流和方向,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国家的前途命运。但是当代的高中生并不满意幸福现状,他们的幸福感正在消逝,这提醒我们教育一线的教师们应以新目光和新方法去注视中学生的成长历程,在希望他们成绩分数提高的同时,也应让他们的幸福感与日俱增。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幸福感得到满足和提升,这既是高中生成长需要的实现,也是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幸福感的实现。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满足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幸福感?下面我以高中化学教学为例,谈谈中学生学习幸福感提升的一些策略。
一、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这是提升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前提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感。它来源于学校和家长的认同,学生成才和感恩,还有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教师只有努力把握好个人因素,理性调整期望值,学会知足常乐,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注重个人素质提升,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增强爱人的能力,学会以享受的态度从教,才能不断提升享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幸福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幸福可以让自己开心,同时也可以把快乐传递给别人。试想一下,在课堂这个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上,只要当教师心中洋溢着幸福美好的情愫,脸上就会有灿爛的阳光并自然的照亮和温暖学生的心房;只要当教师情绪饱满和内心充实,就会自然的流露出对细节的关注和乐于真诚的分享。因此只有教师幸福了,学生才会感到幸福,师生共同感受幸福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幸福课堂、和谐课堂。它必将营造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舞台,让师生在这个舞台上共同收获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打造“幸福课堂”,这是提升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关键
1.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幸福
自主学习要以“学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它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自主学习就是要在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中学会学习促进发展并获得幸福的感受。
例如,在《化学必修1》教材中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中,可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学生实验】首先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些认识,实验的同时请同学们仔细记录实验现象
(1)取一小块钠,观察表面,切开再观察
(2)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3)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并滴加几滴酚酞
【学生活动】 讨论刚才的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钠的性质
实验(1)结论:钠是银白色金属,质地柔软,放置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暗
实验(2)结论:钠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得到淡黄色固体
实验(3)结论:钠与水反应时浮于水面上,并会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伴随发出吱吱声,最后融化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烧杯壁发烫,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
概括得出浮、游、融、响、红(芙蓉又想红)
【讨论】归纳总结金属钠的某些物理和化学性质、保存方式
【实验拓展】验证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是氢气
(1)学生讨论,提出实验方案(注:考查氢气的收集方式,氢气的验证方法)
(2)老师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共同探讨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讨论、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充分的动起来,能激发其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体会收获知识的喜悦和成就感。
2.趣味课堂,让学生享受幸福
创造一个充满信任、创造力、积极性、好奇和快乐的学习环境,通过歌曲、顺口溜、逸闻趣事、游戏、竞争、趣味实验、巧用多媒体和其他有趣的项目建立一个充满欢笑和新奇有趣的课堂,能极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知识易于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引入歌曲、绕口令、顺口溜等
化学教材中有些知识内容繁多,也有许多要点需要记忆,在教学中把这些知识点可以编成朗朗上口的歌曲、顺口溜等,能增添课堂气氛,优化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并形成长期意识。例如,广东省台山市一位化学老师为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炼了各种化学元素的特征而创作出了化学版的《青花瓷》:"无色酚酞面对碱羞涩脸绯红,紫色石蕊遇到碱青蓝慢淡出,酸碱和盐融入水离子解离开,酸和氢氧跟金属三角恋。氢氧化钠易腐蚀潮解味道涩,火碱烧碱苛性钠俗名遍地找,你用途十分广泛精炼石油制作干燥剂……" 此歌改用化学原理用词,把晦涩难懂的问题阐述得新奇有趣,深受中学生们的喜爱。又如,在记忆化学溶解度时,可编成绕口令:“钾钠铵盐皆可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酸易溶;碱难溶,钾钠钡钙皆除外;最多不溶碳酸盐,来个微溶碳酸镁。”又如,在学习元素周期律中,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奇偶性与其序数的奇偶性的关系:“价奇序奇,价偶序偶”可记其谐音:“嫁(价)鸡(奇)随鸡,嫁狗(偶)随狗”。极富魅力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轻松理解和记忆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引入新闻、传闻、故事等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闻、趣味小故事等,能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从中领悟到蕴含的道理,从而化繁为简、寓教于乐。例如,在讲授“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一课时,引入“5·13沧州氯气泄漏事故”新闻,让学生深刻体会氯气的毒性,并理解消防员根据氯气化学性质处理泄漏事故的方法;在讲授金属钠的性质之前,可以引用《观音菩萨生病了》的故事,通过思考观音“病恹恹”的现象理解钠的化学性质;在讲授原电池原理时,可引入《格林太太的假牙》的故事,让学生寻找格林太太牙疼的原因,理解原电池的形成原理;在讲到农药“波尔多液”时,可简述《没有生病的葡萄》的故事等。有趣的故事往往比乏味的说教理论更能表明事物的内涵,让人一目了然,更加有说服力。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人一步一步迈入科学的殿堂,获得成功的喜悦。
(3)引入游戏、竞争机制等
有竞争就有进步。竞争机制能激发更强的学习热情,创建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成功感和进取精神等。例如,在讲解《选修5》教材关于“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时,由于命名规则冗长繁琐而枯燥,学生容易走神或打瞌睡。如果将命名规则里的“寻找主链”“给主链编号”“书写烷烃名称”等几个步骤设计成一个个小游戏的形式传授,而所有问题采用抢答的方式来回答,出现错误答案时也是以抢答方式进行修正,课堂的气氛将瞬间变得兴奋和愉悦。又如,在记忆《必修1》繁多的化学方程式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默写,比赛哪组写得多写的对。这样学生在享受课堂竞争乐趣的同时,也会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使其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4)善用多媒体辅助化学轻松教学
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形象的画面、动听的声音、逼真的动画、生动的视频,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直观性,突破教学重难点,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多媒体技术能将宏观世界的博大和微观世界的复杂直观再现在课堂上,使许多抽象微观的知识具体形象化。比如,通过動画可以模拟分子、原子的无规则运动,再现氯化钠、氯化氢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如在学习《化学键》一课时,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往往很难用语言描述,而通过动画可以让学生很直观的看到钠原子和氯原子怎样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的,然后阴阳离子又如何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的。利用多媒体还可以模拟化工生产过程,模拟难以实现的的化学实验等。多媒体以其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多彩的演示效果等强大功能,充分地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强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化学课的教学效率,使化学教学更加有声有色。
3.和谐课堂,让学生获得幸福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丰富的、复杂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要构建和谐课堂,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中师生关系应是“鱼水”之间的关系,互相交融,互相接纳,互相包容。教师尊重学生学习实践中的感受,呵护学生学习中闪现的智慧火花,鼓励学生自主发表独特见解并积极地创造学生合作的机会;而学生信任教师,尊重老师的劳动,理解和感恩教师教学的辛苦付出,认真听取老师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看法与见解。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沟通,彼此分享,彼此成长,形成和谐愉悦、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将大大提高教学信息传输的质量和速度,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同时也能使学生真正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渐完善和发展自由个性及健康人格。
三、建立让学生有成功感的激励机制,这是提升学生学习幸福感的保障
拿破仑有句名言:“给我足够的奖牌,我就能征服世界。”激励是人的生命中最好的养料,让人充满希望,让人生辉煌。只要教师善用、会用激励的力量唤醒学生心中的巨人,每个学生都能在激励中走向成功,从而变得更加出类拔萃。
因此,教师应有一双慧眼,拨开云雾,尽量发现学生的优点,欣赏每个学生的美,并且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在他们取得成就的时候及时肯定和赞扬他们;在他们失败的时候鼓励他们;在他们做得不够好时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评价便于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通过激励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和自信心,如果长期坚持这样的思路组织教学,那学习过程中每天小小的进步积累下来便会是惊人的成就。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思路,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学生快乐地接受知识,健康成长,实现自我, 从而真正实现师生双方的快乐和幸福。
参考文献:
[1]苗元江. 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2]苗元江,陈浩彬,朱晓红. 探索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0).
[3]颜丽.教师职业幸福感对构建高效课堂的影响[J]. 求知导刊,2016.
[4]肖修锋. 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培养与实践[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5).
[5]袁祥.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带给学生幸福感[J]. 新课程(中学),2012(9).
[6]王艳萍. 浅析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优点[J]. 中国校外教育,2011 (5).
[7]刘祖苗.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感[J]. 快乐阅读,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