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精神视阈下城市游憩空间设计要素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xy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场所精神在城市游憩空间的设计中是一种结果,同时也是一种推动力,因而,本文以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理论为出发点,对城市游憩空间的场所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并提炼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四大特征及其设计要素,从而为城市游憩空间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场所精神;游憩;空间;设计要素
  1.引言
  几个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在不断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在快速和频繁的变迁中,那些承载人类记忆的“踪迹”被逐渐抹去,许多富有精神和充满情境的古老场所即将消失殆尽,一些伴随着人类新的生活方式下的产物,也没有体现出新时代的场所精神。城市游憩空间,作为人和自然沟通的媒介,理应通过一些恰当手法来营造出符合其空间特质的氛围,正如挪威著名建筑学家诺伯舒兹所说,“人造环境的目的在于营造有意义的场所,赋予人一个‘存在的立足点’”[1],因而,我们无法漠视城市游憩空间的场所精神,它帮助人们体验和理解客观世界的意义,从而获得稳定生活的认同感。
  2.场所精神与城市游憩空间的内涵
  2.1场所精神的内涵
  场所精神由挪威学者诺伯舒兹系统地提出,他认为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由具有物质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归属感,一种有意义的认同感[1]。具体来说,场所精神是根植于场所的自然特征之上,对其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及文化内涵的吸收和注入,是在某一个时间和空间领域的人的思想轨迹及感情烙印的“心理化地图”。因而,城市游憩空间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其场所精神的实质是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的载体,也是物质空间形态和其背后内容的总和。
  2.2城市游憩空间内涵
  当前,学术界对于城市游憩空间的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秦学学者的观点,被广泛认同,即是由城市游憩物质空间和城市游憩行为空间耦合而成的空间体系,表现为游憩景观[2]。游憩物质空间是游憩行为空间的载体,因而,笔者认为城市游憩空间是游憩者凭借一定的游憩设施(包括供人们日常活动和交往使用的户外活动空间与场所,也包括构成、围合、界定空间的景观小品、游憩设施、地面铺设等)和其他条件(如认知经验、行为习惯等)通过游憩活动在地表留下来的投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营造城市游憩空间场所精神的关键。
  3.城市游憩空间的场所精神
  城市游憩空间,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因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复古主义场所精神,它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时代场所精神,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场所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城市游憩空间的一个重要主题及特征,是其区别于其他空间的显著标志,也是当代人动感的、积极向上的、自由性的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游憩景观空间的时代精神在于对当代人们生活方式、观念形态、审美意识等以景观的物质形态为载体进行呈现。其中,可通过灵活多变的空间形态、游憩设施等串连起空间节点,使人一进入空间,就能感受到其空间氛围。
  3.2场所的自由精神
  随着21世纪休闲时代的到来,游憩空间成为对当代人们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空间之一,因而,它需要有自由之精神来与当代人生活方式相契合,其内涵实质是由两方面组成,其一是对当代人追求自由之精神,无拘无束之生活理念的呈现,其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关系的体现,在此类空间氛围中,人们可以自由地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和空间进行互动。
  3.3场所的交流精神
  交流精神是游憩空间的灵魂,当代城市游憩空间的特征就在于使用方式以及空间属性的开放性,人们在游憩空间活动成为与亲友、邻里之间自由交往并联络情感的聚合场所,而是否拥有能够诱发人交流和交往的空间氛围已然成为一个有活力的空间重要要素之一。游憩空间交流精神的营造的关键在于通过游憩者对于空间的感官体验上升到精神层面,从而获取场所感。
  3.4场所的创新精神
  场所游憩空间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游憩观念的变迁而兴起的,因而城市游憩空间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具有开拓意义的创新精神,场所的特色是最具生命力的要素,而创新精神是城市游憩空间的灵魂,也是城市游憩空间营造的重要法则,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不断地吸引并感召着人们来游憩、交流和集会,一个成功的游憩空间设计必然追求与其空间特性相耦合的表现形式。
  4.场所精神视阈下城市游憩空间设计要素
  场所精神视阈下城市游憩空间的关键在于,将人对于游憩空间的感官体验融入并贯穿其中,具体主要包括如下设计要素:
  4.1视觉体验——彰显场所时代精神之要点
  研究表明,人对于景观的体验,有80%以上来源于视觉,因而视觉体验一直深受景观设计师的青睐,城市游憩空间时代精神可以通过空间形态、功能布局、色彩构成等诸多内容来体现。首先,在空间形态的形式处理上,可利用隐喻、增减、变异、等手法,形成有特性的空间形态,其次,在色彩的运用上,采用一些明快、轻松的颜色,可与场所的时代精神相得益彰。
  4.2触觉体验——展现场所自由精神之关键
  触觉体验对于城市游憩空间自由精神的营造颇为重要,它是人感受景观并与之自由互动的最为直接的方式。景观中触觉体验的表达很大意义上依赖于材料的使用,如在材料的应用方面,一方面可采用各类新材料(如复合材料,有机材料等)来塑造游憩空间的自由风格和格局,另一方面,对于废旧材料(如破碎的碟片、石头等)的使用,应该最大限度的挖掘其新功能,并进行回收和再造,营造丰富空间效果及触觉体验。
  4.3听觉体验——营造场所交流精神之关键
  听觉体验是人在空间中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基本途径,游憩空间中听觉体验的融入,可以为其交流精神的营造提供有效途径。因而,听觉体验的融入,不仅能给游憩空间的设计带来全新视角,更能给景观研究注入新活力。声景观一方面能起到功能分区作用,将各类声景观进行分区(如自然声、交通声、广播声等);另一方面还能对人参与游憩空间活动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可以根据声源判断并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区域,从而使人获得良好的空间体验。
  4.4时间体验——凸显场所创新精神之秘诀
  时间体验是城市游憩空间创新精神营造的关键,一年中的不同季节,一天中的不同时刻,甚至不同年龄层的使用群体对于同一处景观设计所产生的的影响,人对于景观的体验不仅表现在横向的空间区域中,同时也在纵向的时间领域里,空间于我们而言是静止的,而时间是不断流动的,正是这种流动性赋予了场所更加丰富的景观体验。如根据植物的季相及生长规律进行配植在游憩空间中形成丰富的四维景观,从而使人在不同的时间获取丰富的景观体验。
  5.结语
  场所精神是根植与场所的自然特征之上的,对其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及文化内涵的吸收和注入。是在某一个时间和空间领域的人的思想轨迹及感情烙印的“心理化地图”。根据心理学、社会学、设计学及形态学原理,对城市游憩空间场所精神内涵进行提炼,并对其背景及社会形态做出分析,使之更好地应用于城市游憩空间设计中。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参考文献:
  [1](挪威)诺伯格·舒尔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秦学.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分析—以宁波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3,23(2):267—288.
  [3]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叶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要】: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论述诗歌艺术特征和风格的专著。他把诗歌分为“自然”“冲淡”等二十四类,强调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其中包含着含蓄这一品,含蓄是指诗意深远,意在言外的一种艺术风格。含蓄的形成标志中国古典美学意境说的基本形成,文章对含蓄这一品的内涵作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含蓄 二十四诗品;风格  含蓄是指与直率、浅露相反,指的是诗意深远、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一种艺术风格。含蓄与晦
期刊
【摘要】:从19世纪美国城市景观开始发展至今,城市景观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涉及的学科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环境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何构建和谐的人群行为下的城市景观设计,创造宜人的城市景观环境,来完善我们对生活的需求,在现今的城市景观研究当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据环境行为与景观规划学的相关基础理论,从人群行为和景观建造这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并提出基于人群行为关联下的城市景观建造的构想
期刊
【摘要】:《现实一种》是作家余华于1987年9月29日完成的一部短篇小说。充斥着残酷与血腥,令读者在小说的世界里感受到恐惧与寒冷,这份恐惧的来源在那文字背后,人们所读到的余华对人性、对现实的无情解读。余华对《现实一种》的自评是:从噩梦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这给了我一个提示,这篇论文就是根据这个提示,简要地对余华的《现实一种》小说从噩梦和梦魇这两个角度进行解读。  【关键词】:《现实一种》;人性; 暴
期刊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曾言道:“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这告诉我们要想成成就学识,取得成功,就要有坚强的意志,只有通过勤勉努力,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提高自己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的水平。  其实,勤勉和优秀是一对天然的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本身也已经成为了优秀的代名词。如果我们认真保持追求优秀的心态,将优秀作为一种态度,一种习惯
期刊
【摘要】:本文从产品设计众筹的兴起着眼,阐明其理论来源,并总结出产品设计众筹的群体定制特征。文章通过分析产品设计众筹的网络结构及其运行优势并且基于互联网时代和自媒体涌现的艺术品消费环境,提出关于产品设计众筹的一些深入思考。  【关键词】:产品设计;众筹;群体定制;网络结构  一、从众筹到产品设计众筹  (一)众筹的概念和规则  众筹的概念源自众包 ( Crowdsourcing) ,《众包的崛起》
期刊
【摘要】:契诃夫戏剧是在20世纪传入中国的,对中国的戏剧传播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致说来契诃夫对我国戏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新文化运动时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励了中国人民勇敢地追求幸福光明的生活;在中国革命和成立的过程中,契诃夫的戏剧起到了预示性的作用,昭示了革命高潮的来临;在改革开放期间,契诃夫戏剧中的技巧成为我国戏剧文化借鉴的关键;而到了近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境况可以通过契诃
期刊
【摘要】:“企慕情境”出自于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指人们为之憧憬、向往的事物,但往往由于某些困难阻隔,不能如愿以偿,从而产生了一种“距离怅惘”。《诗经》中有多篇作品都体现了“企慕情境”,在《汉广》和《关雎》中就分别描写了对于游女的悦慕,以及对于淑女的寻觅,构建了对美好事物向往和憧憬的企慕之境。在《诗经》之后,不少优秀作家也在诗文词赋的创作中继承和发展了企慕情境,不同体裁的拓展、题材内容的扩大、创
期刊
【摘要】:格非,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发表了众多具有先锋色彩的小说,在他长达十年创作沉寂后,于2004年再度开山,发表了《人面桃花》,这部作品被誉为格非的转型之作,与之后发表于2007年的《山河入梦》,2011年的《春尽江南》合称“江南三部曲”,这一系列小说作为连续性的长篇巨制,讲述了一场延续三代的“桃源之梦”。谭端午与庞家钰夫妻在面对历史与现实时,时代与个人的乌托邦都在矛盾的焰火中化为灰烬,精神家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城市居民也越来越追求舒适生活环境,对建筑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外设计是在室内设计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和再设计,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密不可分。本文主要通过对景观建筑室外与室内设计在空间及形式上研究,来探析城市景观建筑室内外空间的融合途径。  【关键词】:景观建筑;室内外空间;融合  一、引言  如今,建筑设计分工愈加精细,室内设计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可
期刊
不写马路诗  现实的马路,颜色真黑  泥土的味道沒了,气味也呛鼻  斑马线的划着,腐朽的人为符号  压制了土壤里自由种子的萌芽  好多诗人不写马路诗  因为马路不是过去的马路  红黄绿指挥你行动的脚步  控制着自由行者的付出  不写马路诗,不想写  写得出也传播不出  唯有深夜凭着手机荧光走走路  此时世界已经黑乎乎  一生工作到死  一生工作到死,不用预测  有工作是幸福的,即便流着眼泪在奔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