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一直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很多客观原因的制约。但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家书屋的建立、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要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要求已不是遥远的事情。如何针对农村的小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好各种阅读资源,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整合阅读资源,让学生多读书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必须让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的数量。要真正达到此目的,就要充分整合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村农家书屋、学生家庭书房的阅读资源。积极打造让学生有书读、有时间读、有条件读的环境,从而达到让学生多读书的目的。
1.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等资源鼓励学生在校内阅读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比较固定的场所,也是能保证学生随时阅读、静心阅读的地方。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在学校找时间、挤时间去读课外书,如,抓住学生每天早上、中午到校比较早的这一契机,引导学生组织学生读课外书,时间长了,学生也就养成了一个习惯。
2.利用农家书屋、学生家庭书房等资源鼓励学生在校外阅读
小学生在校阅读时间与在校外阅读比较,还是少得多,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校外阅读资源,引导鼓励学生校外阅读。通过组建阅读小分队,节假日到村农家书屋集体阅读,到有图书的学生家中进行互读、学习等。
二、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好读书
农村小学生过去一直受到学校、家庭等条件的限制,没有浓厚阅读氛围,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很浓,现在,随着国家对新农村投入的不断加大和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也有了良好的阅读资源。作为农村的教师,我们要结合农村的实际,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小就养成爱读书,好读书的好习惯。
1.用榜样激励学生阅读
农村小学生留守儿童较多,没有家庭读书的良好氛围,学生从小心目中缺少读书的偶像。学校、班级要多布置一些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名人名家故事的相关标语、图片,激励学生自觉阅读;也可以通过班会、队会来组织班级中爱读书、会读书的学生来介绍或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或读书的好方法,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
2.用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阅读
让学生走近图书,让图书靠近学生。班级可结合本班实际办班级“图书角”。规模不大的“图书角”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课外阅读园地,创设课外阅读环境。成立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制定严格的借阅制度,把“图书角”建成精神文明的窗口、素质教育的基地。
3.用活動来支撑学生阅读
一是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利用节假日、寒、暑假集体组织学生到农家书屋看书,开展“班级书虫”评选活动。二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读书读报交流汇报活动。培养学生读书读报意识、兴趣、能力,而且有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三是结合教育教学开展故事会、演讲会、经验交流会、主题班队会、读书征文、書评等活动,评选最佳读书征文、笔记向学校推荐等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三、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读好书
农村小学生从小大部分时间是和自己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老年人的一些错误的思想不经意地影响着小学生的读书,因此,指导农村小学生读好书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及时指导家长、学生,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内容读物,定期向家长、学生推荐优秀儿童读物。提倡读好书,读对学生身心发展健康有益的书。
1.建议学校添置适合农村小学生阅读的书籍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图书来源主阵地仍是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目前,随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每年要添置大量的图书,为了让学校添置的图书更能适合农村小学生阅读。教师要积极向学校建议,既要添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读的书目,又要添置适合农村小学生不同年龄阅读的书籍,便于学生在借阅中能够借到自己想看的、喜欢看的一些有意义的书。
2.推荐学生家长购买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书籍
现在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有不少家长开始为学生购买图书,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向学生家长推荐购书目录、购书常识等,指导家长为学生购买图书时一定要与学生现实生活比较贴近,以使学生走近生活,从小培养把握时代脉搏,增强与时共进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比如说,可以为小学生订阅《趣味作文》《快乐童话》等。
3.鼓励学生适当读一些文学名著,并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
教师和家长要根据不同学生和孩子的特点和兴趣,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文学名著阅读,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培养孩子读名著的意识。教师和家长在孩子读完一本书后,要和孩子一起交流阅读体会和心得。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要想有所突破,不折不扣地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让每个农村小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的熏陶,它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它不仅仅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三者都必须有耐心,有恒心,更需要学校、社会给予必要的支持。
一、整合阅读资源,让学生多读书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必须让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的数量。要真正达到此目的,就要充分整合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村农家书屋、学生家庭书房的阅读资源。积极打造让学生有书读、有时间读、有条件读的环境,从而达到让学生多读书的目的。
1.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等资源鼓励学生在校内阅读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比较固定的场所,也是能保证学生随时阅读、静心阅读的地方。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在学校找时间、挤时间去读课外书,如,抓住学生每天早上、中午到校比较早的这一契机,引导学生组织学生读课外书,时间长了,学生也就养成了一个习惯。
2.利用农家书屋、学生家庭书房等资源鼓励学生在校外阅读
小学生在校阅读时间与在校外阅读比较,还是少得多,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校外阅读资源,引导鼓励学生校外阅读。通过组建阅读小分队,节假日到村农家书屋集体阅读,到有图书的学生家中进行互读、学习等。
二、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好读书
农村小学生过去一直受到学校、家庭等条件的限制,没有浓厚阅读氛围,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很浓,现在,随着国家对新农村投入的不断加大和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也有了良好的阅读资源。作为农村的教师,我们要结合农村的实际,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小就养成爱读书,好读书的好习惯。
1.用榜样激励学生阅读
农村小学生留守儿童较多,没有家庭读书的良好氛围,学生从小心目中缺少读书的偶像。学校、班级要多布置一些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名人名家故事的相关标语、图片,激励学生自觉阅读;也可以通过班会、队会来组织班级中爱读书、会读书的学生来介绍或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或读书的好方法,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
2.用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阅读
让学生走近图书,让图书靠近学生。班级可结合本班实际办班级“图书角”。规模不大的“图书角”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课外阅读园地,创设课外阅读环境。成立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制定严格的借阅制度,把“图书角”建成精神文明的窗口、素质教育的基地。
3.用活動来支撑学生阅读
一是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利用节假日、寒、暑假集体组织学生到农家书屋看书,开展“班级书虫”评选活动。二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读书读报交流汇报活动。培养学生读书读报意识、兴趣、能力,而且有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三是结合教育教学开展故事会、演讲会、经验交流会、主题班队会、读书征文、書评等活动,评选最佳读书征文、笔记向学校推荐等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三、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读好书
农村小学生从小大部分时间是和自己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老年人的一些错误的思想不经意地影响着小学生的读书,因此,指导农村小学生读好书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及时指导家长、学生,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内容读物,定期向家长、学生推荐优秀儿童读物。提倡读好书,读对学生身心发展健康有益的书。
1.建议学校添置适合农村小学生阅读的书籍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图书来源主阵地仍是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目前,随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每年要添置大量的图书,为了让学校添置的图书更能适合农村小学生阅读。教师要积极向学校建议,既要添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读的书目,又要添置适合农村小学生不同年龄阅读的书籍,便于学生在借阅中能够借到自己想看的、喜欢看的一些有意义的书。
2.推荐学生家长购买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书籍
现在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有不少家长开始为学生购买图书,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向学生家长推荐购书目录、购书常识等,指导家长为学生购买图书时一定要与学生现实生活比较贴近,以使学生走近生活,从小培养把握时代脉搏,增强与时共进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比如说,可以为小学生订阅《趣味作文》《快乐童话》等。
3.鼓励学生适当读一些文学名著,并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
教师和家长要根据不同学生和孩子的特点和兴趣,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文学名著阅读,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培养孩子读名著的意识。教师和家长在孩子读完一本书后,要和孩子一起交流阅读体会和心得。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要想有所突破,不折不扣地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让每个农村小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的熏陶,它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它不仅仅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三者都必须有耐心,有恒心,更需要学校、社会给予必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