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邓英淘相知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1976年1月8日,我从贵州到河南驻马店,拜访陈一谘和邓英淘,火车到驻马店的清晨,列车上广播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哭声一片。
我见到了陈一谘,邓英淘却因周总理逝世回了北京。于是,我写了一封长信寄到社科院,托邓力群(英淘的父亲)转交,他顺利收到,我们保持着书信往来,后成为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下称农发组)的同事,结下终生的友情。
邓英淘生于1951年,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命运。他出身高干家庭,但为人朴实、低调,农发组里大家都知道他是邓力群的儿子,但他从不主动提起。对父辈的事业,不管是对是错,他都怀着一种尊重和敬仰的态度。他尊重的是一代人的努力奋斗。对前辈的很多行为和过失,英淘持批判态度,但他的批判是有历史眼光的理性分析,不是简单扬弃。
英淘曾就读于北京景山学校。“文革”期间,他去山西插队,干活儿比农民还上劲。他对农村怀有深厚的感情,这是他投身农村改革事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带领他走上这条道路的是另一位風云人物,他就是陈一谘。1971年,邓英淘通过朋友介绍,与陈一谘结识,两人交往日深,后来英淘又介绍陈认识了自己的父亲邓力群。
英淘对陈一谘在河南发起的农民教育事业很感兴趣,遂从山西转到河南当知青。他一边劳动,一边担任农民大学的教员,既是学习,也是对人生的探索。任教期间,英淘读了大量的书,系统研读《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史》,同时对经济学产生浓厚兴趣。
1977年,英淘考上北大经济系,得以系统完善其经济学理论知识,他还读完了北大数学系三年半的课程。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英淘对数学有特殊偏好,他常说,一个经济问题如果不能用数学方式证明,这个问题就可能存在虚假性。
接受系统、正规的经济学训练后,邓英淘更加自信。他为人本就直率,敢于挑战自己,也敢于挑战所有人。别人跟他讨论问题时,常觉得他咄咄逼人。但多次交往之后,就会明白他的气势源于自信,而非天生的优越感。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向何处去再次成为理论界、知识界人士关心的热门话题。而8亿农民中的绝大多数,关心的则是如何吃饱肚子这样的现实问题。还有一群年轻人同样关注农民、农村与农业问题,他们逐渐走到了一起,于风云际会的80年代创下一番业绩。
1980年,已成为社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人民公社室助理研究员的陈一谘,想到建立一个综合研究机构,从农村开始,研究中国的发展与变革。他将这一想法向邓力群作了汇报。邓力群立即予以首肯。英淘也积极参与,不仅是最早的呼应者,也成为农发组的创始人之一。
1981年2月12日,农发组成立。这群年轻人随即投身其中,利用业余、课余时间,研究中国农村的发展与改革。他们提交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很快受到中央领导赞赏,对当时的农村改革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除了参与组内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外,英淘还比较关注多样性,比如大家都集中精力调研“包产到户”的形式及这一形式的普遍性时,他会蹲点去调查不搞“包产到户”,坚持集体经济的类型。为此,他前往河南的南街村、江苏的华西村等地,进行过认真研究。事实证明,多样性比单一性、一刀切好。
英淘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他只关心问题,关心研究,关心成果,关心“干货”,缺少个人情怀。其实,英淘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只是不善于表达。
初到北京,我住在北大专家招待所,英淘在北大上学,念我孤身一人,他常会抽时间找我聊天。1981年过“五一”,当时农发组成员中,在北京没家的就只有我和罗小朋,他约我们到他家过节。
英淘始终在读书、学习、在向前走,热衷于“再造一个中国”。1981年秋,当时北大的学生因中国女排第一次拿了世界冠军而狂欢,在校园内聚会游行,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英淘显得精神焕发,特地赶到我住的地方对我说,“中国有希望,中国大有希望。”
英淘遇事有独立主张,不会受他人影响。所以,尽管他与陈一谘渊源深厚,但当陈一谘、王小强确定离开农发组,筹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时,他并未随行。他以为,中国农村发展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研究透,所以选择留下来。
后来,他随农发组一起由社科院到国务院农研中心,继续从事农村发展和改革的研究工作。1989年,他又调回社科院,到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任副所长,后来他还筹办了中国社科院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并任主任。近年,英淘的健康每况愈下,在与绝症苦斗的三年多里,他并未终止思考,依然从容淡定地研究中国的水资源、中国的新能源等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问题。
3月11日早上,惊闻英淘去世,我五内纠结,眼眶沁出泪水。回顾英淘的一生,他真可谓“无我无它,只谋人间春色。书生报国,穷尽一生心血”!
作者曾任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领导小组成员
我见到了陈一谘,邓英淘却因周总理逝世回了北京。于是,我写了一封长信寄到社科院,托邓力群(英淘的父亲)转交,他顺利收到,我们保持着书信往来,后成为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下称农发组)的同事,结下终生的友情。
邓英淘生于1951年,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命运。他出身高干家庭,但为人朴实、低调,农发组里大家都知道他是邓力群的儿子,但他从不主动提起。对父辈的事业,不管是对是错,他都怀着一种尊重和敬仰的态度。他尊重的是一代人的努力奋斗。对前辈的很多行为和过失,英淘持批判态度,但他的批判是有历史眼光的理性分析,不是简单扬弃。
英淘曾就读于北京景山学校。“文革”期间,他去山西插队,干活儿比农民还上劲。他对农村怀有深厚的感情,这是他投身农村改革事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带领他走上这条道路的是另一位風云人物,他就是陈一谘。1971年,邓英淘通过朋友介绍,与陈一谘结识,两人交往日深,后来英淘又介绍陈认识了自己的父亲邓力群。
英淘对陈一谘在河南发起的农民教育事业很感兴趣,遂从山西转到河南当知青。他一边劳动,一边担任农民大学的教员,既是学习,也是对人生的探索。任教期间,英淘读了大量的书,系统研读《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史》,同时对经济学产生浓厚兴趣。
1977年,英淘考上北大经济系,得以系统完善其经济学理论知识,他还读完了北大数学系三年半的课程。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英淘对数学有特殊偏好,他常说,一个经济问题如果不能用数学方式证明,这个问题就可能存在虚假性。
接受系统、正规的经济学训练后,邓英淘更加自信。他为人本就直率,敢于挑战自己,也敢于挑战所有人。别人跟他讨论问题时,常觉得他咄咄逼人。但多次交往之后,就会明白他的气势源于自信,而非天生的优越感。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向何处去再次成为理论界、知识界人士关心的热门话题。而8亿农民中的绝大多数,关心的则是如何吃饱肚子这样的现实问题。还有一群年轻人同样关注农民、农村与农业问题,他们逐渐走到了一起,于风云际会的80年代创下一番业绩。
1980年,已成为社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人民公社室助理研究员的陈一谘,想到建立一个综合研究机构,从农村开始,研究中国的发展与变革。他将这一想法向邓力群作了汇报。邓力群立即予以首肯。英淘也积极参与,不仅是最早的呼应者,也成为农发组的创始人之一。
1981年2月12日,农发组成立。这群年轻人随即投身其中,利用业余、课余时间,研究中国农村的发展与改革。他们提交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很快受到中央领导赞赏,对当时的农村改革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除了参与组内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外,英淘还比较关注多样性,比如大家都集中精力调研“包产到户”的形式及这一形式的普遍性时,他会蹲点去调查不搞“包产到户”,坚持集体经济的类型。为此,他前往河南的南街村、江苏的华西村等地,进行过认真研究。事实证明,多样性比单一性、一刀切好。
英淘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他只关心问题,关心研究,关心成果,关心“干货”,缺少个人情怀。其实,英淘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只是不善于表达。
初到北京,我住在北大专家招待所,英淘在北大上学,念我孤身一人,他常会抽时间找我聊天。1981年过“五一”,当时农发组成员中,在北京没家的就只有我和罗小朋,他约我们到他家过节。
英淘始终在读书、学习、在向前走,热衷于“再造一个中国”。1981年秋,当时北大的学生因中国女排第一次拿了世界冠军而狂欢,在校园内聚会游行,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英淘显得精神焕发,特地赶到我住的地方对我说,“中国有希望,中国大有希望。”
英淘遇事有独立主张,不会受他人影响。所以,尽管他与陈一谘渊源深厚,但当陈一谘、王小强确定离开农发组,筹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时,他并未随行。他以为,中国农村发展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研究透,所以选择留下来。
后来,他随农发组一起由社科院到国务院农研中心,继续从事农村发展和改革的研究工作。1989年,他又调回社科院,到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任副所长,后来他还筹办了中国社科院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并任主任。近年,英淘的健康每况愈下,在与绝症苦斗的三年多里,他并未终止思考,依然从容淡定地研究中国的水资源、中国的新能源等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问题。
3月11日早上,惊闻英淘去世,我五内纠结,眼眶沁出泪水。回顾英淘的一生,他真可谓“无我无它,只谋人间春色。书生报国,穷尽一生心血”!
作者曾任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领导小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