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教育相对来说比较“拘谨”,课程也都相对程式化且有一定深度,所以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学之间的衔接就是最主要的问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的天性,引导他们去接受新鲜事物,并且把课程变得有吸引力,以达到快速过渡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教学;过渡衔接;问题分析;教学思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8-0047-02
Thoughts on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LUO Lizhu (Gaotan Kindergarten,Huidong County,Huizhou City,Guang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Elementary education is relatively "rigid",and the curriculum is relatively stylized and has a certain depth. Therefore,for preschool teachers,how to connect kindergarten an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Teacher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children's nature,guide them to accept new things,and make the curriculum attractive,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apid transition.
【Keywords】Preschool teaching;Transition and connection;Problem analysis;Teaching thinking;Countermeasures
1.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学衔接的问题分析
幼儿园教学基本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相对地进行一些知识灌输,但仅仅是用于启蒙开智,而小学教学的目标往往就是培养学生成才,从孩子转变成学生,课堂教程变得非常规范化,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并且运用得当,由此能够看出这两者从根本目的上就有着很大的差别。另外,幼儿园教育从来都不是以成绩考核为基准,而是以孩子的本性和生活状态为教育准则,不会在知识掌握方面过多苛责孩子;而小学教学则是以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所以从心理角度出发,要提前给孩子们打好预防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教师只能从方式方法上入手去锻炼孩子的心境,虽然小学初入学时教师也不会给孩子过多的负担,但是教育环境以及教学准则的改变,对于孩子来说还是难以适应的。
就教学内容而言,小学初级阶段所涵盖的知识领域,在幼儿园教学中也有所涉及,不过目的性和教育方式有所差别,幼儿教学注重思维印象培养,不强求结果;但是小学教学是要求学生完全掌握,也是为了后期的进阶学习,所以即便二者的教学内容有所重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是有所不同。因此,幼儿教师要想做好教学衔接,就需要在教学内容研究以及教学方式过渡方面多做功课。
2.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学衔接的对策思考
(1)兴趣指引方向,探索求知之路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不管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幼儿园阶段,学习兴趣的培养都是重要内容。这是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共通之处。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準备,教师必须重视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的难度会提升许多,如果幼儿缺乏学习的动力,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就有了厌学情绪的话,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将变得更为困难。教师需要正视学习动力的作用,只有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兴趣点,做好对学生的关照工作,才能助力学生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将兴趣的激发作为学生学习动力的助燃器,可以让幼儿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会知识的魅力。也能在之后的升学考验中,借助兴趣带来的学习效益变得从容不迫。
除此之外,从帮助幼儿的养成正确学习态度的角度来看,兴趣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针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是如此,只要对一件事情产生的兴趣,人就会不自觉地去时常接触、探索发现。教师单纯地向幼儿讲授知识,幼儿可能由于理解问题或者知识的枯燥而变得对学习没有兴趣。这种靠教师主动讲授的方式并不利于学生养成主动性的学习思维。其实,孩子的求知欲是极其强烈的,他们从牙牙学语到模仿成人的言行,这其中都有探索求知精神的加持,所以教师应该顺应孩子的本心,利用他们的特性去指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孩子们不会喜欢气氛沉闷的传统课堂教学,但是课堂教学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教师要做的并不是规避,而是要把孩子的抵触情绪转变为感兴趣,有趣的教学就是要学会旧瓶装新酒,让孩子们喜欢上生动的课堂教学,从而在学习气氛上慢慢接受这种规范的教学模式,这样也是为小学教学衔接做好了氛围过渡。
孩子所感兴趣的东西无非就是新鲜事物,其实只要不是压抑他们天性的教学方式,都是值得尝试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多种新鲜元素,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为孩子们创造知识课堂。寻找到兴趣契机很重要,教师可以用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引导,比如,在拼音教学课上,教师不用特别机械化地把字母展示出来,而是利用孩子们喜欢的人或事来激起他们的兴趣。如小男孩喜欢的孙悟空,教师就可以提问“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孙悟空的名字怎么拼?”,借由神话或童话虚拟人物来作为课题引导,能够准确地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并成功引起他们的求知欲。要明白一个点,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了突破,是会让他们兴奋高兴的,当他们根据这个点学到了新的知识以后,再去跟别人讲述这个事物时就会更有自信,而教师也要采取鼓励教学,让他们对知识产生兴趣,之后他们就会更愿意去探索求知。 (2)内容变换花样,丰富课堂体验
幼儿教育牵扯到的方面甚广,无论是孩子的行为规范还是礼貌学识,都会有所涉及,所以幼儿教育其实是非常考验教师的耐心和水准的,而小学的课程偏向专业化,幼儿课程是大可不必如此深入的,但可以作为教学初探来为孩子开蒙。其实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学最重要的并不是内容,而是方法,然而方法也是根据内容从而开发出来的,所以幼儿教师应该从内容入手,根据孩子的心性从而进行改编转换。换句话说,不必直接把知识展现在孩子面前,而是可以通过生活细节切入引申,换个孩子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就像要告诉孩子们真理,不一定要摆起面孔耳提面命,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往往更能起到好的效果。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学到知识、明白真理,只要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有所成长,那就是成功的教育。其实很多超纲的知识,孩子们并不理解深意,学得也十分吃力,如背诗这件事,不少家长和教师都会要求孩子进行背诵记忆,但是孩子其实根本不理解知识涵义,虽然教育结果看起来是有成效的,但是根本目的是偏差的,对孩子而言也不是好的学习体验。所以教师要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育思考,对简单诗词的教学可以把方向把控在平仄节奏上,就像唱歌的韵律一样,让孩子们喜欢上这种声韵规律,可以采用唱跳的教学方法,并且配合上图片视频的形式来增加视觉感受,让孩子们在有趣的体验中增强肌肉记忆,也能通过视觉了解到诗词所表现的画面。所以同样是教学目的,换种方式能够更好地被孩子所接受,何乐而不为,何况教育不能丢失本心,孩子才是最重要的,知识只是作为增加素养的载体。
(3)游戏融合知识,生活浸润涵养
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爱玩,而教学的传统模式大多是压制这些天性,所以本质上就有着冲突,而幼儿园到小学就是要让这种情况有个好的过渡。其实在孩子的观念中并没有太明显的责任使命感,基本是以好恶来判断事物的,他们只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实说到底没人不愿意如此,只是大人学会压抑自己的本性罢了。教育没必要为了压制而压制,归根结底来讲只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就好,所以幼儿教育更加不用压抑本心,既然课堂教学难免限制孩子的活动,那就在教学中多设置游戏活动环节去抵消压抑感就好,何况如果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领悟到什么,那也称得上是高级的教育方式了。
既然是教学游戏,那就要玩出花样,如果开发得当的话,孩子的学习能力其实是不容小觑的。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进行最喜欢的角色扮演游戏,而在内容设置上就需要教师费尽心思,比如,可以让孩子根据寓言故事扮演人物,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典故都是具有启示意义的。让孩子们在扮演过程中体验人物,能够从中了解领悟一些真理,其实哪怕只是依葫芦画瓢地模仿人物,也能够起到规范作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道德品性和思想观念,这叫潜移默化。就如同孩子们刚明白事理时的状态,对于是非对错还没有什么概念,但是会按照大人的言行去完善自己的生理机能,小学教学除却文化知识之外,思想品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这是在幼儿教育时期就应该培养的。教师应该多利用生活细节为孩子们灌输知识真理,比如,卫生习惯、礼貌待人、言行得体等方面,都可以通过生活来涵养。
(4)竞技引领热情,激发学习信心
幼儿教学到小学教学的衔接过渡,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模式,所谓过渡也就是适应,这个转变不应该太过明显,而是要慢慢浸润、徐徐图之。学习需要一股冲劲儿,而孩子们最不缺的就是冲劲,所以一旦利用好这一份冲劲就能够对教学起到加成作用。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起孩子的竞技精神,并且将这种精神发挥在正途上,让孩子们在互相比拼的良性竞争中发奋学习,有了拼搏精神就更能够激发起学习的欲望,或者对于孩子而言,是表现的欲望,教师也应该在鼓励教学中引领孩子的学习热情。心态对于做任何事都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孩子如果在积极温暖的环境中满怀欣喜地接受知识教育,往往比气氛沉闷的传统课堂要好得多。
小学教学难免会把课业和成绩提上日程,而在幼儿教学时期,教师就要注意这方面的衔接过渡,但是可以采用不一样的形式让孩子卸下心理负担,比如,竞技比拼。教师可以开展讲故事大赛或者才艺比拼活动,一来能够让孩子们敞开心扉,放下对课堂教学的抵触,二来也是让孩子展现自我,这其实也是一种潜移默化地文化输出表现。表面上是竞技比拼,实际上是小型的文化交流,无论是生动形象的故事,还是多才多艺的展现,都是孩子们日常积累的文化底蕴,通过比拼的形式加以展现,并且能够互相交流、互相进行良性比拼,这是一件好事。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对孩子进行鼓励,告诉他们这并无高下之分,只是擅长的方面不同而已,教会他们不以一时成绩论长短,并且告诉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收获更多,让自己更加优秀,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为之后进入小学学习做好过渡铺垫。
3.结束语
其实幼儿教学到小学教学就是一种成长蜕变,孩子总要长大的,在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困难险阻,孩子们也许会感到不适应,但是在他们身边都会有教师和家长陪伴的身影,不光是看着他们成长,也是陪着他们共同成长。进阶学习是人类成长的必然过程,自古以来发展就是硬道理,既然必须要适应自然规律,那就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多一些欢乐,少一丝忧愁,教师作为引路人会一直带领着他们砥砺前行。教师教会孩子成长,同时孩子也是在提醒着教师不忘初心。
参考文献
[1]胡安迪,王菁菁,施亦言,徐金花.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5):343-344
关键词:幼儿教学;过渡衔接;问题分析;教学思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8-0047-02
Thoughts on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LUO Lizhu (Gaotan Kindergarten,Huidong County,Huizhou City,Guang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Elementary education is relatively "rigid",and the curriculum is relatively stylized and has a certain depth. Therefore,for preschool teachers,how to connect kindergarten an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Teacher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children's nature,guide them to accept new things,and make the curriculum attractive,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apid transition.
【Keywords】Preschool teaching;Transition and connection;Problem analysis;Teaching thinking;Countermeasures
1.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学衔接的问题分析
幼儿园教学基本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相对地进行一些知识灌输,但仅仅是用于启蒙开智,而小学教学的目标往往就是培养学生成才,从孩子转变成学生,课堂教程变得非常规范化,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并且运用得当,由此能够看出这两者从根本目的上就有着很大的差别。另外,幼儿园教育从来都不是以成绩考核为基准,而是以孩子的本性和生活状态为教育准则,不会在知识掌握方面过多苛责孩子;而小学教学则是以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所以从心理角度出发,要提前给孩子们打好预防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教师只能从方式方法上入手去锻炼孩子的心境,虽然小学初入学时教师也不会给孩子过多的负担,但是教育环境以及教学准则的改变,对于孩子来说还是难以适应的。
就教学内容而言,小学初级阶段所涵盖的知识领域,在幼儿园教学中也有所涉及,不过目的性和教育方式有所差别,幼儿教学注重思维印象培养,不强求结果;但是小学教学是要求学生完全掌握,也是为了后期的进阶学习,所以即便二者的教学内容有所重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是有所不同。因此,幼儿教师要想做好教学衔接,就需要在教学内容研究以及教学方式过渡方面多做功课。
2.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学衔接的对策思考
(1)兴趣指引方向,探索求知之路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不管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幼儿园阶段,学习兴趣的培养都是重要内容。这是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共通之处。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準备,教师必须重视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的难度会提升许多,如果幼儿缺乏学习的动力,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就有了厌学情绪的话,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将变得更为困难。教师需要正视学习动力的作用,只有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兴趣点,做好对学生的关照工作,才能助力学生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将兴趣的激发作为学生学习动力的助燃器,可以让幼儿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会知识的魅力。也能在之后的升学考验中,借助兴趣带来的学习效益变得从容不迫。
除此之外,从帮助幼儿的养成正确学习态度的角度来看,兴趣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针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是如此,只要对一件事情产生的兴趣,人就会不自觉地去时常接触、探索发现。教师单纯地向幼儿讲授知识,幼儿可能由于理解问题或者知识的枯燥而变得对学习没有兴趣。这种靠教师主动讲授的方式并不利于学生养成主动性的学习思维。其实,孩子的求知欲是极其强烈的,他们从牙牙学语到模仿成人的言行,这其中都有探索求知精神的加持,所以教师应该顺应孩子的本心,利用他们的特性去指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孩子们不会喜欢气氛沉闷的传统课堂教学,但是课堂教学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教师要做的并不是规避,而是要把孩子的抵触情绪转变为感兴趣,有趣的教学就是要学会旧瓶装新酒,让孩子们喜欢上生动的课堂教学,从而在学习气氛上慢慢接受这种规范的教学模式,这样也是为小学教学衔接做好了氛围过渡。
孩子所感兴趣的东西无非就是新鲜事物,其实只要不是压抑他们天性的教学方式,都是值得尝试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多种新鲜元素,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为孩子们创造知识课堂。寻找到兴趣契机很重要,教师可以用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引导,比如,在拼音教学课上,教师不用特别机械化地把字母展示出来,而是利用孩子们喜欢的人或事来激起他们的兴趣。如小男孩喜欢的孙悟空,教师就可以提问“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孙悟空的名字怎么拼?”,借由神话或童话虚拟人物来作为课题引导,能够准确地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并成功引起他们的求知欲。要明白一个点,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了突破,是会让他们兴奋高兴的,当他们根据这个点学到了新的知识以后,再去跟别人讲述这个事物时就会更有自信,而教师也要采取鼓励教学,让他们对知识产生兴趣,之后他们就会更愿意去探索求知。 (2)内容变换花样,丰富课堂体验
幼儿教育牵扯到的方面甚广,无论是孩子的行为规范还是礼貌学识,都会有所涉及,所以幼儿教育其实是非常考验教师的耐心和水准的,而小学的课程偏向专业化,幼儿课程是大可不必如此深入的,但可以作为教学初探来为孩子开蒙。其实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学最重要的并不是内容,而是方法,然而方法也是根据内容从而开发出来的,所以幼儿教师应该从内容入手,根据孩子的心性从而进行改编转换。换句话说,不必直接把知识展现在孩子面前,而是可以通过生活细节切入引申,换个孩子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就像要告诉孩子们真理,不一定要摆起面孔耳提面命,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往往更能起到好的效果。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学到知识、明白真理,只要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有所成长,那就是成功的教育。其实很多超纲的知识,孩子们并不理解深意,学得也十分吃力,如背诗这件事,不少家长和教师都会要求孩子进行背诵记忆,但是孩子其实根本不理解知识涵义,虽然教育结果看起来是有成效的,但是根本目的是偏差的,对孩子而言也不是好的学习体验。所以教师要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育思考,对简单诗词的教学可以把方向把控在平仄节奏上,就像唱歌的韵律一样,让孩子们喜欢上这种声韵规律,可以采用唱跳的教学方法,并且配合上图片视频的形式来增加视觉感受,让孩子们在有趣的体验中增强肌肉记忆,也能通过视觉了解到诗词所表现的画面。所以同样是教学目的,换种方式能够更好地被孩子所接受,何乐而不为,何况教育不能丢失本心,孩子才是最重要的,知识只是作为增加素养的载体。
(3)游戏融合知识,生活浸润涵养
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爱玩,而教学的传统模式大多是压制这些天性,所以本质上就有着冲突,而幼儿园到小学就是要让这种情况有个好的过渡。其实在孩子的观念中并没有太明显的责任使命感,基本是以好恶来判断事物的,他们只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实说到底没人不愿意如此,只是大人学会压抑自己的本性罢了。教育没必要为了压制而压制,归根结底来讲只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就好,所以幼儿教育更加不用压抑本心,既然课堂教学难免限制孩子的活动,那就在教学中多设置游戏活动环节去抵消压抑感就好,何况如果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领悟到什么,那也称得上是高级的教育方式了。
既然是教学游戏,那就要玩出花样,如果开发得当的话,孩子的学习能力其实是不容小觑的。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进行最喜欢的角色扮演游戏,而在内容设置上就需要教师费尽心思,比如,可以让孩子根据寓言故事扮演人物,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典故都是具有启示意义的。让孩子们在扮演过程中体验人物,能够从中了解领悟一些真理,其实哪怕只是依葫芦画瓢地模仿人物,也能够起到规范作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道德品性和思想观念,这叫潜移默化。就如同孩子们刚明白事理时的状态,对于是非对错还没有什么概念,但是会按照大人的言行去完善自己的生理机能,小学教学除却文化知识之外,思想品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这是在幼儿教育时期就应该培养的。教师应该多利用生活细节为孩子们灌输知识真理,比如,卫生习惯、礼貌待人、言行得体等方面,都可以通过生活来涵养。
(4)竞技引领热情,激发学习信心
幼儿教学到小学教学的衔接过渡,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模式,所谓过渡也就是适应,这个转变不应该太过明显,而是要慢慢浸润、徐徐图之。学习需要一股冲劲儿,而孩子们最不缺的就是冲劲,所以一旦利用好这一份冲劲就能够对教学起到加成作用。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起孩子的竞技精神,并且将这种精神发挥在正途上,让孩子们在互相比拼的良性竞争中发奋学习,有了拼搏精神就更能够激发起学习的欲望,或者对于孩子而言,是表现的欲望,教师也应该在鼓励教学中引领孩子的学习热情。心态对于做任何事都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孩子如果在积极温暖的环境中满怀欣喜地接受知识教育,往往比气氛沉闷的传统课堂要好得多。
小学教学难免会把课业和成绩提上日程,而在幼儿教学时期,教师就要注意这方面的衔接过渡,但是可以采用不一样的形式让孩子卸下心理负担,比如,竞技比拼。教师可以开展讲故事大赛或者才艺比拼活动,一来能够让孩子们敞开心扉,放下对课堂教学的抵触,二来也是让孩子展现自我,这其实也是一种潜移默化地文化输出表现。表面上是竞技比拼,实际上是小型的文化交流,无论是生动形象的故事,还是多才多艺的展现,都是孩子们日常积累的文化底蕴,通过比拼的形式加以展现,并且能够互相交流、互相进行良性比拼,这是一件好事。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对孩子进行鼓励,告诉他们这并无高下之分,只是擅长的方面不同而已,教会他们不以一时成绩论长短,并且告诉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收获更多,让自己更加优秀,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为之后进入小学学习做好过渡铺垫。
3.结束语
其实幼儿教学到小学教学就是一种成长蜕变,孩子总要长大的,在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困难险阻,孩子们也许会感到不适应,但是在他们身边都会有教师和家长陪伴的身影,不光是看着他们成长,也是陪着他们共同成长。进阶学习是人类成长的必然过程,自古以来发展就是硬道理,既然必须要适应自然规律,那就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多一些欢乐,少一丝忧愁,教师作为引路人会一直带领着他们砥砺前行。教师教会孩子成长,同时孩子也是在提醒着教师不忘初心。
参考文献
[1]胡安迪,王菁菁,施亦言,徐金花.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5):34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