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以“现代照明设计”中单个灯具设计在各个时代的典型作品为例,对作品与时代审美精神的关系作一个初步的探析。
关键词:时代审美;灯具设计;科技发展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泡”,白炽灯泡的特点是“可以把光直接指向任意的方向,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灯具”(<日>中岛龙兴,《照明设计入门》,P20),人类的照明出现质的飞跃——“光的设计”提到了议事日程上,由此而引发的照明设计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现代照明设计从规模上可分为单个灯具的设计和场景的灯光设计,即点和面的照明设计。而设计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诸多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联,环境、民族、时代和科技等相关因素决定了不同的审美精神,它对照明设计风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一个特定时代的照明设计作品,也能够折射出这一时代的审美精神乃至文明程度。
一、时代审美精神影响灯具设计
灯具的造型不仅展现出设计者的个性,还具有一定的空间凝聚力——很容易就会成为空间的视觉焦点,为整个空间带来不同的“表情”,所以在众多的产品类别中,灯具往往成为衡量设计水平和功力的领域,也显示了时代审美精神对它的决定性的影响。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近代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对社会影响至深,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社会文明发生剧烈变化。现代设计的三大启蒙运动——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应运而生,提出了新的审美精神。它们都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风格,强调精致、合理的设计,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功能良好,其中新艺术运动带有极为明显的唯美色彩,强调采用富有生命力的线条及抽象的动、植物纹样;而装饰艺术运动则喜欢直线和对称的抽象构成形式,强调东方风格与西方风格的结合,人情化与机械化的结合。
美国的路易·蒂梵尼(Louis Confort Tiffany)是彩色玻璃艺术设计师。他把手工玻璃的制法融入到灯具设计中去,形成彩绘玻璃台灯,台灯干和基座分别做成大自然中树干和树根的形状,在彩绘玻璃中有各种花瓣、茎叶、水果和蜻蜓等美丽的图案,充分表现了大自然的气息和浪漫的抒情格调。色彩丰富的玻璃灯具使白炽灯泡刺眼的灯光变得柔和。2000年美国以他设计的台灯推出了一张邮票。
(二)20世纪初至30年代
西方流行“表现主义”,它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它反传统而兴起,背弃“模仿论”“反映论”美学,崇尚“表现论”美学,强调主观情感、意象幻影的表达。设计者充满强烈的激情,推崇“重新创造”和“抽象的概括”。
丹麦著名的设计师保罗·汉宁森(Poul Henuingsen)在1925年设计的PH灯具。与其他灯具相比,它的遮光面积更大,阻挡了直接从光源发射出来的强光,有效地减弱了炫光刺激,又具有极优秀的照明功能,并營造出一种美丽柔和的阴影效果。它深受法国人的喜爱,获得了“巴黎灯”的美誉。
二战后,汉宁森拓展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将现代主义风格融入到了更加复杂和具有雕塑气质的设计当中。五十年代,他推出了新的PH灯具系列,包括PH-S吊灯,PH-洋蓟吊灯。从外形上看,多片灯罩页构成的洋蓟(Artichoke)构造充实,乍看充满繁复,实际上片页造型相当简单,以单一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全部构造遵循了斯堪的纳维亚的简约原则。整个灯的设计,美学与实用相协调。从功能看,全部光线源自反射和折射的方式到达照射面,再生成柔和光线。整个灯具的典雅、夺目、中性、新颖,使其至今还在生产使用。
(三)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
西方审美观趋向实用主义,崇尚浑然天成的设计趣味和简约的色彩装饰,强调设计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如英国为工业设计人员树立了重视标准化和低造价的设计宗旨。
典型灯具:
1.1932年,乔治·卡沃丁(George Carwardine)设计的万向灯,是典型的功能性台灯,采用人机工学技术模拟人的手臂,从而使光照的角度可任意调节。它由凃搪瓷金属和合成橡胶制成,所有的机械部件全部暴露在外,暗示了它并非普通的家用产品,而是一件浓缩了当代科学技术的照明设备。它突出了光源方向、高度的可调节功能,设计精致且结实耐用。这种灯型至今还在生产,且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2.二战后,意大利审美观既不同于商业味极重的美国,也不同于传统味极重的北欧,也不像功能性占先的德国,提出了“艺术的生产”的口号,强调设计是一种文化、哲学。
1949年,皮埃尔·卡斯蒂利奥尼(Pier Giacomo Castiglioni)设计的图比诺台灯(Tubino),用简约的线条赋予了作品独特的审美效果。他把灯具设计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来进行,作为一种哲理来品位,作为一种情节来塑造。
(四)20世纪50年代后两方出现了后现代主义
它的审美观标榜个性张扬,对抗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消解意义,建构更为宽阔的自由想象审美领域;颠覆权威,建构艺术的大众视野。60年代出现的波普主义,主张把所看、所知的生活环境,以大家熟悉的形象表达出来,从美学观点看世界上没有“贫穷的物体”,一切物体都是美的,赋予日常物品以艺术品的特征,使现实直接进入艺术。
典型灯具:
1.1962年,意大利“卡斯蒂格利奥尼兄弟设计团队”(Castiglioui brothers team)设计的著名灯具艾科落地灯(Arco Lamp),它放在大理石基座上,弧度跨越2.2米。特别高的弧度是为了让人可以从下面走过去。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状态,不锈钢灯柱分为三节,可以调整为三种不同的高度。灯罩乍看是简单的球形,实际上是由一个顶上打满圆孔的半球,外套上另一只4/5球的镀铬灯罩所组成。顶上的孔一方面解决了灯泡的散热问题,另一方面,透过圆孔照出的椭圆形光影造型很奇特。形态的夸张,照明的多样化,使该灯成为功能优秀的经典灯具。
关键词:时代审美;灯具设计;科技发展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泡”,白炽灯泡的特点是“可以把光直接指向任意的方向,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灯具”(<日>中岛龙兴,《照明设计入门》,P20),人类的照明出现质的飞跃——“光的设计”提到了议事日程上,由此而引发的照明设计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现代照明设计从规模上可分为单个灯具的设计和场景的灯光设计,即点和面的照明设计。而设计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诸多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联,环境、民族、时代和科技等相关因素决定了不同的审美精神,它对照明设计风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一个特定时代的照明设计作品,也能够折射出这一时代的审美精神乃至文明程度。
一、时代审美精神影响灯具设计
灯具的造型不仅展现出设计者的个性,还具有一定的空间凝聚力——很容易就会成为空间的视觉焦点,为整个空间带来不同的“表情”,所以在众多的产品类别中,灯具往往成为衡量设计水平和功力的领域,也显示了时代审美精神对它的决定性的影响。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近代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对社会影响至深,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社会文明发生剧烈变化。现代设计的三大启蒙运动——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应运而生,提出了新的审美精神。它们都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风格,强调精致、合理的设计,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功能良好,其中新艺术运动带有极为明显的唯美色彩,强调采用富有生命力的线条及抽象的动、植物纹样;而装饰艺术运动则喜欢直线和对称的抽象构成形式,强调东方风格与西方风格的结合,人情化与机械化的结合。
美国的路易·蒂梵尼(Louis Confort Tiffany)是彩色玻璃艺术设计师。他把手工玻璃的制法融入到灯具设计中去,形成彩绘玻璃台灯,台灯干和基座分别做成大自然中树干和树根的形状,在彩绘玻璃中有各种花瓣、茎叶、水果和蜻蜓等美丽的图案,充分表现了大自然的气息和浪漫的抒情格调。色彩丰富的玻璃灯具使白炽灯泡刺眼的灯光变得柔和。2000年美国以他设计的台灯推出了一张邮票。
(二)20世纪初至30年代
西方流行“表现主义”,它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它反传统而兴起,背弃“模仿论”“反映论”美学,崇尚“表现论”美学,强调主观情感、意象幻影的表达。设计者充满强烈的激情,推崇“重新创造”和“抽象的概括”。
丹麦著名的设计师保罗·汉宁森(Poul Henuingsen)在1925年设计的PH灯具。与其他灯具相比,它的遮光面积更大,阻挡了直接从光源发射出来的强光,有效地减弱了炫光刺激,又具有极优秀的照明功能,并營造出一种美丽柔和的阴影效果。它深受法国人的喜爱,获得了“巴黎灯”的美誉。
二战后,汉宁森拓展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将现代主义风格融入到了更加复杂和具有雕塑气质的设计当中。五十年代,他推出了新的PH灯具系列,包括PH-S吊灯,PH-洋蓟吊灯。从外形上看,多片灯罩页构成的洋蓟(Artichoke)构造充实,乍看充满繁复,实际上片页造型相当简单,以单一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全部构造遵循了斯堪的纳维亚的简约原则。整个灯的设计,美学与实用相协调。从功能看,全部光线源自反射和折射的方式到达照射面,再生成柔和光线。整个灯具的典雅、夺目、中性、新颖,使其至今还在生产使用。
(三)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
西方审美观趋向实用主义,崇尚浑然天成的设计趣味和简约的色彩装饰,强调设计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如英国为工业设计人员树立了重视标准化和低造价的设计宗旨。
典型灯具:
1.1932年,乔治·卡沃丁(George Carwardine)设计的万向灯,是典型的功能性台灯,采用人机工学技术模拟人的手臂,从而使光照的角度可任意调节。它由凃搪瓷金属和合成橡胶制成,所有的机械部件全部暴露在外,暗示了它并非普通的家用产品,而是一件浓缩了当代科学技术的照明设备。它突出了光源方向、高度的可调节功能,设计精致且结实耐用。这种灯型至今还在生产,且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2.二战后,意大利审美观既不同于商业味极重的美国,也不同于传统味极重的北欧,也不像功能性占先的德国,提出了“艺术的生产”的口号,强调设计是一种文化、哲学。
1949年,皮埃尔·卡斯蒂利奥尼(Pier Giacomo Castiglioni)设计的图比诺台灯(Tubino),用简约的线条赋予了作品独特的审美效果。他把灯具设计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来进行,作为一种哲理来品位,作为一种情节来塑造。
(四)20世纪50年代后两方出现了后现代主义
它的审美观标榜个性张扬,对抗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消解意义,建构更为宽阔的自由想象审美领域;颠覆权威,建构艺术的大众视野。60年代出现的波普主义,主张把所看、所知的生活环境,以大家熟悉的形象表达出来,从美学观点看世界上没有“贫穷的物体”,一切物体都是美的,赋予日常物品以艺术品的特征,使现实直接进入艺术。
典型灯具:
1.1962年,意大利“卡斯蒂格利奥尼兄弟设计团队”(Castiglioui brothers team)设计的著名灯具艾科落地灯(Arco Lamp),它放在大理石基座上,弧度跨越2.2米。特别高的弧度是为了让人可以从下面走过去。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状态,不锈钢灯柱分为三节,可以调整为三种不同的高度。灯罩乍看是简单的球形,实际上是由一个顶上打满圆孔的半球,外套上另一只4/5球的镀铬灯罩所组成。顶上的孔一方面解决了灯泡的散热问题,另一方面,透过圆孔照出的椭圆形光影造型很奇特。形态的夸张,照明的多样化,使该灯成为功能优秀的经典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