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以来,国内债券市场已持续了3个月的调整。之所以说是“调整”而非“走熊”,是因为这次债市的下跌是从信用债开始蔓延到利率债的,而非像以往熊市周期开始时,利率债先行下跌,信用债较稳定,信用利差收窄。
我们尚不能确认债市熊市已经开始,主要是大类资产转换的过程并未发生。债市在三季度的调整主要是投资机构减杠杆所致,这一方面来源于资金面略显紧张,一方面来源于投资者将前期已够美满的收益落袋为安。四季度开始,机构们又陷入犹豫,是不是该为明年的投资提前播种呢?
为明年做准备,就必须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判断趋势。首先要判断大类资产转换会否发生,其次判断资金增持债市的动力和能力会否有变化。
大类资产转换的发生需要宏观经济趋势性回升。目前来看,工业生产的阶段性底部基本出现,但趋势性回升的动力还未显现,中期的产能去化过程则刚刚开始,经济增长小幅回升不是没有可能,但大周期的回转还言之过早,但受到食品价格周期驱动的通胀回升已可以确认,表明资金利率依然会维持比较高的水平,而中长期债券利率可能出现区间震荡,期限利差也保持在低位区间震荡。
6月份以来,10年期国债利率已从3.2%回升到3.5%,5年期AAA企业债收益率也已经从4.5%回升至5.2%,这是否足以吸引配置型资金?
我们分别从银行自营、银行理财和保险机构这三大主要配置型资金来源分析。由于银行同业存款利率大幅下降至4.5%附近,银行自营的资金成本在2~3季度应有下降,使其有足够的动力加大债市配置。实际上,银行的自营账户自8月以来就加大了配置力度,只是外汇占款增长乏力,整体来看银行资金并不充裕,配置压力也不大。
此外,保险作为配置同业存款的重要投资机构,在同业存款利率大幅下降后,也存在将部分存款资金转移到信用债市场上的动力,同时,保险投资信用债的监管放松也可助推这一趋势。
银行理财是近两年持债规模迅速扩张的来源。1年期理财产品的发行收益率由年初的5.5%~6.5%下降到了4.5%~5.0%,AA+评级的中票和企业债已经能够覆盖这一资金成本,而二季度时二者还处于倒挂水平,这表明银行理财的配置动力在目前的收益率水平下将会回升。
整体来看,由于经济增长短期可能有所反弹,通胀正在温和回升,利率债的风险明显高于信用债,主要的配置型机构对信用债的配置动力已经较二季度明显恢复,在信用债供给有所下降之后,二级市场利率有望迎来小幅下行的良好环境。
明年债市陷入小熊市的可能性较大,小熊市依然是信用债配置的较好环境,因此,若能在今年四季度逐步配置信用债,同时利用较长期限的利率互换对冲基本面带来的风险,则明年无需为投资回报担忧。
(作者为平安证券固定收益事业部研究主管)
我们尚不能确认债市熊市已经开始,主要是大类资产转换的过程并未发生。债市在三季度的调整主要是投资机构减杠杆所致,这一方面来源于资金面略显紧张,一方面来源于投资者将前期已够美满的收益落袋为安。四季度开始,机构们又陷入犹豫,是不是该为明年的投资提前播种呢?
为明年做准备,就必须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判断趋势。首先要判断大类资产转换会否发生,其次判断资金增持债市的动力和能力会否有变化。
大类资产转换的发生需要宏观经济趋势性回升。目前来看,工业生产的阶段性底部基本出现,但趋势性回升的动力还未显现,中期的产能去化过程则刚刚开始,经济增长小幅回升不是没有可能,但大周期的回转还言之过早,但受到食品价格周期驱动的通胀回升已可以确认,表明资金利率依然会维持比较高的水平,而中长期债券利率可能出现区间震荡,期限利差也保持在低位区间震荡。
6月份以来,10年期国债利率已从3.2%回升到3.5%,5年期AAA企业债收益率也已经从4.5%回升至5.2%,这是否足以吸引配置型资金?
我们分别从银行自营、银行理财和保险机构这三大主要配置型资金来源分析。由于银行同业存款利率大幅下降至4.5%附近,银行自营的资金成本在2~3季度应有下降,使其有足够的动力加大债市配置。实际上,银行的自营账户自8月以来就加大了配置力度,只是外汇占款增长乏力,整体来看银行资金并不充裕,配置压力也不大。
此外,保险作为配置同业存款的重要投资机构,在同业存款利率大幅下降后,也存在将部分存款资金转移到信用债市场上的动力,同时,保险投资信用债的监管放松也可助推这一趋势。
银行理财是近两年持债规模迅速扩张的来源。1年期理财产品的发行收益率由年初的5.5%~6.5%下降到了4.5%~5.0%,AA+评级的中票和企业债已经能够覆盖这一资金成本,而二季度时二者还处于倒挂水平,这表明银行理财的配置动力在目前的收益率水平下将会回升。
整体来看,由于经济增长短期可能有所反弹,通胀正在温和回升,利率债的风险明显高于信用债,主要的配置型机构对信用债的配置动力已经较二季度明显恢复,在信用债供给有所下降之后,二级市场利率有望迎来小幅下行的良好环境。
明年债市陷入小熊市的可能性较大,小熊市依然是信用债配置的较好环境,因此,若能在今年四季度逐步配置信用债,同时利用较长期限的利率互换对冲基本面带来的风险,则明年无需为投资回报担忧。
(作者为平安证券固定收益事业部研究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