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空间不是单纯物理的存在,而是一种人性化的场所,是以满足人们生活意义和精神追求为目的场所。本文将从场所精神的三个要点和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设计手法的运用出发,着重以东校区南门广场改造为实例详细阐述场所精神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倡导建设保护校园文化、尺度适宜、主题鲜明、具有归属感校园广场环境。
关键词:场所精神;景观设计;广场改造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一、景观设计中的场所精神
舒尔茨认为:每一种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场所精神强调一种总体的氛围,是人在参与的过程在意识和行动上获得的一种场所感。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的要点包括自然条件、历史文脉和区域定位。自然条件主要有地质和气候两方面。历史文脉则是指在设计中体现历史和文化内涵,用全新的方法去诠释场所的精神。区域定位是指景观设计要协调好场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将场所精神设计手法应用到景观设计中。首先,在场地信息方面,对历史文物进行修复,维护文化场所的精神。其次,静态功能与动态功能相结合,视觉功能和使用功能、艺术性和实用性并重。最后,要注重设计者和使用者、观光者和景观、人与自然的交流。
二、场所精神理论在东校区南门广场改造设计中的运用
(一)东校区南门广场概况介绍
南门广场位于学校南门主干道西面,北临办公楼,东临教学楼,南临校园南门外墙,西边为东湖。整个广场作为连接主干道、办公楼、教学楼以及专家公寓的中间地带,应该能够满足学生教职工的休憩、游览、安静学习研究的功能,同时也能够展示宣传校园文化。
(二)现状问题分析
通过对现场进行拍照,记录,查找资料,发现了以下问题:缺乏学校特色与气质,地域认同感低。整个广场的布置略显单调和空旷,和如今很多大学的校园广场的规划形式趋于雷同。中心广场区占地面积很大利用率却很低。绿荫场地较少,整个广场缺少供休憩停留而用的座椅、亭廊,降低了实用性。交流场所有限,交流的形式也比较单调,降低了可参与性。
(三)改造设计原则
1.注重地域精神的发扬和校园文化的保护
在景观中展现地域文化可以提升师生对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校园文脉是指学校的学术特色以及发展过程中沉积下来的文化底蕴。
2.整体性规划
在改造过程中,应不仅仅从一方面,而是从整体空间、建筑立面、景观环境等各个方面全面而系统地对影响场所精神的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全面考虑到场地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注重场所的可参与性与归属感
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质量和有意识的增加场所的活动内容,给定广场适当的主题,使其充满活力,并且增加具有场所精神的景观,增加其可识别性,是提升可参与性与归属感的关键。
4.恰当的尺度比例
在改造的时候一切都以使用者为中心,注重尺度比例的适当性,在形态和功能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来营造适宜的场所精神。
(四)具体改造设计中场所精神的体现
1.设定广场的文化主题,赋予场所文化精神
景观设计中先立意,后布局,通过物——情——意三者的转换,将景观设计中的意向展现出来,同时也反映了场所的文化特质。
本方案以“水的流动汇聚”为文化主题,展示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求学思想,旨在提升场地的学术氛围,宣传校园文化,突出学校的学术特色和气质,提升师生对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水的流动汇聚”寓意着知识的更新和积累,是对我们学习的激励。聊城有江北水城的称号,所以以水为主题定义广场也突出了其独特的地域特色。
(总平面图)
2. 构图、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视觉流线分析
构图上多采用自由式构图,整体趋势上突出流动感、灵动感、韵律感与汇聚感,与“水”的文化主题相呼应。在注重平面构图的同时,也注重竖向构图,使场地富有变化。
功能分区布局围绕着为使用者服务为主题,有意识的丰富场所的交流空间,主要有入口处的开放性空间、内部的半私密性空间和河岸处的亲水性空间,丰富了空间的变化,增加了游赏性和可参与性。
交通流线分析,对原有的道路进行了少量的改动,使道路系统更加清晰,而且使用者可以选择多个途径到达或穿越场地,增加了场地的可达性。
3.景观设计中点,线,面的结合,完善场所精神
场地内景观的设计始终以学生和教职工为中心,注重点线面的结合,与主题呼应,突出流动感、灵动感,以寻找水源的乐趣为主线,体现地域特色和学术氛围,同时,也注重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结合,适当丰富了空间的形式,增加可参与性和归属感,增加场所的活力。
主要表现为设置符合文化主题的雕塑、景墙等景观,强化学术气氛;增加座椅廊道等可供休憩停留的实用性景观。景观的分配以入口处的开放性景观、内部的半私密性景观和沿河的亲水性景观相结合,有动有静,富有变化,功能齐全。
场地入口处的中心广场为开放性空间,增加了水景墙和雕塑,吸引人流进入的同时也突出了学校的文化氛围,增加了整个广场的场所感,领域感。水景墙的设计展示了流动和汇聚,寓意知识的更新与积累。中心雕塑的原型为一本张开的书本,又像一双张开的翅膀,同时也有如一扇打开的知识之门。作为广场上标志性的景观,提升了广场的可识别性。同时在广场内部设置座椅增加绿化带,丰富了其功能,调节了比例尺度,改善了原场地空旷、没有领域感的缺陷,也增加了绿化形式,美化了绿化生态环境,是人性化的设计方式。
沿河的亲水平台、栈道形式灵活多变,可以满足人的不同程度的亲水要求,充分体现了亲水的乐趣。且将”东湖观鱼”的景观加以强化,增加景墙,更加吸引人们的目光,具有很强的识别性。
休息廊区为半私密环境,种竹置石,设置水景墙,气氛幽静惬意。竹子寓意气节高贵,体现了学校的学术氛围和文化特色。
4.色彩的运用,强化场所精神
色彩的应用不是针对单个物体,将色彩与环境的有机结合,营造出想要的整体环境氛围。在对广场的设计中,多应用红色来表现亭廊架、雕塑等景观设施的颜色,旨在给人一种活泼、充满生机、积极向上的大学校園特征。
总结
面对飞速发展的科技和经济,景观规划设计必须始终以场所精神理论为指导和依据,才能保持自身的先进性,设计出能够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场所,使人与场所蕴涵着的场所精神和谐一致,从而从内心深处获得安定感和满足感。如舒尔茨所说的“要回到事物本身”,系统地看待和理解人们的精神需求,真正的回到生活本身,还原人的感受,创造出具有精神价值的景观场所。
参考文献:
[1]韦爽真:《景观场地规划设计》,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43。
[2] 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18。
[3] 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场所精神;景观设计;广场改造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一、景观设计中的场所精神
舒尔茨认为:每一种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场所精神强调一种总体的氛围,是人在参与的过程在意识和行动上获得的一种场所感。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的要点包括自然条件、历史文脉和区域定位。自然条件主要有地质和气候两方面。历史文脉则是指在设计中体现历史和文化内涵,用全新的方法去诠释场所的精神。区域定位是指景观设计要协调好场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将场所精神设计手法应用到景观设计中。首先,在场地信息方面,对历史文物进行修复,维护文化场所的精神。其次,静态功能与动态功能相结合,视觉功能和使用功能、艺术性和实用性并重。最后,要注重设计者和使用者、观光者和景观、人与自然的交流。
二、场所精神理论在东校区南门广场改造设计中的运用
(一)东校区南门广场概况介绍
南门广场位于学校南门主干道西面,北临办公楼,东临教学楼,南临校园南门外墙,西边为东湖。整个广场作为连接主干道、办公楼、教学楼以及专家公寓的中间地带,应该能够满足学生教职工的休憩、游览、安静学习研究的功能,同时也能够展示宣传校园文化。
(二)现状问题分析
通过对现场进行拍照,记录,查找资料,发现了以下问题:缺乏学校特色与气质,地域认同感低。整个广场的布置略显单调和空旷,和如今很多大学的校园广场的规划形式趋于雷同。中心广场区占地面积很大利用率却很低。绿荫场地较少,整个广场缺少供休憩停留而用的座椅、亭廊,降低了实用性。交流场所有限,交流的形式也比较单调,降低了可参与性。
(三)改造设计原则
1.注重地域精神的发扬和校园文化的保护
在景观中展现地域文化可以提升师生对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校园文脉是指学校的学术特色以及发展过程中沉积下来的文化底蕴。
2.整体性规划
在改造过程中,应不仅仅从一方面,而是从整体空间、建筑立面、景观环境等各个方面全面而系统地对影响场所精神的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全面考虑到场地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注重场所的可参与性与归属感
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质量和有意识的增加场所的活动内容,给定广场适当的主题,使其充满活力,并且增加具有场所精神的景观,增加其可识别性,是提升可参与性与归属感的关键。
4.恰当的尺度比例
在改造的时候一切都以使用者为中心,注重尺度比例的适当性,在形态和功能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来营造适宜的场所精神。
(四)具体改造设计中场所精神的体现
1.设定广场的文化主题,赋予场所文化精神
景观设计中先立意,后布局,通过物——情——意三者的转换,将景观设计中的意向展现出来,同时也反映了场所的文化特质。
本方案以“水的流动汇聚”为文化主题,展示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求学思想,旨在提升场地的学术氛围,宣传校园文化,突出学校的学术特色和气质,提升师生对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水的流动汇聚”寓意着知识的更新和积累,是对我们学习的激励。聊城有江北水城的称号,所以以水为主题定义广场也突出了其独特的地域特色。
(总平面图)
2. 构图、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视觉流线分析
构图上多采用自由式构图,整体趋势上突出流动感、灵动感、韵律感与汇聚感,与“水”的文化主题相呼应。在注重平面构图的同时,也注重竖向构图,使场地富有变化。
功能分区布局围绕着为使用者服务为主题,有意识的丰富场所的交流空间,主要有入口处的开放性空间、内部的半私密性空间和河岸处的亲水性空间,丰富了空间的变化,增加了游赏性和可参与性。
交通流线分析,对原有的道路进行了少量的改动,使道路系统更加清晰,而且使用者可以选择多个途径到达或穿越场地,增加了场地的可达性。
3.景观设计中点,线,面的结合,完善场所精神
场地内景观的设计始终以学生和教职工为中心,注重点线面的结合,与主题呼应,突出流动感、灵动感,以寻找水源的乐趣为主线,体现地域特色和学术氛围,同时,也注重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结合,适当丰富了空间的形式,增加可参与性和归属感,增加场所的活力。
主要表现为设置符合文化主题的雕塑、景墙等景观,强化学术气氛;增加座椅廊道等可供休憩停留的实用性景观。景观的分配以入口处的开放性景观、内部的半私密性景观和沿河的亲水性景观相结合,有动有静,富有变化,功能齐全。
场地入口处的中心广场为开放性空间,增加了水景墙和雕塑,吸引人流进入的同时也突出了学校的文化氛围,增加了整个广场的场所感,领域感。水景墙的设计展示了流动和汇聚,寓意知识的更新与积累。中心雕塑的原型为一本张开的书本,又像一双张开的翅膀,同时也有如一扇打开的知识之门。作为广场上标志性的景观,提升了广场的可识别性。同时在广场内部设置座椅增加绿化带,丰富了其功能,调节了比例尺度,改善了原场地空旷、没有领域感的缺陷,也增加了绿化形式,美化了绿化生态环境,是人性化的设计方式。
沿河的亲水平台、栈道形式灵活多变,可以满足人的不同程度的亲水要求,充分体现了亲水的乐趣。且将”东湖观鱼”的景观加以强化,增加景墙,更加吸引人们的目光,具有很强的识别性。
休息廊区为半私密环境,种竹置石,设置水景墙,气氛幽静惬意。竹子寓意气节高贵,体现了学校的学术氛围和文化特色。
4.色彩的运用,强化场所精神
色彩的应用不是针对单个物体,将色彩与环境的有机结合,营造出想要的整体环境氛围。在对广场的设计中,多应用红色来表现亭廊架、雕塑等景观设施的颜色,旨在给人一种活泼、充满生机、积极向上的大学校園特征。
总结
面对飞速发展的科技和经济,景观规划设计必须始终以场所精神理论为指导和依据,才能保持自身的先进性,设计出能够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场所,使人与场所蕴涵着的场所精神和谐一致,从而从内心深处获得安定感和满足感。如舒尔茨所说的“要回到事物本身”,系统地看待和理解人们的精神需求,真正的回到生活本身,还原人的感受,创造出具有精神价值的景观场所。
参考文献:
[1]韦爽真:《景观场地规划设计》,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43。
[2] 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18。
[3] 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