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淋巴结转移CT扫描的价值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OPO1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的价值分析。方法26例患者在手术前都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扫描从舌骨水平到肝下缘,肘正中静脉注射100ml优维显,注射速度为2.5-3.0ml/s,延迟60s扫描,准直器宽1mm,螺距为1,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部分采用多平面容积重建(MPR)。依据病理结果,分析MSCT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等各方面指标在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方面百分比。结果26例(上段4例,中段15例,下段7例)食管癌中鳞癌24例,腺癌1例,腺鳞癌1例。术后将各区域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统计部位及有无转移。术中310枚共廓清淋巴结,62枚转移,各区域淋巴结清除及转移数目。MS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3.2%、91.8%、90.5%、75.2%、93.8%。结论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现,通过运用MSCT增强扫描,可以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可为临床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为科学的、合理的理论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食管癌;淋巴结;CT增强扫描;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0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88-02
  食管癌为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35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为食管癌的高发国家,又是其病死率最高的国家,每年因食管癌死亡者约16万人,占全部恶性肿瘤病死率的20%,我国通常男性食管癌病死率高于女性,但在高发区男女比例处于接近。发病年龄以61-65岁组最高(18.05%)。食管癌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1]。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加以淋巴结廓清术,尽管医务人员通过各种手术方法,尽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效果都不理想,因此,食管癌的术前分期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的确立有着重要的意义。食管癌最为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淋巴道转移。笔者针对以上问题,系统的研究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并在术前行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探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CT扫描的价值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09年4月——2012年10月间患者资料,均经CT、手术及病理确诊为食管癌患者26例,其中,男22例,女4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为52岁。研究对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
  1.2临床方法26例患者在手术前都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在检查前禁食在4-6h以上,患者在上检查床前需饮清水500ml,以充盈胃,便于腹腔淋巴结观察。患者双手抱头仰卧在扫描床上,扫描从舌骨水平到肝下缘,肘正中静脉注射100ml优维显,注射速度为2.5-3.0ml/s,延迟60s扫描,准直器宽1mm,螺距为1,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部分采用多平面容积重建(MPR)。参照以下标准:气管食管沟的淋巴结短径大于5mm,其余区域的淋巴结及腹腔的淋巴结短径大于10mm确定为转移。由专业的医师利用数据及图片分析其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1.3统计学方法所测得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2结果
  26例(上段4例,中段15例,下段7例)食管癌中鳞癌24例,腺癌1例,腺鳞癌1例。术后将各区域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统计部位及有无转移。术中310枚共廓清淋巴结,62枚转移,各区域淋巴结清除及转移数目,见表1。MSCT共诊断阳性淋巴结为71枚,56枚为正确诊断,MSCT诊断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对照,见表2、3。
  3讨论
  在进行食管癌手术前进行CT扫描,既可以客观又可以准确地显示食管癌病灶的范围、程度、有没有外侵及判断与邻近纵隔器官的内在联系,尤为重要的是,有无纵隔淋巴结及远处脏器的转移可以通过CT检查进行判断,由此,可以为临床制定有效的、准确的治疗方案提供极有重要的信息[2]。尽管目前医学界对患者在进行食管癌手术前进行CT扫描在对评价术前分期方面存在着一定争议,部分学者认为CT在对观察肿瘤浸润深度方面效果存在一定方面不足,可能会出现过高或者过低的可能性,但CT具有较高密度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的优势,并且与MPR等软件技术相结合进行后期图像处理,能清晰有效地分辨纵隔内气管、血管、食管及淋巴结等的结构特征,弥补传统影像检测方法不能清楚有效地确定病变外侵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而只能简单地确定食管病变的不足[3]。本研究表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表现出多方向性,可延伸至食管旁、纵隔、颈部及腹腔的淋巴结转移,因此,为达到手术彻底切除原发灶及清除淋巴结的目的,选择恰当的手术途径显得非常重要。在手术前进行CT增强扫描可对临床选择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前提保证,改变以往仅凭医生行医经验选择手术方式的传统医疗模式[4]。手术前CT扫描如发现在右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者应采取更好的手术方式,现临床最为有效的方式为改良Ivor-Lewis术式,此方式有利于清除在右上纵隔地淋巴结,而如发现巴结转移者在左上纵隔淋巴结,则应选取左胸后外侧开口[5]。近些年,伴随着微创手术的快速发展,电视辅以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好评,而这种新的手术方式,更需要能准确了解转移淋巴结的部位及数目[6]。
  本实验结果表明,在准确呈现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方面,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具有显著的优势,特别是MPR的应用,可以使病灶及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结构和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更为直观的显示,可为临床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为科学的、合理的理论依据,此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作为临床进行手术前的常规检查,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叶明,林清池,段少银.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术前评估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135-137.
  [2]王秀芳,鄭玄中,靳宏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影像诊断方法及进展[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9,21(5):356-358.
  [3]姚沛旭,许建生,周旭文,等.胸段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213例CT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9(4):225-226.
  [4]刘巍,陈勇,郝希山.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1):1253-1256.
  [5]陈朝奇,李小蓉,蒋修全,等.胸中下段食管癌腹腔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析(附486例报告)[J].四川医学,2007,28(8):907-908.
  [6]王岩,王欣,何振宇,等.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标准与病理对照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7,16(3):115-11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宫外孕患者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宫外孕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将结果和临床病理及随访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80例疑似宫外孕的患者通过超声诊断45例,经保守治疗及临床手术确诊42例,准确率为93.3%,其中误诊3例,2例假阳性,占4.4%,1例假阴性,占2.2%。而35例非宫外孕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增殖体肥大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对临床确诊的59例儿童增殖体肥大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影像学表现:鼻咽顶后壁软组织不同程度增厚,向前向下突向鼻咽腔,边缘光滑呈圆弧状、波浪状,气道不同程度的受压变窄。中度肥大41例,病理性肥大18例。结论鼻咽部侧位片可作为临床诊断增殖体肥大的首选检查方法,建议必要时结合其他方法明确诊断,准确评估,合理治疗,促进儿童健
期刊
【摘要】目的采用超声仪器对妇科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诊断,并分析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法是对接收阴道超声检查的妇科急腹症异位妊娠患者臨床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3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阴道超声的临床诊断,并分析阴道超声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我院采用超声诊断经阴道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发现被诊断为异位妊娠待排的患者有1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钙化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87例经临床证实的颅内钙化的CT表现,对其密度、数目、形态、大小、分布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其规律性。结果颅内钙化可分生理性钙化和病理性钙化,生理性钙化多见于基底节苍白球钙化,小脑齿状核的钙化,脉络丛及松果体的钙化;病理性钙化常见有脑血管病、肿瘤、炎症、先天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寄生虫和营养不良。结论CT扫描是检查颅内钙化最敏感的检查方法,可做为
期刊
【摘要】利巴韦林片属广谱抗病毒药。适用于呼吸道合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贫血、乏力等,停药后即消失。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疲倦、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轻度腹泻、便秘等,并可致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利巴韦林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抗凝血活酶III(AT-III)与D-二聚体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AT-III活性水平与D-二聚体进行测定。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AT-III活性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D-二聚体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AT-III与D-二聚体检测对早期诊断DN
期刊
【摘要】目的对放射檢查技术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方法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在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接收的急诊患者125例。通过对他们就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对他们在接受放射检查技术诊断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放射检查技术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放射技术检查发现其中10例头颈部有血管瘤,23例存在急性血栓,46例存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24例存在支气管咳血,22例存在骨折现象。与以往的资料相比
期刊
【摘要】探讨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自身诊断水平。对2008年4月——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具有明确临床表现及围产期窒息史的132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CT检查,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诊断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2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释放试验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2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素释放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治疗后,其糖化血红蛋白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结果:空腹胰岛素
期刊
【摘要】目的对传统X线投照技术与DRX线投照技术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0月期间在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股骨头坏死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传统X线投照技术检测以及DRX线投照技术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经传统X线投照技术检测后31例患者病情得以确诊,占62.0%;经DRX线投照技术检测后49例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