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马鞍山技师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企业员工进课堂,在两年的时间内,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块化等多种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内容,经考核合格后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本文针对此项探索与实践进行回顾与总结。
关键词:员工;技师;人才培养
一、实施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安徽省马鞍山市作为皖江城市带的一座资源型重工业城市,经济结构急需调整与转型,由此相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巨大缺口。根据这一需求,对原岗位人员的能力提升尤为重要与迫切。学院作为本地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积极申报并获批成为人才培养定点院校。目前我院与近20家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开设了维修电工、机修钳工、数控车工和烹饪四个技师班。通过产学结合、半工半读等方式,逐步探索出一套可操作性强、收效明显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二、实施内容
“校企合作员工技师班”培养目标是通过建立和实施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造就一批具备较高综合职业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实现“明确一个培养机制,取得两张证书,获得三方满意”的社会效应。
三、实施过程
1.我院教学管理人员与相关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调研
我院抽调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教师深入区域内的公司,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了解企业设备生产管理现状、员工现有的岗位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
2.在政府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学校与企业联合制订教学计划
通过调研,经过对反馈信息的综合分析,我院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专业教学要求,结合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符合企业岗位实际情况的操作技能要求,我院与企业组织专家研讨,共同制订符合企业需求的教学计划。
3.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
(1) 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学员为主体,以实践为主导,依据模块内容把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在一体化教室、实训(验)室将教学内容以课题的形式展现,完成教学任务。
(2)模块化教学。采用理实相结合、模块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紧扣技师培养目标,以提高学员专业技能为目的,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线,合理划分教学模块,建立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3)信息化教学。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环节实现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创新学员考核评价方式
①课程采用模块化考核方式,技师论文采用答辩形式;②部分子模块也采用以赛代考的考核方式;③综合实践采用企业实践考核的方式进行。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1.发现的问题
①工学矛盾突出;②学员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不统一; ③学习与生产脱节;④学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解决策略
(1)以政府为主导,校企合作办学,促进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政府对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鼓励企业选拔优秀员工参与培训,以提高相关技能。建立和创新“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完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制度,加大政府主导、统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机制。
(2)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合理选用教材。根据已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出具有适合企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在教材选择上既要突出技能性和实用性,也要保证一定的理论性。
(3)提升员工技师人才的核心价值观。加强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教育和实践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引导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奎洲,周金宇.“学士+技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 81-83.
[2]龙德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2):3-21.
关键词:员工;技师;人才培养
一、实施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安徽省马鞍山市作为皖江城市带的一座资源型重工业城市,经济结构急需调整与转型,由此相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巨大缺口。根据这一需求,对原岗位人员的能力提升尤为重要与迫切。学院作为本地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积极申报并获批成为人才培养定点院校。目前我院与近20家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开设了维修电工、机修钳工、数控车工和烹饪四个技师班。通过产学结合、半工半读等方式,逐步探索出一套可操作性强、收效明显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二、实施内容
“校企合作员工技师班”培养目标是通过建立和实施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造就一批具备较高综合职业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实现“明确一个培养机制,取得两张证书,获得三方满意”的社会效应。
三、实施过程
1.我院教学管理人员与相关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调研
我院抽调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教师深入区域内的公司,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了解企业设备生产管理现状、员工现有的岗位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
2.在政府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学校与企业联合制订教学计划
通过调研,经过对反馈信息的综合分析,我院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专业教学要求,结合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符合企业岗位实际情况的操作技能要求,我院与企业组织专家研讨,共同制订符合企业需求的教学计划。
3.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
(1) 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学员为主体,以实践为主导,依据模块内容把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在一体化教室、实训(验)室将教学内容以课题的形式展现,完成教学任务。
(2)模块化教学。采用理实相结合、模块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紧扣技师培养目标,以提高学员专业技能为目的,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线,合理划分教学模块,建立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3)信息化教学。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环节实现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创新学员考核评价方式
①课程采用模块化考核方式,技师论文采用答辩形式;②部分子模块也采用以赛代考的考核方式;③综合实践采用企业实践考核的方式进行。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1.发现的问题
①工学矛盾突出;②学员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不统一; ③学习与生产脱节;④学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解决策略
(1)以政府为主导,校企合作办学,促进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政府对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鼓励企业选拔优秀员工参与培训,以提高相关技能。建立和创新“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完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制度,加大政府主导、统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机制。
(2)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合理选用教材。根据已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出具有适合企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在教材选择上既要突出技能性和实用性,也要保证一定的理论性。
(3)提升员工技师人才的核心价值观。加强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教育和实践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引导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奎洲,周金宇.“学士+技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 81-83.
[2]龙德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