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任务式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本文对任务式教学模式的概念、优点以及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与反思进行了扼要阐述。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任务式教学;教师
任务式教学是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通过教师引入任务,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自主、合作地学习中执行任务,以达到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目的。它是以“学”为中心,有明确目标,有具体操作要求和必要辅助器材的学习过程。旨在培养与发展学生对问题、现象进行主动、积极地探索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创造了条件。为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要坚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把握设计任务创新性、实施任务主体性、完成任务全员性、评价任务鼓励性这需要关注的几大原则,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努力提高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1.任务式教学的现实意义
“教无定法,但教定要有法”,这是各科教学遵守的通用原则。任务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给每次课制定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努力完成教师所预定的任务。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随着交流思想的出现应运而生的,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即“任务式教学”。在“任务型”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流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尽力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任务分析”,以达到解决某种交流问题的目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生自然的有意义的语言应用,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将语言运用内化为言语技能的支持环境。
任务式教学的理论研究已有十多年历史,国外的诸多应用语言学家,如:J.Yalden, D.Nunan, P.Skehan, M.Canale等都对任务式教学进行了深度研究。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1996)在对传统的“讲解----练习一运用”教学法与任务式教学作了相互对比后指出,由于任务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更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语言。任务式教学模式恰为教师们提供了广袤的思维空间,为学习者创造了理解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成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2.任务式教学的原则
2.1 设计任务要力求创新原则。任务型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让学生感到趣味盎然。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一双想象的翅膀,他们的创造力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摆脱传统的以教材知识为中心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灵活选用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新颖、生动的与其生活相关的任务型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设计任务愈是有创新,愈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完成任务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敢于放手!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作模仿、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增添学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浓厚兴趣。
教学任务的设计体现创新,这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任务的设计时,要体现自己独特的教学智慧。教师自身应具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准确地把握任务型活动各个阶段教师和学生运用体育知识的能力和实际教学需要出发,创设良好情景和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密切配合、愉快、充满生活情趣和活动热情中不知不觉得到锻炼。
例如: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宣布教学学习任务后,不需要把整个流程、诸多环节交代得滴水不漏,而应给学生创新提供适当的空间,有针对地指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设计中来,鼓励学生思考、讨论为完成任务所要采用的措施,确定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环节,这样,学生在进行活动时会积极主动。教学中,我尝试上了一节跳高素质练习课,课堂上,我为学生准备了跳高架、小方凳、橡皮筋、篮球、排球、3公斤负重袋若干,让学生自己设计这节课的活动内容,并对本节课提出如下规定:不管你采取什么措施,运用什么器材,目的只有一个──锻炼提高弹跳力。任务下达后,各个组长带领本组同学研究活动方案后,递交了活动方案表。我审阅后,科学地分发器材。他们充分利用本组的器材,按照自己设计的活动方式,津津有味地实施着教学任务。尽管各组的活动方式不相同,使用的器材不大一样,活动的环节步骤先后有别,但学生的兴致非常高,主动参与率也很高。他们都能充分围绕提高弹跳力组织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欢快、愉悦中创新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2 实施任务要体现学生主体原则。新课程标准中的发展目标强调,提高教学选题,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任务式教学就是针对这一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留出广阔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度,让学生由他主到自主,被动到主动,依赖到独立。任务型的课堂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一切,努力去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指导学生大胆尝试,用心体验,总结在任务活动中的喜悦和成功经验,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中产生愉快感、自豪感。当然,如果在任务中反复失败时,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提醒。
正确的体育锻炼和健康的身体素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要从“教学生学习”过渡到“教会学生学习”,重在启发学生去领悟。例如:教三级跳这一内容时。我仅仅用了3分钟讲解动作要领,2分钟作示范动作,然后将任务交给学生,我建议学生首先试跳一次,然后针对自己在完成这一动作的过程和成绩,总结、想象、调整、再总结、再调整,学生经过几次试验,反复领悟各个分解动作,多看、多思三级跳取得不错成绩的同学的动作。练一练、想一想、再练一练。20分钟后,每位同学都掌握了三级跳的动作要领和取得好成绩的秘诀。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做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创造能力,师生轻松地高质量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3 完成任务要注重动员全体学生原则。坚持任务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考虑到了任务的难度、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差异,只有这样,任务型教学模式才不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适合所有的学生,吸引全体学生参加,而不是仅仅让能力强和水平高的学生参加,这跟培养和选择特长生有明显的差异,必须适当、逐步有针对地提高各种层次学生的素质水平。由此可见,全员参与任务活动是高中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条。
例如在学习跳绳这一内容时,针对班级学生对这一活动的基础不同、喜爱程度、动作掌握程度不同,我就设定了“速度型高手”、“技巧型高手”、“稳定型高手”和“综合高手”等不同的任务指标,让喜爱和不喜爱的、动作技术好的和差的都能体会到成功,体会到做高手的快乐,一节课下来,人人都会有收获感。
这种分层次教学法,依据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各班学生客观存在的水平差异,对每一节课教学目标设置各种不同的层次标准和要求,使不同层次、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乐趣。
当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设计的任务中,教师既要考虑到任务的难度与学生水平相一致,也要让学生体会到完成任务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克服困难、经过磨炼后取得成功时,教会感受到真正的成就感,才能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
教师需要把活动设计成若干种形式,确立不同的要求或难度差异,充分尊重学生意向,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所进行的活动应达到什么要求。同时,活动时教师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证层次教学的效果,使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热心参与并保质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
2.4 评价任务要倾向表扬原则。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评价的多元性与多样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最突出的是引入了形成性评价的机制与方法。遗憾的是,当前,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进行评价时,许多教师只注重对活动结果的量化评价,而忽视对活动过程的肯定,从而导致只表扬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了一直在努力去做而成绩却不突出的学生。
活动结果的评价要使学生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更需要得到评价,这样学生才会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明确差距,进一步提高自己,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不懈努力、点滴进步,关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甚至可以在体育课上用数码照相机或摄像机把他们精彩的瞬间拍摄下来,通过形象直观的影片以及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使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让他们更自信,更积极,如果发现不足时,也可以及时通过这种形式给予指导和提醒。
用一个分数,一次成功来评价一切是非常片面的。教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此外,在任务活动过程中还存在只重视对整个合作小组的评价而忽视对成员个体的评价和奖励,这也是片面的。应将结果与过程、集体与个体的评价和奖励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学生对活动的积极参与,让学生享受成功,维持其学习的长久兴趣。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真正体会到,在任务式教学中,教师起着活动的策划者、促进者和向导的作用。任务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教师的素质是该模式实施的关键。教师应积极转换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设计,相信学生具有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能力,并不失时机地鼓励和提醒学生,让我们的学生真正能在任务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中茁壮成长。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为自主发展、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
收稿日期:2011-11-29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任务式教学;教师
任务式教学是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通过教师引入任务,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自主、合作地学习中执行任务,以达到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目的。它是以“学”为中心,有明确目标,有具体操作要求和必要辅助器材的学习过程。旨在培养与发展学生对问题、现象进行主动、积极地探索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创造了条件。为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要坚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把握设计任务创新性、实施任务主体性、完成任务全员性、评价任务鼓励性这需要关注的几大原则,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努力提高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1.任务式教学的现实意义
“教无定法,但教定要有法”,这是各科教学遵守的通用原则。任务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给每次课制定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努力完成教师所预定的任务。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随着交流思想的出现应运而生的,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即“任务式教学”。在“任务型”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流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尽力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任务分析”,以达到解决某种交流问题的目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生自然的有意义的语言应用,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将语言运用内化为言语技能的支持环境。
任务式教学的理论研究已有十多年历史,国外的诸多应用语言学家,如:J.Yalden, D.Nunan, P.Skehan, M.Canale等都对任务式教学进行了深度研究。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1996)在对传统的“讲解----练习一运用”教学法与任务式教学作了相互对比后指出,由于任务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更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语言。任务式教学模式恰为教师们提供了广袤的思维空间,为学习者创造了理解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成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2.任务式教学的原则
2.1 设计任务要力求创新原则。任务型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让学生感到趣味盎然。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一双想象的翅膀,他们的创造力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摆脱传统的以教材知识为中心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灵活选用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新颖、生动的与其生活相关的任务型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设计任务愈是有创新,愈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完成任务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敢于放手!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作模仿、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增添学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浓厚兴趣。
教学任务的设计体现创新,这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任务的设计时,要体现自己独特的教学智慧。教师自身应具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准确地把握任务型活动各个阶段教师和学生运用体育知识的能力和实际教学需要出发,创设良好情景和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密切配合、愉快、充满生活情趣和活动热情中不知不觉得到锻炼。
例如: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宣布教学学习任务后,不需要把整个流程、诸多环节交代得滴水不漏,而应给学生创新提供适当的空间,有针对地指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设计中来,鼓励学生思考、讨论为完成任务所要采用的措施,确定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环节,这样,学生在进行活动时会积极主动。教学中,我尝试上了一节跳高素质练习课,课堂上,我为学生准备了跳高架、小方凳、橡皮筋、篮球、排球、3公斤负重袋若干,让学生自己设计这节课的活动内容,并对本节课提出如下规定:不管你采取什么措施,运用什么器材,目的只有一个──锻炼提高弹跳力。任务下达后,各个组长带领本组同学研究活动方案后,递交了活动方案表。我审阅后,科学地分发器材。他们充分利用本组的器材,按照自己设计的活动方式,津津有味地实施着教学任务。尽管各组的活动方式不相同,使用的器材不大一样,活动的环节步骤先后有别,但学生的兴致非常高,主动参与率也很高。他们都能充分围绕提高弹跳力组织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欢快、愉悦中创新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2 实施任务要体现学生主体原则。新课程标准中的发展目标强调,提高教学选题,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任务式教学就是针对这一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留出广阔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度,让学生由他主到自主,被动到主动,依赖到独立。任务型的课堂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一切,努力去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指导学生大胆尝试,用心体验,总结在任务活动中的喜悦和成功经验,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中产生愉快感、自豪感。当然,如果在任务中反复失败时,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提醒。
正确的体育锻炼和健康的身体素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要从“教学生学习”过渡到“教会学生学习”,重在启发学生去领悟。例如:教三级跳这一内容时。我仅仅用了3分钟讲解动作要领,2分钟作示范动作,然后将任务交给学生,我建议学生首先试跳一次,然后针对自己在完成这一动作的过程和成绩,总结、想象、调整、再总结、再调整,学生经过几次试验,反复领悟各个分解动作,多看、多思三级跳取得不错成绩的同学的动作。练一练、想一想、再练一练。20分钟后,每位同学都掌握了三级跳的动作要领和取得好成绩的秘诀。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做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创造能力,师生轻松地高质量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3 完成任务要注重动员全体学生原则。坚持任务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考虑到了任务的难度、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差异,只有这样,任务型教学模式才不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适合所有的学生,吸引全体学生参加,而不是仅仅让能力强和水平高的学生参加,这跟培养和选择特长生有明显的差异,必须适当、逐步有针对地提高各种层次学生的素质水平。由此可见,全员参与任务活动是高中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条。
例如在学习跳绳这一内容时,针对班级学生对这一活动的基础不同、喜爱程度、动作掌握程度不同,我就设定了“速度型高手”、“技巧型高手”、“稳定型高手”和“综合高手”等不同的任务指标,让喜爱和不喜爱的、动作技术好的和差的都能体会到成功,体会到做高手的快乐,一节课下来,人人都会有收获感。
这种分层次教学法,依据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各班学生客观存在的水平差异,对每一节课教学目标设置各种不同的层次标准和要求,使不同层次、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乐趣。
当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设计的任务中,教师既要考虑到任务的难度与学生水平相一致,也要让学生体会到完成任务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克服困难、经过磨炼后取得成功时,教会感受到真正的成就感,才能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
教师需要把活动设计成若干种形式,确立不同的要求或难度差异,充分尊重学生意向,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所进行的活动应达到什么要求。同时,活动时教师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证层次教学的效果,使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热心参与并保质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
2.4 评价任务要倾向表扬原则。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评价的多元性与多样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最突出的是引入了形成性评价的机制与方法。遗憾的是,当前,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进行评价时,许多教师只注重对活动结果的量化评价,而忽视对活动过程的肯定,从而导致只表扬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了一直在努力去做而成绩却不突出的学生。
活动结果的评价要使学生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更需要得到评价,这样学生才会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明确差距,进一步提高自己,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不懈努力、点滴进步,关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甚至可以在体育课上用数码照相机或摄像机把他们精彩的瞬间拍摄下来,通过形象直观的影片以及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使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让他们更自信,更积极,如果发现不足时,也可以及时通过这种形式给予指导和提醒。
用一个分数,一次成功来评价一切是非常片面的。教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此外,在任务活动过程中还存在只重视对整个合作小组的评价而忽视对成员个体的评价和奖励,这也是片面的。应将结果与过程、集体与个体的评价和奖励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学生对活动的积极参与,让学生享受成功,维持其学习的长久兴趣。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真正体会到,在任务式教学中,教师起着活动的策划者、促进者和向导的作用。任务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教师的素质是该模式实施的关键。教师应积极转换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设计,相信学生具有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能力,并不失时机地鼓励和提醒学生,让我们的学生真正能在任务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中茁壮成长。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为自主发展、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
收稿日期:201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