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学中渗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实践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ly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日常教学中,以学科知识的传递为宗旨,启迪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爱好、热情和追求,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这不仅是当代教师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当代教师应该掌握的教法之一。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师充分利用课堂,融合学生生活实际,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收到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 日常教学;渗透;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维护者”。日常教学中,以学科知识的传递为宗旨,启迪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爱好、热情和追求,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这不仅是当代教师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当代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师充分利用课堂,融合学生生活实际,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收到明显的成效。
  一、和谐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良好兴趣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接触某种事物时,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或令人感兴趣的事物,会让人产生满意和情感。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因为课堂教学是完成智能的主要途径,当然也是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直接原因。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教师在教学中思想教育因素发掘的结果,学生正确思想观点的形成,思想觉悟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指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营造宽松、和谐、平等、愉悦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对教师所教学科知识产生满意的情感和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教师以丰富激越的情感、新颖而有说服力、吸引力、启发性和鼓励性的导言去影响、感染学生,通过所授学科实际常识的介绍、传递,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离我们生活很近,激发学生学习有关知识的强烈愿望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就会精神饱满,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二、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有赖于教师的指导。而这种指导成功与否又与教师自身形象即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形象和智能结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自身形象的直接体现就是教学中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教师学识、才干、教学技巧和品德修养等多方面素质的集中表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首先需要正确、恰当地使用好课堂用语,包括问候、指导、更正等教学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和运用生动、恰当的语言进行组织教学,教师和蔼的语气、亲切的笑容、鼓励的话语、甚至是一个简单的手势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尊重、理解和期待。“情感是无意识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情感具有动力和催化作用”。往往在愉快情绪的感应下,人的心智活动会进行得更敏捷。小学教育活动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其次,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如果教师在学识、思想、儀表、操行等方面都能显示出较为完美的讲台形象,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在本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外,以教师的整体形象对学生产生整体的实际影响,学生好的思想品德自然就形成了。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乐学习惯
  俗话说,再好吃的菜,也会让人吃厌;再好的药,也不能包治百病。新课标教学内容完全贴近了学生生活,教学中不能固守一种方法,要根据学科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把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譬如:小学在教学“数”的认识及统计图表时,可以通过具体的数据,反映建国以来各行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时,以通过学生计算家庭经济收入或其父母现在工资与10年前的工资之比,家中有彩电、冰箱数与全班总人数之比,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对那些积极向上、富有情味的民俗内容的课文,在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渗透,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我们民族美好生活的欢乐和追求,可培养学生的基本美德,产生无形的熏陶作用。各学科教学具有各自的生动性、趣味性,单凭一招一式是不可能闯荡教学王国的,我们应根据学科内容、学生实际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驱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的思维要敏捷,要有教学机智,要善于诱发学生情感,通过生活再现、表演体会、语言描摹、多媒体技术等,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导出学习的最佳境界。
  四、适时的引导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健康的人格是指“人应崇尚真、善、美,并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创新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及正确的自我意识等,应该是完美的道德人格、智慧人格、审美人格达到内在统一的人”。可见一个人拥有了健康的人格,才可能乐观的对待生活和学习等等。
  在经济大潮的时代,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多半是独身子女,生活环境优越,平时经历的苦难比较少或没有,因此稍微有一些小小的挫折,就会采取极端方式。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经常适时适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健康人格教育,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彻底改变“年年岁岁课相同,岁岁年年教相似”的传统教学模式,传道授业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与教师志同道合的参与者。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高尚情操的教育培养。教师与学生建立起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适到符合学生特点,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状态,将激情和微笑、趣味和爱心带进课堂,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就能挖掘到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设计出恰当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传道、授业、解惑”将会获得最佳效果。
其他文献
在职业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语文这门学科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这一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到职业学校就读,其目的就是学习专业技能,增强综合
再读《伊豆的舞女》,结合对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追溯,辨析川端康成审美意识的源头,论述川端对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物哀之美、自然之美、女性之美、幽玄之美的传承。
特种兵在作战和进行任务的过程中,匕首是其不可缺少的、随身携带的杀伤型冷兵器。然而,根据任务的不同,在作战过程中匕首的运用也不相同。下面介绍的是特种兵在对恐怖份子或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过程中的匕首擒敌技术。    一、由后锁臂挟颈    实战条件:恐怖分子在自然行走或站立的情况下,我由后持匕首向敌接近并欲将其制服(图1)。  攻击动作:  1.我右手持匕首迅速向敌接近的同时,双手回拉敌双臂肘关节。左手
在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中,神秘主义已经逐渐形成一种文化思潮,在女性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中国女性文学中的神秘主义进行解析,阐述了神秘主义在女性文学创作中的重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以学生活动、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适当改革教学策略,鼓励学生问题面前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呢?在这方面,笔者做了大胆的尝试,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在现实生活中,好的品德处处体现出价值,会令家庭和睦、邻里互敬、朋友帮扶、同事友爱……可以说,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了无穷魅力。表现在小事及细节方面,体现出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既然品德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在校的孩子也能有好品德,走出门都能体现好素质呢?我觉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中专学校的语文教师,要深刻领会德育大纲,强化德育渗透意识,将德育融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有道德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  【关键词】 中专语文;德育渗透;资源;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育最重要的是“德行”。诚然,德育决定着人的政治方向,是教育的
在街头小巷,歹徒常用匕首行凶犯罪,因它易于隐藏,攻击灵敏且锋利。而短棍在街头容易找寻,它具有使用灵活,攻击路线短,进攻快,击打力量重等特点,对于手无寸铁的人来说,找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