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关心、谦让等。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对人类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决定着个体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并借助社会来发展自己。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培养社会成员的亲社会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因此,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应该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
近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逐渐被人们所忽视,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漠视他人。这种不良影响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幼儿,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家庭居住环境的单元化,更使得孩子自我中心日益严重,他们只想也只会接受爱而不会施爱,我们经常能看到以下的场面:孩子们互相争抢玩具,谁也不让谁;看见小朋友伤心流泪了很少有人知道怎样去安慰;看到别人不幸和困难缺乏同情……幼儿所表现出的自私、独享等行为,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与同伴相处。因此,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成了教育者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儿童文学作品是指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它反映儿童生存于其中的现实生活的美丑,融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包括童话、寓言、诗歌、戏剧、小说、科学幻想故事、历史故事等多种形式,特点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幼儿文学作品是幼儿重要的精神食粮,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幼儿知识的来源,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情节,还可以巧妙地让幼儿掌握道德标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他们高尚的情操、思想往往会激起儿童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有的形象甚至让他们终生难忘,只要一想到这样的形象儿童就会按照他们身上的某一种品质或行为来要求自己,激励自己。所以,充分利用文学作品让幼儿在欣赏、表演、模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实践,强化亲社会行为是一条可以探索的途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我国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趋势上,在幼儿期,儿童亲社会行为发生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增加;在亲社会行为的类型方面,儿童的合作行为所占比例较大,其他类型的行为较少;在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方面,女性儿童略高于男性儿童或两者之间无差异;在亲社会行为指向对象的性别特点方面,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更多地指向同性伙伴;在亲社会行为的一致性方面,幼儿在不同行为类型之间不存在一致性;在亲社会培养方式上,移情训练和树立榜样是最有效的亲社会培养方式。
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的研究表明:阅读敏感期4.5—5岁,秩序敏感期2—4岁,文化敏感期为6—9岁,可见,幼年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播种。关注幼儿亲社会行为,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完美地成长。
目前,对亲社会冬季的影响的共识是:文化因素,情境因素,家庭成员的行为,学校、同伴与媒体的影响,受助者特征,助人者特征。如何在幼儿园开展亲社会活动,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因此,我们开展“利用文学作品养成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实践研究,旨在让更多的幼教工作者关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能结合幼儿喜欢文学作品,爱听故事、易受感染的特点,探寻幼儿亲社会行为养成的各年龄班不同特点和层次,挖掘更多种培养方式,为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以及优良的个性品质奠定基础,并期望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和发扬,向其它领域以及家庭、社会辐射。
那么,如何利用文学作品,帮助幼儿养成亲社会行为呢?
一、帮助幼儿理解作品,产生情感共鸣
幼儿文学作品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图画书(绘本和自制图书)、动画片等,这些作品和幼儿相互作用的形式有:幼儿自己阅读或观看、成人讲述或者成人讲述和幼儿阅读相结合。不管哪种形式和方法,要发挥起教育作用,必须是建立在幼儿理解作品的基础上。
对幼儿来说,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知未知世界的过程,观察、想象、情感等都是内在于这一过程之中并与之交织在一起。情感性是幼儿看世界独特方式的体现。当幼儿进入文学作品的世界时,他们就把自己连同自己的情感带到了理解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拟人及情感特征,伴随着情感的宣泄、投射、共鸣、移情,将自己视为众多客体的一个,将自我替换成作品中的角色。因此,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是养成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首要条件。
二、利用故事表演游戏,强化行为体验
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而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纲要》指出:“寓教育与游戏生活之中”。故事表演游戏,即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在表演中,幼儿加深了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角色身份的转换,让幼儿成了作品中的主人公,通过模仿、再现作品中角色的帮助、分享、同情、关心行为,他们为此动情,体验亲社会行为带来的快乐,这个与作品以及作品中的角色心灵相通、情感交融的过程,理解社会规范,使幼儿的积极行为不断得到强化。如在学习了故事《下雨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和感受到受帮助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三、创设情感迁移情境 促进行为内化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夫曼通过对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后指出,移情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形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诸如助人、抚慰、关心、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
幼儿站在角色的立场上去表演时,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各个角色的特征,并把角色具有的良好行为习惯及思考和解决问题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处处做有心人,为幼儿情感的迁移提供条件,促进积极行为的内化。如在学习了故事《谁的主意好》后,教师就多为幼儿提供到别班办事的机会,让幼儿练习“轻轻敲门”“有礼貌交谈”等行为。
四、成人的积极反馈,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幼儿发展影响很大,无论是幼儿自己因做出的亲社会行为而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还是看到别的幼儿因做出了亲社会行为而得到成人的赞扬,幼儿可以一直感受到成人对小朋友们的亲社会行为的肯定与鼓励,渐渐地,幼儿就会养成一种进行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因此,成人应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多进行积极的反馈。如在欣赏了作品《李小多分果果》后,成人如果有意识地在一些物品的使用过程以幼儿日常采用的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同样起到了强化幼儿积极行为的作用,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近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逐渐被人们所忽视,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漠视他人。这种不良影响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幼儿,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家庭居住环境的单元化,更使得孩子自我中心日益严重,他们只想也只会接受爱而不会施爱,我们经常能看到以下的场面:孩子们互相争抢玩具,谁也不让谁;看见小朋友伤心流泪了很少有人知道怎样去安慰;看到别人不幸和困难缺乏同情……幼儿所表现出的自私、独享等行为,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与同伴相处。因此,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成了教育者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儿童文学作品是指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它反映儿童生存于其中的现实生活的美丑,融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包括童话、寓言、诗歌、戏剧、小说、科学幻想故事、历史故事等多种形式,特点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幼儿文学作品是幼儿重要的精神食粮,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幼儿知识的来源,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情节,还可以巧妙地让幼儿掌握道德标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他们高尚的情操、思想往往会激起儿童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有的形象甚至让他们终生难忘,只要一想到这样的形象儿童就会按照他们身上的某一种品质或行为来要求自己,激励自己。所以,充分利用文学作品让幼儿在欣赏、表演、模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实践,强化亲社会行为是一条可以探索的途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我国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趋势上,在幼儿期,儿童亲社会行为发生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增加;在亲社会行为的类型方面,儿童的合作行为所占比例较大,其他类型的行为较少;在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方面,女性儿童略高于男性儿童或两者之间无差异;在亲社会行为指向对象的性别特点方面,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更多地指向同性伙伴;在亲社会行为的一致性方面,幼儿在不同行为类型之间不存在一致性;在亲社会培养方式上,移情训练和树立榜样是最有效的亲社会培养方式。
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的研究表明:阅读敏感期4.5—5岁,秩序敏感期2—4岁,文化敏感期为6—9岁,可见,幼年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播种。关注幼儿亲社会行为,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完美地成长。
目前,对亲社会冬季的影响的共识是:文化因素,情境因素,家庭成员的行为,学校、同伴与媒体的影响,受助者特征,助人者特征。如何在幼儿园开展亲社会活动,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因此,我们开展“利用文学作品养成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实践研究,旨在让更多的幼教工作者关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能结合幼儿喜欢文学作品,爱听故事、易受感染的特点,探寻幼儿亲社会行为养成的各年龄班不同特点和层次,挖掘更多种培养方式,为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以及优良的个性品质奠定基础,并期望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和发扬,向其它领域以及家庭、社会辐射。
那么,如何利用文学作品,帮助幼儿养成亲社会行为呢?
一、帮助幼儿理解作品,产生情感共鸣
幼儿文学作品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图画书(绘本和自制图书)、动画片等,这些作品和幼儿相互作用的形式有:幼儿自己阅读或观看、成人讲述或者成人讲述和幼儿阅读相结合。不管哪种形式和方法,要发挥起教育作用,必须是建立在幼儿理解作品的基础上。
对幼儿来说,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知未知世界的过程,观察、想象、情感等都是内在于这一过程之中并与之交织在一起。情感性是幼儿看世界独特方式的体现。当幼儿进入文学作品的世界时,他们就把自己连同自己的情感带到了理解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拟人及情感特征,伴随着情感的宣泄、投射、共鸣、移情,将自己视为众多客体的一个,将自我替换成作品中的角色。因此,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是养成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首要条件。
二、利用故事表演游戏,强化行为体验
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而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纲要》指出:“寓教育与游戏生活之中”。故事表演游戏,即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在表演中,幼儿加深了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角色身份的转换,让幼儿成了作品中的主人公,通过模仿、再现作品中角色的帮助、分享、同情、关心行为,他们为此动情,体验亲社会行为带来的快乐,这个与作品以及作品中的角色心灵相通、情感交融的过程,理解社会规范,使幼儿的积极行为不断得到强化。如在学习了故事《下雨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和感受到受帮助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三、创设情感迁移情境 促进行为内化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夫曼通过对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后指出,移情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形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诸如助人、抚慰、关心、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
幼儿站在角色的立场上去表演时,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各个角色的特征,并把角色具有的良好行为习惯及思考和解决问题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处处做有心人,为幼儿情感的迁移提供条件,促进积极行为的内化。如在学习了故事《谁的主意好》后,教师就多为幼儿提供到别班办事的机会,让幼儿练习“轻轻敲门”“有礼貌交谈”等行为。
四、成人的积极反馈,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幼儿发展影响很大,无论是幼儿自己因做出的亲社会行为而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还是看到别的幼儿因做出了亲社会行为而得到成人的赞扬,幼儿可以一直感受到成人对小朋友们的亲社会行为的肯定与鼓励,渐渐地,幼儿就会养成一种进行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因此,成人应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多进行积极的反馈。如在欣赏了作品《李小多分果果》后,成人如果有意识地在一些物品的使用过程以幼儿日常采用的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同样起到了强化幼儿积极行为的作用,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