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解析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为了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制定的。《指南》共有五个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一个领域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构成。本文就艺术领域进行解析。
  艺术领域主要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分别由两个目标和教育建议组成。通过研读《指南》中艺术领域内容可以发现,当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
  与以前艺术教育强调幼儿的技能技巧相比,当前我国艺术教育更为重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自主探索和发现,更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指南》中频繁地出现“喜欢”“乐于”“愿意”“感受”“欣赏”和“积极参与”等词汇。例如,感受与欣赏模块目标指出“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变化”“乐于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有特点的声音,并产生相应的联想”“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等。又如,在教育建议中指出“理解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等。这些表述旨在表明,成人对幼儿的情感和体验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理解,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当前艺术教育已经逐步意识到了幼儿自身的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放到艺术活动过程中幼儿情感需要上来。与以前过于强调幼儿是否学会唱一首歌,是否学会跳一支舞相比,现在的艺术教育更侧重于幼儿在从事艺术活动中“愿不愿”“高不高兴”“喜不喜欢”等有关幼儿自身的体验和感受。这无疑是《指南》的一大亮点,同时也给幼儿教育工作者、社会人员和家长指明了明确的方向。
  二、能够把幼儿当作一个能动的个体来尊重
  《指南》处处体现了成人应该尊重幼儿,相信幼儿,幼儿是艺术教育中的主体,具有艺术创造天性的思想。而这种天性的发展又需要成人的支持和引导。在教育建议中指出“让幼儿观察常见动植物以及其他物体,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让幼儿倾听和分辨各种声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对声色、强弱、快慢的感受”等。因此,在艺术活动中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而不是成人的方式来表达其艺术体验和感受。而在以前的幼儿艺术活动中,更多的是幼儿在教师的“导演”下,在园长的“指挥”下,在家长的“围观”下,在社会的“报道”下进行的。而幼儿真正自己创造和表达的机会少之又少,大多数成人忽略了艺术活动真正的主角——幼儿。
  “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要求成人要尊重儿童、重视儿童。当幼儿在介绍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时,大人们要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和鼓励,同时应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因此,我们要相信儿童,尊重他们的艺术行为和表现。
  三、大自然和大社会是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花草树木、日月星辰、鸟鸣、风声、雨声等美的景象和声音无不来自大自然。大自然是美的事物的集结地,是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场所。教育家陈鹤琴曾经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我们可向它领教,向它探索。”因此,成人应该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大社会。在大自然中让幼儿发现美的事物、倾听美的声音、表达美的感受,在大社会中让幼儿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如何在大自然和大社会中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南》指出,“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经常带幼儿参观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讲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在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让幼儿在真实的自然界中体验和感受美丽的景色和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在没有条件的地方,只需要适当地创造条件,例如,在园中多种几棵树,再养一些鸟。让幼儿随时随地可以观察到树的变化和倾听鸟的声音。同样,有便利条件的幼儿园可以经常组织幼儿参观一些名胜古迹,给幼儿讲讲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知识。没有便利条件的幼儿园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让幼儿间接地了解自然和社会文化,为幼儿以后的艺术创做积累经验。
  四、成人在艺术教育中的支持作用
  首先,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为幼儿创造充分的条件和机会。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为幼儿的艺术学习提供充分的条件和参与艺术活动创作的机会,只有让幼儿多参加艺术活动,才能丰富幼儿的艺术经验,为其艺术创造奠定基础。
  其次,“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要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由于幼儿的思维与成人不同,思考问题和看事物的角度也会有较大差异。因此,幼儿看世界的视角也有异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所以,成人在不了解幼儿创作背景的前提下,不要轻易去评判幼儿的艺术创作,更不要盲目地用成人自认为的“像不像”“好不好”的标准对幼儿的艺术作品进行评价。除此之外,幼儿在艺术创作时成人不要老是问“你在干什么”“你打算把它做成什么形状的”等多余问题,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正经历着一种动态的过程性思维。这个时候,成人不要轻易去打断幼儿,只有在幼儿需要提供帮助的时候,成人才可以给予幼儿具体的帮助。
  最后,要求大人们“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只有和幼儿一起进行艺术创作时,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才会从幼儿的视角出发考虑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幼儿,从而改变对幼儿的评价标准,与幼儿更好地进行沟通。
  五、教学方法更侧重引导而非灌输
  在教学方法上,《指南》指出,“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等。 由此可见,在我国当前艺术教育活动中,更重视成人对幼儿艺术创造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改变了以前重模仿轻创造的教育观念。强调了成人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应该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而非成人的方式去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
  幼儿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能力的发展需要成人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幼儿的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人类进行艺术创造所必备的,著名的绘画大师梵高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儿童的视角创造出来的。五四时期我国出现了一大批崇拜儿童的人,如鲁迅、刘半农、丰子恺等。他们羡慕儿童的生活、赞扬儿童的天性,呼吁大人们不要小瞧了儿童。儿童的天性是爱幻想、好奇心强,如果成人给以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儿童的这种天性就会很顺利地表现出来。大人们会惊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多么地丰富。
  六、以儿童的视角评价艺术活动
  “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和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 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
  以前我们评价儿童的艺术活动往往脱离儿童的文化背景,经常用成人文化的标准来评判幼儿。其实,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本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儿童文化是一种口语文化,有自己特有的规律和特征,儿童文化富有诗性逻辑、好奇的、充满幻想的。而成人文化则是一种理性的、抽象的文化。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作为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化,并不是完全相矛盾的。儿童文化会慢慢向成人文化演进,而成人文化也要不断地向儿童文化汲取营养,才能永久地得以存在。因此,成人在评判幼儿的作品时不能仅仅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只有借助幼儿的视角才能更好地理解幼儿的作品,才会与幼儿进行更好的沟通,进而也会从另一方面丰富成人自身的文化。
其他文献
摘要  《弟子规》是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它不仅让幼儿学习到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各种规则,还指导幼儿如何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起居饮食、穿着打扮,读书学习,做事、与人相处等方面的知识。小班是幼儿各种习惯的形成时期,学习弟子规能为幼儿的一生打下基础。  关键字  弟子规 家园合作 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孩子自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
期刊
摘要:游戏是学龄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孩子童年快乐、自由和权力的象征,同时也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民间游戏以其简单易玩、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形式走进了农村幼儿园,使孩子们享受到游戏的乐趣,提高了孩子的思维、想象、创造力,满足了孩子身体活动的需要。  关键词:民间游戏 开发 实施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幼儿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 由此可见游戏对儿童的身体
期刊
摘要: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是组织体系内人员的共同理想和事业基础。在目标的牵引下,可以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形成工作合力。因此,细化全方位的管理目标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园长要善于阐明目标,并积极倡导发展的理想化愿景,要构建系统、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目标要细化和明确,不能模糊和笼统,目标制订得越全面、越具体,就越有利于管理计划的落实。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管理目标 法规  随着十八大精神和一系列新
期刊
看了王建宗校长的《校长的办学素养与品牌效应》笔者深受启发。幼儿园如果能在“文化引领、精致管理”目标的指引下,围绕“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与“品牌形象建设”等方面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一定成效显著。  一、校园文化建设  1.上下一体抓文化构建。  首先要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对“学校精神、校训、办园宗旨、办园目标、教育理念”等进行全面梳理、提炼与总结,确定如以“精心、精细、精品”为核心的“精品文化
期刊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只有正确的发音,别人才能听懂,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学习说好普通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育实践中,我努力寻求好的教育方法、手段,使幼儿说普通话的能力大大提高。  一、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尤其是对这些爱模仿,易受暗示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  1. 教师是孩子的模仿榜样。教师的语言是幼儿直接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语言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的语言的发展水平。因此,
期刊
首先,网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帖子:  我是博士生,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我已成功地使自已由一个农家子弟变成了处级干部,现在不但有专车接我上下班,而且还住着一百多平方的房子,月收入达到了三千多块,还娶了一个漂亮的太太,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感谢生活……  然后,各式各样的回帖就出现啦!  B回帖如下:我是本科生,现在一房地产公司搞策划。去年分红才十几万,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前年还分到二十
期刊
设计意图  自从安徽省取消幼儿教育用书以来,我园教师不断遵循大教育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的理念,以孩子的生活环境为基础,整合各领域知识,形成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不断充实到幼儿教育活动中来。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中,笔者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家乡特色——凤画和花鼓,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幼儿知道凤画和花鼓是家乡的特产,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凤画和花鼓的基本知识;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间,人人是创造之人。”这一观点,让我们深刻认识了幼儿创造教育的“基础性”,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开始萌芽的时期,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在他们许多活动中表现出来。其主要特点是勇于大胆想象,不受客观事物的限制。因此,我们应重视幼儿期这种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萌芽,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一、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个体普遍
期刊
纸艺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幼儿在活动中可以动动手、动动脑,他们通过自己的小手制作出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纸艺作品,从而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幼儿的积极性也会被跳动起来的,孩子们在剪贴中锻炼了他们的动作发展能力,特别是孩子的智力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纸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因为可以搓,可以揉、可以撕、可以剪、可以扭、可以染、纸的可塑性特别的强,和别的材料比起来它的安全性能较好,在游戏中,孩
期刊
摘要:3—6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至关重要。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创设多种的阅读环境、选择多样的阅读材料、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关键字:幼儿 阅读 环境  3—6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的生理发育、机能发育都最为迅速。幼儿的语言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开始尝试用自己所学的语言解释所见的世界,进而展示自我。而早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