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学校化、智育化、成人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家庭教育中,培养子女如何做人的教育正日益淡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子女走进学校、走入社会过程中一系列不良现象的产生。教育专家认为,家庭教育中父母忽视对子女的“心灵教育”是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
传统观念认为,家庭教育只是为学校教育打基础,是学校智育的补充。这种误解和偏见,是家庭教育学校化、智育化的根源,其结果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事实上,现代家庭教育的立足点并不在智育,当前儿童进入学校和社会所表现的症状不是缺少智慧,而是个性、品德发展的欠缺,基本行为习惯的模糊以及中华民族一些传统美德的缺失。
卢梭说:“心灵教育随着生命的开始而开始。”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开端,更是心灵教育的起始。
一、心灵教育:家庭教育的立足点
有的父母持这样一种观点:树大自然直。孩子智力发展了,各方面素质自然就能随之发展。这种说法经不起科学推敲和实践证明。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有连续性的。从小忽视对子女的心灵教育,势必影响子女日后的发展和成才。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犯罪问题愈来愈引起社会关注。犯罪心理学家的结论是: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出现,往往与家庭缺乏必要的、有效的早期品德教育有直接关系。
另有些父母忽视对子女自立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创造力的培养,认为掌握了书本知识,有了较高的学历,孩子日后的发展和幸福便可保证——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许可以开花,但可能结不出饱满的果实。有这样一个独生子,智力很好,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同学中的佼佼者,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研究生,学校准备送他出国深造——许多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可对他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到国外学习,谁照顾我的生活呀!”原来他从小到大都由母亲照顾,缺乏基本的自立、自理能力。大学时,母亲每周都要亲自到校给他整理内务,洗衣服鞋袜。许多事实表明,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忽视其个性、品德的发展和健全心灵的培养,对子女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可见,家庭教育应走出误区,将对子女进行“心灵教育”列入重要议程,从小培养子女优秀的品德、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丰富的情感和卓越的心灵。
二、家庭实施心灵教育的途径
家庭如何切实进行“心灵教育”?国外在这方面的探索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近年在日本家庭中普遍推行广受社会好评的“接触教育”:父母和教师尽可能多地让孩子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如城市孩子定期到附近的“老人之家”去,与老人谈心,帮助和照顾老人等;与优秀的文化艺术接触,特别是与大自然接触,让孩子的心灵与艺术、与自然、与美对话,在接触过程中,思考生活、人生和社会,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充盈感动,受到震撼。
欧洲国家的一些家庭,非常重视对儿童进行自立精神的培养和生存能力、意志品质的磨练。美国的许多家庭十分重视孩子独立意识和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美国家庭普遍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培养他的自我服务技能;孩子稍长,即要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14岁的孩子就应当自己找活干;18岁的孩子如果还要依赖父母,就会被人看不起,就连孩子自己也感到是一种耻辱。这种做法成为美国人保持其民族活力的重要准则。
至于生存能力、意志品质的磨练,在欧美,以下做法非常普遍:父母带领孩子进行野营拉练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必须自己准备所需物品,自己打行李、支帐篷、洗衣服做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危险时,父母作旁观,一切由孩子自己想办法克服和解决——这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极大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自主性、协作性,竞争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
在新加坡、日本等国,近年来家庭教育中流行“挫折教育”,即限制孩子的愿望,除了让孩子感受欢乐与幸福外,还有意识地让他们感受痛苦和悲伤,从而使他们的意志得到磨炼,心灵更加充实,最终能够从容应对失败与痛苦。
作为中国人,进行“心灵教育”的方法同样很多,父母们可以根据自己家庭的具体特点和子女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如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一些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问题。
首先让孩子学会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很多父母一味地给予孩子关心疼爱,却很少让孩子去主动爱人、回报人,使孩子养成自私、不关心人的个性。有一位妈妈说,她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女儿,两方面都不能懈怠。由于過度操劳,她累坏了身体。女儿回家看到她疲惫地倚在沙发上时,竟然说:“你真讨厌,又生病了。”这位妈妈十分伤心。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当今社会,这种现象并不鲜见。这种情况不仅伤害了父母的情感,也不利于儿童今后的成长。因此,每一位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教孩子懂得珍惜他人的爱,并学会给予他人以爱。懂得珍惜爱,就是让孩子体验爱的美好,知道父母在给予爱时付出的辛劳,从而使孩子产生尊敬、感激之情。学会给予爱,是要教会孩子关心他人,照顾他人。例如,晚上洗脚时,父亲可以对孩子说:“妈妈辛苦了一天,我给她倒热水,你帮她拿拖鞋好吗?”父母一方生病了,另一方可启发孩子去慰问:你哪里不舒服呀?想不想吃东西呀?我给你唱支歌、讲个故事、捶捶背吧?……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学会关心人,体验关心他人的乐趣,从而使孩子潜移默化地养成爱的美德。
其次是让孩子学会处理好与同伴的关系。儿童之间,经验与能力相似,兴趣与感情相通,彼此平等、独立,既互相吸引与模仿,又彼此竞争与对抗。为此,父母应该“开放门户”,让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的孩子之间建立“外交关系”,经常往来,友好相处。例如,请邻居家的小朋友到家中作客。父母可事先鼓励孩子做“小主人”,让他们想想,客人来了后拿什么玩具和他一起玩,拿什么食品招待等。再如,当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玩游戏,自己也想加入,但不知道该怎么办时,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交涉,并教给他们一些方法。有一个成功的事例:一位妈妈带儿子去散步,儿子看到一群小朋友在玩球,非常想加入,就拽拽妈妈的衣角,想让妈妈帮助说情,但妈妈没有直接去帮他说,而是鼓励他自己去协商。儿子胆怯地走近小朋友,轻声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但小朋友玩得正高兴,谁也没注意到他。儿子赶紧跑到妈妈身边,再次请求妈妈的援助。妈妈笑着对他说:“你声音大一点对小朋友说,你想跟他们一起玩球。”儿子又一次鼓足勇气大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小朋友看看他,可能觉得他太小,并没有让他加入的意思。儿子很失望地回到妈妈身边。这时,球滚了过来,妈妈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球,儿子似乎领悟到什么,抱起地上的球给小朋友送了过去,因此得到认可,加入了玩球的行列。这样的群体交往,既丰富了儿童的经验,培养了他们的交往能力,又可以引导儿童注意他人的情感变化,学会关心与理解他人的感情,从而激发儿童与他人分享快乐和解除别人痛苦的愿望。
在与父母、同伴处好关系的基础上,家长还应重视培养孩子与其他人相处的能力。例如,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性、慈善性的社会活动,增进他们与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地区人们的交往,关心他人的生活,使得孩子从小就具有平等协作的思想与人道主义的精神。目前在我国开展的希望工程,是为了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入学,父母可引导孩子关注这类“爱”的事业,并与孩子一起省下零花钱,给有困难的小朋友献上一份爱心,让他们能重返校园,从而懂得什么叫助人为乐。所有此类活动,不仅能开拓孩子的视野,而且有利于拓宽孩子的胸怀。
(作者单位:荣成市第二十八中学 山东威海264319)
责任编辑余志全
传统观念认为,家庭教育只是为学校教育打基础,是学校智育的补充。这种误解和偏见,是家庭教育学校化、智育化的根源,其结果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事实上,现代家庭教育的立足点并不在智育,当前儿童进入学校和社会所表现的症状不是缺少智慧,而是个性、品德发展的欠缺,基本行为习惯的模糊以及中华民族一些传统美德的缺失。
卢梭说:“心灵教育随着生命的开始而开始。”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开端,更是心灵教育的起始。
一、心灵教育:家庭教育的立足点
有的父母持这样一种观点:树大自然直。孩子智力发展了,各方面素质自然就能随之发展。这种说法经不起科学推敲和实践证明。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有连续性的。从小忽视对子女的心灵教育,势必影响子女日后的发展和成才。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犯罪问题愈来愈引起社会关注。犯罪心理学家的结论是: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出现,往往与家庭缺乏必要的、有效的早期品德教育有直接关系。
另有些父母忽视对子女自立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创造力的培养,认为掌握了书本知识,有了较高的学历,孩子日后的发展和幸福便可保证——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许可以开花,但可能结不出饱满的果实。有这样一个独生子,智力很好,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同学中的佼佼者,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研究生,学校准备送他出国深造——许多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可对他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到国外学习,谁照顾我的生活呀!”原来他从小到大都由母亲照顾,缺乏基本的自立、自理能力。大学时,母亲每周都要亲自到校给他整理内务,洗衣服鞋袜。许多事实表明,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忽视其个性、品德的发展和健全心灵的培养,对子女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可见,家庭教育应走出误区,将对子女进行“心灵教育”列入重要议程,从小培养子女优秀的品德、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丰富的情感和卓越的心灵。
二、家庭实施心灵教育的途径
家庭如何切实进行“心灵教育”?国外在这方面的探索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近年在日本家庭中普遍推行广受社会好评的“接触教育”:父母和教师尽可能多地让孩子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如城市孩子定期到附近的“老人之家”去,与老人谈心,帮助和照顾老人等;与优秀的文化艺术接触,特别是与大自然接触,让孩子的心灵与艺术、与自然、与美对话,在接触过程中,思考生活、人生和社会,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充盈感动,受到震撼。
欧洲国家的一些家庭,非常重视对儿童进行自立精神的培养和生存能力、意志品质的磨练。美国的许多家庭十分重视孩子独立意识和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美国家庭普遍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培养他的自我服务技能;孩子稍长,即要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14岁的孩子就应当自己找活干;18岁的孩子如果还要依赖父母,就会被人看不起,就连孩子自己也感到是一种耻辱。这种做法成为美国人保持其民族活力的重要准则。
至于生存能力、意志品质的磨练,在欧美,以下做法非常普遍:父母带领孩子进行野营拉练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必须自己准备所需物品,自己打行李、支帐篷、洗衣服做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危险时,父母作旁观,一切由孩子自己想办法克服和解决——这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极大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自主性、协作性,竞争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
在新加坡、日本等国,近年来家庭教育中流行“挫折教育”,即限制孩子的愿望,除了让孩子感受欢乐与幸福外,还有意识地让他们感受痛苦和悲伤,从而使他们的意志得到磨炼,心灵更加充实,最终能够从容应对失败与痛苦。
作为中国人,进行“心灵教育”的方法同样很多,父母们可以根据自己家庭的具体特点和子女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如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一些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问题。
首先让孩子学会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很多父母一味地给予孩子关心疼爱,却很少让孩子去主动爱人、回报人,使孩子养成自私、不关心人的个性。有一位妈妈说,她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女儿,两方面都不能懈怠。由于過度操劳,她累坏了身体。女儿回家看到她疲惫地倚在沙发上时,竟然说:“你真讨厌,又生病了。”这位妈妈十分伤心。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当今社会,这种现象并不鲜见。这种情况不仅伤害了父母的情感,也不利于儿童今后的成长。因此,每一位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教孩子懂得珍惜他人的爱,并学会给予他人以爱。懂得珍惜爱,就是让孩子体验爱的美好,知道父母在给予爱时付出的辛劳,从而使孩子产生尊敬、感激之情。学会给予爱,是要教会孩子关心他人,照顾他人。例如,晚上洗脚时,父亲可以对孩子说:“妈妈辛苦了一天,我给她倒热水,你帮她拿拖鞋好吗?”父母一方生病了,另一方可启发孩子去慰问:你哪里不舒服呀?想不想吃东西呀?我给你唱支歌、讲个故事、捶捶背吧?……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学会关心人,体验关心他人的乐趣,从而使孩子潜移默化地养成爱的美德。
其次是让孩子学会处理好与同伴的关系。儿童之间,经验与能力相似,兴趣与感情相通,彼此平等、独立,既互相吸引与模仿,又彼此竞争与对抗。为此,父母应该“开放门户”,让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的孩子之间建立“外交关系”,经常往来,友好相处。例如,请邻居家的小朋友到家中作客。父母可事先鼓励孩子做“小主人”,让他们想想,客人来了后拿什么玩具和他一起玩,拿什么食品招待等。再如,当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玩游戏,自己也想加入,但不知道该怎么办时,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交涉,并教给他们一些方法。有一个成功的事例:一位妈妈带儿子去散步,儿子看到一群小朋友在玩球,非常想加入,就拽拽妈妈的衣角,想让妈妈帮助说情,但妈妈没有直接去帮他说,而是鼓励他自己去协商。儿子胆怯地走近小朋友,轻声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但小朋友玩得正高兴,谁也没注意到他。儿子赶紧跑到妈妈身边,再次请求妈妈的援助。妈妈笑着对他说:“你声音大一点对小朋友说,你想跟他们一起玩球。”儿子又一次鼓足勇气大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小朋友看看他,可能觉得他太小,并没有让他加入的意思。儿子很失望地回到妈妈身边。这时,球滚了过来,妈妈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球,儿子似乎领悟到什么,抱起地上的球给小朋友送了过去,因此得到认可,加入了玩球的行列。这样的群体交往,既丰富了儿童的经验,培养了他们的交往能力,又可以引导儿童注意他人的情感变化,学会关心与理解他人的感情,从而激发儿童与他人分享快乐和解除别人痛苦的愿望。
在与父母、同伴处好关系的基础上,家长还应重视培养孩子与其他人相处的能力。例如,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性、慈善性的社会活动,增进他们与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地区人们的交往,关心他人的生活,使得孩子从小就具有平等协作的思想与人道主义的精神。目前在我国开展的希望工程,是为了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入学,父母可引导孩子关注这类“爱”的事业,并与孩子一起省下零花钱,给有困难的小朋友献上一份爱心,让他们能重返校园,从而懂得什么叫助人为乐。所有此类活动,不仅能开拓孩子的视野,而且有利于拓宽孩子的胸怀。
(作者单位:荣成市第二十八中学 山东威海264319)
责任编辑余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