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容易出现叛逆思想和行为,教师给予合理引导和教育,才能够使中学生少走弯路,保障其健康成长。因此,德育教育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在初中英语教学开展德育教育,从生活角度出发,为学生组织教学素材,既能够丰富课上教学内容,提升英语教学趣味性,又能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与学习态度,实现初中英语德育、智育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中学英语;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赵春梅,福建省武夷山市岚谷中学。
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将初中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体悟人生哲理、人文思想、创新精神,既丰富和完善英语教学内容,也拓展了学生思维,深化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德育素材,有目的地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为中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
一、生活化教学概述
1.概念。生活化教学是将现实生活与教学活动紧密相连,將教学之之置于生活情境中,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掌握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理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在过去的教育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课本知识的传授上,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生活情趣的陶冶有所忽视。因此,出现了“死读书、读死书”的局面,学生虽然掌握了课本知识,但是却不懂得如何运用,教学远离生活。而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倡导从课本中走出来,让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以及知识运用的能力。
将生活作为教育的中心,活化了英语知识,既开拓了教师的视野,也拓展了学生眼界,使课堂教学逐渐向社会延伸,学生知识面会更加开阔,学生从社会生活中会获得多元化的知识类型,其思想和精神会得到提升。
生活化教学还要求教师将日常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从英语教材内容出发,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初中英语德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国际赛事的志愿者活动,锻炼学生团结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并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与交际能力。
3.优势。教学生活化具有哪些优势呢?从初中英语德育教育的角度来说,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将英语与德育相联系,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作为支点和平台,教师利用英语知识作为媒介,为学生营造一个英语语境下的德育生活场景,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对英语知识的应用以及道德规范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另外,实施生活化教学,能够将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拓展了英语教学范围,也能够将学生学习放置于社会环境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行为道德规范与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对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都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中学英语德育的生活化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发现,生活化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以及德育教育的开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助力。中学英语德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以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态度与优良道德品质的目的。
1.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生活化教学。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大部分课文内容与生活相关,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内容,并利用这些内容开展生活化教育以及德育教育。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提高英语德育教学趣味性,学生沉浸在有趣的生活情境之中,学习热情高涨、学习自主性更强,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乐于自主进行学习和互动,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而且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
比如:“Wild animals”一课的教学中,课文主要针对野生动物展开论述,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呼吁学生热爱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并树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共同分享自然资源。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多媒体视频,视频中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大熊猫,大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进行启发性提问:我们对大熊猫非常熟悉,都知道它是中国的国宝,但是有谁真正了解大熊猫的成长过程,以及大熊猫目前的生存状况呢?在问题的启发下,同学们纷纷陷入沉思。生活化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高度集中,此时教师组织开展课文讲解与教学,与学生一同了解大熊猫的成长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大熊猫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危机,保护大熊猫、爱护动物是人类共同的责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渗透了德育教育,培养了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美德。
2.结合社会实践,开展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将教学放置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因此,初中英语德育生活化教学应该充分结合社会实践组织和开展,让中学生能够深入到社会实践之中,亲身去感受、去体会英语语境,从而强化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通过开展德育教育,深化学生思想道德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学习、不断探索的精神。
比如:仁爱版英语教材中Unit2 Topic1对话教学,其中有一段关于西山的描述:两年前,西山还非常美丽,那里不仅空气清新,而且绿树环抱,景色宜人。但是,随着西山周边的工厂不断增多,污水、废弃物排放量增加,导致树木、草地覆盖面积减少,西山成了一片狼藉。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让学生从身边的事入手,去搜集有关环境污染、大气污染、资源问题等素材,并用英语整理成文,阐明自己对于环境污染的看法态度,表明自己的立场。通过这样的生活化实践学习,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当前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紧迫性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的信念,真正成为维护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一分子。
3.结合学习环境,落实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习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对学生行为道德规范的形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置于生活之中,构建积极、向上的英语学习环境,能够为英语德育的开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学校和教师要紧密联合在一起,通过广播、新媒体、广告栏等生活化途径,普及英语德育教育,促进学生英语水平与道德素养的全面发展。
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在教室内张贴英语名言警句,在学校告示栏张贴英语海报等方式,普及德育教育;或者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以及校园广播,定期为学生播放和推送英文版励志小故事、经典英文读物等,通过视觉环境与阅读环境、听觉环境的营造,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方位、立体声的英语德育平台,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我行为规范,能够树立更高的品德标准,实现德育、智育的有效整合。
三、结语
德育是初中英语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战略方针,应该落实在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开展,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实现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目标,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学生营造更加健康、积极的校园环境。本文从两大方面对生活化策略下的初中英语德育教育进行了研究,旨在助力我国初中德育在各学科教育中的落实,也希望能够为英语教学的完善与改革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吴寅.初中英语德育教育渗透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08):151.
[2]伍文.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对策思考[J].江西教育,2019(21): 24-25.
[3]蒋桂梅.将德育教育理念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87 94.
【关键词】中学英语;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赵春梅,福建省武夷山市岚谷中学。
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将初中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体悟人生哲理、人文思想、创新精神,既丰富和完善英语教学内容,也拓展了学生思维,深化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德育素材,有目的地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为中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
一、生活化教学概述
1.概念。生活化教学是将现实生活与教学活动紧密相连,將教学之之置于生活情境中,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掌握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理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在过去的教育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课本知识的传授上,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生活情趣的陶冶有所忽视。因此,出现了“死读书、读死书”的局面,学生虽然掌握了课本知识,但是却不懂得如何运用,教学远离生活。而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倡导从课本中走出来,让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以及知识运用的能力。
将生活作为教育的中心,活化了英语知识,既开拓了教师的视野,也拓展了学生眼界,使课堂教学逐渐向社会延伸,学生知识面会更加开阔,学生从社会生活中会获得多元化的知识类型,其思想和精神会得到提升。
生活化教学还要求教师将日常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从英语教材内容出发,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初中英语德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国际赛事的志愿者活动,锻炼学生团结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并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与交际能力。
3.优势。教学生活化具有哪些优势呢?从初中英语德育教育的角度来说,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将英语与德育相联系,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作为支点和平台,教师利用英语知识作为媒介,为学生营造一个英语语境下的德育生活场景,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对英语知识的应用以及道德规范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另外,实施生活化教学,能够将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拓展了英语教学范围,也能够将学生学习放置于社会环境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行为道德规范与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对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都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中学英语德育的生活化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发现,生活化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以及德育教育的开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助力。中学英语德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以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态度与优良道德品质的目的。
1.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生活化教学。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大部分课文内容与生活相关,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内容,并利用这些内容开展生活化教育以及德育教育。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提高英语德育教学趣味性,学生沉浸在有趣的生活情境之中,学习热情高涨、学习自主性更强,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乐于自主进行学习和互动,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而且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
比如:“Wild animals”一课的教学中,课文主要针对野生动物展开论述,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呼吁学生热爱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并树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共同分享自然资源。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多媒体视频,视频中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大熊猫,大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进行启发性提问:我们对大熊猫非常熟悉,都知道它是中国的国宝,但是有谁真正了解大熊猫的成长过程,以及大熊猫目前的生存状况呢?在问题的启发下,同学们纷纷陷入沉思。生活化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高度集中,此时教师组织开展课文讲解与教学,与学生一同了解大熊猫的成长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大熊猫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危机,保护大熊猫、爱护动物是人类共同的责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渗透了德育教育,培养了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美德。
2.结合社会实践,开展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将教学放置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因此,初中英语德育生活化教学应该充分结合社会实践组织和开展,让中学生能够深入到社会实践之中,亲身去感受、去体会英语语境,从而强化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通过开展德育教育,深化学生思想道德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学习、不断探索的精神。
比如:仁爱版英语教材中Unit2 Topic1对话教学,其中有一段关于西山的描述:两年前,西山还非常美丽,那里不仅空气清新,而且绿树环抱,景色宜人。但是,随着西山周边的工厂不断增多,污水、废弃物排放量增加,导致树木、草地覆盖面积减少,西山成了一片狼藉。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让学生从身边的事入手,去搜集有关环境污染、大气污染、资源问题等素材,并用英语整理成文,阐明自己对于环境污染的看法态度,表明自己的立场。通过这样的生活化实践学习,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当前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紧迫性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的信念,真正成为维护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一分子。
3.结合学习环境,落实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习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对学生行为道德规范的形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置于生活之中,构建积极、向上的英语学习环境,能够为英语德育的开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学校和教师要紧密联合在一起,通过广播、新媒体、广告栏等生活化途径,普及英语德育教育,促进学生英语水平与道德素养的全面发展。
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在教室内张贴英语名言警句,在学校告示栏张贴英语海报等方式,普及德育教育;或者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以及校园广播,定期为学生播放和推送英文版励志小故事、经典英文读物等,通过视觉环境与阅读环境、听觉环境的营造,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方位、立体声的英语德育平台,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我行为规范,能够树立更高的品德标准,实现德育、智育的有效整合。
三、结语
德育是初中英语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战略方针,应该落实在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开展,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实现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目标,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学生营造更加健康、积极的校园环境。本文从两大方面对生活化策略下的初中英语德育教育进行了研究,旨在助力我国初中德育在各学科教育中的落实,也希望能够为英语教学的完善与改革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吴寅.初中英语德育教育渗透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08):151.
[2]伍文.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对策思考[J].江西教育,2019(21): 24-25.
[3]蒋桂梅.将德育教育理念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87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