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唯有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五个关系,落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维护、实现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正确认识;处理社会治安综治工作;五个关系
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三个代表”、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严打”整治斗争及打击和防范的关系,是经常遇到又容易产生困惑的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五个关系,必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
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和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阐述,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世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拓创新的行动指南。实践证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每一项工作,都同“三个代表”的要求密切相关。只有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才能有力地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依法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不断铲除其借以滋生的土壤,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只有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维护、实现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社会主义民主法 建设、依法治国的关系
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全和谐和政治局面,必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任何违法犯罪现象都是对民主权利的不同程度的损害。要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不被非法侵害,必须进行综合治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人民民主专政目的是一致的,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贪污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最终消灭社会治安问题和社会犯罪现象,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综合治理就要在法制框架内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充分运用多种法律手段,调整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公民的行为,减少违法犯罪,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要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依法治企的关系,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譬如,有些油地矛盾和纠纷,本应通过法律程序就能解决好,实际工作中却往往用“花钱买平安”的办法简单处理,给企业增加了不应有的经济负担,还是应该坚持走依法公正解决的路子为好。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许多工作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治安、社会风气的好坏,是展现社会精神文明水平和程度的重要标志。文明以安宁为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治安秩序作保障,文明也就无从谈起。综合治理既治社会治安的“标”,又治社会治安的“本”,其中治标工作主要是与消极的、阴暗的东西作斗争,从而增加了积极的、光明的因素。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明素质的提高,必将大大减少社会治安问题,推动社会健康发展。我们今天从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就是为了追求高度的精神文明。因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能把二者截然分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统筹兼顾,齐抓落实。中央九部委2002年部署的“四进社区”活动,就是为了从社区赶走愚昧的、颓废的、盲目的、伪善的东西,迎进科学的、向上的、法制的、健康的东西。如果一个单位人员犯罪突出,各类案件频发,职工群众缺乏安全感,那么这个单位就不能算是文明单位,当然也不能参评名牌队,行业一强和优秀基层队,胜利油田多年来一直是这样做的,要坚持下去。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严打”整治斗争的关系
违法犯罪等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和消极因素的集中反映。这里边既有违法犯罪人员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体制、管理及法规制度的漏洞,还有历史根源、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这都给违法犯罪人员留下了可乘之机。既然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是由多种原因和条件促成的,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就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运用多种手段综合治理,“严打”整治斗争就是其中的手段之一。实践证明,坚决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是完全必要的。不坚决打击犯罪分子,就会纵容、助长犯罪,治安问题还会增多。但单一的打击并不能消除滋生犯罪的土壤和条件,只有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把打击和预防、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才能既“截源”又“去流”,才能从根本上逐步把违法犯罪和治安问题减少下来,从而维护社会稳定。2011年4月开始的“严打”整治斗争,在短期内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两年“严打”过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何去何从?当然,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严打”方针,始终对犯罪分子保持高压态势。同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治安防范上来,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办法,巩固“严打”整治斗争成果,促进社会治安良性发展。改善社会治安状况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期望通过几个“严打”战役就能将治安问题彻底解决。我们既要全力以赴实现中央提出的“两年内社会治安取得新的明显进步的目标”,同时又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严打”不放松,“综治”不滞后,把严打、严管、严防、严治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体系,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打击和防范的关系
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2001年,《中内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又进一步强调,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防控体系,下大气力做好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工作。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提出:“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广义的“防范”包括除打击之外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的所有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这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重心。打击犯罪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没有打击或者打击不力,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得不到及时遏制,违法犯罪行为得不到惩治,政党的社会秩序就没有保障,法制就无法维护,防范也很难奏效。预防犯罪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积极措施,没有强有力的防范工作,打击的效果就不能巩固,甚至会出现打不胜打的局面,但通过落实各项治安防范措施,大大减少和控制了违法犯罪的发生,又可以把打击锋芒集中指向极少数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打得更稳更准更狠。因此,打击和防范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从长远观点和问题的难度看,要在预防上下更大功夫。只要社会上存在犯罪系统,就永远存在着反犯罪系统;只要社会一日不太平,防范工作就一日不能轻松。一些地方程度不同地存有“重打轻防”的思想,认为打击是硬任务,防范是软任务,对防范工作重视不够。必须彻底纠正“重打轻防”的错误倾向,要把加强治安防范,做好基础工作,作为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实现长治久安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并做到始终如一,常抓不懈务求实效。
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满腔的工作热情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样要注意研究问题、总结经验、抓住关键、分清主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思路清、方向明,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正确认识;处理社会治安综治工作;五个关系
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三个代表”、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严打”整治斗争及打击和防范的关系,是经常遇到又容易产生困惑的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五个关系,必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
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和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阐述,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世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拓创新的行动指南。实践证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每一项工作,都同“三个代表”的要求密切相关。只有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才能有力地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依法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不断铲除其借以滋生的土壤,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只有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维护、实现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社会主义民主法 建设、依法治国的关系
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全和谐和政治局面,必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任何违法犯罪现象都是对民主权利的不同程度的损害。要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不被非法侵害,必须进行综合治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人民民主专政目的是一致的,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贪污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最终消灭社会治安问题和社会犯罪现象,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综合治理就要在法制框架内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充分运用多种法律手段,调整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公民的行为,减少违法犯罪,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要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依法治企的关系,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譬如,有些油地矛盾和纠纷,本应通过法律程序就能解决好,实际工作中却往往用“花钱买平安”的办法简单处理,给企业增加了不应有的经济负担,还是应该坚持走依法公正解决的路子为好。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许多工作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治安、社会风气的好坏,是展现社会精神文明水平和程度的重要标志。文明以安宁为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治安秩序作保障,文明也就无从谈起。综合治理既治社会治安的“标”,又治社会治安的“本”,其中治标工作主要是与消极的、阴暗的东西作斗争,从而增加了积极的、光明的因素。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明素质的提高,必将大大减少社会治安问题,推动社会健康发展。我们今天从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就是为了追求高度的精神文明。因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能把二者截然分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统筹兼顾,齐抓落实。中央九部委2002年部署的“四进社区”活动,就是为了从社区赶走愚昧的、颓废的、盲目的、伪善的东西,迎进科学的、向上的、法制的、健康的东西。如果一个单位人员犯罪突出,各类案件频发,职工群众缺乏安全感,那么这个单位就不能算是文明单位,当然也不能参评名牌队,行业一强和优秀基层队,胜利油田多年来一直是这样做的,要坚持下去。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严打”整治斗争的关系
违法犯罪等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和消极因素的集中反映。这里边既有违法犯罪人员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体制、管理及法规制度的漏洞,还有历史根源、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这都给违法犯罪人员留下了可乘之机。既然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是由多种原因和条件促成的,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就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运用多种手段综合治理,“严打”整治斗争就是其中的手段之一。实践证明,坚决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是完全必要的。不坚决打击犯罪分子,就会纵容、助长犯罪,治安问题还会增多。但单一的打击并不能消除滋生犯罪的土壤和条件,只有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把打击和预防、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才能既“截源”又“去流”,才能从根本上逐步把违法犯罪和治安问题减少下来,从而维护社会稳定。2011年4月开始的“严打”整治斗争,在短期内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两年“严打”过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何去何从?当然,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严打”方针,始终对犯罪分子保持高压态势。同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治安防范上来,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办法,巩固“严打”整治斗争成果,促进社会治安良性发展。改善社会治安状况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期望通过几个“严打”战役就能将治安问题彻底解决。我们既要全力以赴实现中央提出的“两年内社会治安取得新的明显进步的目标”,同时又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严打”不放松,“综治”不滞后,把严打、严管、严防、严治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体系,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打击和防范的关系
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2001年,《中内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又进一步强调,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防控体系,下大气力做好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工作。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提出:“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广义的“防范”包括除打击之外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的所有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这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重心。打击犯罪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没有打击或者打击不力,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得不到及时遏制,违法犯罪行为得不到惩治,政党的社会秩序就没有保障,法制就无法维护,防范也很难奏效。预防犯罪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积极措施,没有强有力的防范工作,打击的效果就不能巩固,甚至会出现打不胜打的局面,但通过落实各项治安防范措施,大大减少和控制了违法犯罪的发生,又可以把打击锋芒集中指向极少数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打得更稳更准更狠。因此,打击和防范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从长远观点和问题的难度看,要在预防上下更大功夫。只要社会上存在犯罪系统,就永远存在着反犯罪系统;只要社会一日不太平,防范工作就一日不能轻松。一些地方程度不同地存有“重打轻防”的思想,认为打击是硬任务,防范是软任务,对防范工作重视不够。必须彻底纠正“重打轻防”的错误倾向,要把加强治安防范,做好基础工作,作为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实现长治久安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并做到始终如一,常抓不懈务求实效。
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满腔的工作热情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样要注意研究问题、总结经验、抓住关键、分清主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思路清、方向明,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