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家里有矿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ond2008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读到一则新闻,山东大学文学院一位叫丁安琪的研究生,突然成了网红。她一年读了600多本书,除了专业书,还广泛涉猎了历史、哲学类的典籍。
  大家知道,我爱看网友评论,甚至要超过新闻本身。对丁安琪读书这件事,有人翘大拇指,也有人怀疑:这樣下来,每天平均得读1.6本书,难道不需要上课、复习,不参加任何课外活动?
  有人淡然:哈哈,一年读了那么多书,其实能有啥用?
  有人秀智商:读书不在多,而在精,半部《论语》平天下,真正的书读一两本就够了。
  更有人苦口婆心:姑娘,等毕业你会发现,读再多的书也不如家里有一座矿!
  作为一个编辑,我有躺枪之感。和丁安琪同学一样,我一年下来也会读不少书。也许真如网友所言,读书对社会人来说,是件可笑的事,而比读书更可笑的事,是读了很多的书。
  人啊,有时候很可怜。像我这种读了几本书,而家里又没矿的人,忍不住也想辩白几句,为自己的行为找一点意义,证明自己不是在干一件傻事。
  对,要想生活过得好,家里有矿比读书更为有效。但我读书是为了赚钱吗?不是,我很确定不是,因为我读的一些书,很偏门,不仅不教人赚钱的技巧,甚至还会让我丧失赚钱的兴趣。还有,如果家里有矿,我就不读书了吗?也不会,我喜欢读书。所以虽然读书比不上家里有矿,读多了还可能变蠢,我还是免不了要去读。当然,家里有矿也很好,我可以买一些平常舍不得买的书。
  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观点,这是好的。但不好的是,我们常常用自己的人生观,去裁断别人的人生。丁安琪喜欢读书,就读了那么多书。这本是一件很单纯的事,但折射在人心,却如此波诡云谲。
  “汝安则为之”,这是孔老夫子话,这是一条最简洁的做人箴言。一件事情,有用没用,不在别人的口舌,在于你自己的真情实感。不管家里有矿,还是没矿,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让自己心安的事,就很好。
  不轻易评断别人的生活,我想,这也是成熟的一个标志吧。
其他文献
山是静谧的,但永不会保持沉默。每一样东西都在从容地表达自我,静默有时,发声有时。山就是一支合唱队、一个交响乐团和一个歌剧院。你看不见他们,却可以听见他们。风路过的时候,摩挲着山体。每一片林、每一棵树、每一片叶,都在隐隐哼唱。山坡、山谷、山脊和山顶低吟着,此起彼伏,交相呼应。秋虫在墙角叫着,是一名失意独唱家的咏叹调。一群小鸟在树梢叽喳,那是一段激烈的多重唱段。  暴风雨之夜,山格外兴奋。一切都在欢唱
在我们家乡有一条街上,卖的都是一些比如花篮啊红木屐啊红肚兜啊之类的物什,以前我也知道这条街,但觉得它离我甚远。后来我才知道,这条街上卖的是所有婚丧嫁娶“出花园”所需要的一切物品,而我之所以觉得离我甚远,因为我从不需要操办这些仪俗,自有我妈去主持。  我十五岁那一年,我妈开始觉得有盼头了。我们家乡的风俗是,满十五岁的孩子要进行一种成人礼叫“出花园”,相当于古代男子二十岁的“加冠礼”。这种仪式要根据每
昨天晚上,我在一本美国《读者文摘》上读到一则笑话:“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最怕的事情是公开演讲,其次是死亡。所以,在葬礼上,你最好做那个躺在棺材里的人而不是致悼词的那个人。”真是宁死也不愿演讲。然后十二点多了,我还听到有个邻居在反复大声朗读什么,难道隔壁住着一个资深文艺爱好者?后来听到其中有“感谢各位来宾”之类的字眼,看来他是一个马上要举行婚礼的人,或者是一个刚入行的婚礼主持人。无论他是什么身份,这都
近些日子流行声讨“食物里程”:食物从产地到你盘子里所走的路程越长,烧掉的石油也就越多。  最近,有两位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做出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说“食物里程”的概念“是个存在重大缺陷的可持续发展度指标”,把食物从农庄弄到商店里的碳排放量,只占它一辈子碳排放量的4%;从国外空运食物的碳排放量,只相当于把英国本地产食物冷冻起来的1/10,只相当于顾客从家里到商店去的1/50;把新西兰羊羔用船运到英格兰,
一位朋友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想’是最自由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随便去‘想’”。  他还说:“如果一个人放弃了去‘想’,这个人就放弃了快乐的权利。”  说这话的是我的挚友,可是我不同意他有关“想”的这种说法。  因为只有“想”,才是最不自由的。  你可以去想你高興去想的每一件事。  你可以去想你是孙悟空,你可以去想你是秦始皇,你甚至可以去想你是玉皇大帝——为所欲为,随心所欲。  可惜这不是“想”,
我出生在1966年,正是“文化大革命”正式发动的年头。我的回忆清晰,但是充满着不和谐的剧烈的冲突。小时候,我住在烟雨江南的一个中等城市里,小巷幽深,墙角长满了青苔,院子里有一口古老的井,还有一棵古老的无花果树。只要不走出去,那么,就宁静得就像历史本身,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历史的动感。可是,只要一出门,就是市中心,那就是另外一个世界:满耳都是语录课、高亢的口号声;满眼都是大字报,一片鲜红鲜红的颜色。  
窗前的大雪白绒一般,没有停的在落,整天没有停。我去年受冻的脚完全好起来,可是今年没有冻,壁炉着得呼呼发响,时时起着木柈的小炸音,玻璃窗简直就没被冰霜蔽住,柈子不像去年摆在窗前,那是装满了柈子房的。  我们决定非回国不可,每次到书店去,一本杂志也没有,至于别的书那还是三年前摆在玻璃窗里退了色的旧书。  非走不可,非走不可。  遇到朋友们,我们就问:  “海上几月里浪小?海船是怎样晕法?……”因为我们
不管你上哪间茶楼酒肆,你点的是普洱、寿眉、铁观音、水仙或是什么红茶,只消他們一冲水,端上桌,马上就给各位倒茶。那些液体连颜色都来不及变,仍像开水似的,别说茶味了。  难道这是殷勤吗?  他们连“等一等”的常识也欠缺,当然谈不上品茗的艺术了。  我们不要求在一般餐厅品茗,不过,早三十秒和迟三十秒,还是有点区别的。  每次当侍者倒茶时,我总是制止,提醒他们让茶叶泡一泡。下次再去,他们仍习惯即冲即斟——
19世纪的文人大多是出了名的吃货,在“料理百科辞典”中查找“巴尔扎克”,会找到“大麦与芋头芹菜巴尔扎克风味奶油浓汤”,查找“维克多·雨果”则是“雨果风味朝鲜蓟浓汤”,而“夏多布里昂”的词条则是著名的“夏多布里昂酱汁”,或者干脆就是指淋上了这种白葡萄酒风味酱汁的烤牛菲力。   这一干会吃会喝的文人美食家中,大仲马是最出众的一位——他不仅会吃会喝,且敢吃敢喝,将一生的大多财富都砸在了美食上。他体型庞
据统计,中国出版物70%以上都是教材。而且人均年阅读量很低,平均不到一本。中国有近亿的学生在上学,但谈到阅读,都是强制性的,读的不过是教材,还有一点老师推荐的教辅材料。  就那么可怜的一点自主阅读的比例,还有相当大的份额,是几类无聊的作家的杰作,诸如穿越、盗墓、玄幻、种马小说。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上网人数成亿地增加,但人们在手机上阅读的,90%以上,都是这种毫无价值的东西。稍微讲求一点逻辑,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