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由心裁?光影不息

来源 :教育传媒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NDA_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逆时针回溯22年,在上世纪的1996年,我结束电视新闻专业的学习走上了工作岗位,应聘进入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成了浙江大学广播电视台当时唯一一名专职电视摄像编辑。
  此时的浙大电視台刚刚挂牌成立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而次年的1997年就是浙江大学建校100周年,这样的节骨眼上,学校宣传部下决心要为校园电视台外招一个专业对口能扛摄像机干活的人。那时候的摄像机还很不寻常,男生扛机是标配。
  真正落在身上的不仅仅是一个摄像岗位而已,其实是自制图像《浙大新闻》栏目从无到有的打拼,以及整个浙大电视台的专业化发展。我当初就明白这个“使命”,而且之所以洒泪离别校外广电行业而决绝进入高校择业,也与一个或许是早熟的“初心”有关。专业学习过程中,我比较注重实践,利用全部寒暑假期“走南闯北”,同步在省、市级电视台实习,先于大部分专业课程熟练掌握了电视新闻及专题采写摄编制实战技能,但也提早感知了那个“市场经济”年代电视行业挥之不去的窘迫——有偿新闻近在咫尺,与专业主义教育和理想相去较远。最终,怀着对理想主义的追求在临门一脚时结缘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所著名大学,发愿凭借一技之长矢志于她的组织传播事业,勤恳地做一枚有其位的小齿轮、一颗有其用的螺丝钉。光影不停息,瞬息廿二载。时至今日,作为一名教育电视从业者,我有幸参与和见证了浙江大学电视工作20多年的发展历程。
  百年校庆,拓荒图像电视新闻(约1996-1999)
  1996年进入浙大电视台后,我的重点工作任务是着手创办也算为我“量身定制”的自制图像电视新闻栏目《浙大新闻》。当时台里闭路电视系统中播出的电视节目以转录内容为主,真正属于自制自办的节目只有一档,也叫《浙大新闻》,但那是滚屏文字版的,由当时的台长王玲玲老师负责汇编。
  图像《浙大新闻》的创办属于“走上正轨”的一步,被寄予厚望,所有眼睛都盯着我。搞电视图像采编制作的就我这个新来的人,拍摄、写稿、剪辑、编串、制作,标准的一条龙。人算是科班的,苦在前后期设备条件,与“家庭录像”画等号的全套民用级别:松下M9000摄像机+JVC SR-S368E对编机+VHS录像带以及放像机。这套行头平时习惯简称M9000、S368和“大1/2(大二一磁带)”,M9000有两个“优点”,一是画面容易拍得富有“朦胧美”,二是纯正的一体机,因节省人力而绝对碾压老电教人尽人皆知的背包机。S368的特点是“跑点”没商量,也许是机器陈旧了的缘故,吃不准哪一次的“插入”或“组合”就会把前一个画面拍死在沙滩上,重新来过事小,怕的是修改“爸爸”级画面时又把“爷爷”级镜头给毁了,毕竟人眼不易骗,差一帧都会“跳”的。所以每每进入后期都是提心吊胆,暗求神灵保佑,“一剪”无碍几乎都要击案庆祝一回。发生在编辑线上和播出线上的录像带脱粉、拉丝甚至绞带状况就更加不足为奇了,真是习惯了就好。
  硬件不足软件补,作为一档电视新闻节目,整体上还是尽量按照专业要求做到“有鼻子有眼”。节目每周一期,每期摄制播发几条新闻,偶尔加一些无画面重要新闻的纯口播。节目片头用的是学校CAD&CG实验室友情制作、当时绝对牛气的“台头片”。口播和配音使用学生配音员和主持人,口播背景是简单的实景,节目包装要素基本齐全。
  每周四下午截稿、撰稿和送审,由宣传部分管广播电视台工作的一位副部长负责审稿,足见其重要和重视。当晚,组织学生配音员、主持人进行定稿配音和口播录制,连夜剪辑、编串。完成整期新闻制作、写好节目标签并将节目带放入送播专用抽屉时,大都是后半夜甚至清晨了。虽然节目每周五(即次日)的傍晚黄金时分首播,如此连夜赶制的唯一原因,是不能把第二天周五白天的时间搭进“后期”,要腾出来以便扛起摄像机去拍这一天的新闻活动。所以每周的白天,只有周四下午一个半天属于“后期”,其他时间包括周六、周日都属于繁忙的“前期”。而每周四的晚上,包括前半夜和后半夜又都是雷打不动的“后后期”,客观上需要通宵开展节目剪辑制作。对于我,这样的专属“作息”特别是“后期式作息”一以贯之,一干近十年。
  好在设备条件很快升级换代。那是因为转年(1997年)就要百年校庆了,学校和社会都很关注。余姚市人民政府慷慨捐赠了一笔非常可观的钱——83万元人民币,支持浙大校园广播电视网络改造。宣传部拿出大约一半,用来购买全新的电视采编专业设备。那时的校庆日是4月1日(后来改为每年5月21日),3月份采购,4月初要用。设备选型是一个难点,当时作决策的宣传部副部长任少波(现为常务副校长)非常英明,颇有专业眼光,果断确定了直接“上非编”的方案。那时的非线性编辑设备还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我在大学学习和实习时也只知道概念,没见过实物。前期设备当时没有太多的选择,只有索尼的Betacam SP便携式摄录一体机可以和省级电视台“接轨”。设备采购工作非常紧张、高效,一夜之间,浙大电视台民用级设备已成过眼云烟,足够高大上的专业、新型设备体系上马:Betacam DXC-537AP专业摄录一体机(习惯上简称537)+金四维FAST500非线性编辑系统(简称500,搭载的剪辑软件“快刀”,嵌有一款中文字幕)+索尼UVW1800录像机(非线编配套的上载机和下载机,简称1800)+索尼UVW1200放像机以及Betacam SP专业录像带。三间“业务机房”同步改善:朝南相邻的两间办公室分别改造成小型口播室和电视编辑机房,对面朝北的电视播出机房重新做了翻修。电视设备方面,学校新闻办公室也同期淘汰了传统的“背包机”,购置了一台比校台537略好一些的Betacam DXC-637AP摄录一体机,配套的后期剪辑设备是索尼专业对编机PVW2600+PVW2800(简称2600、2800,一款因为特别“好使扛造”,传统电视人至今普遍公认和怀念的绝对经典的设备),由洪一新老师专用,所拍摄制作的新闻片对外送省、市电视台,对内送浙大电视台。
  鸟枪换炮,大家干劲十足,一系列的“百年庆”活动被我和洪老师“两杆枪”猎回来,在学生主持人、配音员的配合下及时、密集地加工成新鲜的视觉大餐。校庆周期间,浙大电视台的图像《浙大新闻》栏目大胆突破自我,配合百年校庆连续日播,白天的校庆活动当晚或次日上午就能通过校台自办节目频道以电视新闻报道的形式放送到师生观众面前。   浙大电视台位于行政楼东六楼,大楼没有配套电梯,每天频繁地上、下六楼全靠“跑”——专业外拍机不算脚架重20多斤,之所以跑着爬楼梯,除了节省时间,关键是负重之下跑着比起走着爬楼梯会感觉更加省力,更能坚持。那段时间的确辛苦,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到了后半程几天,有几次上到六楼的时候,腰简直都快要折了。当时的专业摄像机拍起来够稳,但扛起来贼重。这个矛盾,直到很晚以后才由够专业更小型的数字机破解。在新闻拍摄现场,为了取景跑位更加多样和高效以及抓拍到鲜活的瞬间,功底好的摄像师大多倾向于肩扛拍摄,使用三脚架那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拍摄规范和质量要求。上脚架拍摄会让人体轻松一些,但单人单机情况下脚架的携带又是一个麻烦。还有交通问题。对于校园电视台而言,新闻采访车纯属奢侈,从台里到拍摄现场往返全靠徒步才是真,现场里“扛摄像机的人”和现场外“背摄像机的人”甚至成为一景,佐证着一所大学的发展活力。而为了生动记录这发展的活力,一句话,摄像人员总归是比较辛苦的,也是乐此不疲的。
  如果说民用机时期图像《浙大新闻》还有一定的“试办”性质的话,那么到了专业机时代,尤其是百年校庆特别报道之后,它就“真刀真枪”地进入周播节目专业化生产的常态了。在此基础上,又逐步增办了一档电视访谈栏目以及一档外语教学节目。“有惊无险”的变数,发生于两年半之后,由1998年的“四校合并”的后续效应引起。
  四校合并,分流读书兼顾后期(约1999-2003)
  1998年9月15日,本来同根同源的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所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学校很快进行了人、财、物、教学、科研“五统一”,1999 年 2 月组建了新的机关部处和直属单位,校内管理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如火如荼。
  四校合并对浙大电视台的直接影响,大概有三个方面。一是原四校的校园有线电视网络合而为一,传输网络变得更大了,由浙大电视台继续运营,并在后来列入当地有线电视行政管理体系,即作为13个浙江省企事业有线电视站之一而存在(包括两家大学事业站和11个企业站)。2004年11月,由浙大电视台承办了全省企事业有线电视站发展论坛,探讨企事业有线电视站定位与生存发展问题。再后来,企业有线电视站全部“倒下了”,只剩下浙大电视台在内的两家大学事业有线电视站仍在运行。二是机关机构调整中,学校答应为浙大电视台增加一个电视岗位,原杭大电教中心的李林老师加盟了浙大电视台。三是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中专门推出了针对年轻人的政策,鼓励机关年轻人分流读书,攻读深造。印象中,这一政策1999年3月推出,大约1999年3月至2001年1月被划定为备考时间段,相关人员在此时段内可视情况脱离或兼顾原岗位工作,此后包括考取者毕业后不作与原单位和原岗位的捆绑,离开自由,返回不保。按照条件,我成了浙大电视台唯一需要分流读书的人员。
  人事改革对校台工作形成最直接的影响。我非常珍惜如此难得的读书机会,但也舍不得就此离开襁褓中的浙大电视影像事业。新来的李老师属于老前辈,习惯于前期拍摄和后期使用2600&2800剪片,依托非线编的后期制作无法转手给他,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心中的一份担忧和牵挂。应该说,最终自己还是本着“不忘初心”,作出了方向性的选择:既努力兼顾工作,又积极备战迎考。打算利用两次考研机会,第一次拿来练兵,第二次争取必胜。
  兼顾工作是台里非常需要和欢迎的,图像《浙大新闻》照常制播。李老师主要负责前期拍摄,为了方便他开展工作,台里还利用一次难得的机会向学校申请购置了一套2600&2800,这样他拍摄的片子就可以自己剪辑了,不需要再由我利用非编剪辑。我重点承担后期录制合成,并利用其他时间复习备考。新闻办的洪老师,也继续为栏目供片。直到1999年9月,为了让我集中准备来年1月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栏目不得不暂时中断。初考总分挺高,排在前几名,受英语单科不到分数线的影响未被录取。难免遗憾,但必胜信心倍增。考试过后,图像《浙大新闻》和访谈栏目等的制播迅速恢复。2001年,成功考取本校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后,学习变成了主业,但仍然坚持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延续制播图像《浙大新闻》。
  这档节目自创办以来,除了刚刚提到的那次短暂的休播,直至2007年从未中断过,也从未“开天窗”。记得有一次很惊险,大约是2000年,恰逢周四剪串片子,非線编突然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运行。平时我已经非常熟悉这套系统了,出现什么异常基本都能自行排查和解决。可是这次穷尽各种尝试,怎么都不奏效。召唤远在外地的厂家技术维修人员已经来不及,无奈之下只能紧急联系好厂家上海维修站,连夜赴上海赶制节目。节目准时正常播出最重要,设备故障维修可以事后再说。在赶乘当晚火车前,我先用台里的2600&2800对编机剪辑了一部分片子,然后兜着一大堆素材带上路。马不停蹄到了上海,一头扎进维修站,利用站里另一种品牌型号的非编系统继续剪片、上字幕、套包装。由于非编系统不同,字幕和包装模板都要进行仿照式重新制作,加上剪片串片,弄到凌晨终于搞定。傍晚时分,节目准时首播,但多少变了点儿模样。
  这次故障的排除,技术人员花了两天时间。除了这次大修,FAST500非线编还是非常稳定的,大约2003年底才因严重故障失去维修价值而宣告退役。经过一款非编样品机的短暂过渡,最终取代它的不再是昂贵的品牌机,而是在兼容机上运行PR,很方便地就可以自行搭建。这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时代的发展。
  复员回岗,壮大栏目组织搬迁(约2004-2008)
  2004年3月,到了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也是又一次选择的时候。其他工作机会是有的,身边的事业是未竟的,该何去何从?恰逢成家立业,心里多少是有些“求安”的。而留下来,台里仍然非常需要和欢迎。初心难泯!最终的选择叫“继续奋斗”。
  回岗后,除了继续制播图像新闻报道,焦点是尽快组织开办一批宣教需要、师生欢迎的电视新栏目,同步发展壮大支撑栏目运行的学生团队力量。浙大电视台的办台宗旨与功能,从建台之始就试图锁定新闻性、教育性、学术性、文化性和服务性,并一直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做着努力。只是碍于条件有限,进展不够快速,发展不够充分。如今,已经到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时候了。认识明确了,行动便迅速,我坚决落实栏目增量提质要求,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三档急需的自制电视新栏目浮出水面,并初步组建起一定规模的学生采编兼职队伍。   2004年春季学期,组织创办《求是聚焦》栏目。这是一档全新的新闻专题性周播栏目,源头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那档自办电视访谈栏目,雏形是其后改版而成的新闻专栏《聚焦》,这次属于它的再改版。《求是聚焦》旨在深入挖掘学校“厚新闻”,报道新闻背后的新闻。由我负责采访撰稿并承担拍摄制作主要任务,适当遴选吸收了包括研究生在内的部分骨干学生进入栏目采编环节。以往参与电视节目工作的学生,要么给片子配音,要么担任出镜主持人,现在则是敞开大门允许学生渗透到前期采编线,这是一个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就意味着电视台面向学生全面开放了专业采编设施设备。《求是聚焦》栏目及时、深入地关注学校重要的办学举措、工作进展和教研成果,相关节目内容受到师生的热情关注和喜欢。记得有一期节目在关注人才队伍建设话题时,重点聚焦团队建设问题,并突出强调“梯队式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发挥了反映现实、推动工作、引领发展的启示作用。还有一期节目挖掘“就业指导与教育”话题,通过深入采访,明确得出了大学就业指导工作需要积极向一二年级学生前置延伸广泛覆盖的结论性观点,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们看了节目称赞内容挖得深、报道做得好,相关负责人专程上门拜会栏目组表示感谢。
  2004年下半年,组织创办《菁菁校园》栏目。这是一档设有学生新闻、校园人物、大学生活等多板块的周播电视杂志栏目。栏目采编播制等业务生产环节全部交给学生团队,并且以紫金港校区一二年级学生为主构建栏目工作组,我只负责选题确认、采编指导和审片。说到这里,不得不介绍一下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这是2001年开工建设,2002年就投入使用的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校区,对学校的开拓办学功不可没。它距离当时校部机关所在的玉泉校区约10公里,半个小时的车程,主要是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居住学习地。紫金港校区启用之时,浙大广播电视台在此设立了分站,台里除了组织学生力量开播校区广播台节目之外,也有意识地开始在此储备学生电视工作力量。到了2004年下半年,随着《菁菁校园》的开办,新校区学生电视团队正式组建,在总体上进一步扩充了学生电视采编团队的规模。《菁菁校园》栏目的开设有两个主要目的,一个就是发展和锻炼学生兼职队伍,另一个是为今后开办更多面向、更多类型的电视栏目打伏笔。事实上,这档栏目日后的确裂变成了几档定位细分、富有特色的独立栏目。
  2005年春季学期,组织创办《学术讲堂》栏目。这也是一档由学生团队主打的周播栏目,类型上属于资源性实况型的长节目。就是及时关注和遴选录制一些学术讲座高端报告,剪编成电视节目进行传播。为了满足网络和荧屏两端收看需要,同期节目根据情况提供完全版、精编版和摘读版,即长、中、短三个版本,长版原汁原味高度保真,中版化繁为简,短版突出观点摘要导读。这是浙大电视台实况类节目录制的肇始,也是把握、化解节目长短矛盾的初步尝试。
  上述三档代表性栏目的开办,是浙大电视台节目扩展的早期实践。加上传统的图文和图像《浙大新闻》栏目,自制自办电视节目的播出至此覆盖到周一至周五的每一个工作日,每天都有一期新节目与师生见面。相关探索和经验的积累,对下一个时期节目内容的发展运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使得浙大电视台的自办栏目形成完整的迭代过程和连贯的演绎历史。
  栏目的实践育人功能也同步发轫,参与采编制作的一大批学生接触了影像表达工作,提升了自身媒介素养和综合技能。以专职人员为主导、学生人员为主体的办台组织体系基本形成。作为专职人员和指导教师,我也及时转变工作角色。
  学生们大都本着兴趣爱好和锻炼提高的目的而来,特别是紫金港校区的学生们,每次都不辞辛苦地跑到玉泉校区取用设备、制作节目。我配合台里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新购了两台微型数字摄像机、搭建了两套能跑PR的非线编,支持他们更多更方便地进入业务实战。此外,积极申请提供勤工助学补贴和“素拓”加分,并与新闻传播院系合办实习教学基地,而且正式接纳了两名长实习学生。业务指导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概括起来可以说跟“手”的形象有关:多用拇指,随时总结提炼学生们片子的亮点优点以及取得的其他工作成绩,予以鼓励,加以巩固;敢用食指,不吝惜第一时间指出个人及小组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一起分析讨论原因,明确提出指导性改进意见;用好五指,在学生们需要和困难的时候随时随地伸出双手,手把手教授技能、面对面讨论问题、肩并肩共同战斗,平时则大胆放手,背靠背地支持他们自主管理、独立成长、更大进步。我一直拿一副对联和学生们共勉:不弄玄虚不翻花样辛苦从头干,看有什么成绩;也当徒弟也算老师呼应成一气,勉之这种精神。这种“有即有离”的指导方式和“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学生们普遍都很适应和喜欢,觉得我总体上是一个既有威信又很亲和的好老师。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了很厉害的人,我印象中不乏“播音达人”“主持达人”“访谈达人”“管理达人”。
  可以说,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围绕发展新队伍、增办新栏目很快形成了良好开局,广播电视台的功能定位也从主流新闻媒体拓展为“主流新闻媒体”“重要文化载体”“实践育人基地”三位一體。2005年底,广播电视台台长王玲玲老师调任学院工作,我升任主持工作的副台长。具体业务上,又接手了王老师的图文《浙大新闻》编辑工作。台站管理方面,计划把“十一五”的五年定为“平台建设年”“用户规模年”“节目品牌年”“管理效能年”,二次创业争佳绩,打造有志优秀的大学电视媒体。
  2006年9月,及时补充专职摄像编辑人员,与我同姓的一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进台工作。
  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2007年4月,根据发展需要,学校将校部机关从玉泉校区搬迁到了紫金港校区,而浙大电视台作为滞留玉泉校区行政楼的唯一一个机关科室迟迟得不到搬迁。原因在于两方面的客观条件。首先,因为需要随迁业务机房,电视台的搬迁成本很高,学校安排的搬迁专项经费总额很小,电视台的搬迁“欠费了”。其次,新校区并没有专门的行政大楼,搬去的校部机关都是散在各处,电视台的搬迁“没房了”。   校部机关搬了,新闻现场也跟着搬家。老师们拍一条新闻要往返两个校区,人非常辛苦,工作效率很低。综合设备换代以及减轻配重的实际需要,部、台合力于2008年先后购置了两台DVCAM标清数字摄像机,长年在用的“重量级”模拟一体机537开始歇菜,新机子轻多了。宣传部搬了,开个部门会议我也要单独跑一趟,往返之间消耗精力、浪费时间。更为关键的,正在发展中的自办电视栏目“很受伤”。于是,一时间台址搬迁成了头号问题。而搬迁之难,超乎想象。学校知道了“电视台也要搬迁”之后,搬迁经费反而事小了,主要问题是究竟把电视台摆在哪里呢?房子要找、要调、要等。当时我两头忙:一头不停地找房子做方案搞协调,再找房子再做方案再搞协调,一头抓紧时间干手上的具体业务,解决台里的其他问题。2008年,房子终于找到了——紫金港校区月牙楼东六楼,兩家单位迁出来,另找地方补房,地盘划给学校广播电视台,物理上与浙大新闻办公室相邻。完成新台址的编辑机房播出机房装修和演播室改造之后,2009年,广播电视台正式迁入紫金港主校区。这滞后于校部机关的搬迁整整两年。
  新址运行,更新观念开放办台(约2008-2012)
  2008年,已是“十一五”中期,当明确了搬迁去处那一刻,真有苦尽甜来的感觉。恰逢四校合并组建新浙大10周年,下一个10年电视台该如何发展?站在两个“十年”历史交汇点上,顿觉理念支撑引领的重要。创建有志有影响的优秀媒体,一直是浙大广电人的梦想,回顾历史、总结经验,透视环境、分析语态,广播电视台明确提出了新的办台理念,即发展的主题口号——“声像浙大,影响你我”,希望以这一新理念、新主题催生“专业化成长,开放式办台”的新实践。
  “玉泉”源头活水流成“紫金港”汪洋大海,这是学校发展变化新旧不同的两个时期,电视台也已今非昔比。
  新址电视演播室仍然由办公室改建而成,面积接近50平方米,作为重要的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了办台条件。设备方面,电视台开始从ENG向EFP、ESP拓展装备,挤出办公经费,逐步自主购置了现切器、摇臂轨道和设备运输车。引进DVCAM标清数字机实现“模转数”两年后,进一步主动“标升高”,自主购置了两台索尼卡式便携型高清摄像机(EX1R),同步扩充了PR非线编。与新闻办紧密融合,下好设备资源存量盘活和增量拓展这盘棋。同时,在校、部分管领导支持下增设学生新闻文化传播素质拓展教育培训基地,稳定的基地建设经费进一步保证了学生团队日常设备更新换代的自给化。
  及时做了适应这一时期的新一轮栏目改造和节目改版。停播图文《浙大新闻》,图像《浙大新闻》从结集周播改为单条快播,自主选题报道成分以及对外宣传送片比例持续增加,外送新闻开始登陆CETV和CCTV;调整非新闻性栏目,杂志型栏目《菁菁校园》和其他相关栏目“一分为多”,裂变为《暴走浙大》《浙“大”人物》《科技新探》《舞台最前线》,以及《学术最前沿》《月牙楼客厅》《尚书》等;打造聚合发布原创MV、微电影、公益广告、青春个宣等内容单元的平台化栏目《青春影像》,促进本土元素高饱和的电视文艺原创生产,丰富电视荧屏。通过不断改版完善,持续打造新闻、风物、脸谱、科普、阅读、智艺、青创等“宣教科文”本体核心内涵,栏目名称上从“四字头”为主逐渐融合“二字头”“五字头”,高峰时期每周自办电视栏目达10余档。节目品质以及形式风格上,总体践行“短(标长三五分钟,超长分集)”“实(言之有物,干货实货)”“快(及时有效,节奏紧凑)”“好(诉求高,品质好)”四字诀。这是内容生产所需的结果,也是积极主动地为节目的网上传播和手机分发做出适应,进行准备。
  全面强化队伍建设,为电视生产和学生成长保驾护航。实施吸纳扩展和培训再造计划,形成了采编、播出、助理三支队伍。其中采编团队稳定在70人规模,每年9月进行集中纳新,新人招进后统一参加历时两个月左右的始业教育与培训,考核过关者围绕栏目编组上岗工作。在“师生一体”框架下成立电视编辑委员会,编委会定期开会商讨节目选题与采编制播等事宜。制定了师生分别适用的AB卷工作制度和业务流程规范,根据工作量、质及时核发学生人员勤工助学补贴。组织实施校部机关“一流管理,服务师生”创新创优项目“全媒体新闻宣传平台与团队建设”,不断完善采编业务对口联系、分线报道、A角B角、师生协同等工作模式。在学校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背景下,电视台的实践育人积极助推了专业分流和行业就业,不断向本校新闻、广电、数媒等专业输出“生源”。产生了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一等奖得主,中国教育电视主持人大奖“朱鹮杯”得主,“最美中国”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最美奖”得主……活跃在台前幕后的一大批校园新闻、文艺人才中,不断走出佼佼者。这其中,《浙大新闻》《暴走浙大》《青春影像》等栏目起到了很好的孵化作用,特别能出人才、出作品。
  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08级学生小李,从大一就被“招进”浙大电视台干活,是一名踏实肯干、非常优秀的摄像。他最初拿来实战的,就是台里新买的DVCAM标清数字机。2012年毕业的时候,由于电视台这段经历和收获,他毅然决定自己创业,立足为浙大院系部门提供服务,创办了一家影视制作文化公司。台里的一些学弟学妹毕业后也加入这家公司并成为中坚力量。公司现在发展得很好,已经能够拿到市场上很大的单子,而且依然坚持为母校浙大提供优质而实惠的服务,与浙大电视台也一直维持着良好的反哺互动关系。
  2010年11月4日,中国教育电视协会高校电视专业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浙江大学(广播电视台)被推选为副主任单位。入会后浙大电视台牵头承担完成一届“视友杯”高校电视奖专题组初评工作任务,并积极报送节目参加历年评选,《浙大写意》等一大批片目荣获一等奖。浙大影像作品崭露头角,其品质与特色得到了广泛认可。在“高视会”2012年全体会员大会上,我作为浙大电视台负责人应邀作了专题发言,介绍了“发展中的浙江大学广播电视事业”。
  移动时代,开拓渠道媒体融合(约2013-2016)   电视工作,常思常做才能常新。时间日益临近2014年,师生们都很想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台20周年献礼。但当时,很多工作都还不尽如人意。比如,校园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推而不动,迟迟没有实现模转数;校园电视自办节目有效落地问题本来就是由来已久的“老大难”,而媒体业态转换迅速,新兴媒体不断“冲挤”传统媒体,电视媒体生存空间似乎越来越窄。20岁的浙大电视该是啥模样?会是啥模样?如何持续不断、历久弥新地深化“声像浙大,影响你我”主题建设?作为一台之长,我当时感到发展的压力是不小的。
  办法总比困难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在看来,2013年和2014年两年相关工作的进展还是令人欣慰的。第一,终于推动学校在2013年作出决策,投入相关经费实施校园有线电视模数整体转换,至2014年完成转换工程,校内居住师生用户看上了杭州市基本服务型数字电视。
  第二,在2011年借助社会力量建成一块文化广场电子大屏幕基础上,于2013年进一步联合社会力量拓建浙大屏媒系统,160多块屏幕覆盖至全校各院系办公楼和学生宿舍楼主入口,构筑了融合空间环境、让空间会说话的公共视听新媒体。这是全新的新闻宣传渠道和文化传播阵地,很快成为大学生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预热宣传的重要载体,被纳为宣介标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累计放送电视台采制以及师生投稿的各类视频片1800多部。
  第三,2014年升级改版“浙江大学广播电视网”网站,开发上线“声像浙大”微信公众号,加强新媒体融合与应用,叠加形成了线下、网上、掌中全媒体传播矩阵,汇聚构建起延续至今的“机屏网端”四元复合播出主渠道。新版“浙江大学广播电视网”被全国首届高校名站名专栏评选活动评为2015年“全國高校优秀网站”,该活动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和中国大学生在线联合举办,“声像浙大”微信公众号获得该项评选活动“全国高校优秀网络栏目”提名奖。新版网站的改版由电视台信息技术组的学生们负责开发设计;“声像浙大”微信公众号则由台里2013年1月入职的一位专职摄像编辑汪晓勇老师带队指导,这些工作都属于年轻人的专长。
  此外,与时俱进完善了硬件与全要素支撑条件。增购四台小型数字高清摄像机、一台高清现切器、一批单反相机和一架四旋翼航拍器。完成智能门禁和监控系统的全台站整体覆盖。建成学生素拓基地70平方米培训室(钢架结构玻璃房),终结了学生团队培训多年来的“无房”历史。翻倍提升了宣传部年度勤助经费总额,电视台学生团队因之受益。由信息技术组设计开发出无纸化纳新报名系统和面试系统,实现了纳新手机端报名和面试过程信息化作业支撑。根据发展需要更多地基于岗位性质业务类别划分、细分工作组,学生队伍特别是采编团队的组织架构进行了整体优化设计。
  这一时期,电视台内容生产中,进一步增加和凸显了实况录制功能、专题片和短视频摄制功能、图片新闻采集功能和征展传播服务功能等,电视节目构成相应得到提升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浙大电视台制作各类视频短片120多部,录制各类实况120多场;累计选送29部作品参评历届“中国高校电视奖”,其中28部获得等级奖,包括一二三等奖各11部、11部、6部,以科教新闻报道、科技电视专栏和文化创意作品等为主打方向在业内形成了整体优势和突出特色,“十二五”获奖的代表性作品是纪录片风格的《风景的痕迹》;还有多部作品荣获中国教育新闻报道、浙江教育新闻报道优秀作品等级奖,多部作品入围第二届“深圳青年影像节”并斩获大奖。作为案例研究篇章30个案例之一,浙大电视台的办台情况与经验还入选了2015年出版的《中国教育电视发展报告》。
  能干的学生们利用采访之便,曾“拉”演员黄渤给浙大电视台录了一句宣传语,黄渤不无幽默地说:“浙大电视台,是一个很大的电视台”。浙大电视台,的确是一个很大的电视台。我所说的“大”,与台址搬迁以来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有关,这个突出特点是:融合。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与新闻办(新闻网站)的融合。新闻立台,基业长青。电视新闻宣传,是浙大电视起家的“初心”。自台址搬迁以来,新闻业务上电视台进一步与学校新闻办整合资源、统合流程,新闻办传统的电视工作室功能由电视台完全替代,电视人有机会始终并更加靠前地站在学校重要活动和重大科研成果报导第一线深耕实战。
  与校报社(专题版面)的融合。持续深化校部机关创新创优项目“全媒体平台与团队”建设,围绕声誉提升、法治教育、核心价值观、教学大讨论、教代会提案、四区建设、学生节、青春实践等选题,仅2015年广播电视台师生就采编刊发校报专版20期,篇幅逾12万字。
  与团队活动融合(培训与实践)。广播电视台2014年和2015年两轮申报、实施党委宣传部(新闻办)“985工程”四期和双一流建设首期“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推进工程”媒体传播力训练项目,并且均获评年度优秀项目。2015年和2016年,广播电视台牵头组织开展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学生团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暨寻访、记录“一带一路”上的“浙大追梦人”大型主题新闻行动,成效显著,连续获评浙江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十佳团队”。我直接指导的学生广播电视记者协会,也荣获浙江大学2014-2015学年优秀社团荣誉称号。
  与文化项目融合(采集工程)。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2部委联合实施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采集工程”2012年度下达了浙江大学陈子元项目采集工作任务,学校责成宣传部(新闻办)、档案馆、科研院等单位承担。我是项目组主力成员之一,也是采集执行工作责任人。2013年,口述访谈、档案资料等全套采集工作任务按时完成,由我具体执笔的人物传记《让核技术接地气——陈子元传》次年正式出版。
  台里,年轻人小汪老师是新闻采编、学生团队指导、微信号运营的A角,我是B角。我2011年5月从主持台工作的副台长晋升台长以来,持续管理、业务两肩挑,日常业务主要承担实况录制、信技发展、来校摄制组协助接待以及后来电视台新增的学校宣传片制作、广电外宣拓展联络等工作的A 角。有幸被中国教育电视协会授予“十二五”全国教育电视工作先进个人。   百廿华诞,内外打通响亮攻坚(约2016-2017)
  2017年是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学校提前三年开始策划“双甲子”系列纪念活动,尤其是“校庆日”“校庆周”“校庆月”“校庆年”重要活动,并明确提出关键环节所在,大概意思是“给不给力靠发展,成不成功靠安全,精不精彩看宣传”。“双甲子”校庆宣传,广电工作独当一面。为了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部里决定由部长直接分管广播电视台,并且将学校宣传片制作和对外广电宣传报道联络与服务等重要职能从浙大新闻办剥离出来,赋予浙大广播电视台。
  可以说,这是对声像浙大建设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广播电视台自身的鲜活脉动。浙大广电非节目性功能由此迅速扩展,形成内外宣所有功能要素最大汇聚和声像浙大主责主业完整拼图,步入了蔚为壮观的全面开放办台时期,构建起内外宣融合的三个开环:师生一体强内宣是立足校园开放办台的第一环;借助“高视会”积极参与高校电视命运共同体发展是外层又一环;直接以及组织发动专业媒体面向社会大众讲故事塑形象“跳出浙大宣传浙大”是最外层的最大环。
  “双甲子”校庆宣传,人人都有份,个个是主力,事事要攻坚。职能扩展了,但台里的“将力”其实很不足。最近几年新老人员变动频繁,广播电视专职岗位本来人就少却又出现了缺编,部里部外都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量大面广、急难苦重的声像工作都落在了包括我在内的一两位老师身上,学生能帮助做的非常有限,可以说“兵多将少,寡不敌众”。好在浙大电视人一直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的特质和传统,学生团队力量足那就充分加以利用,前面提到过的那家母台孵化的影创公司也主动候命听从调遣,“人和”之利也是有的。现在回过头来看,通过认真做好四个方面的重要工作,也就是实施四项重大工程,浙大电视台还是有组织高效率地投入了战斗,并打赢了战斗。按照相关工作启动时间先后排序,这四大工程是:
  文协工程。积极参与、大力协助,承接实施若干重要文化项目。2015年,承担完成120周年校庆标识征集和评选组织工作,积极筹备校庆纪念品概念性设计大赛和校园歌曲征创唱系列活动等先期文化活动项目。2016年,完成校园歌曲征创唱系列活动作品征集工作,以及G20杭州峰会浙大落地项目筹备工作。2017年5月中旬前,完成百廿丛书《浙大口述》采写任务;编辑出版丛书《浙大戏文》和《浙大原声》及其配套音像制品《浙大原声CD》;选址落成文化捐赠项目“求是鹰石雕”;组织实施学生文化长廊“尔听斯聪吧”建设,建成师生共享的声音主题文化空间。
  响亮工程。2016年至2017年“双甲子”校庆期间,浙大电视台发挥“闻声见面”媒体特性,有针对性地组织传播内容,集中发力,让声音频率响起来,让视窗屏幕亮起来,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点组织创作多类型12部宣传片,满足不同情境的视觉传达传播需要;协同授权转播电视台和10家网络媒体开展校庆纪念大会、文艺晚会等的实况直播、新闻直播和网络直播,可统计的全网浏览逾660万人次;组织发动学生力量完成校庆周100多场各类活动的新闻照片采集,并借助学生团队和第三方力量完成其中40余场重要活动的电视新闻拍摄;组织举办“双甲子·微摄力”校庆微影像创作大赛,学生团队策划制作系列栏目片、专题片,制作展出巨幅笑迎“百廿”景观大图;承担完成主活动场所大屏幕协同建设、纪念大会全流程影音播放操控、城市文化广场音乐喷泉及灯光秀协同设计、校庆光影秀内容设计等项目任务,有声有色地打了一场“响亮”攻坚战。
  媒栏工程。积极拓展广电外宣外联工作,认真做好来校摄制组拍摄方案制定与接待服务,重点打造“上央视”“上央广”等上名媒上名栏工程。2016年至2017年5月,先后推出五轮次上央视“冲击播”,一大批重要活动和深度选题转化为央视新闻频道、央视国际频道乃至《新闻联播》的新闻报道。浙大特色题材“上央视”“上央广”“上国视”以及上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新闻深一度》《今日评说》等新闻栏目,自此成为常态。同时,畅通与本地其他各级广电媒体的联系,学校日常重要活动报道基本能够保障各大媒体记者全到场。
  融合工程。“双甲子”校庆主体活动结束后,校园媒体融合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从2017年10月开始,宣传部将学校官方微博及其学生团队整体划拨至电视台,由小汪老师带队指导运营。原因有二:其一,新媒体品类不断增多,由网信办团队打理已经力有不逮;其二,这也是宣传部倡导传统、新兴两型媒体“双向进入”,实现合作共赢、交错提升的主动之举。官博融入了电视台,官方QQ号则融入了校报编辑部。官博融入后,电视台的视频优势得到更好发挥,新媒体效果非常好,官博粉丝数两个月后即突破了50万大关,目前月均长粉1万。另外,学校品牌与文化管理工作也发生了某种融合——自2017年秋,我兼任文化建设工作秘书,开始广电、文化“小交叉”“双参与”。
  今后发展,转型升级演变(约2018-2020)
  目前,处在“后校庆”时期,浙江大学的整体发展进入了“双一流”建设新时代。接下来,延续历史的发展,浙大电视台需要不忘本来和面向未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补足短板,推进“演播室建设工程”落到实处。电视演播室是做好大学校园电视工作的标配,也是承载、提升电视工作品质的“枢纽”,而缺少大型电视演播室一直是浙大电视工作的软肋。为实现“大演梦”,浙大电视台进行了不懈努力和持续奋斗,历史上曾经发起过三轮突击,目前正在进行第四轮冲刺。就进展来看,这一梦想有望借势紫金港校区西区建设而成真。演播室空间现已基本确定,装备投入捐建工作正在逐步深化之中。这次机会需要紧紧扭住不放。
  第二,调平斜板,尽快充实补充必要的专职业务人员。浙大電视台专业性专职力量长期不足。专职业务力量与学生团队力量可以放在一个跷跷板上进行观察,早期学生一端人少份量轻,翘在高处。随着发展,经过建设,学生端因充实重量而落地,教师端反而悬空了。现在需要给教师端加人,把板调成“一”字型。这项工作主动权不在电视台,做起来是很难的。但是,“视”在人为,难事办成靠的是久久为功,需要从现在就不停地做起。   第三,产品转向,把“做栏目”转变为“做产品和作品”。除了新闻可以继续按照栏目思路制播之外,其他传统的栏目生产或栏目内容生产(节目生产)应该及时向做产品和作品转变。高校电视人要大胆甩掉栏目包袱,这如同把“做电视”转变为“做视频”,是今后必然之选。做好新媒体内容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浙大电视台新媒体转型发展总体上还处在困难时期和困难状态,做好新媒体工作的实质也许不在于如何去“办新媒体”,而在于如何进行思维转变和产品转型。今后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和产品思维,特别是深刻认识和转化互联网思维中的流量观、极致观,进一步以“短实快好”做强作品式视频产品或产品式视频作品的生产。另外,还要积极探索如何携手学校官方新媒体聚焦新闻主责和声像主业,开拓协作互动、协同致效传播新局面。
  第四,平台转向,把“办电视台”转变为“办电视平台”。打造一个泛浙大人共治共享、“有你更优秀”的平台化影像传播体。这是一种“用户主角”的新理念新实践:电视内容生产要进一步换位思考,增加用户思维及视角,电视台主创人员退居其次,让镜头前入画的师生、视频收看端的用户乃至自己拿起摄像机成为主角。为此,需要推行大屏小屏互动、专业生产内容与用户生产内容并推机制,敞开“浙大屏媒”新终端,重点延伸自身传播和用户传播;激活“声像浙大”微信号,着重扩展收看入口和专业生产内容出口。这也是另一种意义的全媒体平台的建设之路。内容为王,渠道获胜。新型内容生产是重要的,新型传播渠道特别是新型入口建设更加重要。鉴于新媒体更加具有平台性而传统媒体已将媒介符号一网打尽,所谓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应“执其两端以用其中”。浙大电视台需要沿着“以融促新、以新促全”的路径解决全媒体建设问题,也许会走一条与许多高校同行不太一样的道路。
  这四项工作,是本着“不负时代,不辱使命”责任感就新一轮声像浙大主题建设“怎么看怎么办”提出的一些也許还不太成熟的想法。其中,前面两条主要是如何对症下药进一步“条件优化升级”的问题,工作都很硬,尤其是搞好大型演播室建设是以“演”“播”变化求进步促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后面两条的“两个变”则主要强调及时迎难而上创新求变进行“内容生产转型”,从而也是更本真、更内在地解决好新媒体发展以及全媒体建设问题。
  在此,我还想顺便谈一点在大学“从视”20多年来的感想体会,主要是对两个最简单问题浅思后的感性认识。也算是就所参与的工做个微小评议,对如何更好地继往开来也许会有一些启发。
  第一,什么是大学电视台?我的体会,大学电视人就是大学电视台,大学电视台也就是大学电视人。
  无物难成事,但人是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生产力因素。如同打仗,武器很重要,但胜负在人,器不重或不胜,人不勇则必败。所以,人就是生产力!在高校电视工作从业者手上,高校电视台往往千校千面,因人而(差)异,也因人而(优)异。从业者更“专”一些好还是更“活”一些好?其实这两条路都是通的,不必规定得太死板。浙大育才讲求“精-深-通-实”“宽-专-交-跨”,我觉得完全可以拿来学习借鉴,高校电视从业者就应该是这样的人。而人,也是生产关系!高校电视事业的主要矛盾,我认为是由媒体生产关系不适应媒体生产力而造成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做好高校电视工作,除了主要依靠生产侧的“从业者”,生产侧管理端的“治理者”也至关重要,这两类人的齐心协力更加重要。解决高校电视生产力依靠从业者,优化高校电视生产关系依靠治理者,依靠其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后者,我个人觉得还是乐观可期的,应该有这个信心和判断。
  第二,大学电视台是什么?我的体会,大学电视台应该与时俱进地成为大学视频影像工作体系及具体项目系统方案的思考者、整体思路的提供者和部分问题的解决者。
  大学不一定需要电视,但一定需要视频支撑、影像传播和视觉传达。高校电视人必须随时恭候、有效满足学校甚至师生提出来的各种视频影像需求。他们不见得只向你提出只关新闻只关宣传的事,也不见得让你把他们提出来的都去做了,而是要你告诉他们这个事我不能做的话可以去找谁,应该怎么落实。高校电视台最没有资格“挑肥拣瘦”,它就是因学校和师生有某种需要而存在的,太自我喜好了自我及喜好一定荡然无存,至少日子不好过。所以时下的高校电视,应该放弃狭隘的“电视”而拥抱宽广的“视频”或说“影像”!这里面有一个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的关系问题。对于本校需要方提出来的问题(正相关工作),必须全部作答响应,首先是思路提供上的有效全部响应,这是一种无限责任。但直接给予解决的只能是其中自身擅长的一部分,包打天下做不到。因此,对市场需求要有一个长期整体的“需情判断”,然后不断成为各类解决思路、解决方案的思考者,以及整体解决思路的无限提供者和一部分解决方案的有限提供者。至于“有限解决”的是哪些,就要视不同条件的不同台及其不同阶段的不同追求而定了。浙大电视台的志趣抱负应该是始终厚植深耕“宣传立基、宣教结合、宣科协同、宣文融通、宣史互动”。
  我现在正在参与浙江大学校史馆改造展陈方案修订工作,浙江大学这次校史馆改造,修订的是1998年四校合并以来的展陈设计,今年时值四校合并组建新浙大20周年,也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希望这样的忆叙,能让本校以及兄弟高校从事教育电视工作的同仁们多少产生一些“念想”。在此,谨向《教育传媒研究》杂志致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将读者转化为“粉丝”,是网络小说获得成功的保障。数据显示,《斗破苍穹》在吸引粉丝方面非常成功。本文通过对《斗破苍穹》进行文本分析辨析其内容组织方法。首先,《斗破苍穹》展示了将庞大故事“化繁为简”的高水准叙事技巧;其次,《斗破苍穹》是“邪典”式文本,建构出一种读者(粉丝)“参与式”文本;最后,《斗破苍穹》是典型的大众文化文本,它以其实用性、功能性从文化角度为读者(粉丝)提供快感。  【关
期刊
【内容摘要】新闻传播教育具有新闻性、信息性、实践性等交叉特性,在平台型媒介视域下,新闻传播教育对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媒介角色洞察能力、采、写、编、评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具备以探索、实证、创新、独立等为特征的科学精神,同时需要具有内省、静观、包容、超脱的人文情怀。在此基础上,新闻传播教育才能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科学精神;人文情怀  一、平台型媒介视域下的
期刊
【内容摘要】从媒介间互动角度考察,报刊、广播和图书出版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年有报刊连载小说后集结出版的,而广播方面的先行者当属上世纪三十年代吴光杰的《国民军事常识》,该书系历时三年八十余次广播教育节目讲座的整理出版物。为中国军民抗战做了军事知识上的准备,也开启了广播传播与图书出版互补共进,扩大综合效益的媒介联动新模式。  【关键词】民国广播;讲演节目;图书出版  不同媒体间融合及不同媒体对文本的兼容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被天堂遗忘的孩子》为例,深入剖析非虚构人物故事新闻写作的经典叙事结构,得出了关于非虚构人物故事新闻写作的一些启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非虚构;人物故事新闻;叙事结构  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是对过往非虚构文学与“新新闻主义”的发展与借鉴,它不拘泥于体裁形式,借用深度调查与民族志田野调查等多种方式去观察、记录、体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内容创作,题材往往涉及重大历史、现实情
期刊
【内容摘要】国际电影节及其下设的电影市场展是电影行业的盛会,为世界各国的电影作品、从业人员和产业机构提供了参赛、参展、交流、交易的平台与机遇。本文从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切入,提出并回答了中国电影应该如何“走出去”“引进来”等问题。  【关键词】国际电影节;欧洲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产业  一、引语  迄今已举办了68届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向来被视作中国电影人的“福地”。自1988年张艺谋的《红高粱》获
期刊
【内容摘要】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是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本文指出了《社会主义“有点潮”》的三个方面特色,认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有点潮”,主要“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  【关键词】社会主义;“潮”;中国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讲好中国故事,当前最重要的是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而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拓展、深化内容,创新形式、手
期刊
作为“全国首届‘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的欧阳宏生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致力于传媒研究,在国内较早使用跨学科方法对广播电视领域进行探索。90年代中期,其担任总撰稿的《中国电视论纲》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视理论巨著”,构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理论。21世纪以来,他出版的系列电视批评著作开拓了电视批评学新的领域,为电视批评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5年来,其开辟的认知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从至信而深厚的理论基础、虔诚而执著的思想观念、清新而活泼的表达形式等三方面对6集“三新”进校园电视理论片《社会主义“有点潮”》进行了解析,认为这种大型谈话类真人理论脱口秀节目在国内尚属首创,其收视率和满意度破新高完全可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人理论脱口秀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更好地把握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高校电视台现状、体制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新媒体融合就高校电视台的发展出路作了一些思考和建设性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电视台;新媒体;融合创新;互联网思维  面对新媒体环境的现实,高校电视台应该如何应对,其出路到底在哪里?这是摆在高校电视人面前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它关乎高校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笔者认为高校电视台要更好地生存、发展,必须转型,否则没有出路。要实现成功转型,必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FB表情包大战①、刘国梁在PTT论坛上被称为“不懂球的胖子”作为研究对象,以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学说为研究视角,讨论大众传播媒体在社会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单一性被破坏之后,社会舆论的发生机制、社会舆论与社会关系的关联机制。  【关键词】大众传播;舆论场;社会舆论;社会关系  邵培仁等学者将法兰克福学派所提出的媒介控制思想的核心命题之一“媒介的控制”解释为,媒介作為国家权力的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