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变电站特点和土建施工的具体情况,剖析了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简述其防治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土建施工、质量通病
概述
在工程建设中,由于未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所导致的质量问题很多。有些质量问题由于经常发生,就像“常见病”、“多发病”一样,而成了质量通病,它影响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甚至结构安全。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笔者从事变电站工程管理与设计二十多年,在土建工程的施工检查与验收中发现大量的质量问题,有些可称质量通病,我们如能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能避免返工和减少损失。
1、三通一平
1.1、回填土沉降。例如某变电站由于回填土的大面积较大沉降,导致站内道路、电缆沟、散水、台阶沉降断裂,设备基础沉降、倾斜而使导线受拉,严重地影响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回填土沉降的原因较为复杂,大体有是:填料不符合设计要求、未达最佳含水率;每层铺土厚度过厚、压(夯)实遍数不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回填基底软弱土层未清理干净或施工措施不当;地下水、下卧软土层等的影响。
1.2、挖方边坡塌方。其主要原因:开挖顺序不合理;地表水、地下水作用而未合理设置排水、降水措施;基坑周边堆载过多或有振动荷载的影响等。
1.3、围墙、大门、进站道路等。由于地基處理质量不好而造成沉降;围墙没按设计要求设变形缝或设置不规范;浆砌石挡土墙没按要求砌筑、而是干石堆放,外面勾缝,漏设泄水孔或反滤层。
2、地基处理
2.1、灌注桩基础: 桩身完整性及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其原因有:清孔不彻底,泥浆中含杂质较多,浇注时拔管过快;砼拌和物发生离析;灌注时间过长,或导管进水,未及时作好处理;持力层判断错误或发现地质突变时未与勘探设计及时沟通。防治措施:控制泥浆比重;施工时应重视清孔;成孔后立即验孔、安放钢筋笼、二次清孔、浇注;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坍落度以及灌注速度;严格做好施工记录和履行隐蔽验收手续。
2.2、预应力管桩基础:桩身完整性及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施工中破坏围墙、挡土墙。其原因有:未按设计要求选用桩型;未控制好打桩的施工参数;桩身连接处表面清理不干净,焊接质量不好,接桩轴线偏差,焊接冷却时间不足;打桩顺序安排不合理而产生挤土效应;没有设防震沟等措施, 打桩时产生的挤压和振动造成对邻近已建构筑物的破坏。我们应该重视桩基质量控制、桩身质量检验等关键点的技术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2.3、搅拌桩:软基处理后沉降过大。其防治措施:搅拌桩施工前进行试验,确定最优施工参数;施工时根据地质变化调整施工参数、喷粉(浆)量和搅拌次数;选择有经验的操作人员;施工前对局部泥炭土、有机质土进行挖除换土。
2.4、浅基础的沉降。支架与设备基础沉降引起导线受拉或设备倾斜从而影响电气安全运行。如某工程水平接地网设计埋设较深,但没有在三通一平时穿插进行,等填土地基检测合格后又把压实的地基挖掉进行敷设,填夯不密实而导致部分浅基础下沉。有些工程则是部分浅基超挖后未按要求做砂石垫层。应注重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基坑开挖尽量避开雨天,做好排水、降水措施,并及时进行后续工序施工,防止基坑泡水和扰动。
3、建筑结构
3.1、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孔洞 、露筋等情况。主要原因是:模板表面粗糙、清理不净、接缝不严、浇筑前没湿润或未刷脱模剂;混凝土配合比不良、和易性差,出现离析或泌水;振捣不密实、漏振、过振 ;浇注过程中钢筋移位;钢筋过密、砼浇筑不畅通。
3.2、混凝土表面裂纹、缺棱掉角。综合楼梁跨、板跨一般较大,荷载也大,受力复杂。施工时对板的负弯矩钢筋任意踩踏,漏设撑铁、垫块。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骨料不合格,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控制不好;砼强度不够;砼养护不好;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另外,综合楼往往预埋较多的照明与消防管线,应尽量分散布置在双层钢筋中间并减少交叉。
3.3、预埋件不符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高程或位置存在偏差;变形;固定不牢;没有接地;规格质量不符合要求。预埋件必须逐根逐块检查,及时矫正。
3.4、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锚固长度、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箍筋弯钩形式 、弯钩长度、保护层厚度等不满足规范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3.5、墙体裂缝。其原因是地基处理不好;过早受载;施工质量差;墙体拉结筋没有预留或砌墙时未调直放入灰缝;连接构造柱的墙体未留马牙槎。其防治措施:严格控制地基处理质量;选择规范的砌筑方法及方式;对于宽度较小的窗间墙,应避免留脚手眼等;重视砌体、砂浆质量。
3.6、墙体、门窗、屋面渗漏。原因:砌体砂浆不饱满;门窗洞口、梁顶柱边等封堵不密实;窗未合理设置泄水孔;墙体不同材料交接处未挂钢丝网;外墙贴砖打底、勾缝质量不好;未按要求设滴水线、防水批挡或施工工艺差;门窗防雨性能差;屋面防水卷材差、铺粘方法或基层处理不当。
3.7、装修工程缺陷:墙体、地面、天花板出现污损;面砖、抹灰层空鼓;墙面垂直度和平整度、地面平整度与走水不合规范要求;原材料不合格等。防治措施:严格控制主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贴砖和抹灰前,清扫基层表面并润湿;控制好各层的抹灰时间间隔等。
3.8、其它零星工程。电缆沟通往室内或竖井、电缆孔的孔洞的封堵不严甚至没有封堵,一、二次电缆混沟或相互穿越而漏做隔断和穿管。
4、构筑物
4.1、构支架与设备基础:由于模板支撑不牢,砼基础尺寸偏差超标;未对成品保护,特别是主变等大型设备基础的保护尤为重要,否则设备安装就位时往往造成基础边角的碰伤;构支架镀锌不均匀,焊接处不做防锈处理或防腐不及时,预埋螺栓等构件未使用热镀锌材料造成锈蚀。
4.2、道路工程:出现裂缝、分缝不规范、路面污损。其原因:基层、垫层未严格按设计要求分层压实,砼振捣不密实,变形缝设置不规范,过早使用道路。在道路上随意堆放易锈蚀的材料或者直接在永久性道路上拌合砼,造成路面污损。
4.3、电缆沟工程:沟盖板平整度不好,压顶、盖板出现裂缝。其原因砼龄期不足,养护欠佳,未合理设置变形缝,沟壁未加临时支撑。
4.4、给排水系统:排水坡度不符合规范,验收前没把整个系统清通。
结束语
质量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产生的原因虽多,涉及面亦广,但究其施工中的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有关人员缺乏质量意识,管理措施不当,监理不到位等造成的。消除质量通病,亦非难事。只要我们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做好技术交底;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加强监督和检验验收,层层把关;认真总结产生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乃至避免质量通病,保证工程质量,有效控制工程生命周期成本。
关键词:变电站、土建施工、质量通病
概述
在工程建设中,由于未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所导致的质量问题很多。有些质量问题由于经常发生,就像“常见病”、“多发病”一样,而成了质量通病,它影响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甚至结构安全。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笔者从事变电站工程管理与设计二十多年,在土建工程的施工检查与验收中发现大量的质量问题,有些可称质量通病,我们如能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能避免返工和减少损失。
1、三通一平
1.1、回填土沉降。例如某变电站由于回填土的大面积较大沉降,导致站内道路、电缆沟、散水、台阶沉降断裂,设备基础沉降、倾斜而使导线受拉,严重地影响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回填土沉降的原因较为复杂,大体有是:填料不符合设计要求、未达最佳含水率;每层铺土厚度过厚、压(夯)实遍数不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回填基底软弱土层未清理干净或施工措施不当;地下水、下卧软土层等的影响。
1.2、挖方边坡塌方。其主要原因:开挖顺序不合理;地表水、地下水作用而未合理设置排水、降水措施;基坑周边堆载过多或有振动荷载的影响等。
1.3、围墙、大门、进站道路等。由于地基處理质量不好而造成沉降;围墙没按设计要求设变形缝或设置不规范;浆砌石挡土墙没按要求砌筑、而是干石堆放,外面勾缝,漏设泄水孔或反滤层。
2、地基处理
2.1、灌注桩基础: 桩身完整性及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其原因有:清孔不彻底,泥浆中含杂质较多,浇注时拔管过快;砼拌和物发生离析;灌注时间过长,或导管进水,未及时作好处理;持力层判断错误或发现地质突变时未与勘探设计及时沟通。防治措施:控制泥浆比重;施工时应重视清孔;成孔后立即验孔、安放钢筋笼、二次清孔、浇注;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坍落度以及灌注速度;严格做好施工记录和履行隐蔽验收手续。
2.2、预应力管桩基础:桩身完整性及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施工中破坏围墙、挡土墙。其原因有:未按设计要求选用桩型;未控制好打桩的施工参数;桩身连接处表面清理不干净,焊接质量不好,接桩轴线偏差,焊接冷却时间不足;打桩顺序安排不合理而产生挤土效应;没有设防震沟等措施, 打桩时产生的挤压和振动造成对邻近已建构筑物的破坏。我们应该重视桩基质量控制、桩身质量检验等关键点的技术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2.3、搅拌桩:软基处理后沉降过大。其防治措施:搅拌桩施工前进行试验,确定最优施工参数;施工时根据地质变化调整施工参数、喷粉(浆)量和搅拌次数;选择有经验的操作人员;施工前对局部泥炭土、有机质土进行挖除换土。
2.4、浅基础的沉降。支架与设备基础沉降引起导线受拉或设备倾斜从而影响电气安全运行。如某工程水平接地网设计埋设较深,但没有在三通一平时穿插进行,等填土地基检测合格后又把压实的地基挖掉进行敷设,填夯不密实而导致部分浅基础下沉。有些工程则是部分浅基超挖后未按要求做砂石垫层。应注重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基坑开挖尽量避开雨天,做好排水、降水措施,并及时进行后续工序施工,防止基坑泡水和扰动。
3、建筑结构
3.1、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孔洞 、露筋等情况。主要原因是:模板表面粗糙、清理不净、接缝不严、浇筑前没湿润或未刷脱模剂;混凝土配合比不良、和易性差,出现离析或泌水;振捣不密实、漏振、过振 ;浇注过程中钢筋移位;钢筋过密、砼浇筑不畅通。
3.2、混凝土表面裂纹、缺棱掉角。综合楼梁跨、板跨一般较大,荷载也大,受力复杂。施工时对板的负弯矩钢筋任意踩踏,漏设撑铁、垫块。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骨料不合格,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控制不好;砼强度不够;砼养护不好;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另外,综合楼往往预埋较多的照明与消防管线,应尽量分散布置在双层钢筋中间并减少交叉。
3.3、预埋件不符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高程或位置存在偏差;变形;固定不牢;没有接地;规格质量不符合要求。预埋件必须逐根逐块检查,及时矫正。
3.4、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锚固长度、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箍筋弯钩形式 、弯钩长度、保护层厚度等不满足规范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3.5、墙体裂缝。其原因是地基处理不好;过早受载;施工质量差;墙体拉结筋没有预留或砌墙时未调直放入灰缝;连接构造柱的墙体未留马牙槎。其防治措施:严格控制地基处理质量;选择规范的砌筑方法及方式;对于宽度较小的窗间墙,应避免留脚手眼等;重视砌体、砂浆质量。
3.6、墙体、门窗、屋面渗漏。原因:砌体砂浆不饱满;门窗洞口、梁顶柱边等封堵不密实;窗未合理设置泄水孔;墙体不同材料交接处未挂钢丝网;外墙贴砖打底、勾缝质量不好;未按要求设滴水线、防水批挡或施工工艺差;门窗防雨性能差;屋面防水卷材差、铺粘方法或基层处理不当。
3.7、装修工程缺陷:墙体、地面、天花板出现污损;面砖、抹灰层空鼓;墙面垂直度和平整度、地面平整度与走水不合规范要求;原材料不合格等。防治措施:严格控制主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贴砖和抹灰前,清扫基层表面并润湿;控制好各层的抹灰时间间隔等。
3.8、其它零星工程。电缆沟通往室内或竖井、电缆孔的孔洞的封堵不严甚至没有封堵,一、二次电缆混沟或相互穿越而漏做隔断和穿管。
4、构筑物
4.1、构支架与设备基础:由于模板支撑不牢,砼基础尺寸偏差超标;未对成品保护,特别是主变等大型设备基础的保护尤为重要,否则设备安装就位时往往造成基础边角的碰伤;构支架镀锌不均匀,焊接处不做防锈处理或防腐不及时,预埋螺栓等构件未使用热镀锌材料造成锈蚀。
4.2、道路工程:出现裂缝、分缝不规范、路面污损。其原因:基层、垫层未严格按设计要求分层压实,砼振捣不密实,变形缝设置不规范,过早使用道路。在道路上随意堆放易锈蚀的材料或者直接在永久性道路上拌合砼,造成路面污损。
4.3、电缆沟工程:沟盖板平整度不好,压顶、盖板出现裂缝。其原因砼龄期不足,养护欠佳,未合理设置变形缝,沟壁未加临时支撑。
4.4、给排水系统:排水坡度不符合规范,验收前没把整个系统清通。
结束语
质量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产生的原因虽多,涉及面亦广,但究其施工中的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有关人员缺乏质量意识,管理措施不当,监理不到位等造成的。消除质量通病,亦非难事。只要我们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做好技术交底;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加强监督和检验验收,层层把关;认真总结产生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乃至避免质量通病,保证工程质量,有效控制工程生命周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