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海战略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a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从现在走向未来的总体思路和一整套谋划、策略体系。当前,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随着企业规模的越来越大,跨地域、跨国界经营越来越普遍,也由于市场结构的日益细分化和多样化,企业已进入战略竞争的年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尤其是企业同客户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由此使得企业战略管理愈加显得重要。
  
  一、竞争战略的模式之一:红海战略
  
  现在被称之为红海战略的实践由来已久,但其正式产生却源自于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20世纪80年代的代表著作《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上述著作形成了以定位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理论。波特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产业分析方法提出竞争的五力模型与三个基本竞争战略。波特认为特定产业的竞争性质由五种力量决定: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产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力量和购买者的议价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作用随着产业之不同而不同,随着产业变化而变化,结果就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在此基础上,波特提出了企业在特定的产业中的竞争通用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并指出这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三个基点。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波特著作所奠定的竞争理论主导了该领域的大部分时间。以此理论出发,企业普遍通过低成本、差异化或专注于某一独特市场来提高经营效率及竞争力,这便是被称为是以竞争为中心的传统的“红海战略”。由于该战略倡导企业之间的直接竞争,后又被称为“血腥竞争”模式,所谓“红海战略”中的“红”即是鲜血的含义。在许多情况下,虽然该战略有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但从盈利的角度看,该战略对绝大部分竞争者而言是一种零和游戏。
   红海战略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产业分析中,忽略了企业内部条件的差异,认为竞争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高利润产业的正确选择,容易误导企业为追求高利润而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而盲目采取多元化战略。事实上,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异并不比产业间的利润差异小。其次,波特的价值链分析虽然提供了寻找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但并没有指出如何根据重要性来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二、竞争战略的模式之二:蓝海战略
  
  针对“红海战略”导致零和竞争的问题,为了寻求摆脱血腥竞争的战略,来自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学者钱·金,以及勒妮·莫博涅提出了“蓝海战略”理论。两人合著的《蓝海战略》一书迄今为止已经被译成24种语言,打破了哈佛商学院出版社有史以来出售国际版权的记录。
  在《蓝海战略》一书中,作者基于对跨度达100多年、涉及30多个产业的150个战略行动的研究,提出:要赢得明天,企业不能靠与对手竞争,而是要以创新为中心,扩大需求,开创“蓝海”,即蕴含庞大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以走上增长之路。这种被称为“价值创新”的战略行动能够为企业和买方都创造价值的飞跃,使企业彻底甩脱竞争对手,并将新的需求释放出来。
  该书的作者还提出了制定与执行“蓝海战略”的六大原则:即重建市场边界、注重全局而非数字、超越现有需求、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克服关键组织障碍、将战略执行建成战略的一部分。
   《蓝海战略》的最大贡献就是提醒企业家,企业的经营方向不要仅局限在自己已经熟悉的本业内与同行恶性竞争,而要以“价值创新”的方式开拓还没人进入的新领域,面前就会出现一片蓝海。通过增加和创造现有产业未提供的某些价值元素,并剔除和减少产业现有的某些价值元素,企业就有可能同时追求“差异化”和“成本领先”,即以较低的成本为买方提供价值上的突破。
  根据蓝海战略的观点,蓝海战略不局限已有产业边界,而是要打破这样的边界条件,有时候蓝海是在全新的一片市场天地中开辟的。如1900年时,世界上还没有IT业、航空业、通讯业等,而这些在今天已经是举足轻重的产业了。但是很多时候蓝海可以在红海中开辟,比如星巴克咖啡的产生,原来麦氏、雀巢这些咖啡生产厂商都是采取低成本,在价格上竞争。实际上咖啡已经商品化,星巴克咖啡一出现就击倒所有对手,就在原有红海中开辟了蓝海,几乎达到垄断地位的高度。近些年,韩国LG公司一方面加强研发、放弃低端产品,同时还将走了一条“设计经营”道路,以此获取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并在新兴市场乃至从未涉及的空白市场寻求新利润增长空间。毫无疑问,这又是企业成功诠释蓝海战略的又一典范。
  根据作者的研究统计,在企业创始阶段,往往有86%的心力用在“红海战略”,仅有14%用在“蓝海战略”──探索未开发的市场或科技;到了企业营收显著成长的阶段,则有62%心力用在红海,38%用在蓝海;最后在企业大幅获利的阶段,往往把更多的心力投注在对未开发领域的探索,此时花费在红海的心力仅有39%,而蓝海则高达61%。因此可以看出,企业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必须投注更多的心力在探索新领域的“蓝海战略”上。
   《蓝海战略》为企业甩脱竞争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该战略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创新性代替对抗性的新企业战略思维,但其缺陷同样显而易见。有评论家指出,“蓝海战略”的主体思想忽视了微利才是商业的本质,而高利润只是个别。从一般意义上分析,在一个正常的商业社会中,绝大多数的行业应该是低利润的,只有少数行业才是高利润;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少数顶端产品是高利润的,而绝大多数产品企业应该微利经营的,这就是高端产品与普通产品的区。在一个正常的商业社会,普遍现象应该是大多数行业微利,大多数企业微利,同一行业内的大多数产品微利。竞争是商业常态,也是商业生命力的表现形式。《蓝海战略》更像给企业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没有竞争的市场领域,这很像“海市蜃楼”。
  
  三、绿海战略:超越蓝海,迈向客户经济时代
  
  当前,随着客户经济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技术产业化为背景的(企业)价值链、(企业集团)供应链作用的日益凸现、地位疾速提升,企业、企业集团竞争从做品牌升级到做标准,以及经营垄断取代传统垄断等企业战略管理乃至整个经济运作的空前大变革,都要求人们更进一步认识核心能力作为企业生命线的战略意义和地位,要求人们更进一步把握打造卓越核心能力机制的要领,要求人们更进一步发挥核心能力的作用。
  简言之,在客户经济时代,企业战略的制定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扬弃和超越现存的“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的战略范式,最终迈向基于客户经济机制的“绿海战略”范式。本文拟揭示和阐述的“绿海战略”将以客户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具有以下九大特性:
  (一)构成企业赖以生存发展平台之各类“海”的决定性要素,是用(客)户群,而不是通常所谓的市场传统思维中用(客)户同企业(产业)交织在一起的所谓“市场”
  传统的所谓“市场”实际上是一个有些含混的概念。正是这个概念的混淆,经常使企业失去真正的主攻方向,把同行当成了必须与之厮杀的首位敌人。这样,多少年来的红海战略就成为必然了。我们要给出的绿海战略首要的一条就是企业家们要认识到只有用(客)户才是能决定企业命运的“市场”。而蓝海战略把由用户+企业的所谓“市场”当作主攻目标,并以之建构生存平台,正表明上述红海战略的屡屡失误——而蓝海战略仍然没能走出“百慕大三角”的缘由所在。我们以为,解开死结的第一关键在于,应在竞争战略中导入绿海战略模式。要如此,首先必须解决的课题就是把市场的概念转变到用(客)户上来,明确认识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客户。
  (二)企业竞争战略显示的主攻方向,是客户群,但应当是已知的客户群,而非未知的市场空间
  旨在超越“红海战略”的“蓝海战略”又一重大问题在于,把未知市场空间当成主攻方向。不知道在企业实践中市场(主攻方向)是不能假设的。大量的事实告诉人们凡要想在实际运作中获得成功的企业,都必须下大气力找到自己的真正能实现(供求)价值曲线对接的客户群,并以此作为战略主攻方向。从客户经济的商业范式视角上看问题,一个极重要的创新理念是:必须从过去的仅仅作为“营销”的(而今天已变为“营消”方法)的“市场细分”中走出来,彻底地按照“谁——什么——怎么办”的战略定位机制,建立全新的绿海战略(以人、以客户为本的战略)之战略定位机制。显然,仍然停留在“营销”而非“营消”上,便是事实上仍然难逃“红海战略”之悲剧的“蓝海战略”的问题所在,而作为正确奋斗方向的“绿海战略”则以真正现实的价值曲线对接为准则。
  (三)企业总体运营中心机制的构建,是一个以微笑曲线为载体的企业核心能力机制链,而并非具体的个别价值链环节
  实践表明,企业总体战略的制定、执行和把握,总是依托一个企业总体运营中心的,不论是LG战略模式上的以“设计为中心”,还是青啤“二截棍”战略模式的以营销为中心,或者是耐克的UPS,他们事实上都是“大CRM”,都是整个企业已形成或正在打造微笑曲线的企(业)客(户)价值曲线总体对接机制,都不是以个别环节机制,这是所有正在向客户经济“营消”范式过渡的企业都必须实施的第三大战略转变:从作个别环节(优势的价值中心)机制向总体运营中心机制转变。
  (四)绿海战略全部战略运作的原点,是整合的总体优势不是个别环节优势
  企业全部战略运作的原点只能是企(业)客(户)对接点优势,而这个优势原点只能是指整个企业价值链圈环所有环节都要同用户对接好,由此打造出来的优势,不是个别环节优势。由传统的红海战略向绿海战略过渡就要求企业从既往的某一、二个环节优势的核心优势向企业整个核心优势的全面转变。
  (五)企业的价值创新是指以客户价值主张为主导,在互动中,由企业实现的价值创新,不是离开客户价值主张,离开企(业)与客(户)互动而企业闭门造车形式的价值创新
  事实越来越表明,传统的那种离开客(用)户,企业自己在不知道市场目标方向的所谓价值创新,在今天,越来越行不通了。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后起的蓝海战略并没有超越前期的红海战略。他们两者之共同点都在于把价值“抽象”化了——不见主体;主观化了——企业假定产品是能卖出去的;非实用化了——只管企业“卖出去”而不管用(客)户实际的消费情况如何。现在实施绿海战略的任务是迫切要求人们从非客户主导的价值创新向实实在在的客户价值主张导向的价值创新过渡。
  (六)竞争结构的新辨识,要明确意识到是竞争体系不是竞争体系
  既往的红海战略的悲剧就在于实施了“竞争战略”而非“竞争战略”。蓝海战略仍然未能解决此一问题,甚至未曾给出这个问号。只要是前者,那就仍然摆脱不了红海的命运。“竞”与“争”是不同的,正如古人言,同向为竞,相向为争。世界上一切的企业经营运作都是要力求1+1〉2的。问题是只要无客(用)户的介入,只要是企业没有为用户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因而他不买账的话,你就休想有什么1+1〉2的结果。因此,这就是每个想成功的企业都必须把为客户生产一个价值(产品、服务)亦即“企(业)客(户)竞争”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谈得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由此可见,这是一个由三种不同性质的竞争构成的整个竞争体系。第一个是每个企业同它与之互动的用(客)户之间的竞争体系。它是三个竞争体系中的核心的本原的竞争体系,是作为企(业)客(户)一体化单元性的体系;第二个是不同企(业)客(户)一体化单元之间相互竞争的经济运作竞争体系;第三个是大战略联盟体系之间甚至网与网之间的单元集群相互竞争体系。
  (七)核心技术定义的重新界定,简言之,目前环境下对于核心技术,要区分它究竟是复合内涵核心技术,还是属于过去的单一内涵核心技术
  以往红海战略的悲剧往往同单一核心技术(从而核心能力要求)相联系,从绿海战略视角看问题,这包括蓝海战略在内的既往的核心技术(核心能力)的定义,大半失之偏颇,失之单一。而客户经济下的绿海战略,要求人们做出的核心技术的定义,起码应该从三个视角上进行。这便是,一是直接由本企业打造出来的。如专为本企业生成某一大机器生产的核心部件,且后者最终产品定能卖出;二是从他企业购进的某一机械,因为是更大机器的部件,在卖家手中不算核心技术只有被买家买走,安装到新的更大的机器中,而这种新的更大的机器又售出了它才成了核心技术。如GE发动机卖给波音后才成了核心技术;三是在市场化、标准化后,因为经营模式的优越,使得在别的企业为同质化的技术,而在卓越公司中它被打造出差异化了。海尔洗地瓜洗衣机,第四种洗衣机等等,其兼容进去的核心技术本身其实并不再显得多么重要了。因此,从以往的红海战略、蓝海战略向绿海战略过渡,要求我们对核心技术的定义重新界定,从单一内涵式向复合内涵式过渡。
  (八)坚持消费者剩余价值最大化,在当前的客户经济时代,企业最需要转变的就是应当以顾客,或消费者剩余最大化,而不是传统理念中的以企业经营利益最大化,这便是全部企(业)客(户)互动运作问题的本质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剩余价值已不再仅仅在企业内部为利益相关者瓜分;更不能仅仅由资本所有者独占。那个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是以顾客要不要(产品),肯不肯买账——因而,顾客也(首先)参与剩余价值分割——即顾客所得“消费者剩余价值”大小为判断的时代了。红海战略的每个失利与蓝海战略的不明了的要害、谜底正在这里。只要是坚持让消费者剩余价值最大化方针,企业的利润也就包涵其中了。必须明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真理:客户价值(最大化)是主产品;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副产品。接下来的焦点便是要找到一个又一个的以用户价值点为中心的创新价值链圈环。在这里,多元化是绝对的,它不是前向的就是后向的,而专业化是相对的。
  (九)创造客户需求,应当指出的是,这是在明确客户群,明确其消费后的创造需求,而不是在没有明确其客户群目标下的创造需求
  此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以“销售”为中心的需求,还是以消费为中心的需求;是以“卖出去”为目标的需求,还是以“消费完”使用价值(价值实现)为目标的需求。这正是蓝海战略忽略了的问题,却又是企业真正得以从红海战略迈向绿海战略的又一大关键环节。现在企业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就是从传统的无目标地创造客户需求向有目标地创造客户需求过渡。完成了明确客户群的消费环节,这也是绿海战略最终得以实现的逻辑终点。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就发展阶段而言,绿海战略属于从传统的红海战略、蓝海战略中脱颖而出的战略研究前沿性与颠覆性的新思想,但它并不是对以往那些战略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扬弃与继承。在实际商战中,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仍然有大量的适用空间,因为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往往不由企业自己决定,而是外界所强加的,因此,企业的经营战略有时是由确定的外界环境所诱导出的,而并非完全由企业自己所选定。不同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也是不同的。因此,对一个企业适用的成功战略对另一个企业就未必合适。另外,某一个战略模式的应用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根据企业的成长状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各种战略模式之间的界限也并不是完全截然分开的。随着企业经营规模、阶段与环境的不同,各种战略模式也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可能性。当然,企业经营不变的原则永远是趋利避害,选择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保证企业永续成长的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选择何种战略模式只是选择不同的经营手段,而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国内企业要立足于企业竞争力的培养,强化战略管理思维,加强战略管理。选择适当的发展模式与战略,特别应当积极实施基于客户经济理念的绿海战略,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
  (作者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
其他文献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阐明了国家战略意图,明确了政府工作重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的基本内涵和要求,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同,无论是规划内容上还是规划形式上都有许多创新之举,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    一、开拓思想,以新的理念为指导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十一五”规划《纲要》
期刊
为了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和价格形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于近期开展了一次有关经济和价格形势的专家问卷调查,调查范围相对较广,受访者包括中央部委、行业协会、著名研究机构、知名高等院校以及各省市的知名专家和学者。  专家普遍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已显现成效。今后,要进一步做好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努力把固定资
期刊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教授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宏观经济学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加深了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代与后代之间的福利权衡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它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有着很强的影响。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不同目标的权衡。我们的社会应如何权衡今天的消费和未来的消费,比如今天应
期刊
最近,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和日本日中产学官交流机构共同举办的第二次中国城市群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对中国未来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一、 加速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速度来看,都是人类至今没有经历过的一项伟大的工程。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相伴的是城市化的加速发展。26年来,城市化水平每年增加0.92个百分点,是中国实现现代化
期刊
今年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农民收入继续呈较快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前三季度,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62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11.4%,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从全年看,农民工资性收入将持续增长,仍是农民收入增量的主要源泉;农业生产收入将继续增加,依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政策性因素对农民增收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预计全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期刊
近年来,广州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以中心镇建设为纽带,全面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加快中心镇建设是广州市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和实力。根据广州实际,广州市委
期刊
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其中40多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三位。多年以来,资源产业一直是支撑东北三省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依托资源优势和大型企业,在东北地区形成了一批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我国经济学界按照采掘业产值比重、从业人员比重等指标,并适当考虑特殊情况,确定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共118个,东北三省就有30个。专家学者将以上标准进一步提高,界定出全国典型资源型城市共计60个,其中东北三省20
期刊
本刊讯2006年10月20日,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欧新黔、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黄淑和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郑斯林当选为第三届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会长。会议通过了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新的章程。  顾秀莲副委员长在讲话中对协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要继续发挥好作为政府的参谋助手
期刊
〔本刊讯〕 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升0.7%,同比上升0.9%;1—9月份累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从走势看,除2月份因春节季节性因素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1.8%、同比上涨3.9%外,其余月份均保持小幅增长或略有下降态势。其中9月份翘尾因素影响由正转负,致使当月同比指数仅为0.9%,大大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今年前三季度价格运行平稳。    1—9月份的价格总水平变
期刊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和科技全球化极其重要的驱动力量。在信息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下,跨国公司正在进行全球经营战略的调整,重组全球各个经济体和各种经济关系。这种变化将对未来的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及时把握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脉搏和方向,制定适时的经营策略,才能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