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0例本院门诊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个小组,一组命名为常规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另一组命名为试验组,采用中医治疗法。在30d后进行组间疗效对比,并对所有样本进行出院后的随访观察。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为100%和90%,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中医内科辩证疗法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等优点,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中医内科;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3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9-060-01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呼吸道类疾病,多种因素可以诱发本病。其中,病原微生物感染是主要原因,其次是各类刺激以及变态反应等。中医学将该病纳入“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该病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治愈困难、反复发作的特点,咳嗽、呼吸困难、喘息是其主要临床症状。目前,医学界尚未找到本病有效的根治方法。西医治疗是常用疗法,但不良反应率较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疗效也不尽如人意。在病情得不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一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演变为肺源性心脏病或者阻塞性肺气肿,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本院尝试采用中医内科疗法,通过与西医治疗对比的研究方式,探讨中医疗法对该病的疗效。下面对本次抽取的研究样本进行临床资料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从本院门诊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抽取,采用的是随机抽取方式,共抽取样本60例。其中,男女样本分别为32例和28例;样本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22岁;样本病程最长的为12年,最短的为3年。所有样本时间均在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间。将其均分为两个小组,一组命名为常规组,另一组命名为试验组,每组30例。通过分组的方式对中西医疗法进行疗效的研究对比。本次研究的两组样本其临床基本信息不存在明显差异,能够支持本次研究对比。
1.2方法
(1)常规组的治疗
对该组患者采用西医疗法。在用药方面,主要使用抗生素、支气管舒张药等治疗药物。对于呼吸存在明显不适的患者给予适当吸氧。叮嘱患者平时尽量少活动,以卧床休息为主。
(2)试验组的治疗
对该组样本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法。基础药方为:莱菔子、地龙、茯苓、款冬花、紫菀各15g,僵蚕、陈皮、苏子、半夏各12g,当归10g,甘草5g。服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汁后温服。在配方时,视患者的具体症状对药方进行增减:存在肾气虚症状的,加入五味子15g;存在肺气虚症状的,加入党参和黄芪各20g;对干咳无痰的患者,添加花粉、麥冬以及浙贝母各 10g;有阴虚症状的患者添加麦冬和沙参各20g;有发热症状的,加入银花20g,野菊花10g。退热效果不显的可加入紫雪散;内有热痰郁结的,可添加黄芩12g,桑白皮15g。
1.3评价指标
(1)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种体征良好。随访显示,出院后1年内无复发;(2)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包括咳嗽、气喘等,体征良好。随访显示,出院后1年内无复发;(3)有效:主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征平稳。随访显示,1年内有复发情况;(4)无效:主要临床症状在治疗后无改善,有些样本甚至出现了加重的情况,或产生不良反应,治疗受阻。治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1]。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用百分率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若P<0.05,则可以判断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分别为100%和90%。见表1。
3讨论
长期以来,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和止咳平喘类药物来消除感染,平滑呼吸道肌肉,具有短期疗效好的优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抗生素药物不仅会增加二次感染的几率,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损害,还往往由于耐药性而降低了疗效,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复发率极高,无法有效解除患者的身心痛苦,甚至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不良反应率高而加大患者的痛苦。
本院对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试验,通过辩证施治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药方既要治标:降气止咳、温肺化痰,还要治本:扶正祛邪。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的添减,使得治疗更具针对性,不但能够增强疗效,还能固本扶正[2]。最终确定了补肾固本、纳气平喘的治法,即止咳化痰汤作为本次研究的方药。
本次研究表明,与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相比,中医内科辩证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复发率较低,建议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明梅.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特别健康,2018,(19):267.
[2]张林.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9):154.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市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淮安 223001
关键词:中医内科;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3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9-060-01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呼吸道类疾病,多种因素可以诱发本病。其中,病原微生物感染是主要原因,其次是各类刺激以及变态反应等。中医学将该病纳入“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该病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治愈困难、反复发作的特点,咳嗽、呼吸困难、喘息是其主要临床症状。目前,医学界尚未找到本病有效的根治方法。西医治疗是常用疗法,但不良反应率较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疗效也不尽如人意。在病情得不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一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演变为肺源性心脏病或者阻塞性肺气肿,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本院尝试采用中医内科疗法,通过与西医治疗对比的研究方式,探讨中医疗法对该病的疗效。下面对本次抽取的研究样本进行临床资料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从本院门诊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抽取,采用的是随机抽取方式,共抽取样本60例。其中,男女样本分别为32例和28例;样本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22岁;样本病程最长的为12年,最短的为3年。所有样本时间均在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间。将其均分为两个小组,一组命名为常规组,另一组命名为试验组,每组30例。通过分组的方式对中西医疗法进行疗效的研究对比。本次研究的两组样本其临床基本信息不存在明显差异,能够支持本次研究对比。
1.2方法
(1)常规组的治疗
对该组患者采用西医疗法。在用药方面,主要使用抗生素、支气管舒张药等治疗药物。对于呼吸存在明显不适的患者给予适当吸氧。叮嘱患者平时尽量少活动,以卧床休息为主。
(2)试验组的治疗
对该组样本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法。基础药方为:莱菔子、地龙、茯苓、款冬花、紫菀各15g,僵蚕、陈皮、苏子、半夏各12g,当归10g,甘草5g。服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汁后温服。在配方时,视患者的具体症状对药方进行增减:存在肾气虚症状的,加入五味子15g;存在肺气虚症状的,加入党参和黄芪各20g;对干咳无痰的患者,添加花粉、麥冬以及浙贝母各 10g;有阴虚症状的患者添加麦冬和沙参各20g;有发热症状的,加入银花20g,野菊花10g。退热效果不显的可加入紫雪散;内有热痰郁结的,可添加黄芩12g,桑白皮15g。
1.3评价指标
(1)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种体征良好。随访显示,出院后1年内无复发;(2)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包括咳嗽、气喘等,体征良好。随访显示,出院后1年内无复发;(3)有效:主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征平稳。随访显示,1年内有复发情况;(4)无效:主要临床症状在治疗后无改善,有些样本甚至出现了加重的情况,或产生不良反应,治疗受阻。治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1]。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用百分率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若P<0.05,则可以判断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分别为100%和90%。见表1。
3讨论
长期以来,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和止咳平喘类药物来消除感染,平滑呼吸道肌肉,具有短期疗效好的优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抗生素药物不仅会增加二次感染的几率,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损害,还往往由于耐药性而降低了疗效,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复发率极高,无法有效解除患者的身心痛苦,甚至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不良反应率高而加大患者的痛苦。
本院对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试验,通过辩证施治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药方既要治标:降气止咳、温肺化痰,还要治本:扶正祛邪。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的添减,使得治疗更具针对性,不但能够增强疗效,还能固本扶正[2]。最终确定了补肾固本、纳气平喘的治法,即止咳化痰汤作为本次研究的方药。
本次研究表明,与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相比,中医内科辩证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复发率较低,建议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明梅.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特别健康,2018,(19):267.
[2]张林.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9):154.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市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淮安 2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