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加强课外阅读,而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有效;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毕业阅读总量应为170万字。具体分解为:一、二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三、四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60万字,五、六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0万字。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呢?培养学生的阅读的好习惯,享受读书之乐。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浅见:
一、激发兴趣,师生共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巧用故事诱发兴趣,榜样示范从一到群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年级小朋友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叠,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戛然收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更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在老师的诱导下尝试着开始了阅读,并在閱读中享受着快乐和成功。而对于其他年级的学生,老师们总是善于发现那些写作特别好、知识特别丰富、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不失时机地介绍他们的成长经历,其中爱好阅读是他们最突出的特点。老师或同学都是孩子身边的榜样,怀着羡慕或好奇的心理,更多的学生开始了阅读,并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
2.介绍读物内容,从节选到整本
介绍书中人物、大概内容或精彩片段,激发学生欲知详情看原文的愿望。如向学生介绍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时,老师首先绘声绘色地讲述:小学生王葆好吃零食,又爱幻想,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像宝葫芦一样的宝贝。有一天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有了一个宝葫芦,心里想要的东西,那个东西就会摆在他的眼前。什么金鱼、画报、玩具……要什么便有什么。你以为王葆有了宝葫芦就会得到幸福和快乐吗?不是的,宝葫芦反而给他增添了不少麻烦和苦恼呢!讲到这,老师突然打住,拿出一本书,告诉学生,你想知道宝葫芦都给他带来哪些麻烦吗?请大家课后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设置悬念的方法有很多,如关键处戛然停止,设置悬念;介绍故事梗概,设置悬念;介绍书中人物,设置悬念;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等。
二、加强指导,用心阅读
小学生读书往往出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只注意文章的故事情节,不注意具体文字;二是不按顺序阅读全文,而只是挑拣着读,或读时不专心,不用心想。所以,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当中,必须从主观的心理上出发。
1.联系生活
应试教育的改革,意味着小学生的学习不再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能力,加强特长的培养。首先,教师可以在每堂课教学内容结束后,与学生进行生活上的交谈,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模式、玩乐方法、沟通情况等。其次,分析、了解学生的生活以后,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的书籍,鼓励学生前往图书馆查找、阅读,逐步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第三,联系生活的指导工作,还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这些特长必须是学生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家长或者教师强硬要求的。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与热爱,学生才会积极寻找相关书籍来阅读和学习,才能在技能上获得提升。
2.开展阅读活动
教师在课外阅读的指导当中,应阶段性开展阅读活动,以此来丰富小学生的阅读生活,告别枯燥的阅读和记忆。建议在阅读活动上,可以通过分享、讲演、竞赛等多种方法来完成。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了我们正常的课堂教学,第一次尝试用直播的方式为学生们开展课外阅读导读和分享课。孩子们在1-2个月的课外阅读后,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内心的感受,通过进行分享,与其他的学生产生共鸣,我与学生的代沟有所减少。后来我进行大胆尝试,让学生们自主报名担当主播,来组织读书分享会。此次分享会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读书兴趣。在分享会上让学生们展示自己阅读中发现的优美文段编成“小报”,既有文字,又配插图,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爱上读书,而且爱读好书。
三、评价激励,促其悦读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渐有了自主阅读的能力。但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间还会受到来自应试的冲击,尤其是小学高年级时。这时,老师就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保持阅读的热情。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是最有力的助推器:在班级读书会上与同学分享读书所得,相互间推荐优秀书籍,朗诵书中的精彩片段;组织有关读书的主题队会,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展示读书成果;举行读书征文、读书小报、优秀摘录评比,开展图书人物大聚会、讲故事、读书演讲比赛。实行阅读考级,每年设立读书月等,读书活动营造的浓浓读书氛围,让孩子们始终保持读书的热情,慢慢达到一日不读若有所失的境界。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能激发孩子课外阅读兴趣,教给孩子课外阅读方法,培养孩子课外阅读能力,能就使孩子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感受到语言艺术的美,从而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评价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书海,犹如一座光辉灿烂的圣殿。作为教师,应该以引领学生敲开书海之门,去尽情阅读为己任,使学生也能亲近书本,乐于阅读。让阅读也能伴着学生生活,让他们的岁月也会因书的陪伴而书香萦绕。
参考文献:
[1]杜洁琼.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2]陈妙兴,林月娥.小学语文目标教学浅探[J].教育导刊,2000年Z2期.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滨河小学)
关键词:有效;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毕业阅读总量应为170万字。具体分解为:一、二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三、四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60万字,五、六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0万字。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呢?培养学生的阅读的好习惯,享受读书之乐。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浅见:
一、激发兴趣,师生共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巧用故事诱发兴趣,榜样示范从一到群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年级小朋友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叠,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戛然收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更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在老师的诱导下尝试着开始了阅读,并在閱读中享受着快乐和成功。而对于其他年级的学生,老师们总是善于发现那些写作特别好、知识特别丰富、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不失时机地介绍他们的成长经历,其中爱好阅读是他们最突出的特点。老师或同学都是孩子身边的榜样,怀着羡慕或好奇的心理,更多的学生开始了阅读,并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
2.介绍读物内容,从节选到整本
介绍书中人物、大概内容或精彩片段,激发学生欲知详情看原文的愿望。如向学生介绍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时,老师首先绘声绘色地讲述:小学生王葆好吃零食,又爱幻想,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像宝葫芦一样的宝贝。有一天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有了一个宝葫芦,心里想要的东西,那个东西就会摆在他的眼前。什么金鱼、画报、玩具……要什么便有什么。你以为王葆有了宝葫芦就会得到幸福和快乐吗?不是的,宝葫芦反而给他增添了不少麻烦和苦恼呢!讲到这,老师突然打住,拿出一本书,告诉学生,你想知道宝葫芦都给他带来哪些麻烦吗?请大家课后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设置悬念的方法有很多,如关键处戛然停止,设置悬念;介绍故事梗概,设置悬念;介绍书中人物,设置悬念;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等。
二、加强指导,用心阅读
小学生读书往往出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只注意文章的故事情节,不注意具体文字;二是不按顺序阅读全文,而只是挑拣着读,或读时不专心,不用心想。所以,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当中,必须从主观的心理上出发。
1.联系生活
应试教育的改革,意味着小学生的学习不再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能力,加强特长的培养。首先,教师可以在每堂课教学内容结束后,与学生进行生活上的交谈,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模式、玩乐方法、沟通情况等。其次,分析、了解学生的生活以后,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的书籍,鼓励学生前往图书馆查找、阅读,逐步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第三,联系生活的指导工作,还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这些特长必须是学生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家长或者教师强硬要求的。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与热爱,学生才会积极寻找相关书籍来阅读和学习,才能在技能上获得提升。
2.开展阅读活动
教师在课外阅读的指导当中,应阶段性开展阅读活动,以此来丰富小学生的阅读生活,告别枯燥的阅读和记忆。建议在阅读活动上,可以通过分享、讲演、竞赛等多种方法来完成。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了我们正常的课堂教学,第一次尝试用直播的方式为学生们开展课外阅读导读和分享课。孩子们在1-2个月的课外阅读后,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内心的感受,通过进行分享,与其他的学生产生共鸣,我与学生的代沟有所减少。后来我进行大胆尝试,让学生们自主报名担当主播,来组织读书分享会。此次分享会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读书兴趣。在分享会上让学生们展示自己阅读中发现的优美文段编成“小报”,既有文字,又配插图,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爱上读书,而且爱读好书。
三、评价激励,促其悦读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渐有了自主阅读的能力。但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间还会受到来自应试的冲击,尤其是小学高年级时。这时,老师就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保持阅读的热情。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是最有力的助推器:在班级读书会上与同学分享读书所得,相互间推荐优秀书籍,朗诵书中的精彩片段;组织有关读书的主题队会,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展示读书成果;举行读书征文、读书小报、优秀摘录评比,开展图书人物大聚会、讲故事、读书演讲比赛。实行阅读考级,每年设立读书月等,读书活动营造的浓浓读书氛围,让孩子们始终保持读书的热情,慢慢达到一日不读若有所失的境界。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能激发孩子课外阅读兴趣,教给孩子课外阅读方法,培养孩子课外阅读能力,能就使孩子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感受到语言艺术的美,从而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评价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书海,犹如一座光辉灿烂的圣殿。作为教师,应该以引领学生敲开书海之门,去尽情阅读为己任,使学生也能亲近书本,乐于阅读。让阅读也能伴着学生生活,让他们的岁月也会因书的陪伴而书香萦绕。
参考文献:
[1]杜洁琼.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2]陈妙兴,林月娥.小学语文目标教学浅探[J].教育导刊,2000年Z2期.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滨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