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设计教学时,教师会不自觉地设计丰富的教师语言,用问题串联课堂,按照自己的逻辑去引导学生,以便自己在课堂上掌控大局。本文通过反思同一篇课文的两次不同教学,力求充分理解尊重孩子,理解遵循学生思维顺序,真正做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们的回答具有“自由度”,让课堂也变得更有“温度”的含义。
【关键词】课堂实录 教师语言 学生思维
教师备课常常思考如何让课堂更流畅,教学设计的着力点在于设计课堂教师的语言,展现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却忽略了课堂真正的主人其实是学生。
一、同一节课,两次尝试,大有不同
第一次授课:
在对比“好几个骑手”和“一位骑手”的不同表现时,采用了连环提问的方式,给学生明确的问题,让学生可以轻易找到一个词或一句话的答案。教师“顺藤摸瓜”,循着思路带着学生推进教学。
师:这么吸引人的比赛,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呢?大家快看!(出示视频)
师:小朋友们都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比赛,你觉得骑牛比赛难不难?
生(异口同声):难。
师:难在哪里,谁知道?
生:牛就跟疯了一样。
师:书上用了哪些词形容这些野牛?
生:野性大发。
生:疯狂地上下蹦跳。
师:疯狂的野牛上下蹦跳,骑在上面的选手表现得如何呢?
生:好几个骑手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
师:是啊!真的太难了,怪不得好多人都不能坚持住!可没想到,有一个骑手不一样,谁能找到他?
生: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师:是呀!书上用一个词形容了这位骑手,就是——
生(再次异口同声):技艺高超。
师:对呀!不管牛怎么想把骑手甩下来,骑手就是掉不下来。他的屁股好像有万能胶粘在牛背上。充分地看出这位骑手的确技艺高超。
这节课上学生所有的回答几乎与我备课时所预设的答案如出一辙。学生逐一地、准确地“落进”设计好的问题圈里,课堂上呈现出一派“环环相扣”“流畅自如”的场景,课堂气氛融洽和谐,课堂效率准确高效。
第二次授课:
没有“出乎意料的答案”出现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吗?学生的回答与预设完全“吻合”到底是老师“牵制”了学生,还是学生“迎合”了老师?在对文本进行了再研究,重新设计后,课堂如下。
師:场外的观众都这么兴奋了,不知道场上的比赛进行得怎么样?同学们看,前面就是比赛现场了。真热闹呀!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学生自由阅读,交流比赛状况)
【学生汇报】
生:我看到了“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
师:你看到的骑手不怎么厉害嘛!原来南美洲人特别爱看的骑牛比赛一点儿也不精彩呀!
生(争前恐后):不是!不是!
师:怎么不是了?
生:我看到了一个骑手很厉害!
师:你确定他比其他的骑手更加厉害吗?
生:我确定!因为他“牢牢地骑在牛背上呢!”
师:是吗?那可不一定是他厉害!一定是他骑的这头牛太温顺了!
生(七嘴八舌):不对!不对!他骑的牛不温顺。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这头牛正在“疯狂地上下蹦跳”呢!
师:原来如此!这么一说他还真是比其他骑手厉害呀!
这一次,教师隐去了刻意的提问,学生也不再有标准的回答。师生间在课堂上的状态与其说是像太极“推手”式的一问一答,不如说是完全平等地去交流讨论。课堂变成了比赛看台,教师和学生都变成了观众,在热烈地评论比赛。你一言我一语,自然而然地认定了场上的“一位骑手”技艺最高超,不由得称赞他!
二、双重身份,三点思考,点燃课堂
1.理解学生,站在学生“角度”设计教学
课堂上,教师的身份是教授知识的授业者,但在上课前,教师首先是一篇文章的读者。在备课时,作为读者从中获得了哪些讯息,读懂了哪些细节,又想要给予学生哪些内容,都需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
陶行知说教师“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提醒我们尊重学生的思维以及语文学科本身的内涵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课文。第一次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关注“野性大发的公牛”,分别找到了目标词语,紧接着又追问“骑手”的表现,再让他们回到文中找零碎的词语。这就导致在理解文本时,学生像扭麻花一样来来回回,既琐碎又不清晰,完全拆碎了文本自身的逻辑。
其实,在备课时应该更加注意过程的完整性和逻辑性。每篇课文谋篇布局的方法都不同,只有教师把握好了,才能引导学生去感悟和学习。因此,第二次教师不再用串联的问题吸引学生,而是在他们自由阅读中给予帮扶,助力学生读懂文章。
“教人者先教己”。研究所要教授的对象,准确把握对象的特点,站在教授对象的角度上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用他们的脑袋想问题,才算是真正做到了“先学再教”,也才能“教有所成”又“学有所成”。
2.尊重学生,让学生的回答更“自由”
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极力反对教师权威对学生的干涉与决断。在第一次的教学中,教师将每一环节的问题设计得十分流畅,环环相扣,以防止学生走出设计好的“路线”,但整个环节中缺少启发式的点拨。
因此,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打破师生互不平等的局面,给学生一个自由呼吸、自由成长的空间。使学生可以充分地与教师对话、交流,甚至是质疑老师、反驳老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中的乐趣,也培养学生“自动学习”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读懂文章意思的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对文本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教师在这里只需要充当一个与他们一同观看比赛的伙伴角色,适时地“搭”上一两句,推进他们的思考,不需要刻意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们整堂课忙着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浪费了宝贵的独立思考时间。
【关键词】课堂实录 教师语言 学生思维
教师备课常常思考如何让课堂更流畅,教学设计的着力点在于设计课堂教师的语言,展现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却忽略了课堂真正的主人其实是学生。
一、同一节课,两次尝试,大有不同
第一次授课:
在对比“好几个骑手”和“一位骑手”的不同表现时,采用了连环提问的方式,给学生明确的问题,让学生可以轻易找到一个词或一句话的答案。教师“顺藤摸瓜”,循着思路带着学生推进教学。
师:这么吸引人的比赛,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呢?大家快看!(出示视频)
师:小朋友们都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比赛,你觉得骑牛比赛难不难?
生(异口同声):难。
师:难在哪里,谁知道?
生:牛就跟疯了一样。
师:书上用了哪些词形容这些野牛?
生:野性大发。
生:疯狂地上下蹦跳。
师:疯狂的野牛上下蹦跳,骑在上面的选手表现得如何呢?
生:好几个骑手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
师:是啊!真的太难了,怪不得好多人都不能坚持住!可没想到,有一个骑手不一样,谁能找到他?
生: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师:是呀!书上用一个词形容了这位骑手,就是——
生(再次异口同声):技艺高超。
师:对呀!不管牛怎么想把骑手甩下来,骑手就是掉不下来。他的屁股好像有万能胶粘在牛背上。充分地看出这位骑手的确技艺高超。
这节课上学生所有的回答几乎与我备课时所预设的答案如出一辙。学生逐一地、准确地“落进”设计好的问题圈里,课堂上呈现出一派“环环相扣”“流畅自如”的场景,课堂气氛融洽和谐,课堂效率准确高效。
第二次授课:
没有“出乎意料的答案”出现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吗?学生的回答与预设完全“吻合”到底是老师“牵制”了学生,还是学生“迎合”了老师?在对文本进行了再研究,重新设计后,课堂如下。
師:场外的观众都这么兴奋了,不知道场上的比赛进行得怎么样?同学们看,前面就是比赛现场了。真热闹呀!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学生自由阅读,交流比赛状况)
【学生汇报】
生:我看到了“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
师:你看到的骑手不怎么厉害嘛!原来南美洲人特别爱看的骑牛比赛一点儿也不精彩呀!
生(争前恐后):不是!不是!
师:怎么不是了?
生:我看到了一个骑手很厉害!
师:你确定他比其他的骑手更加厉害吗?
生:我确定!因为他“牢牢地骑在牛背上呢!”
师:是吗?那可不一定是他厉害!一定是他骑的这头牛太温顺了!
生(七嘴八舌):不对!不对!他骑的牛不温顺。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这头牛正在“疯狂地上下蹦跳”呢!
师:原来如此!这么一说他还真是比其他骑手厉害呀!
这一次,教师隐去了刻意的提问,学生也不再有标准的回答。师生间在课堂上的状态与其说是像太极“推手”式的一问一答,不如说是完全平等地去交流讨论。课堂变成了比赛看台,教师和学生都变成了观众,在热烈地评论比赛。你一言我一语,自然而然地认定了场上的“一位骑手”技艺最高超,不由得称赞他!
二、双重身份,三点思考,点燃课堂
1.理解学生,站在学生“角度”设计教学
课堂上,教师的身份是教授知识的授业者,但在上课前,教师首先是一篇文章的读者。在备课时,作为读者从中获得了哪些讯息,读懂了哪些细节,又想要给予学生哪些内容,都需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
陶行知说教师“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提醒我们尊重学生的思维以及语文学科本身的内涵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课文。第一次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关注“野性大发的公牛”,分别找到了目标词语,紧接着又追问“骑手”的表现,再让他们回到文中找零碎的词语。这就导致在理解文本时,学生像扭麻花一样来来回回,既琐碎又不清晰,完全拆碎了文本自身的逻辑。
其实,在备课时应该更加注意过程的完整性和逻辑性。每篇课文谋篇布局的方法都不同,只有教师把握好了,才能引导学生去感悟和学习。因此,第二次教师不再用串联的问题吸引学生,而是在他们自由阅读中给予帮扶,助力学生读懂文章。
“教人者先教己”。研究所要教授的对象,准确把握对象的特点,站在教授对象的角度上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用他们的脑袋想问题,才算是真正做到了“先学再教”,也才能“教有所成”又“学有所成”。
2.尊重学生,让学生的回答更“自由”
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极力反对教师权威对学生的干涉与决断。在第一次的教学中,教师将每一环节的问题设计得十分流畅,环环相扣,以防止学生走出设计好的“路线”,但整个环节中缺少启发式的点拨。
因此,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打破师生互不平等的局面,给学生一个自由呼吸、自由成长的空间。使学生可以充分地与教师对话、交流,甚至是质疑老师、反驳老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中的乐趣,也培养学生“自动学习”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读懂文章意思的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对文本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教师在这里只需要充当一个与他们一同观看比赛的伙伴角色,适时地“搭”上一两句,推进他们的思考,不需要刻意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们整堂课忙着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浪费了宝贵的独立思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