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霍 丁
“时尚”曾是奢侈的代名词,社会风潮往往起源于贵族聚会活动中的某一个细节;但时至今日,时尚已经是一场全民运动,更被变化为速度化的产物:有钱人自可以购买Chanel和Dior,平民老百姓也能和款式、姿态毫不逊色的ZARA、H&M亲密接触。
时尚界流行的惯例一向是,大牌设计在High FashionT台亮相后,先进入高级品牌店,再经由上至下价格、品牌的一层层演化,最后成为满大街都是的款式。
2008年有些在女性群落中出现频率超高的词汇,其中之一就是“快速时尚”(Fast Fashion)——作为其中的佼佼者,H&M、ZARA、Mango和Gap等品牌越来越成为时尚女性们的新宠。对设计师来说,这些紧跟T台风潮的快速时尚消费品或许是噩梦;但就商业运营而言,它们却是些近乎完美的案例。
至于另一个流行词汇——奢侈品,其实也和快速流行有些关系。快速时尚之所以能够诞生壮大,正是大众对“奢侈”的体验需求。“奢侈”原本是“顶尖阶层”的专利,但现在不同了,普通人也需要通过体验“奢侈”来体验顶尖阶层的“身份地位”。
平价时尚品牌各显神通,要么越来越多地与一线品牌的时装设计大师亲密接触,要么依靠特殊的行销手法和物流模式占据市场,以至于你可以用几百块人民币买到大师如Karl Lagerfeld和潮人如麦当娜姐姐设计的服装,穿得和佩内洛普·克鲁兹、莫妮卡·克鲁兹两姐妹般热情性感,这种超值消费大牌的快感引致每年巨大的消费额,也完全得益于适合各自的行销方略。
H&M Ctosserer派
H&M的大牌合作一贯相当成功,无论是Karl Lagerfled、Stella McCartney这样的超级设计师系列,还是Madonna和Kylie Minogue的明星号召力,无一不是卖得满堂彩。以H&M的价格买到一线设计,毕竟是相当合算的事情。但H&M究竟是靠廉价和名人效应,还是靠真正的设计,大家心中应该都有数。
川久保玲倡导的“将时尚消费快速化”理念与H&M不谋而合,促成了最近这次引人注目的合作。川久保玲在时尚界的名声如雷贯耳,不仅仅是因为其前卫新颖的设计,还有她对时尚商业化的准确把握和巧妙运作。她一贯低调,宁愿其充满灵感的设计作品为自己代言。和H&M的合作,可能是她选择走大众化路线的思路。她特别为H&M设计的秋冬款已经亮相,带有解构碎片的外套,剪裁歪斜的裤子,形状如袋状的短裤,用弹性运动衫制成的裙子,还有年前CDG热卖的圆点衬衫。从结构款式上可以看出是日本设计师喜爱的前卫风格。
还记得去年,2007年11月8日,全球200家H&M专卖店同步发售Roberto Cavalli for H&M系列的那天吗?连美国纽约第五大道上的H&M店门口都排起长队。Cavalli的风格一向是奢华、狂野而色彩丰富的,是明星或上流社会的最爱……和H&M的合作,令平头百姓也能穿上Cavalli,虽然各方面稍微有点缩水。
和其他与H&M合作的大牌相比,Cavalli作品的销售店铺要少很多,但还是在一两小时内就被热销一空。几小时之后,eBay便有人开始兜售新品,最高价格飙升至700美元。此次合作,无论H&M还是Roberto Cava眠各自赢得了想要的成果,前者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效益,后者则又-次大红大紫,虽然,他本来就很红。
ZARA 速度派
对于ZARA而言,关键词就是一个“快”字。ZARA大大缩短了前导时间(一件服装从设计到出售所需的时间),它从设计到生产最快可以2天完成,前导时间最快为12天。
ZARA品牌之道可以说是时尚服饰业界的一个另类,在传统的顶级服饰品牌和大众服饰中间独辟蹊径开创了快速时尚模式。随着快速时尚成为时尚服饰行业的一大主流业态,ZARA品牌也备受推崇,有人称之为“时装行业中的戴尔电脑”,也有人评价其为“时装行业的斯沃琪手表”。
在ZARA,你总是能够找到新品,并且是限量供应的。这些商品大多数会被放在特殊的货架上面。这种暂时断货策略在很多人眼中太大胆了!ZARA由于这种颠覆性的做法慢慢变成了“独一无二”的代言人。
ZARA一年中大约推出12000款时装,而每一款时装的产量都小。即使是畅销款式,也只供应有限的数量,常常在一家专卖店中一个款式只有两件,卖完了也不补货。通过这种“制造短缺”的方式,打造“多款式、小批量”概念,实现了经济规模的突破。
更厉害的还在后面,为了实现独一无二的物流,以促进高速运转的供销链,ZARA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首先是花巨资设计了这一套一体化供应链;其次是必须承受比竞争对手高出大约15%的产品运作成本。
在总部及生产基地西班牙,ZARA设立了20个高度自动化的染色、剪裁中心,把人力密集型的工作外包给周边400家终端工厂甚至家庭作坊。把这些染色、裁剪中心与周边小工厂连接起来的物流系统堪称一绝——将西班牙方圆322英里的生产基地的地下都挖空,架设地下传送带网络。每天都能根据新订单,把最时新的布料准时送达终端厂,保证从设计到把成衣摆在柜台上出售的时间。
“短”是ZARA快速反应的另外一个基础。如果供应链环节很多,则不可避免导致反应时间长,因此要求产品从门店直接发出,配送也是从配送中心直接配送到门店。在欧洲,ZARA的衣服从物流中心送出,24小时便能抵达门店:在中国和美国,这个数字是48小时;在日本则是72小时。
Gap、Mongo 代言派
借助明星代言方式传播时尚理念,延伸至实现经济效益的方式,顶多算个伪大牌。
创建于1969年的Gap,是和Zara、H&M并肩的美国最大服装零售商,现有4200多家连锁店。它和麦当劳一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最大的扩张。这个一度在全世界风靡的平价时装品牌,与很多明星联系在一起,比如热播剧的女主演萨拉·杰西卡·帕克、刘玉玲为之代言,莎朗·斯通穿着它制造的白衬衣出席奥斯卡;以及一个不算宣传的宣传——莱温斯基小姐那条著名的蓝裙子。
GAP的风格简洁明了,非常美国,而价格当然远比那些美国大牌要便宜很多。可惜前几年在转型中脱离了原有的市场定位,销量急剧下滑,不过近两年又起用麦当娜为代言人,重新打回一片天地,也算借助名人代言成功上位。
Mango/MNG是来自西班牙的品牌,邀了佩内洛普·克鲁兹与妹妹莫妮卡·克鲁兹一起拍摄了全球广告,同时佩内洛普曾经亲自设计了一系列秋冬成衣作品,并命名为Penelope&Monica Cruz for MNG限量系列。
这样的名人效应,显然无法改变Mango在欧洲的平价时尚产品地位。但是在中国,还是显示出了很大的广告效应。尤其一到折扣期,店里就人头攒动。
借助明星代言,卖高价的营销理念,到底能走多远?快速和奢侈的时尚产品,能在一个卖点上坚持多久,我们还得拭目以待。
TIPS:
H&M的时尚乘法
爱和大师、明星Cross over,并不代表双方真的互利互惠,达到了双赢的境界。最难以形容
99分
Chanel by Karl Lagerfeld年年有新款,“H&M by Karl Lagerfeld”却是绝版,当然是时尚粉丝的收藏圣品。
60分
最不上不下M by Madonna系列服装第一轮销售利润达到4.7亿美元,但怎么看都是外行手笔。
“时尚”曾是奢侈的代名词,社会风潮往往起源于贵族聚会活动中的某一个细节;但时至今日,时尚已经是一场全民运动,更被变化为速度化的产物:有钱人自可以购买Chanel和Dior,平民老百姓也能和款式、姿态毫不逊色的ZARA、H&M亲密接触。
时尚界流行的惯例一向是,大牌设计在High FashionT台亮相后,先进入高级品牌店,再经由上至下价格、品牌的一层层演化,最后成为满大街都是的款式。
2008年有些在女性群落中出现频率超高的词汇,其中之一就是“快速时尚”(Fast Fashion)——作为其中的佼佼者,H&M、ZARA、Mango和Gap等品牌越来越成为时尚女性们的新宠。对设计师来说,这些紧跟T台风潮的快速时尚消费品或许是噩梦;但就商业运营而言,它们却是些近乎完美的案例。
至于另一个流行词汇——奢侈品,其实也和快速流行有些关系。快速时尚之所以能够诞生壮大,正是大众对“奢侈”的体验需求。“奢侈”原本是“顶尖阶层”的专利,但现在不同了,普通人也需要通过体验“奢侈”来体验顶尖阶层的“身份地位”。
平价时尚品牌各显神通,要么越来越多地与一线品牌的时装设计大师亲密接触,要么依靠特殊的行销手法和物流模式占据市场,以至于你可以用几百块人民币买到大师如Karl Lagerfeld和潮人如麦当娜姐姐设计的服装,穿得和佩内洛普·克鲁兹、莫妮卡·克鲁兹两姐妹般热情性感,这种超值消费大牌的快感引致每年巨大的消费额,也完全得益于适合各自的行销方略。
H&M Ctosserer派
H&M的大牌合作一贯相当成功,无论是Karl Lagerfled、Stella McCartney这样的超级设计师系列,还是Madonna和Kylie Minogue的明星号召力,无一不是卖得满堂彩。以H&M的价格买到一线设计,毕竟是相当合算的事情。但H&M究竟是靠廉价和名人效应,还是靠真正的设计,大家心中应该都有数。
川久保玲倡导的“将时尚消费快速化”理念与H&M不谋而合,促成了最近这次引人注目的合作。川久保玲在时尚界的名声如雷贯耳,不仅仅是因为其前卫新颖的设计,还有她对时尚商业化的准确把握和巧妙运作。她一贯低调,宁愿其充满灵感的设计作品为自己代言。和H&M的合作,可能是她选择走大众化路线的思路。她特别为H&M设计的秋冬款已经亮相,带有解构碎片的外套,剪裁歪斜的裤子,形状如袋状的短裤,用弹性运动衫制成的裙子,还有年前CDG热卖的圆点衬衫。从结构款式上可以看出是日本设计师喜爱的前卫风格。
还记得去年,2007年11月8日,全球200家H&M专卖店同步发售Roberto Cavalli for H&M系列的那天吗?连美国纽约第五大道上的H&M店门口都排起长队。Cavalli的风格一向是奢华、狂野而色彩丰富的,是明星或上流社会的最爱……和H&M的合作,令平头百姓也能穿上Cavalli,虽然各方面稍微有点缩水。
和其他与H&M合作的大牌相比,Cavalli作品的销售店铺要少很多,但还是在一两小时内就被热销一空。几小时之后,eBay便有人开始兜售新品,最高价格飙升至700美元。此次合作,无论H&M还是Roberto Cava眠各自赢得了想要的成果,前者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效益,后者则又-次大红大紫,虽然,他本来就很红。
ZARA 速度派
对于ZARA而言,关键词就是一个“快”字。ZARA大大缩短了前导时间(一件服装从设计到出售所需的时间),它从设计到生产最快可以2天完成,前导时间最快为12天。
ZARA品牌之道可以说是时尚服饰业界的一个另类,在传统的顶级服饰品牌和大众服饰中间独辟蹊径开创了快速时尚模式。随着快速时尚成为时尚服饰行业的一大主流业态,ZARA品牌也备受推崇,有人称之为“时装行业中的戴尔电脑”,也有人评价其为“时装行业的斯沃琪手表”。
在ZARA,你总是能够找到新品,并且是限量供应的。这些商品大多数会被放在特殊的货架上面。这种暂时断货策略在很多人眼中太大胆了!ZARA由于这种颠覆性的做法慢慢变成了“独一无二”的代言人。
ZARA一年中大约推出12000款时装,而每一款时装的产量都小。即使是畅销款式,也只供应有限的数量,常常在一家专卖店中一个款式只有两件,卖完了也不补货。通过这种“制造短缺”的方式,打造“多款式、小批量”概念,实现了经济规模的突破。
更厉害的还在后面,为了实现独一无二的物流,以促进高速运转的供销链,ZARA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首先是花巨资设计了这一套一体化供应链;其次是必须承受比竞争对手高出大约15%的产品运作成本。
在总部及生产基地西班牙,ZARA设立了20个高度自动化的染色、剪裁中心,把人力密集型的工作外包给周边400家终端工厂甚至家庭作坊。把这些染色、裁剪中心与周边小工厂连接起来的物流系统堪称一绝——将西班牙方圆322英里的生产基地的地下都挖空,架设地下传送带网络。每天都能根据新订单,把最时新的布料准时送达终端厂,保证从设计到把成衣摆在柜台上出售的时间。
“短”是ZARA快速反应的另外一个基础。如果供应链环节很多,则不可避免导致反应时间长,因此要求产品从门店直接发出,配送也是从配送中心直接配送到门店。在欧洲,ZARA的衣服从物流中心送出,24小时便能抵达门店:在中国和美国,这个数字是48小时;在日本则是72小时。
Gap、Mongo 代言派
借助明星代言方式传播时尚理念,延伸至实现经济效益的方式,顶多算个伪大牌。
创建于1969年的Gap,是和Zara、H&M并肩的美国最大服装零售商,现有4200多家连锁店。它和麦当劳一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最大的扩张。这个一度在全世界风靡的平价时装品牌,与很多明星联系在一起,比如热播剧的女主演萨拉·杰西卡·帕克、刘玉玲为之代言,莎朗·斯通穿着它制造的白衬衣出席奥斯卡;以及一个不算宣传的宣传——莱温斯基小姐那条著名的蓝裙子。
GAP的风格简洁明了,非常美国,而价格当然远比那些美国大牌要便宜很多。可惜前几年在转型中脱离了原有的市场定位,销量急剧下滑,不过近两年又起用麦当娜为代言人,重新打回一片天地,也算借助名人代言成功上位。
Mango/MNG是来自西班牙的品牌,邀了佩内洛普·克鲁兹与妹妹莫妮卡·克鲁兹一起拍摄了全球广告,同时佩内洛普曾经亲自设计了一系列秋冬成衣作品,并命名为Penelope&Monica Cruz for MNG限量系列。
这样的名人效应,显然无法改变Mango在欧洲的平价时尚产品地位。但是在中国,还是显示出了很大的广告效应。尤其一到折扣期,店里就人头攒动。
借助明星代言,卖高价的营销理念,到底能走多远?快速和奢侈的时尚产品,能在一个卖点上坚持多久,我们还得拭目以待。
TIPS:
H&M的时尚乘法
爱和大师、明星Cross over,并不代表双方真的互利互惠,达到了双赢的境界。最难以形容
99分
Chanel by Karl Lagerfeld年年有新款,“H&M by Karl Lagerfeld”却是绝版,当然是时尚粉丝的收藏圣品。
60分
最不上不下M by Madonna系列服装第一轮销售利润达到4.7亿美元,但怎么看都是外行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