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连平是安徽省和县上陈学校的退休教师。多年前,由于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条件差,很多学生被英语拖后腿,影响升学。曾经在美国大使馆工作的叶连平会说英语,便在自己家里开设英语课堂,义务辅导小学生和初中生,所需的书本用具都是他自己掏钱买。
2012年,政府出钱把叶连平家对面的学校仓库改建成两间教室,一间供学生上课,一间作为图书室。教室后面的小院子被叶连平收拾得干干净净,种上了夜来香和棕榈树,学生们课余时间可以在这里跳绳、打球、看书。
2018年7月,一批来自合肥巢湖的大学生志愿者为了解决孩子的学习困难,在这里住了五个星期,为孩子们带来绘画、音乐、舞蹈等兴趣课。
由于生活条件有限,志愿者们只能自己烧饭吃,但经常没有新鲜的蔬菜。8月7日,叶连平为了给年轻人买点蔬菜,自己骑车去乌江镇买菜。在买完菜回来的路上与电瓶车相撞,腰椎右边的第三根骨头脱位。
8月9日,叶连平做了腰椎手术,然而住院不到十天,他就要求出院继续给孩子们上课。由于伤势未愈,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只能坐在凳子上讲课,戴了两三个月的护腰才慢慢好转。
平日里,叶连平一个人要带四个班级的英语课,每周末给学生的辅导课也被排得满满的:“周六上午六年级,下午四年级。周日上午初中二年级,下午初中三年级。一共四个班,每节课大概两个半小时。”
在农村,很多学生小学毕业了还认不清26个英文字母,很多学生连p和q部分不清,m和n都分不清。为了让更多学生跟上学习的节奏,叶连平经常从上午七点半上课,有时候要晚上十一点多才能下课。多年来,叶连平习惯了在教室的一角吃午饭,因为往往上午的课程没有结束,下午的学生又来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了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更主动地去学习,这些年来,叶连平一直坚持春秋两季自掏腰包组织学生夏令营活动。
考虑到安全问题,每一次带孩子出去,叶连平都会做足准备,包括路线、防暑防晕的药物、食物等等。每出去一趟,常常要花掉叶连平一个月的退休金。
“我退休金能有个3000块,不多,但我觉得钱应该用在该用的地方上,该用的钱一分都不能少,不该用的钱一分都不要浪费。”对学生的教育很舍得,但对自己却异常吝啬,叶连平至今仍穿着破旧的衬衣和带有补丁的裤子。
很多人对叶连平的做法不理解,觉得他很傻,净是瞎折腾自己,一些开设收费辅导班的人则认为叶连平的免费辅导班抢了自己的生意。为此,叶连平觉得特别委屈:“有人说我这个老家伙抢了他的生意!可我没收过学生一分钱啊,学生在我这里上课都是免费的,怎么就成抢生意了?”
1997年,读初一的杨鸿雁住在离学校比较远的乌江镇光荣大队杨湾自然村,下雨天农村的泥巴路不好走,叶连平考虑到安全问题,就跟杨鸿雁的父母沟通让其住在自己家中。
“整个初中三年,吃住都在爷爷(叶连平)家里,即使后來到县城里读高中,每周放假都还是回爷爷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我的很多事情都是爷爷在帮我操办。”叶连平的悉心照料,使这份师生之情变成了亲情,在杨鸿雁心里,叶连平是除了父母之外最亲的人。
2003年9月份大学新生报到,杨鸿雁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回不来,叶连平在去送杨鸿雁上学回来的路上,由于没买到从南京回和县的车票,便在南京长江大桥的桥洞下待了一整晚。
“他从来没跟我提过这回事,很多年后从別人的口中我才得知他那天住在桥洞下,真的特別感谢能遇到这样一位爷爷。”每次跟别人说起这段往事,杨鸿雁总是泣不成声。
叶连平的爱心善举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13年,叶连平拿出部分退休金,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设立了“叶连平奖学金”,专门鼓励优秀学生。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叶连平,知道留守儿童之家,知道叶连平奖学金基金会。有人把叶连平形容为乡村教育永不熄灭的烛光,面对铺天盖地的赞扬,叶老却认为自己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只萤火虫而已,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发光发亮。
在被评为“中国好人”时,有人问到,为什么你会被评选?叶连平说:“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里,生活在好人的中间。”
2012年,政府出钱把叶连平家对面的学校仓库改建成两间教室,一间供学生上课,一间作为图书室。教室后面的小院子被叶连平收拾得干干净净,种上了夜来香和棕榈树,学生们课余时间可以在这里跳绳、打球、看书。
2018年7月,一批来自合肥巢湖的大学生志愿者为了解决孩子的学习困难,在这里住了五个星期,为孩子们带来绘画、音乐、舞蹈等兴趣课。
由于生活条件有限,志愿者们只能自己烧饭吃,但经常没有新鲜的蔬菜。8月7日,叶连平为了给年轻人买点蔬菜,自己骑车去乌江镇买菜。在买完菜回来的路上与电瓶车相撞,腰椎右边的第三根骨头脱位。
8月9日,叶连平做了腰椎手术,然而住院不到十天,他就要求出院继续给孩子们上课。由于伤势未愈,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只能坐在凳子上讲课,戴了两三个月的护腰才慢慢好转。
平日里,叶连平一个人要带四个班级的英语课,每周末给学生的辅导课也被排得满满的:“周六上午六年级,下午四年级。周日上午初中二年级,下午初中三年级。一共四个班,每节课大概两个半小时。”
在农村,很多学生小学毕业了还认不清26个英文字母,很多学生连p和q部分不清,m和n都分不清。为了让更多学生跟上学习的节奏,叶连平经常从上午七点半上课,有时候要晚上十一点多才能下课。多年来,叶连平习惯了在教室的一角吃午饭,因为往往上午的课程没有结束,下午的学生又来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了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更主动地去学习,这些年来,叶连平一直坚持春秋两季自掏腰包组织学生夏令营活动。
考虑到安全问题,每一次带孩子出去,叶连平都会做足准备,包括路线、防暑防晕的药物、食物等等。每出去一趟,常常要花掉叶连平一个月的退休金。
“我退休金能有个3000块,不多,但我觉得钱应该用在该用的地方上,该用的钱一分都不能少,不该用的钱一分都不要浪费。”对学生的教育很舍得,但对自己却异常吝啬,叶连平至今仍穿着破旧的衬衣和带有补丁的裤子。
很多人对叶连平的做法不理解,觉得他很傻,净是瞎折腾自己,一些开设收费辅导班的人则认为叶连平的免费辅导班抢了自己的生意。为此,叶连平觉得特别委屈:“有人说我这个老家伙抢了他的生意!可我没收过学生一分钱啊,学生在我这里上课都是免费的,怎么就成抢生意了?”
1997年,读初一的杨鸿雁住在离学校比较远的乌江镇光荣大队杨湾自然村,下雨天农村的泥巴路不好走,叶连平考虑到安全问题,就跟杨鸿雁的父母沟通让其住在自己家中。
“整个初中三年,吃住都在爷爷(叶连平)家里,即使后來到县城里读高中,每周放假都还是回爷爷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我的很多事情都是爷爷在帮我操办。”叶连平的悉心照料,使这份师生之情变成了亲情,在杨鸿雁心里,叶连平是除了父母之外最亲的人。
2003年9月份大学新生报到,杨鸿雁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回不来,叶连平在去送杨鸿雁上学回来的路上,由于没买到从南京回和县的车票,便在南京长江大桥的桥洞下待了一整晚。
“他从来没跟我提过这回事,很多年后从別人的口中我才得知他那天住在桥洞下,真的特別感谢能遇到这样一位爷爷。”每次跟别人说起这段往事,杨鸿雁总是泣不成声。
叶连平的爱心善举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13年,叶连平拿出部分退休金,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设立了“叶连平奖学金”,专门鼓励优秀学生。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叶连平,知道留守儿童之家,知道叶连平奖学金基金会。有人把叶连平形容为乡村教育永不熄灭的烛光,面对铺天盖地的赞扬,叶老却认为自己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只萤火虫而已,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发光发亮。
在被评为“中国好人”时,有人问到,为什么你会被评选?叶连平说:“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里,生活在好人的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