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弗朗西斯·培根摧毁了画面与观众相关的真实,“禁闭”的空间扭曲、碎裂,打碎了逻辑思维的整体连续性,瓦解了文艺复兴以来建构的视觉真实,画出“不”、“非”、“无”等否定观念,非历史主义的语言形式揭露了对文明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传统的质疑,具有强烈的荒诞性、非理性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精神实质。但是,培根赋予“虚无”以意义,揭示生活的真实,培根曾经这样说:“我想要做的是歪曲事物的外在,但是在曲解下却呈现事物真实的面貌”,这句话揭示了20世纪人类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培根绘画 空间语言 虚无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l909-1992)作为20世纪著名的国际性现代主义艺术大师,是英国艺术家中最富独创性的形象画家,具有广阔的文化背景,研究过尼采著作、样式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绘画,并深受北欧怪诞风格画家的影响,他以个人有增无减的敏锐洞察力在国际上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培根习惯将画中可视世界的物体和场景带上多种感情的色彩,并喜欢使用人物作为图画设计的基础。学者黄舒平认为:“在英国绘画史上,为风景画开辟新气象的绘画大师非著名的透纳莫属,而在人物画的领域上,足以代表一重大变革的主角人物就应属培根了。”评论家罗伯特·休斯也指出同时代的另一位国际艺术大师卢西恩·弗洛伊德就深受培根艺术的影响,他推测弗洛伊德从早期的板滞、冷漠、惊悸的风格发展到中期的厚重、饱满便是从培根作品中颜料的涂抹和五官的移位中得到的启发。
弗朗西斯·培根作品中“禁闭”的空间象征其绘画的“空间哲学”,氤氲着深沉的哲学沉思,带给观者深层次的哲学思考以及生命体验。空间的修辞形式不具有任何令人信服的存在形态,退去了文明的膜皮,隐去理性的精致,具有浓郁的神秘性,没有任何依据时间、地点、历史、地理甚至神话或宗教的客观坐标来加以定位,整个画面充满着荒谬和怪异的气息。那么,培根为什么要在作品中创造这样的空间呢?这种空间意识又揭示了什么?
一 时代背景
在两次大战中,成千上万的人或死于战场、或死于轰炸、或死于疾病和饥饿、或惨遭屠杀。在战争结束之后,人类所面对的是荒芜的土地和残酷的现实,“全球已是满目疮痍:华沙、基辅、斯大林格勒、柏林等许多世界著名城市已被夷为平地;伦敦、列宁格勒、罗马、东京等大城市也面目全非”;“一次大战约有1000万士兵阵亡,2000万人受伤”;“二战大约有1200万人遭到种族屠杀……二战死亡约1亿人”,等等。这些惊人的统计数字档案后面隐藏的是整个世纪战争对人类疯狂屠杀的悲剧和人类所无法承担的心灵痛苦,威尔弗雷德·欧文曾写下情感深沉的诗篇《厄运青年赞》:“那些像牲口般死去的人们,是谁为他们敲着丧钟?只有大炮的咆哮,只有枪弹的飞鸣,替他们把未读完的祷文朗诵。”
战争的种种暴力和人类所遭受到的痛苦也同样渗透在培根的艺术作品当中,“我相信艺术即记录,我认为艺术即报道”,画面图像以怪诞的变形加上异乎寻常的想象,给人以触目惊心之感,尤其给人强烈印象的是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痛苦和有气魄的手法。战后几年内,独裁者和被肢解的尸体是其油画的主题。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大卫·西尔维施特采访培根的时候,询问是否他在作品中传达了恐吓的信息或暴力威胁?对此,培根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嗯,这可能是有原因的。我1909年出生于爱尔兰……在那里驻扎有不列颠骑兵团,我到现在还记得他们,1914年前不久战争爆发了,他们疾驰着我父亲的马车展开大演习。而我在战争期间则被带往伦敦……在我十分年少的时候就感受到了所谓危险的可能性。后来我又回到了爱尔兰……我们住在一间被沙袋所包围的房舍里,每当我外出的时候,总看得见一些壕沟横过马路,等待着汽车、马车或是任何东西掉入其中,而狙击兵就等在边上……,战争始于1939年,在那个动荡的年头里,我都住在巴黎。所以我会说,也许我已经习惯居住在暴力的形式里了”。从画家的艺术观念中可以看到培根的艺术“触角”与时代的现实有着紧密联系,战争成为其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二 哲学背景
现代哲学先驱尼采提出了响亮的口号:上帝死了。这给西方现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带来了巨大的震颤。上帝的根本不存在导致了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营造西方文明的整个理性大厦轰然崩塌和最高价值的丧失,随之一切都变得失去了效用。真理的不存在与目标地丧失使整个世界失去了存在的先验本质和意义还有可识性,也成为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的“自在的存在”,成了混沌,变得黑暗不透明而无法把握。“自为存在”的生命在蒙蔽的世界中失去了共同的依靠,成为毫无存在基础的虚无,个人发现所谓人的普通整体性根本不存在,相互同在与其说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倒不如说相互同在就有保持距离的特性,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隔膜,这就导致了个人与周遭环境的完全疏离,要忍受着隔离的孤寂之苦,同时,生存目标的不存在,人生目的论的失效,诱发了虚无主义心理事实的出现,就是徒劳无功引发的痛苦,长期自我欺骗引起的羞愧,生命力的丧失甚至对自身存在的质疑等。
三 “禁闭”空间:“人的存在”的真实
绘画艺术是社会契约的一种形式,没有一件艺术品是在孤立无援中产生出来的。培根把自己置身于周围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琐事之中,他对题材的锤炼来自直接的感性经验,“禁闭”空间的语言形式恰恰就是人类受战争残害、死亡的阴影笼罩的心灵以及尼采、萨特哲学规定的世界和人存在真实的图像化阐释。丧失文明的语义,成了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囚室”,隔离的场所,不但失掉了自身存在的依据,成为真正虚无的想象空间,而且也没有寓意栖息于其中主体的价值论,“它既没有衬托出画面中形象的空间存在,也没有明显这些形象的社会角色定位,这个空间纯粹作为一种虚无与荒诞的化身而独自存在”。画面中的形象或是被屠杀的尸骸,表现战争的血腥,揭示现代文明孕育的暴力;或是忍受隔离所带来的孤寂痛苦,处在歇斯底里的焦虑中……由于自身存在的价值毫无支点,所以,不能向自己的存在规定意义,经常具有一种荒谬感的存在,体现出了失去自我而又无法找到一种取而代之的新的自我框架时,产生的深刻的幻灭感、迷茫感和对存在的质疑。
培根运用各种综合的形式语言,如扭曲、痉挛、肢解、强烈变形的形象给观者“令人发怵的残忍”,充满消极、荒诞和虚无的内在实质,以此可以表现出战争的暴力以及对传统文明的价值取向和人存在本质的否定。然而,画家在摧毁画面与观众的相关真实性的同时,并不借助任何的中介,从纷杂中建构出一种全新的、身体与心理相统一的关系,图像引导出观者心理的大爆炸,直接展示了二战后的社会现实以及个人存在的真实,从培根的作品中可以体现到他对生命本能的敏锐洞察,包含了更加纯粹的人道主义。
1949年的《头像六》具有披头士音乐的表演风格和精神气息,幕布似地笔触重重地敲击、摧毁形象,节奏与曲调摹写着愤怒。“禁闭”空间形成了一种吞噬,形体被下垂的一道道狂暴笔触破坏,整个身体部分已经消失,头部的笔触和下垂的笔触交织在一起。整个空间被幕布似的笔触覆盖,到处都是模糊和非确定性,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赋予和揭示人物存在的意义,成为虚无的影子。人物似乎处在真空之中,没有刻画形象的社会地位与角色,画家将绘画的重心和根本任务转移到了“人本身”,呈现出一个苦难失落的现代灵魂。形象的痛楚、歇斯底里的嘶喊、扭曲的血肉之躯都是培根深刻的生存感受和出自生命的激情。画面中那些扭曲、愤怒、痛苦的人体,真正地触动了战后英国人受战争残害,和受死亡阴影笼罩的心灵,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状况。
1962年的《基督受难像三习作》是对残暴的反抗和对血腥屠杀的诅咒,里面的人物似乎都是从战争的焚尸炉中走出来的,整个身体和心灵都装满了溃烂的伤口,仿佛T·S·艾略特在《四首四重奏》中描绘的景象一样,“流淌的血”,“流血的肉”。恐怖的血红色彩,地狱的房间,成了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对这幅画培根解释道:“这不再是受难图,这几乎是残杀、是屠宰、是将人肉和兽肉捣碎”,恐怖形象将战争的暴力表达得淋漓尽致。
1973年的《三联画:5月-6月》中表现得更加巧妙,涌动的黑暗空间似乎具有一种虚无化的能量,侵蚀掉了现实存在所需要的一切依据,人物变得无可依靠,他们茫然地做着令人恶心的姿态——排泄、冥思、呕吐,等等,承受着一种近乎自虐的痛苦。扭曲的身体仿佛带有一种生命的能量和存在的焦虑在我们眼前爆炸开,使人物的孤独与痛苦瞬间传达到所有观者神经系统的深处,挑动着观者的每一根脆弱神经,开启一种感受的真实,以最快的速度将观者推向生活。人物形象的这种异常“不安”状态,暗示丧失信仰后的现代人在存在面前的茫然失措状态。“打碎了旧的信念,使欧洲人失去了坐标,失去了普遍接受的文化标准,以及共同认可的关于人类和生活意义的观念,创造出了一个迷惘的、破碎的、充满问题的时代,这就是20世纪”。人类是一个偶然的存在,“生命是无意义的”,在战争面前人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生物”,是一种失去了价值的存在,现代人的生活如同处在死刑缓期的执行时期,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怀疑,一切又都是那么的不确定,几乎没有任何东西建立在人们坚实的信念基础之上,所有的思想、古老的传统以及一切的一切都已经解体,这便是培根艺术的空间哲学隐喻内涵。
结语
培根绘画图式中“禁闭”空间的语言修辞摧毁了平庸无趣的外在表象,以最直接的方式触及感官形式,使之直达个人存在的真实“心象”,以此来隐喻战后人类在“残忍现实”中的真实存在,表现出了不属于视觉领域的人的精神爆发力和心理真实。作品图式中存在着残酷的丑化和尖刻的揶揄,对人的存在意义提出了痛苦的质疑,是人类在现代社会中自身价值失去衡量标准和理想追求的象征,反映了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一种荒谬,引起观者对“自我”存在的反思,同时,启迪今天每一观者对“自我”存在的思考,可以说,培根的绘画作品从另一角度表达了艺术家对于人本的关怀。
参考文献:
[1] [英]大卫·西尔维斯特,陈品秀译:《培根访谈录》,远流出版公司,1995年版。
[2] [法]克里斯托夫·多米诺,陈惠尔译:《培根——绘画奇才》,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3] [英]约翰·拉塞尔:《培根》,湖南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4] 何政广主编,黄舒屏撰文:《培根》,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 徐崇温主编:《存在主义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6] 吴京 :《走进弗朗西斯·培根》,《美术观察》,2005年第10期。
[7] 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 [英]勃里格斯,陈叔平等译:《英国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 陈露、杨振国编:《暴力展览——解读培根绘画作品的空间语言》,《美术学文集: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2001-2007届毕业论文选》,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
田战卫,男,1984—,河南洛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西美术比较,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王奇男,男,1984—,河南南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动画与游戏设计,工作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培根绘画 空间语言 虚无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l909-1992)作为20世纪著名的国际性现代主义艺术大师,是英国艺术家中最富独创性的形象画家,具有广阔的文化背景,研究过尼采著作、样式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绘画,并深受北欧怪诞风格画家的影响,他以个人有增无减的敏锐洞察力在国际上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培根习惯将画中可视世界的物体和场景带上多种感情的色彩,并喜欢使用人物作为图画设计的基础。学者黄舒平认为:“在英国绘画史上,为风景画开辟新气象的绘画大师非著名的透纳莫属,而在人物画的领域上,足以代表一重大变革的主角人物就应属培根了。”评论家罗伯特·休斯也指出同时代的另一位国际艺术大师卢西恩·弗洛伊德就深受培根艺术的影响,他推测弗洛伊德从早期的板滞、冷漠、惊悸的风格发展到中期的厚重、饱满便是从培根作品中颜料的涂抹和五官的移位中得到的启发。
弗朗西斯·培根作品中“禁闭”的空间象征其绘画的“空间哲学”,氤氲着深沉的哲学沉思,带给观者深层次的哲学思考以及生命体验。空间的修辞形式不具有任何令人信服的存在形态,退去了文明的膜皮,隐去理性的精致,具有浓郁的神秘性,没有任何依据时间、地点、历史、地理甚至神话或宗教的客观坐标来加以定位,整个画面充满着荒谬和怪异的气息。那么,培根为什么要在作品中创造这样的空间呢?这种空间意识又揭示了什么?
一 时代背景
在两次大战中,成千上万的人或死于战场、或死于轰炸、或死于疾病和饥饿、或惨遭屠杀。在战争结束之后,人类所面对的是荒芜的土地和残酷的现实,“全球已是满目疮痍:华沙、基辅、斯大林格勒、柏林等许多世界著名城市已被夷为平地;伦敦、列宁格勒、罗马、东京等大城市也面目全非”;“一次大战约有1000万士兵阵亡,2000万人受伤”;“二战大约有1200万人遭到种族屠杀……二战死亡约1亿人”,等等。这些惊人的统计数字档案后面隐藏的是整个世纪战争对人类疯狂屠杀的悲剧和人类所无法承担的心灵痛苦,威尔弗雷德·欧文曾写下情感深沉的诗篇《厄运青年赞》:“那些像牲口般死去的人们,是谁为他们敲着丧钟?只有大炮的咆哮,只有枪弹的飞鸣,替他们把未读完的祷文朗诵。”
战争的种种暴力和人类所遭受到的痛苦也同样渗透在培根的艺术作品当中,“我相信艺术即记录,我认为艺术即报道”,画面图像以怪诞的变形加上异乎寻常的想象,给人以触目惊心之感,尤其给人强烈印象的是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痛苦和有气魄的手法。战后几年内,独裁者和被肢解的尸体是其油画的主题。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大卫·西尔维施特采访培根的时候,询问是否他在作品中传达了恐吓的信息或暴力威胁?对此,培根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嗯,这可能是有原因的。我1909年出生于爱尔兰……在那里驻扎有不列颠骑兵团,我到现在还记得他们,1914年前不久战争爆发了,他们疾驰着我父亲的马车展开大演习。而我在战争期间则被带往伦敦……在我十分年少的时候就感受到了所谓危险的可能性。后来我又回到了爱尔兰……我们住在一间被沙袋所包围的房舍里,每当我外出的时候,总看得见一些壕沟横过马路,等待着汽车、马车或是任何东西掉入其中,而狙击兵就等在边上……,战争始于1939年,在那个动荡的年头里,我都住在巴黎。所以我会说,也许我已经习惯居住在暴力的形式里了”。从画家的艺术观念中可以看到培根的艺术“触角”与时代的现实有着紧密联系,战争成为其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二 哲学背景
现代哲学先驱尼采提出了响亮的口号:上帝死了。这给西方现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带来了巨大的震颤。上帝的根本不存在导致了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营造西方文明的整个理性大厦轰然崩塌和最高价值的丧失,随之一切都变得失去了效用。真理的不存在与目标地丧失使整个世界失去了存在的先验本质和意义还有可识性,也成为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的“自在的存在”,成了混沌,变得黑暗不透明而无法把握。“自为存在”的生命在蒙蔽的世界中失去了共同的依靠,成为毫无存在基础的虚无,个人发现所谓人的普通整体性根本不存在,相互同在与其说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倒不如说相互同在就有保持距离的特性,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隔膜,这就导致了个人与周遭环境的完全疏离,要忍受着隔离的孤寂之苦,同时,生存目标的不存在,人生目的论的失效,诱发了虚无主义心理事实的出现,就是徒劳无功引发的痛苦,长期自我欺骗引起的羞愧,生命力的丧失甚至对自身存在的质疑等。
三 “禁闭”空间:“人的存在”的真实
绘画艺术是社会契约的一种形式,没有一件艺术品是在孤立无援中产生出来的。培根把自己置身于周围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琐事之中,他对题材的锤炼来自直接的感性经验,“禁闭”空间的语言形式恰恰就是人类受战争残害、死亡的阴影笼罩的心灵以及尼采、萨特哲学规定的世界和人存在真实的图像化阐释。丧失文明的语义,成了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囚室”,隔离的场所,不但失掉了自身存在的依据,成为真正虚无的想象空间,而且也没有寓意栖息于其中主体的价值论,“它既没有衬托出画面中形象的空间存在,也没有明显这些形象的社会角色定位,这个空间纯粹作为一种虚无与荒诞的化身而独自存在”。画面中的形象或是被屠杀的尸骸,表现战争的血腥,揭示现代文明孕育的暴力;或是忍受隔离所带来的孤寂痛苦,处在歇斯底里的焦虑中……由于自身存在的价值毫无支点,所以,不能向自己的存在规定意义,经常具有一种荒谬感的存在,体现出了失去自我而又无法找到一种取而代之的新的自我框架时,产生的深刻的幻灭感、迷茫感和对存在的质疑。
培根运用各种综合的形式语言,如扭曲、痉挛、肢解、强烈变形的形象给观者“令人发怵的残忍”,充满消极、荒诞和虚无的内在实质,以此可以表现出战争的暴力以及对传统文明的价值取向和人存在本质的否定。然而,画家在摧毁画面与观众的相关真实性的同时,并不借助任何的中介,从纷杂中建构出一种全新的、身体与心理相统一的关系,图像引导出观者心理的大爆炸,直接展示了二战后的社会现实以及个人存在的真实,从培根的作品中可以体现到他对生命本能的敏锐洞察,包含了更加纯粹的人道主义。
1949年的《头像六》具有披头士音乐的表演风格和精神气息,幕布似地笔触重重地敲击、摧毁形象,节奏与曲调摹写着愤怒。“禁闭”空间形成了一种吞噬,形体被下垂的一道道狂暴笔触破坏,整个身体部分已经消失,头部的笔触和下垂的笔触交织在一起。整个空间被幕布似的笔触覆盖,到处都是模糊和非确定性,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赋予和揭示人物存在的意义,成为虚无的影子。人物似乎处在真空之中,没有刻画形象的社会地位与角色,画家将绘画的重心和根本任务转移到了“人本身”,呈现出一个苦难失落的现代灵魂。形象的痛楚、歇斯底里的嘶喊、扭曲的血肉之躯都是培根深刻的生存感受和出自生命的激情。画面中那些扭曲、愤怒、痛苦的人体,真正地触动了战后英国人受战争残害,和受死亡阴影笼罩的心灵,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状况。
1962年的《基督受难像三习作》是对残暴的反抗和对血腥屠杀的诅咒,里面的人物似乎都是从战争的焚尸炉中走出来的,整个身体和心灵都装满了溃烂的伤口,仿佛T·S·艾略特在《四首四重奏》中描绘的景象一样,“流淌的血”,“流血的肉”。恐怖的血红色彩,地狱的房间,成了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对这幅画培根解释道:“这不再是受难图,这几乎是残杀、是屠宰、是将人肉和兽肉捣碎”,恐怖形象将战争的暴力表达得淋漓尽致。
1973年的《三联画:5月-6月》中表现得更加巧妙,涌动的黑暗空间似乎具有一种虚无化的能量,侵蚀掉了现实存在所需要的一切依据,人物变得无可依靠,他们茫然地做着令人恶心的姿态——排泄、冥思、呕吐,等等,承受着一种近乎自虐的痛苦。扭曲的身体仿佛带有一种生命的能量和存在的焦虑在我们眼前爆炸开,使人物的孤独与痛苦瞬间传达到所有观者神经系统的深处,挑动着观者的每一根脆弱神经,开启一种感受的真实,以最快的速度将观者推向生活。人物形象的这种异常“不安”状态,暗示丧失信仰后的现代人在存在面前的茫然失措状态。“打碎了旧的信念,使欧洲人失去了坐标,失去了普遍接受的文化标准,以及共同认可的关于人类和生活意义的观念,创造出了一个迷惘的、破碎的、充满问题的时代,这就是20世纪”。人类是一个偶然的存在,“生命是无意义的”,在战争面前人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生物”,是一种失去了价值的存在,现代人的生活如同处在死刑缓期的执行时期,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怀疑,一切又都是那么的不确定,几乎没有任何东西建立在人们坚实的信念基础之上,所有的思想、古老的传统以及一切的一切都已经解体,这便是培根艺术的空间哲学隐喻内涵。
结语
培根绘画图式中“禁闭”空间的语言修辞摧毁了平庸无趣的外在表象,以最直接的方式触及感官形式,使之直达个人存在的真实“心象”,以此来隐喻战后人类在“残忍现实”中的真实存在,表现出了不属于视觉领域的人的精神爆发力和心理真实。作品图式中存在着残酷的丑化和尖刻的揶揄,对人的存在意义提出了痛苦的质疑,是人类在现代社会中自身价值失去衡量标准和理想追求的象征,反映了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一种荒谬,引起观者对“自我”存在的反思,同时,启迪今天每一观者对“自我”存在的思考,可以说,培根的绘画作品从另一角度表达了艺术家对于人本的关怀。
参考文献:
[1] [英]大卫·西尔维斯特,陈品秀译:《培根访谈录》,远流出版公司,1995年版。
[2] [法]克里斯托夫·多米诺,陈惠尔译:《培根——绘画奇才》,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3] [英]约翰·拉塞尔:《培根》,湖南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4] 何政广主编,黄舒屏撰文:《培根》,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 徐崇温主编:《存在主义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6] 吴京 :《走进弗朗西斯·培根》,《美术观察》,2005年第10期。
[7] 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 [英]勃里格斯,陈叔平等译:《英国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 陈露、杨振国编:《暴力展览——解读培根绘画作品的空间语言》,《美术学文集: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2001-2007届毕业论文选》,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
田战卫,男,1984—,河南洛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西美术比较,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王奇男,男,1984—,河南南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动画与游戏设计,工作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