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同质化的城市竞争中,展现地方特色、探索传统文化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公共艺术涵盖历史的概念和地域的范畴,它是根植于特定环境中的艺术形态。发挥城市公共艺术“文化名片”的标示作用,是营造现代城市人文艺术氛围的可行途径。本文主要从公共艺术的认知出发,结合徐州的地方传统文化特色,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尝试探索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结合地域文化、表达场所精神方面的新思路。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 两汉文化 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一 公共艺术的发展认知与地方传统文化
公共艺术的中文名源于英文public Art,主要是指人们集群环境中的艺术综合体,也可以理解为建筑、雕塑、园林、壁画、喷泉、灯光、音响等综合设计的艺术组合与城市设施。公共艺术是优化现代城市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除装饰功能之外,其表现形式又可展现特定的纪念性或主题性。公共艺术不同于纯粹的艺术形式,它与社会公众紧密联系,体现出公共空间民主、共享、交流、开放的态度和精神。可以说,任何有生命力的公共艺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场所意义和不变的空间因素。标志性的公共艺术景观不仅可以塑造特有的城市性格与情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形成城市居民的一种精神凝聚力,它所散发的独特魅力会使每个人都受到影响。因此,在营造新的城市艺术环境的同时,公共艺术理应体现出城市的地缘特征与文化传承,成为城市特色风格形成的助推器。
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城市公共艺术虽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并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特色的固有模式,但事实上还是受到“城市美化运动”思潮的影响,尚属于城市形象建设与公共艺术事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认识上存在的局限与误解已成为我国城市公共艺术本土化发展的障碍,虽然我们的城市中许多新建的公共艺术作品都被赋予“地标”性的含义,但是,从视觉元素的角度分析它与当地文化传承是否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这方面的探讨与交流是否已经深入?答案大多都是否定的。纵观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原创精品匮乏、迎合低层次审美的愉悦之作不时出现,艺术家与公众审美对抗的现象也呈现日益激化的趋势。出于城市“补妆”为目的的公共艺术建设,一方面,因为过度强调视觉与形态方面的感官效果,而严重忽略了公共艺术与所属地区历史文脉的融合以及对于场所精神的表达,城市地缘文化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凭借“大跃进”式的手法来提升城市公共艺术的数量与规模,“拿来主义”使得许多“挪移”的或粗劣的公共艺术趁虚而入。这些“克隆”的作品由于脱离了地域文化的滋养进而难以同新的文化语境相融合,非但没有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反而畸变为一种多余的艺术碎片游离在城市景观之外,其传递城市文化以及延续城市记忆方面的功能荡然无存。充斥在城市领域中“唯美”式或“克隆”来的公共艺术品,作为一种形而上学式的美化,虽然能够带来一定的审美观感,但在瞬间的视觉满足之后往往留下的是心底深处的文化伤痛。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在促成与现代先进理念接轨的同时,必须重视从当地传统文化中深度挖掘城市的个性特征,进而展示出城市独特的吸引力。一个城市形象的建立,不能依靠其虚幻的装饰或宣传,而是在于其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之内涵与外在形式的整体表露,即建立在整体的文化表达上。由于当代公共艺术建筑的文化定位及样式与城市及其文化特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及经济结构形态乃至传统意义的民情特性都是公共艺术生存的现实基础。
从观念上树立正确的公共艺术创作原则对于城市景观未来的发展而言可谓至关重要。“地方传统文化、时代发展主题、地域环境特征”是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的三个重要切入点。其中,地方传统文化又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地方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它是历史、风俗、传统、生活状态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因素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的沉积以及在城市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空间形态和艺术品中的凝聚与烙印。地方传统文化并非短暂的虚华之物,它在岁月的跌宕起伏中形成的文脉符号,成为城市获得永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 徐州两汉文化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
“西安汇聚秦唐文化,北京展现明清文化,徐州孕育两汉文化。”华夏九州之一的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呈现出十分深厚的汉文化底蕴,为研究两汉传统艺术提供了丰硕的素材。众多汉代文化古迹在徐州出土,如:狮子山楚王陵、汉兵马俑、龟山汉墓宫殿、北洞山地下宫殿等。徐州集中了大量汉文化遗产,其中又以汉画像石、汉墓和汉兵马俑价值最高,并称为“汉文化三绝”,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
1 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是出现在汉代礼堂、墓室里的雕刻壁画,属于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艺术瑰宝。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曾说道:“在中国历史上,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作为我国汉画像石最为集中的地区,徐州现已出土的汉画像石已达到近千块,形式丰富多样,表现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其二,是历史故事的还原;其三,是神话传说的讲述。徐州汉画像石汇集了种类众多的造型艺术元素,其独到的装饰造型纹样、形式构成、美学肌理等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有极高的地位,为研究两汉传统艺术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参考素材。
2 汉墓建筑
汉代墓室是依据“视死如生”的观念进行建造,空间布局完整、容纳百川。整体结构上,汉代墓葬是由石阙、祠堂、地下的墓室、棺椁、陪葬品以及装饰部分所组成。徐州挖掘的汉墓中,规模较大形制完整的当属楚王陵。楚王陵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凿山为墓。楚王陵墓依照地面宫殿布局构建,形制特别,层次复杂,共建有大小墓室一十二间,展现了汉王奢靡的生活场景。
3 汉兵马俑
徐州城东狮子山汉墓出土的西汉时期彩绘兵马俑规模庞大、数量众多,气势宏伟。汉兵马俑制作工艺先进,在立足秦兵马俑高大壮观、颇具写实主义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由写实转向写意,更加侧重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狮子山兵马俑作为汉代流传至今的文物珍品,不仅为研究两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素材,对于体现徐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定位、反映汉代社会场景,研究汉朝军制结构、丧葬礼仪等都具有非凡的价值。
通过分析“汉文化三绝”的形制特色,可归纳得出具有代表性的徐州两汉传统艺术风格:气势磅礴且造型精美、技法娴熟且工艺先进、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动感韵律且夸张得当、色彩细腻且构图巧妙,具有极强的意境美感和艺术感染力。徐州的汉文化艺术根植于蓬勃、饱满、浑厚的气象中,是充满朝气的大汉时代精神在造型艺术中的自然流露。“汉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宝贵资源,徐州应发展利用好自己的传统文化优势,不管是在城市规划还是在公共艺术景观的建设中,放弃当前普遍存在的模仿与抄袭,紧密结合两汉特色文化,建立一个整体的、长期的城市景观艺术发展策略,是营造徐州特色城市公共艺术的必由之路。
三 两汉文化影响下的徐州城市公共艺术创作
确立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共艺术设计定位,应以弘扬“两汉”文化、吸收汉代艺术精髓为主导,并兼顾现代公共艺术设计风格,打造极具徐州本土文化气质的艺术形式。对于两汉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运用,主要通过两种形式来完成:一是,对徐州两汉文化视觉形态的比对与借用,如形的关联与形的借代等;二是,对徐州两汉文化视觉艺术神态的传承,有助于延展徐州两汉文化视觉符号的含义并促成新形象的产生。这两种形式都很好地诠释了地方传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延续与拓展,展现了艺术形式的传承性。
如今的公共艺术创作已趋向与城市广场、车站、街道、公共建筑、主题公园、旅游景点、水环境、绿化等一系列景观因素相融合,并与地方传统文化关系相对应的综合性艺术陈设。依据徐州地方现实状况,一些景观及园林设计专家遵循“形似、神合、势应”的创作原则对于实现现代公共艺术设计风格与两汉传统文化的结合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尝试,一大批极具汉风汉韵的设计作品出现在徐州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设施、公共雕塑、公共壁画等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
1 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通常反映一个地区特有的民俗审美观念、地域特征、社会构成等,表达出独特的情感,现代城市愈加重视公共设施的建设。位于徐州复兴路鸡嘴坝上的古黄河汉桥建筑地处城市迎宾大道南入口,饱含两汉文化名城开门迎客之寓意,是徐州地区首座景观桥,依据两汉时期流行的汉阙建筑结构进行建造。徐州汉桥两侧的桥头堡仿汉阙式的造型,护栏采用汉白玉材质,每个护柱上都雕刻有生动的狮形纹样;另外,四只体积庞大的花岗岩雕制石豹分别矗立于桥头堡外侧两边,意为护桥神兽,雄浑而不失古朴。此汉阙及图样造型的灵感主要依据徐州汉画像石中的图形样式进行创作,由此可见,汉画像石已然成为徐州地区研究两汉传统文化形态的核心素材。运用手法上,一种是以汉画像石作为造型借鉴与依托进行传统再现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多数都是以形态复原的表现方式作为创作的切入点,基本上是外观的重现,追求形的酷似。而另一种则属于更高层次的手法,具有相对难度,可发展成为徐州特色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的主导类型,即突破形态的限制、追求貌离神合,依据古人的审美观、自然观进行艺术再创作。进而表达出两汉文化景观中所蕴含的汉风汉情与民俗文化,重现两汉时代那种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又保持现实生活情调的审美观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2 公共雕塑
城市雕塑作为营造特色人文景观、促进城市文化发展最为直观的公共艺术表现形式,以其特有的形式美感反映着时代风尚,展现着文化底蕴,表达着民众情感。位于徐州三环东路的“汉风乐舞”雕塑可以看作对汉画像石艺术中的乐舞形象和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的精确表达。乐舞场景是汉画像石刻中常见的题材,同一时期出土的汉代泥俑中也屡有发现,地方特色鲜明。乐舞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用于祭祀祖先和鬼神的仪式上,汉代乐舞演变为集音乐、舞蹈、杂技、幻术等多种文体形式的综合演出。“汉风乐舞”雕塑气势磅礴、造型宏伟生动,是借用徐州两汉传统文化视觉形态反映两汉时期歌舞升平的典型作品。通过复原手法将石刻形象进行艺术再现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在表现汉风汉韵上确有其独到之处,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3 公共壁画
公共壁画通常作为向公众传播文化的一种载体,同时表达着城市环境独有的精神风貌,提升着居民空间的艺术情调,彰显着城市的文化品位。以汉文化艺术元素形成主题的公共壁画填充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是丰富徐州的合理选择。徐州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汉文化特色浓郁的城市,城市公共区域中设置了众多巧妙结合环境并富有文化内涵的公共壁画,市中心古彭广场和云龙公园的汉文化浮雕群是其主要代表。依据汉画像石内容为创作主题的公共壁画作为徐州城市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大胆的视觉想象、多样灵活的表现手法、独特的肌理材质,为两汉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公共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路。
四 结语
作为传递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创作与地域环境和属地文化应形成相互依存、彼此呼应的关系。公共艺术的融入赋予了空间环境特有的情感与诗意,公共艺术同样因为地方传统文化的植入而具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徐州在未来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理应立足于城市的本土文化,实现城市精神与传统特色的完美结合,展现出徐州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只有扎根于地域传统文化当中,从中汲取艺术创作所需的养分,才能打造出体现和承载本地区文化精神和社会心理的、广为民众认可和喜爱的、具有标识性并极具徐州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
注: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2010年校级科研课题《汉文化在徐州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XKY2010415。
参考文献:
[1] 朱军:《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建设》,《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杨渤,男,1978—,江苏徐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单位: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 两汉文化 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一 公共艺术的发展认知与地方传统文化
公共艺术的中文名源于英文public Art,主要是指人们集群环境中的艺术综合体,也可以理解为建筑、雕塑、园林、壁画、喷泉、灯光、音响等综合设计的艺术组合与城市设施。公共艺术是优化现代城市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除装饰功能之外,其表现形式又可展现特定的纪念性或主题性。公共艺术不同于纯粹的艺术形式,它与社会公众紧密联系,体现出公共空间民主、共享、交流、开放的态度和精神。可以说,任何有生命力的公共艺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场所意义和不变的空间因素。标志性的公共艺术景观不仅可以塑造特有的城市性格与情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形成城市居民的一种精神凝聚力,它所散发的独特魅力会使每个人都受到影响。因此,在营造新的城市艺术环境的同时,公共艺术理应体现出城市的地缘特征与文化传承,成为城市特色风格形成的助推器。
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城市公共艺术虽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并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特色的固有模式,但事实上还是受到“城市美化运动”思潮的影响,尚属于城市形象建设与公共艺术事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认识上存在的局限与误解已成为我国城市公共艺术本土化发展的障碍,虽然我们的城市中许多新建的公共艺术作品都被赋予“地标”性的含义,但是,从视觉元素的角度分析它与当地文化传承是否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这方面的探讨与交流是否已经深入?答案大多都是否定的。纵观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原创精品匮乏、迎合低层次审美的愉悦之作不时出现,艺术家与公众审美对抗的现象也呈现日益激化的趋势。出于城市“补妆”为目的的公共艺术建设,一方面,因为过度强调视觉与形态方面的感官效果,而严重忽略了公共艺术与所属地区历史文脉的融合以及对于场所精神的表达,城市地缘文化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凭借“大跃进”式的手法来提升城市公共艺术的数量与规模,“拿来主义”使得许多“挪移”的或粗劣的公共艺术趁虚而入。这些“克隆”的作品由于脱离了地域文化的滋养进而难以同新的文化语境相融合,非但没有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反而畸变为一种多余的艺术碎片游离在城市景观之外,其传递城市文化以及延续城市记忆方面的功能荡然无存。充斥在城市领域中“唯美”式或“克隆”来的公共艺术品,作为一种形而上学式的美化,虽然能够带来一定的审美观感,但在瞬间的视觉满足之后往往留下的是心底深处的文化伤痛。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在促成与现代先进理念接轨的同时,必须重视从当地传统文化中深度挖掘城市的个性特征,进而展示出城市独特的吸引力。一个城市形象的建立,不能依靠其虚幻的装饰或宣传,而是在于其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之内涵与外在形式的整体表露,即建立在整体的文化表达上。由于当代公共艺术建筑的文化定位及样式与城市及其文化特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及经济结构形态乃至传统意义的民情特性都是公共艺术生存的现实基础。
从观念上树立正确的公共艺术创作原则对于城市景观未来的发展而言可谓至关重要。“地方传统文化、时代发展主题、地域环境特征”是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的三个重要切入点。其中,地方传统文化又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地方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它是历史、风俗、传统、生活状态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因素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的沉积以及在城市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空间形态和艺术品中的凝聚与烙印。地方传统文化并非短暂的虚华之物,它在岁月的跌宕起伏中形成的文脉符号,成为城市获得永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 徐州两汉文化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
“西安汇聚秦唐文化,北京展现明清文化,徐州孕育两汉文化。”华夏九州之一的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呈现出十分深厚的汉文化底蕴,为研究两汉传统艺术提供了丰硕的素材。众多汉代文化古迹在徐州出土,如:狮子山楚王陵、汉兵马俑、龟山汉墓宫殿、北洞山地下宫殿等。徐州集中了大量汉文化遗产,其中又以汉画像石、汉墓和汉兵马俑价值最高,并称为“汉文化三绝”,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
1 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是出现在汉代礼堂、墓室里的雕刻壁画,属于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艺术瑰宝。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曾说道:“在中国历史上,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作为我国汉画像石最为集中的地区,徐州现已出土的汉画像石已达到近千块,形式丰富多样,表现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其二,是历史故事的还原;其三,是神话传说的讲述。徐州汉画像石汇集了种类众多的造型艺术元素,其独到的装饰造型纹样、形式构成、美学肌理等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有极高的地位,为研究两汉传统艺术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参考素材。
2 汉墓建筑
汉代墓室是依据“视死如生”的观念进行建造,空间布局完整、容纳百川。整体结构上,汉代墓葬是由石阙、祠堂、地下的墓室、棺椁、陪葬品以及装饰部分所组成。徐州挖掘的汉墓中,规模较大形制完整的当属楚王陵。楚王陵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凿山为墓。楚王陵墓依照地面宫殿布局构建,形制特别,层次复杂,共建有大小墓室一十二间,展现了汉王奢靡的生活场景。
3 汉兵马俑
徐州城东狮子山汉墓出土的西汉时期彩绘兵马俑规模庞大、数量众多,气势宏伟。汉兵马俑制作工艺先进,在立足秦兵马俑高大壮观、颇具写实主义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由写实转向写意,更加侧重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狮子山兵马俑作为汉代流传至今的文物珍品,不仅为研究两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素材,对于体现徐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定位、反映汉代社会场景,研究汉朝军制结构、丧葬礼仪等都具有非凡的价值。
通过分析“汉文化三绝”的形制特色,可归纳得出具有代表性的徐州两汉传统艺术风格:气势磅礴且造型精美、技法娴熟且工艺先进、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动感韵律且夸张得当、色彩细腻且构图巧妙,具有极强的意境美感和艺术感染力。徐州的汉文化艺术根植于蓬勃、饱满、浑厚的气象中,是充满朝气的大汉时代精神在造型艺术中的自然流露。“汉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宝贵资源,徐州应发展利用好自己的传统文化优势,不管是在城市规划还是在公共艺术景观的建设中,放弃当前普遍存在的模仿与抄袭,紧密结合两汉特色文化,建立一个整体的、长期的城市景观艺术发展策略,是营造徐州特色城市公共艺术的必由之路。
三 两汉文化影响下的徐州城市公共艺术创作
确立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共艺术设计定位,应以弘扬“两汉”文化、吸收汉代艺术精髓为主导,并兼顾现代公共艺术设计风格,打造极具徐州本土文化气质的艺术形式。对于两汉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运用,主要通过两种形式来完成:一是,对徐州两汉文化视觉形态的比对与借用,如形的关联与形的借代等;二是,对徐州两汉文化视觉艺术神态的传承,有助于延展徐州两汉文化视觉符号的含义并促成新形象的产生。这两种形式都很好地诠释了地方传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延续与拓展,展现了艺术形式的传承性。
如今的公共艺术创作已趋向与城市广场、车站、街道、公共建筑、主题公园、旅游景点、水环境、绿化等一系列景观因素相融合,并与地方传统文化关系相对应的综合性艺术陈设。依据徐州地方现实状况,一些景观及园林设计专家遵循“形似、神合、势应”的创作原则对于实现现代公共艺术设计风格与两汉传统文化的结合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尝试,一大批极具汉风汉韵的设计作品出现在徐州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设施、公共雕塑、公共壁画等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
1 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通常反映一个地区特有的民俗审美观念、地域特征、社会构成等,表达出独特的情感,现代城市愈加重视公共设施的建设。位于徐州复兴路鸡嘴坝上的古黄河汉桥建筑地处城市迎宾大道南入口,饱含两汉文化名城开门迎客之寓意,是徐州地区首座景观桥,依据两汉时期流行的汉阙建筑结构进行建造。徐州汉桥两侧的桥头堡仿汉阙式的造型,护栏采用汉白玉材质,每个护柱上都雕刻有生动的狮形纹样;另外,四只体积庞大的花岗岩雕制石豹分别矗立于桥头堡外侧两边,意为护桥神兽,雄浑而不失古朴。此汉阙及图样造型的灵感主要依据徐州汉画像石中的图形样式进行创作,由此可见,汉画像石已然成为徐州地区研究两汉传统文化形态的核心素材。运用手法上,一种是以汉画像石作为造型借鉴与依托进行传统再现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多数都是以形态复原的表现方式作为创作的切入点,基本上是外观的重现,追求形的酷似。而另一种则属于更高层次的手法,具有相对难度,可发展成为徐州特色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的主导类型,即突破形态的限制、追求貌离神合,依据古人的审美观、自然观进行艺术再创作。进而表达出两汉文化景观中所蕴含的汉风汉情与民俗文化,重现两汉时代那种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又保持现实生活情调的审美观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2 公共雕塑
城市雕塑作为营造特色人文景观、促进城市文化发展最为直观的公共艺术表现形式,以其特有的形式美感反映着时代风尚,展现着文化底蕴,表达着民众情感。位于徐州三环东路的“汉风乐舞”雕塑可以看作对汉画像石艺术中的乐舞形象和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的精确表达。乐舞场景是汉画像石刻中常见的题材,同一时期出土的汉代泥俑中也屡有发现,地方特色鲜明。乐舞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用于祭祀祖先和鬼神的仪式上,汉代乐舞演变为集音乐、舞蹈、杂技、幻术等多种文体形式的综合演出。“汉风乐舞”雕塑气势磅礴、造型宏伟生动,是借用徐州两汉传统文化视觉形态反映两汉时期歌舞升平的典型作品。通过复原手法将石刻形象进行艺术再现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在表现汉风汉韵上确有其独到之处,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3 公共壁画
公共壁画通常作为向公众传播文化的一种载体,同时表达着城市环境独有的精神风貌,提升着居民空间的艺术情调,彰显着城市的文化品位。以汉文化艺术元素形成主题的公共壁画填充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是丰富徐州的合理选择。徐州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汉文化特色浓郁的城市,城市公共区域中设置了众多巧妙结合环境并富有文化内涵的公共壁画,市中心古彭广场和云龙公园的汉文化浮雕群是其主要代表。依据汉画像石内容为创作主题的公共壁画作为徐州城市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大胆的视觉想象、多样灵活的表现手法、独特的肌理材质,为两汉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公共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路。
四 结语
作为传递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创作与地域环境和属地文化应形成相互依存、彼此呼应的关系。公共艺术的融入赋予了空间环境特有的情感与诗意,公共艺术同样因为地方传统文化的植入而具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徐州在未来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理应立足于城市的本土文化,实现城市精神与传统特色的完美结合,展现出徐州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只有扎根于地域传统文化当中,从中汲取艺术创作所需的养分,才能打造出体现和承载本地区文化精神和社会心理的、广为民众认可和喜爱的、具有标识性并极具徐州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
注: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2010年校级科研课题《汉文化在徐州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XKY2010415。
参考文献:
[1] 朱军:《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建设》,《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杨渤,男,1978—,江苏徐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单位: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